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七章 第三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高镇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987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第三产业
分类号:
F264.1
页数:
11
页码:
132-142
摘要:
本章记述了高镇村第三产业,包括了贸易、运输、邮政、创办五金城 等。
关键词:
高镇村
产业
第三产业
内容
第一节 贸易
集市贸易是城乡商品交换场所,设“市”地方,人口集中,交通便捷。
明代正德《永康县志》载,明代永康便有县级集市,其中高堰市(今高镇)与李溪市、前仓市、净心市、可投市、四路口市、岩下市、芝英市、胡堰市、龙山市、清渭市、杨公市、太平市等集市为著名集市。至光绪18年(1892)永康有城乡集市27个,高堰市为其中之一。可见,明清时代,高镇为繁华之集市。据《永康县志》载,其他集市开市日为农历一、六/四、九/二、七/三、八/五、十/不等,但未载高镇开市日。而高镇集市于民国以后未见记载,大概是近代社会发展,县城扩大,而高镇紧邻县城,是集市渐趋消失之原因。明清高镇集市因地理位置优越,使贸易货源充足,品类繁多,销售辐射面广。大约以农副产品、水产品、工艺品、手工业品为主。旧时集市交易,无专门机构管理,买卖价格随行就市,自由议价。
第二节 运输
永康高镇地处两江相夹之处,为水路运输重镇,雨季水深平稳时可通木帆船,平日亦可通竹筏,凡山乡及邻县土特产如大豆、木材、桐油、茶叶、柿干等均靠水路贩销金华、兰溪、杭州、龙泉、缙云等地,也可从中中转。据王芳庭、王庭芳兄弟回忆,高镇以撑船户为多,另以手推人力车辅之。其中林金相所拥有船只有10舱,高约三层楼。过去全村最多时共有70多条船在永康、金华、兰溪、建德、杭州线上运输。其船只主要功用是载人、载粮、石灰、土特产。解放后,建造新安江,船只多征用,许多船工也并入航运管理部门。
高镇所拥有船只类型有:
木船,有帆,也叫木帆船。其船有尖头、平头之分,船只大小以舱数论。有四、五、六、七舱船,分别可载三、四、五、六吨,适用深水。上述高镇林金相所拥有10舱船,是当时较大船只。
竹筏,用十几支大毛竹去青后横串而成,适用浅水装运体积较大货物。
除木船、竹筏外,人力手车亦是高镇村民的运输工具,分单轮、双轮二种。
尤其是抗战初,金、永难民云集永康,人口剧增,耗用庞大。布匹、白糖、汽油等日用品紧缺,而杭、宁、绍相继沦陷,浙赣线和钱塘水道中断,都改道温州进出货物。许多货物堆积于金华、兰溪、永康。高镇村民为缓解运输紧张,纷纷从事人力手车运输,甚至参加民国27年省交通处在永康征编的拥有256辆手车的运输队,高镇村民为抗战事业作出应有贡献。1963年木帆船并入搬运公司,有王银松、王小报、王富有、王金卢、王水政等船户参加搬运公司工作,部分船户在建德参加当地运输企业工作。
解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农村的运输出行工具是手推车、双轮车,村民靠手推车拉石头、黄沙赚钱以补农业收入这不足。到六、七十年代,村中拖拉机开始出现,我村最早拥有中型拖拉机搞运输的有周振松、王木雄、林双全、周永跃。到1992年全村有各种拖拉机50多辆。到九十年代中期,许多村民买起了汽车搞运输,还有的村民经营公交车、出租车业务。现在全村拥有汽车40多辆,家庭轿车100多辆。
第三节 邮政
永康于1902年设邮局(二等甲级)。从民国22年至36年10月,先后在高镇等处设立14个信柜,其他几处是桐塘、厚泽、后塘弄、吕南宅、桥下、长城、拱瑞下、李店、潘宅、柿后、里麻车、麻车店等。
第四节 创办五金城
一九八七年完成农村改革基本任务之后,作为全县重点农业大乡的长城乡,当时农业征购任务是全县的六分之一,工业产值不足三百万元,发展经济是改革的关键,如何发展经济,路在何方,是党委、政府在深思、在探索的重要问题。当时就有人提出,永康有小五金制造的优势,但在县里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市场,影响了流通,也阻碍生产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长城乡紧邻县城,具有明显的交通和商品集散优势,同时又有办市场的场地优势,当时乡党委、政府集中大家的智慧,提出利用长城乡自身各种有利条件在大花园、英阁地段创办一个“电动工具配件市场”的构想,并责成分管工业的同志会同工办抓紧调研、测量、规划,通过几个月的艰苦工作,初步完成创办市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规划图。并于当年10月上报县政府审批。县政府认为办工业区是可以的,但办市场还可以等一等,实际上是否定了创办市场的设想。
一九九一年二月乡人代会后,长城乡新一届班子又把创办小五金市场提上了工作议事日程。首先是在全乡干部大会上宣传发动,并先后在长城信息(内刊)上发表了“为把双股金钗三道交叉点东南三角区开辟成综合性专业市场而努力”和“谈市场开发的思路”二篇文章,为创办市场抛砖引玉,以求全乡干部群众达成创办市场的共识。
