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文化 娱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唐东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848
颗粒名称: 第十章 文化 娱乐
分类号: G127.55;C913.3
页数: 16
页码: 46-61
摘要: 本章记述了唐东村的文化娱乐,包括景观、传说、故事、诗歌、对联、文艺活动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唐东村 文化 娱乐

内容

第一节 景观
  (一)“虎背”观天下
  伏虎山又名坟山,古称黄家山,唐东始祖周守润公之墓就在此处。
  伏虎山山势峥嵘,岩石嶙峋,脊背脉落鲜明,显得壮观雄伟。山前朝向开阔,溪流沿山而去,左右岗峦合抱,山上草木葳蕤。满山遍野一片葱茏,松树杂木混生,山脊沙土稀薄,可偏有柏树四季常春,有的生长在岩缝里,不畏严冬寒雪,不畏烈日当空,狂风暴雨无奈于它,它始终苍劲有力,精神焕发,雨后,碧绿色的针叶格外洁净光泽。
  要上伏虎山观景,必沿山沟而上,这山沟名坟坑,坟坑林木茂密,空气新鲜,一跨进就感身临仙境,除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通往山顶外,其它满是灌木丛生,荆棘遍地,野草萋萋。如清明前后登山,火红的杜鹃花(长报花)成簇成团,好像在欢迎我们,献上一束束鲜花。小松树的松针一根根一串串,杂木的叶子一片片一摞摞,它们披金戴银,青翠欲滴,可人们都避着它走,一不小心,就弄得湿漉漉的一身,但又会眷恋这种清晨。鸟鹊在这山林中自由自在地飞来返去,不时发出吱吱咋咋鸣叫,好像为我们啼唱美妙动听的歌曲。当你走着走着,突然之间会闯出一只或几只雉鸡,嘎!一声从你身边低飞而去,如果细致一点,循其起飞点找去,还会捡上一窝蛋,这种意外收入,定会使你乐融融。雉鸡低空一飞一呜,常惊动野兔子,它们敏捷地东奔西窜,瞬间不见影了。
  夜,这里是野猪出没之处,成群结队出来觅食,糟蹋庄稼,农民恨极!如有好猎手,一定会有所收获,为民除害。
  20世纪的30年代以前,就在这坟坑;野狼嚎叫,经常大白天出来叼羊抓猪,甚至危及小孩,有胆之人奋起追赶,它就龇牙咧嘴,凶神恶煞,摆出一付决斗架势,可近几十年来,狼无踪迹了,游山赏景泰然安之。
  当你气喘吁吁登上伏虎顶,擦把额上汗水,你会惊叹:“遥看山峰如剑锋,登上山峰不见锋”,崎岖陡峭何所惧,成功不负有心人,还有光滑平整的岩坦皮,累了,坐坐躺躺均舒适,孩童们常喜欢在此唱支歌跳个舞,或走抽打牌等活动。
  眺望东北,峰峦重叠,一山比一山高,林森森,雾濛濛。向西南,纵观大千,尽收眼底,水库如明镜,水塘如繁星,各个村落形状各异,高楼屹立,鳞次栉比,红的、白的、黑的、相互映衬,如睛朗之天,能极目永康市城。大地碧绿犹似海洋,若遇上收获季节,青黄相间,给大自然点缀得更美,公路纵横交错,溪涧如练,电线如网,田野上跃动着人们辛勤劳动的身影,及公路上穿梭般的车辆。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观,宛如画卷,只有登高眺望,才能游目骋怀,享尽世间风光,并且不由地使人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哲理。
  保康作
  (二)亭水奇观
  依山傍水红日照, 两层四角飞檐翘。
  亭前公路通五洲, 亭后溪水流四海。
