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高镇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937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2

内容

历史是一面镜子,有它的继承性和借鉴作用。毛泽东同志早在抗战时期所写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书中曾指出:“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今天,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必须了解国情;要了解国情,又必须了解祖国的过去,民族的昨天。只有了解了昨天,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今天;了解了过去的苦难,理解了前辈的艰辛,才能更好地珍惜今天,并为着更好的明天而奋斗。历史是客观社会发展的写照,研究和学习历史,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历史发展的轨迹,而且更重要的可以使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学习先人经验,增强我们对社会、对祖国的坚定信念、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于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心。
  村志,是一个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从一个村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社会发展的足迹。就这个角度而言,写一本村志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写一本中国历史。尤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所发生的巨大深刻变化的描绘和总结,无论对于一个村、一个县、一个省,还是对于一个国家,其意义都是十分重要而深远的。
  高镇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东南沿海农村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它位于以小五金生产和加工而闻名于世的永康市郊的城乡结合部,而今,它即将成为市区的一部分。在这个时候,对全村的历史进行挖掘整理,可以说,是一件利国、利村、利民的大好事,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高镇村历史悠久,唐玄宗年间就已有人迁入定居,至今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高镇大姓有王、楼、周三大姓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高镇人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创造了许许多多骄人的业绩,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享誉海内外的“十八蝴蝶”,就是由高镇农家妇女郎宝玉和裁缝师傅王春山等人所创作。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高镇村属江南水乡,自然环境优越,永康的南溪、华溪流径高镇全村。于是,古时高镇村民很多靠河道运输为生,许多农家以纤夫为业。这样的自然环境,也培育了高镇村民勤劳、勇敢和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传统美德,使高镇在改革开放后的短短十几年里,全村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率先迈入了小康社会。
  高镇村有一个精明强干、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建国以来,各届领导集体思想开放,大胆创新,带领全村村民努力拼搏,使全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级经济的发展更为神速。尤其是邓小平南巡谈话后,村干部、群众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大解放,无论是村级经济、个体经济,还是民营经济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们的经济收入,村两委还想方设法为全村办起了商业区;为了使全村村民老有所终、老有所养,村里还成立了老人协会,办起了老年活动室,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高镇村领导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得到提高。1994年以来,先后选送三名领导干部分三批到曾得到江泽民总书记充分肯定的、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班”的浙江师范大学农村干部大专证书班学习。通过学习,干部们的理论水平提高了,工作思路更加明确,工作热情更加高涨,工作业绩更为突出。村两委也因此多次被永康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而今,高镇村新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成。我们相信,在高镇村两委的正确带领下,通过全村广大群众的群策群力,高镇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中共永康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工委书记

知识出处

高镇村志

《高镇村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高镇村社会面貌和风俗文人,反映了高镇村逐渐向城市化演进的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