其次争取上级领导支持办市场。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二日长城乡正式向县政府报送了“要求创办以小五金市场为主体的综合性批发市场”和“要求成立市场开发筹备领导小组”的报告。报告一送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创办市场的大讨论、大行动。在八月二十一日一天发生的三件事,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1、为探讨如何办市场,办好市场的问题,该日长城乡组织了乡干部及各村书记、主任,并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乡所属部门领导40多人前往黄岩、路桥、宁波、义乌等地考察市场。
2、永康报在该日发表了“兴办大型市场,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对双股金钗市场的展望和思考”文章,支持创办五金市场。
3、县工商局在该日向县政府报送“关于认真贯彻省政府通知进一步办好我县城乡市场的意见”的报告。(永工商字(1991)26号)文中明确提出对长城乡创办市场的不同意见。其中:第三条第三点讲“最近长城乡又要求在仅与该市场(注:在筹建中的丽州商城)一华里之隔的双股金钗创办一个占地百亩的五金批发市场,这种重复布点的结果,无疑要造成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尽管支持、反对创办市场各方意见不少,均改变不了长城乡创办市场的意志。加之高镇、英阁村的三委也相当支持创办市场,积极性非常高,并先后多次自行自费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前往黄岩、路桥、义乌等地考察。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九日,长城乡党委政府接待县人大代表环城中心组视察长城工业区开发情况及“八五”规划工作时,又专门向县人大代表汇报了市场开发思路和工作计划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听取长城乡创办市场汇报后,到会的县人大代表非常赞赏,愿为长城乡办市场出力,经过讨论,一致通过“形成一个市场开发决议提案”,提交县人大常委会,争取县人大常委会的支持。
鉴于当时五金市场的选地还未列入城市“八五”规划的实际,九月二十一日,长城乡政府向县城建局提交了“关于要求将双股金钗三角区综合性专业市场的开发列入城市建设规划”的报告。县城建局非常重视,并委托规划科的同志同我们一起到省规划院,提出要求增加市场用地的规划,并得到了省规划院的大力支持。
长城乡通过各种渠道,对上对下大力进行“办一个市场,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宣传和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于一九九一年十月七日再次向县政府提交了“关于开发市场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着重汇报了市场筹备工作情况:市场选址在双股金钗高镇、英阁村地段,建设规模规划300亩;市场经营以小五金批发为主,市场分步实施计划及有关政策等问题。并要求县政府抓紧研究批复。
为此,县政府于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一日上午召开了县府十一届第十八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工商局、长城乡创办市场的工作汇报,工商局创办“丽州商城”是小商品市场,长城乡创办小五金批发市场,二者不存在矛盾,会议上统一了思想认识后,王建平代县长在会上明确指出“创办专业市场上级领导曾多次对我们提出‘永康小五金市场要建大市场’,县五套班子也有共识,长城乡又有积极性,要抓紧搞起来”。并在会议上确定了六点原则,其中第一点是在长城乡要办一个小五金市场,这一点定下来……《县政府通报1991年l0月22日第八号》。
县政府十一届十八次常务会议后,创办市场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统一,并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由县政府财贸科牵头联合长城乡、工商局、城建局,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调动多方积极性,办好双股金钗市场”的报告。在统一创办五金市场的认识后,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八日长城乡召开为调整市场总体规划人大主席团会议,十月二十九日又邀请了本乡在县城工作的有识之士召开座谈会。通过半年的努力,创办五金市场终于出现了曙光,县政府明确同意长城乡创办市场,县府各职能部门也有了共识,加之长城乡上下办市场的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市场选址村的大力支持。一九九一年十月底,创办市场的时机也基本成熟。