  远看山林郁葱葱, 近观田稻浪滔滔。
  憩客盈亭赞好景, 洗妇游童笑颜开。
  这是一首《长乐亭颂》诗,周保康作于建亭竣工有感,时在1990年5月。这首七律概括了凉亭的地理位置和结构,景緻。所见凉亭甚多,但像此亭确为少有。建亭者巧夺天工,因地制宜,就其地势高低,分上下两层建筑,下层朝东,上层朝西,下层不高,但足有活动余地。渠水穿亭而过,平缓流淌,污而不淀,洌洌始终;亭内设埠头台阶,专供洗涤;另有一部分地面可作乘凉休息,条石摆四周,坐卧皆宜,实为消夏之好去处。
  上层朝西,面对公路,专供游人休憩。观其亭顶,四角飞檐高翘,中心突兀而起,顶端竖有方天画戟,黑瓦如鳞,有疏有集,覆盖严密,显得古色古香,可与楼台亭阁媲美。
  亭北是一个拦水坝,名龟脚爪坝,地处华溪上游,经过1995年翻修,深挖两米,又用水泥加固,使其久水长冲无损,这是大桥水库管理部门出资修建的一项水利工程,修建后比以前牢固得多。
  这坝约有10米多长,将溪水截分为两段,坝面上游几十米长的溪水平稳如湖,可谓:“潭深绿水缓悠悠,长湾短湾凝不流。涓涓千尺澄见底,隔江空行鱼曳尾”。
  坝虽然不高,但各溪流之水集经此处,流量大,常年不断,可闸可启,闸即引水入渠,源源流向远方,灌溉千百农田;启即倾泻而下,湍湍之水通过陡峭的坝面,形成斜挂的白色布帘,水声轰呜,水花四射,实为壮观。
  水力久冲,坝下成潭,潭水翻腾,屡生漩涡,上飘杂物,随涡而转,悠悠不散。潭心,水势平缓,水波潋滟,透明可鉴。水底,布满光洁的鹅卵石,卵石中颜色各异,仿佛向人们各献其美。热天,村童戏水笑逐颜开,成年男女劳动之余,乐在此处洗澡洁身,驱散疲劳。
  坝上坝下构成一动一静,给农村增添了胜景。坝的西边“翠竹别具三分景,柳芽喜报万户春”。它们映入水面,形成半边阴暗半边明,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奇草,铺满溪滩,给整条溪流装点得无限优美,若置身其间,令人愉悦清新。
  保康作
  (三)金龟吊侧船
  “金龟吊侧船”是自然风光与人工构造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想像形状,则一条人工建筑的长堤,把两山连接在一起,谓“金龟吊侧船”,这也是唐东的水口。
  这条人工建筑的长城(堤)位于唐东村东边,建造时间在明嘉靖丁巳,城长百米,宽三米,南接侧船山(又名合山),北连金龟(jǔ),城上古树藤萝,竹子杂木,郁郁葱葱,盖天蔽日,凉爽宜人。往昔,树木以青粟、苦槠、香樟为主,藤萝足有房柱般大小,缠绕大树,半悬城外,婆娑妸娜,孩童们喜在藤上摇摇摆摆,像荡秋千般戏耍。而今,竹子繁殖迅速,遍布全城,杂木香樟遂减,唯独几棵稀稀落落的松树,别具一帜地耸立于中,胜过竹子几倍高,它的枝丫无拘无束地四面伸张,蟠盖着大片竹子。在地面上竹子虽小,可萋发力强,生满大松树四周,与松树竞争土壤和水分。在凌空,松树大展其优势,大枝分小枝,小枝长松针。远观若似一层层的建筑物,尤在阳光照耀下,光芒透过狭窄的孔隙,像金丝、像银丝、像红线、像紫线,给绿色的城堤装点得分外妖娆。
  松树是极普通的常绿乔木,但像城上这么大的松树,现在不多了,如庙北一棵,底部直径两尺许,显得古老苍劲。
  城中建有一庙,名胡三庙,庙门朝西,昃日斜照,白光闪闪,远观其城,若似一条绿色的纽带,一庙镶嵌其中,将似扣环。庙侧拱有涵洞,人弯腰可走,能容十余个,集楼梯畈之水,经涵洞而入华溪,人在近处只闻水声哗哗,而不见水流,维妙维肖。
