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廉溪之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高镇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949
颗粒名称: 二、廉溪之裔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18-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高镇村廉溪之裔周敦颐著述有《太极图》、《易说》、《易通》等著作。
关键词: 高镇村 姓氏 世系

内容

据《高川周氏宗谱》说,“周氏本文武之遗,廉溪之裔”,那么,高川周姓当属周姓著名堂号“爱莲”,源于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名作《爱莲说》,其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不朽格言,“品合爱莲”、“爱莲世泽”成为周姓典故。
  《爱莲说》清淡自然,美丽动人,长时期为选文家所看重,文章是这样写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篇短小精美的文章意思是说:这世上喜爱花草的人虽然很多,我却独独喜爱莲花出于淤泥而洁身自好,沐浴清水却不让人觉得妖艳,中间畅达,外形正直,香味传得越远越香,越清雅,亭亭玉立的莲花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走近去押戏赏玩。作者称赞莲花为“花之君子”,莲兰也从此被人们以此呼之,象征高雅清洁。
  这篇短文,语言简洁,议论切直,描写形神兼备,形象美好,富有象征意义。这里作者以莲花自喻,表现了一种鄙薄世俗,孤芳自赏的思想,但从哲学意义上讲,《爱莲说》还有很深的佛说因缘。可能人们没注意到,其实这篇文章中所深寓的含义与周敦颐的哲学思想是相关的。周敦颐爱莲是有原因的,莲花本性清净,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香远益清。这都和佛经阐述的佛性特征丝丝人扣,与人的本性相契合。莲花是清净的,香洁的、可爱的、不可污的,人性是至善的、清洁的、不可染的。莲花的在泥不染,触及净染问题,这是理学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从佛教来的。人性本自洁净,但会污染,虽会污染,却又不损害自性洁净。污染有两种,一为欲染,二为惑染,只有无欲治惑,才能现净理,才能呈露自性洁净。作为理学家的开山,周敦颐是最早主张无欲的。
  《爱莲说》与佛说的因缘,证明周敦颐的理学思想是受到了佛教影响的。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他糅合了老子、庄子的学说,融汇了《易经》、《中庸》,而提出了“无极生太极”的宇宙本体论。在论述理气关系和心物关系上,有独到的创见。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本名叫敦实,后来为了避宋英宗的旧讳而改成了敦颐,又因他曾建濂溪书堂于庐山之上,后人又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即公元1017年。根据《周敦颐年谱》的记载,周敦颐的家世“族众而业儒”,他的父亲曾做过县令。父亲死后,与母亲从营道县来到了京师开封,投奔舅父龙图阁直学士郑向。
  周敦颐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他十三、四岁时就已有了相当的学问功底,可以吟诗作文了。景祐三年(1036年),周敦颐由郑向“叙例应荫子,乃奏补先生,试将作监主簿”。1040年又调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当时分宁县有案件久久不能决断,周敦颐甫一到任,只经过一次审讯就辨明是非,果断结案,使分宁县百姓大为惊叹,交口称赞。周敦颐的断狱才能初次得以显露。
  在周敦颐二十八岁时,吏部使者认为周敦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推荐他做了南安军司理参军。周敦颐依法断狱,因而颇有名气。公元1046年,大理寺寺丞程珦与周敦颐相识,得知周敦颐为“知道者”,让其子程规程颐拜他为师,这二兄弟后来都成了理学大家。
  公元1050年,周敦颐调任郴州桂阳令。在郴州任上,有“治绩”,因此得到了诸大臣的推荐,于1054年改任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由于周敦颐早已清名远播,所以南昌人听说他来任,纷纷奔走相告,庆贺他的到来。公元1056年,又迁为太子中合佥书,署合州判官事。
  在合州期间,士大夫听说周敦颐的学问,多来求见交流,都对他的学识非常钦佩,有人叹日:“世有斯人钦!”王安石与他有所交往。本来王安石“已号为通儒,茂叔遇之,与语连日夜,荆公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可见周敦颐得道之深,以至号为通儒的王安石退而精思他的话。
  嘉祐六年(1061年),周敦颐为国子博士,通判虔州,道经庐山,爱其山水之胜,便建嫌溪书堂于山麓,有退而山林,以传先王之道之志。到虔州后,遇到了虔州大守赵抃。先前赵抃为吏部使者时,听信谗言,对周临之甚威,而周敦颐处之超然。这次目睹了周敦颐的所作所为,“执其手曰:‘吾口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后来二人关系甚密。嘉伤八年四月,周敦颐又做了虞部员外郎,五月写了传世名篇《爱莲说》。
  公元1064年,由于意外变故,周敦颐又到了永州任通判。程思孟知洪州,以诗送行,有“洲头侯吏瞻旗脚,境上乡人待马蹄”之句。次年自虔赴永,赵抃则自成都寄诗,有“诗笔不闲真吏隐,讼庭无事洽民情”之句。照平元年(1068年),周敦颐在邵州兴建州学,教学授徒,后来又做过一些官职,于公元1072年,定居于庐山莲花峰下。第二年,赵抃听闻周敦颐在辞官,向朝廷建议继续让周敦颐做官,当朝报来到时,周敦颐已去世了。
  周敦颐一生为官廉名远扬,黄庭坚曾为文赞扬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风光雾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微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周敦颐真正让后人推崇的是他于理学的启微发扬的创造。周敦颐著述有《太极图》、《易说》、《易通》等著作,阐明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构筑了自己的哲学逻辑结构。他所创造的是一个纳自然、社会、人生为统一体系的图式,把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理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及道德伦理准则、规范统统包含了进去,形式简明合理,内容言简意赅,回答了宇宙本原的问题。他开辟了把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的道路,奠定了宋明理学的思想基础,后来程颐、朱熹的思想不过是其进一步的发展。周敦颐因此被尊为理学的开创者。
  周敦颐这位理学宗师,不仅开一代之思潮,而且开一代之学风。他上承汉唐以来的儒、释、道学,下启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贡献卓著的重要人物。

知识出处

高镇村志

《高镇村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高镇村社会面貌和风俗文人,反映了高镇村逐渐向城市化演进的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高镇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