经多方协商,最后确定乡、村联办五金市场的方案。村出土地,乡出建设资金联合办市场。于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一日长城乡与高镇村正式签订了联合创办五金市场协议书。根据协议书双方派员组建联合开发班子,市场开发委独立核算,盈亏各负50%,对被用作办市场的农户土地,政策处理是每年给农民每亩补偿稻谷2000市斤,稻草费50元,每年8月、12月二次兑现各为50%,8月按早稻谷价计算兑现;12月按晚稻谷价计算兑现,稻谷兑现价格以8月份、12月份第一个县集市的市场交易价格为标准,以现金折付农民。市场用地基本落实。
五金市场建设采用一边开发,一边招商的办法,一方面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进行设计,另一方面,抓紧进行市场调研,经多方论证,正式提出五金市场第一期招商设想,并在多种媒体上打出招商广告,之后咨询电话和来访人员不断,要求进场的商户非常踊跃,预交摊位费出现了要开后门的火爆场面,这也说明创办五金市场是顺应民心的大好事。这期间又出现了一个行政上的大事,即一九九二年四月十四日全县行政区域大调整,撤区设镇并乡,人事机构大变动,原长城乡撤销并入古丽镇,同时县领导要求创办五金市场应该做到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开发。根据县领导“四统一”精神,以及长城乡并入古丽镇的新情况,县政府批复成立古丽镇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公室《永政复(1992)17号)》,筹建五金市场归开发区办公室管理,并要求解除原长城乡与村户联合办市场的协议,改为县土管局征用市场所用土地。这一决定,对我村被征土地村民影响很大,村民反响强烈,群众情绪波动很大,一时难以理解。其实联办也有联办的好处,征地也有征地的优点,经过村干部以及镇干部宣传动员说服教育工作,村干部不分白天黑夜,对有关的村民座谈交心,说明利弊,畅谈征地办市场的好处和联合办市场的不足等等。经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关的村民最终理解上级政府的意图,并支持政府的行为。一九九二年六月十六日,县土管局在方岩山庄与我村签订了征地250.33亩的协议,完成了市场筹建的基础性工作。我村为五金市场顺利创办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2年12月20日,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五金城首期建设工程完工,建成店铺780间。由于政府重视、宣传得力,又兼具产地市场优势,首期780个摊位很快招商成功,并于同年12月31日正式开始营业。之后,按照市场总体规划,建设者又开始了新一轮开发建设热潮,一幢幢群楼随之拔地而起,一区、二区、六区、七区的店摊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特别是一区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的大型室内市场建成,使五金城的市场硬件设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档次。到1996年止,短短4年,市场投资达3亿多元,建筑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建成店铺2000多间。市场年成交额跃升到23亿元。同时,市场内供水、供电、工商、财税、公安、技监、金融、联托运、学校等配套服务机构相继设立,为经营者实行一条龙服务。市场开始初具规模。
市场的快速成长,使市场的决策者信心倍增,他们自我加压,提出向全国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迈进的目标,并提出,更改市场名称,冠予“中国”两字,将“永康五金城”建设成为“中国五金城”。永康五金城的崛起同时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从1994年春开始,国家科委直属的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多次到永康考察,他们对当时的永康五金城给予了高度评价:基础雄厚,特色鲜明,潜力巨大。很快,他们和永康市达成协议,于1995年7月共同发起创建了“浙江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有限公司”,并工商注册改名“中国科技五金城”。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等国家领导人欣然为“中国科技五金城”题写城名。“中国科技五金城”在高镇诞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坚信,中国科技五金城的明天会更美好、更灿烂辉煌。
协议书(合同) 事由:为提供土地开发浙江永康五金市场 为了发展经济开发商品市场提供土地给乡、村合办有关事宜作如下协议。 一、本村第四村民组愿将座落金温公路北侧、本组该片土地经丈量面积共54.02亩,提供乡村开发市场永久使用。 二、土地租金由市场偿付稻谷每年每亩贰千市斤,稻草费伍拾元正,分八月、十二月二次兑现(公历),各百分之五十,八月份兑现的照早稻谷新价,十二月份兑现按晚稻谷新价,结价价格照八月、十二月第一个集市价格为标准。