  此城之筑,古人睿智,因地势倾斜,南有侧船北有金龟,水流必集于此而出,自成横置的葫芦口,为了弥补这自然界中之不足,筑城堵口实出所需,致其四周环抱,为村增容添景。大自然的变幻是无穷的,此城一筑,金龟、侧船两山构成一体,逼真地勾绘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金龟是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小山包,高度不足五米,岩石嶙峋,表土稀薄,状自乌龟,昂头张嘴,面向五指岩,俗称上水龟,是吉利的象征。
  侧船山,因其形状像一条横在东南方的船,故此得名。原是太平村的风水宝地,主墓在中舱,土改时划给唐东所有,总面积约七十多亩,近年来在北端栽种毛竹,竹子高大成材,其余皆是松树,密密麻麻,又高又大,如在山背漫步游览,或吸上几口新鲜空气,当会心旷神怡,特别是在竹林里,哪怕是赤日炎炎的盛夏,一进辄感凉意袭人。地上铺满竹叶,软绵绵的如同地毯,洁净幽雅,少坐休憩,或平卧稍躺,使人顿生恋恋情意,难离难分。
  “金龟吊侧船”之景胜过所述,冀望爱好者亲临一览。
  保康作
  第二节 传说故事
  (一)阿弓和阿箭
  在古代,我们这一带人烟稀疏,都是荒山密林,被开垦可耕的田很少,到处茫茫一片,站在村前山头背,遥望唐下舒,都是野草丛生林木麻麻的荒芜旷野,堪称“处女地”。唐东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村庄,我们的先祖捷足先登,抢占了整个桐坑及下农家,里桥头山直至莲塘山等。
  附近的山林易为看管,唯有桐坑惧怕他人前来占领,我们的祖先机灵地派了两个儿子,老大叫阿弓,老二叫阿箭,前去守护山林。在野山鼻头垒石盖草为屋,安营扎寨,门前挂一块木牌,上书:“山林有主,闲人莫进”八个大字。两兄弟不畏艰苦,尽心尽力,日夜坚守,经常到冷水洞、石竹园、西坑等巡山护林,他们又非常热爱劳动,每当春暖花开季节,就在大稍坛近北开荒挖地,种植粮食和蔬菜,自力更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先后一共挖了八块地,合起来刚好是一百秧(一亩半多)。这些地方后来归属唐东大常所有,人们常
  戏谑地说,唐东大常最富,单桐坑就有“八坵百秧”。这些田地,在30年代,大常租给桐坑口村潘小江耕种,经他加以平整改造,合并成五块,所以“八坵百秧”就变成“五坵百秧”了。这些田地一直延续到1950年土地改革时,才正式划给桐坑口村管辖,这是历史的见证。
  阿弓和阿箭,既守山不怠,又机智多谋,有一天,唐东做戏,这是久逢难得的事,他们商量后,布置好一切防范措施,待夜幕降临,兴致勃勃地赶回村看戏了。戏开场后不久,忽有一人走到东边台角问:“阿弓,你在此看戏,谁在守山?”“阿箭在家。”阿弓不加思考地回答。这个人走到西边台角,看到阿箭,愣了一下问:“阿箭,你在此看戏,谁在守山?”“阿弓在看山。”阿箭随口而答。这个人眨了几下眼,心神不定地站了一会,就走开了。暗想:原来两兄弟都在看戏,山铺中一定无人看守,何不乘机去把他们值钱的物件偷过来呢?想着想着他就悄悄地溜出了戏场,迅速向大稍坛走去。到达目的地后,他没多考虑,就上前撬锁推门,当门一开,脚往里一踏,“啪啦”一下锐箭就射进胸膛,血流如注,身亡。
  待阿弓和阿箭看完戏回野山鼻头住所,忽见一人倒在血泊中,惊慌了一阵才恍然大悟,得知死者就是在看戏时间问过话的人。
  原来两兄弟去看戏前,为防盗贼,在门口巧设机关,把弓绷得紧紧的,搭上箭,放在门口,当不知底细的窃贼进门时,只要脚一踩着机关,立即射出利箭伤人。这在古代叫做“关”,主要是用来捕捉野兽的工具。
  两兄弟知道这是人命关天的大祸,急忙掩埋掉尸体,收拾好行装,第二天凌晨就匆匆地逃往金华,匿入民间,再没回唐东。
