第二章 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五指岩前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203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概况
分类号: K295.5
页数: 3
页码: 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五指岩前村的概况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五指 岩前村 概况

内容

地理位置及环境
  岩前行政村位于东经“126°.55~120°71’.40”,北纬“28°57’21”~29°41'15”之间。永康市北五指岩前,钟山之下,大桥水库之口,华溪上游之畔。距市区19公里。属唐先镇辖区,距镇政府驻地唐先2公里。省道东永二线从村中通过。东隔侧船山与唐东、清塘庄两村相邻;南拱石牛山跟唐先毗连;西枕熊猫头之首。北有五指雄姿,钟山之秀。
  村下百亩唐东塔,村前一揽平川,沃田百顷。春月,遍野梨、李、桔花如雪,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夏秋,稻浪翻腾,金光眩眼,丰收喜悦。这里水源充沛,风光旖旎,人民和协,民风淳厚,可谓人杰地灵的文明村庄。
  历史沿更及姓氏
  岩前建村可追溯到宋末元初,吕姓氏祖吕祯公自仰平卜居,子孙繁衍,迄今约700余年历史。明朝成化元年(1465)施伯玺从长川析居,后数百年中又有金、陈、胡、赵、卢、程、周等姓。全村459户1403人,以吕、施两姓为主。各姓氏互有联姻,携手同建岩前村。
  明清时期实行都图区域制,岩前属太平乡十八都一图。民国初年为太平区十八都二图,民国二十三年(1934)推行保甲制。岩前属南前乡,乡公所设岩前,民国二十八年(1939)5月改属唐先镇第十二保。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废除保甲,仍属唐先镇,称岩前村。1956年合作化称解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称东风人民公社唐先管理区解放生产队。1961年改称唐先公社岩前生产大队。1982年政社分设,公社改镇,生产大队改为村名。
  农业工业的发展
  全村有耕地620亩,其中水田582亩,人均耕地0.44亩,有山1796亩。解放初有土地780亩。因兴修水利,造公路建房用地减少耕地面积160亩。
  水田属壤土,肥力强,光照充足,宜种双季稻。解放以前水利条件差,唯以华溪水和池塘水灌溉,常遇干旱成灾。1958年建设了大桥水库,岩前灌区水源充足,旱涝保收,粮食连年丰收,现在年平均亩产达二千一百余斤。合作化时期及解放前大面积种植生姜和红糖,是名闻遐迩的“五指姜”主要产地。生姜、红糖是岩前人的大宗收入。九十年代由于多种原因生姜,红糖种植面积极少。1988年后,在旱地,低山和田塍上发展了桔、李、梨、桃、葡萄、枇杷等水果250多亩,其中桔174亩李65亩。为农民副业收入的大宗。
  山林1796亩,在1959年时几乎已成为荒山,1962年以后经过几年造林,封山育林,现在均已成林,成为常年葱郁的林山,再过十年二十载,可获可观的收益。
  1982年农业改革,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在党的“搞活经济”,鼓励“一些人先富起来”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中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投入办厂,跑运输经商等行业。
  村中办有气筒厂、宝剑厂、铸铁厂、冰模厂、衡器厂、火煺厂、制衣厂等各种工厂约10多家,其中气筒厂远销国内外,是唐先镇纳税大户。开有各种商店8家。客车、货运汽车8辆。
  居民生活的改善
  由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村民生活有较大的改善,1995年人均收入2424元。居住条件大有改观,几乎家家盖有新房,解放初全村房屋805间,现有房屋1345间而且是三楼四楼混凝土砖石结构的洋楼,外墙贴有釉面砖,室内装潢考究。豪华气派,农村城市化。从1971年起通电,由于生活和生产的发展需求,数换变压器,现在已增容至160千瓦,配有标准化配电房。家用电器普及,做饭结束了烧柴的时代,煤气、煤饼燃料普遍进入农家,现有各种摩托车数十辆,提前进入小康水平。
  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教育事业也有长远发展。解放前办有初小,1965年办了完全小学。1993年投资27万元建设了的校园占地5亩,三层教学楼,学生搬出了老祠堂,进入明亮花园式的校园上学。1997年秋季,吕新福以全永康市理科第一名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施若飞参加省柔道比赛获儿童组金奖。现有大中专毕业生近百人,他们在祖国各地各条战线做出了贡献,为岩前人争了光。
  岩前村人民富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在国内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就有一批先进青年参加了红军。1986年岩前村被永康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村。颁发了光荣证书。
  集体荣誉
  1989年度 市级先进党支部
  1993年度 市级卫生先进村
  1995年度 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
  1995年度 市级文明单位
  1996年度 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
  1996年度 农村五好党支部

知识出处

五指岩前村志

《五指岩前村志》

本文记述了五指岩前村的历史发展情况,其中包含记事篇、人口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五指岩前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