三、按市场需要用地实施壹块,提供壹块,前后用地租金照规定不变。
四、国家征购任务由组与户按规定负责交纳。
五、因村民组在土地尚未调整前,市场用地原给承包户稻谷贰千市斤内,给户壹千捌佰市斤,稻草费伍拾元正,其稻谷贰百市斤给不使用户分配,前后熟照比例。在特殊情况下,可由村、组、户共同协商决定。
六、市场经营发生效益后,如摊位费、土地使用费、市场返还村集体百分之二十股份内,每年拿出一部分指款额(五十万元以下百分之三十,五十万至壹佰万元百分之二十,壹佰万元以上至壹佰伍十万元百分之十五,壹佰五十万元以上百分之十分档结算)给提供土地组与户分配,土地使用费分期分批按面积计算分配,兑现日期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份,即第二轮摊位费投标后。
七、第一轮摊位费土地使用费收入市场返还村集体百分之二十部份款,村何年享受,提供土地者村民组与户亦同时享受。
八、提供土地范围内,经营性用地、生活性用地、长期性固定建筑、临时性建筑,一切设施按排及用户的按排,均由市场管理委员会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按排,组、户不得干预。
九、提供土地的租金,如果不按时兑现,组、户有权采取适当措施,所造成后果要由村一级负责。
以上几点协议合同约必须共同遵照执行。
本协议市场一份,村、组各一份,提供土地者各户一份。
长城乡高镇村党支部(公章) 书记:王锦兆(章)
村委会(公章) 主任:王方庭(章)
第四组村民户盖章(略)
1992年3月21日
见证书
永长法证字(92)第8号 兹证明永康县长城乡高镇村村民委员会的代表人王锦兆、王芳庭与高镇村第四组村民的代表人李昌芳,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一日签订前面的《提供土地开发五金综合市场协议书》。经查签订协议书的双方确系自愿,代表人在协议书上签章属实。
永康县长城法律服务所
法律工作者:李秀兰
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五节 永庆木材公司
1986年时,由庆元林业局、永康林业局和我村三方共同投资成立了永康市永庆木材公司,当时庆元和永康林业局是以现金投入,我村是以土地入股,共投入10来亩土地,共同经营木材,效益还不错,村里能分得一些利润。后由于三方管理不便,庆元、永康二个林业局意向退出投资。1996年3月,村两委决定,出资270万元购进永庆公司,单独经营,当时根据永庆公司的占地面积及房产,以每平方米1000元,共计2700平方米,所以作价270万。1999年,五金城扩建,永庆公司拆迁后,改建成二排店面房,由村里出租,每年租金收入70多万元。
第六节 村合作基金会
1995年永康市政府决定永一中迁校,把新校址选在我村,随之征地224亩。由于土地用于公益事业,政府要求我们村大力支持,经过多次协商,永一中所征土地以每平方米50元价格计付给我们村,因这个价格太低,给村民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为了弥补村民失地后的困难和负担,村里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和补偿,由村集体经济再补贴给被征地的村民每平方米50元,被征地的村民合计得到每平方米100元的补贴,这样基本上符合了当时的一般标准,村民们也基本上满意。而村集体经济为此负债1160多万元。为弥补这一巨额负债,市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同意返还160亩土地给村集体使用。村两委最后决定创建房地产有限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当时村集体身负帐面巨债,更谈不上有资金创办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村两委会决定利用当时集体仅有的70万元作为资本金,向上级申请成立村合作基金会,经过一段时间筹建,于1996年开业,并决定由周永胜担任合作基金会负责人。开业以后,村两委及基金会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努力工作,千方百计进行宣传发动,号召村民为集体经济的发展作贡献,把剩余的资金暂存在基金会,村基金会存款最多时达2600多万元,解决了我村许多企业资金不足的困难,也为村集体资金不足解了燃眉之急。
由于基金会工作人员严格把关,防范风险意识强,基金会运行十分正常。至2002年,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一律关闭农村各种层次、形式的基金会,进行了清产核资,几年来村基金会共为集体创利300多万元,为高镇的集体事业作出了贡献。
第七节 高镇综合市场
高镇村综合市场位于金城路东侧,东靠华溪,南濒永康汽车东站,北临五金城。2000年8月开始动工兴建,2003年9月9日正式开张营业。其占地面积116亩,建筑面积29184平方米,分为640间,每间面积为45.6平方米,总投资1670多万元,开张时又名为高镇村商业区。商业区所有营业用房按人口、生产队和被征地面积为3:3:4比例分配给高镇村村民。商业区的经营范围有:工量具、电动自行车、滑板车、水果等除小五金以外的所有可经营项目。自开张以来,商业区不断对外招商引资,至今招商户数已达300余户,大大促进了高镇村的经贸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历任负责人情况如下:
吕根庭 2000.8—2001.12
王福星 2002.6—2003.8
王加长 2002.6—2003.8 王振访 2003.9—2004.2
周永胜 2004.3—今
王福星 2004.3—今第八节 高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高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因房地产公司成立必须要由两个实体投资,所以先由村组建一个高圳实业有限公司,再由它和村委会共同出资300万,作为注册资本金而成立的村办集体企业,创办房地产有限公司是村两委一班人集全村村民的意愿,坚持党的富民政策,充分利用高镇村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坚持民富首先要村富,个人富还要大家富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村两委会集体反复讨论、论证,集思广益,作出的为增强村级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创办村级房地产有限公司在永康甚至整个金华市还是第一家。
公司创办之初,困难重重,没有经验,没有先例可循,村干部不懂就问,虚心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精神,舍小家,为大家,在王根红、徐绍林、郑叶明等许多人的共同努力下,高圳房地产有限公司不但正常运作起来,而且第一年(1997年)就取得良好的业绩。房地产公司第一个开发的楼盘——金胜花苑,设计科学,规划超前,设施完善,高质量、高品位建设,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南溪河畔,与儿童公园、第二水厂、五金城接壤,依山傍水,十分适宜居住,一期工程销售非常好,第一年就成为市纳税大户,排名第25位。1999年时房地产公司增资200万,注册资金为500万,公司从成立时由徐绍林任总经理,一直到1998年改由郑叶明任总经理,经过几任领导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到2003年5月,房地产公司共获利润600多万元。
2003年5月根据上级政府的有关指示精神,以及村集体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要求改制的呼声比较高,同时为保证村集体资产的保值,根据广大村民的意愿,村两委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多方征求意见,最后决定高圳房地产有限公司整体出让,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通过招投标,房地产公司以其10,000多平方米的土地,办公场所及无形资产共计2929万元的总价转让给永康市包装有限公司和永康市先行有限公司。转制以后,成为一个民营企业。当年6月开始营业。由王根红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继续完成金胜花苑的二期开发。2003年上交税收370多万元,成为永康纳税百强企业的第55位,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高圳房地产有限公司转制以后,体制、机制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加重视科学管理,强调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聘用各种学有所长的专业人才,加强管理,不断创新,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团队。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去年下半年又在东塔路开发了盛世嘉苑18000多平方米,现已开盘销售,产值达5000余万元。
高圳房地产有限公司经过改制,增添了新的活力,正朝着健康、规范、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公司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遵循“真诚、精致、慎独”的开发理念,为创造人居经典和提升人居品质作出自己的贡献。
知识出处
《高镇村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高镇村社会面貌和风俗文人,反映了高镇村逐渐向城市化演进的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高镇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