  祖恩口述,保康整理
  (二)元信的算盘
  唐东现在这一带地方原来是黄家的遗址,到了明初黄家已灭尽,唐东先祖迁此定居,这时,全村只有三个居点,即堂下、下名堂、下斜弄,但四周全是空旷地,约有10余亩,如能把这些空地改成田或地,就要缴纳“钱粮”。元信想:何不趁此之机,将空荒之地全部筑起围墙,当作菜园?于是,元信公就号召大家照此去做,筑墙建园。
  有一天县衙门派了一个做钱粮的公差到唐东来,定要把村周围的空地都做上钱粮纳税。元信公据理力争,随手拿起算盘,凭借烂熟的算技,厘毫丝忽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地方,七除八扣将那些土地全归入菜园,巧算非纳,所以有“唐东小,菜园多,算功强,不纳粮”之说。
  元信公智力过人,远谋深算,珠算技巧无双,左右两手能算,顶在头上能算,脚趾头能算,拔珠如流星,声响连连不断。做钱粮的公差赞不绝口,佩服至极,深感自己不如他,心想,如能交上这样一个朋友多好,倘若以后碰上难题,也可请他帮助。所以他恭恭敬敬地说:“就照你的办法去办罢,你村的地全部当作菜园,不再缴纳钱粮了”。元信公热情地招待了他,俩人谈得情投意合,然后又点香摆案,结为挚交好友。后来元信公年迈,手脚溃烂,行动不便,这个公差还从县城赶来探望元信公呢。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年长者都知道。唐东的菜园特别多这是事实,现在这些菜园都已盖上新房。后辈们,当你住上新房的时候,你可知道这些菜园的历史吗?
  祖恩口述,保康整理
  (三)“年高德卲”匾额由来
  清咸丰十一年秋,太平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我们这一带地区,并且到处抢粮掳人,村民无不惊慌恐惧,纷纷外出逃避,坚壁清野,太平军见无人可抓,无物可获,就到处乱窜。
  祥学公虽年过花甲,可身板硬朗,种庄稼是好手。他在下农家种植的一坵荞麦,前几天已收获完毕,把荞麦藏在山边,铺上柴草,又把荞麦杆垛高高的。因为太平军出没各村,如挑回家里必被抢走,想到自己的得意作法,心里喜滋滋的。可既要防太平军,又要防别人偷,他不得不整天在下农家藏荞麦的周围看守。
  有一天,天气阴沉沉,秋风阵阵,身感有几分寒意。祥学公是一个笃实勤劳,爱粮如宝的人,他看看四周都很平静,心想,割一些柴草,加上这几垛荞麦杆,烧一堆泥焦灰多好。想着想着就在荞麦地的边缘唰唰地割起草来。正当他割得起劲的时候,忽闻下农家的进口处一阵喊叫声,他猛一抬头,五六个太平军已离他不远,逃已是不行了。他急中生智,速往麦杆垛里一钻,全身盖得严严密密的。太平军觉得隐隐约约看有人的活动,怎么忽而不见了,东寻西找一无所得,几个人气呼呼地拿起手中的大刀或长茅,有往草丛里乱砍的,有往麦杆垛乱刺的。可藏在垛里的祥学,忍着剧烈的疼痛,纹丝不动,一声不吭,太平军没发现人和粮等,就悻悻地走了。祥学公在垛里感到湿漉漉的,轻轻地用手握住痛处,再坚持半小时许,没听见响声,他探出头,四面张望了一下,见已无人,就掀开麦杆,站了起来,撕下外衣,略扎一下伤口,一拐一拐地边侦察边走,好不容易到了家。家人看到他血淋淋的一身,边问原因,边给下药,一数有七八个伤口,经过一番调治后,逐渐好转。
  祥学被刺而不死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传到了县里,县衙遣人调查属实,就上报了省,徐大人看到报告后很感动,就赠祥学财帛冠带荣身,又赐“年高德邵”匾额一块,高悬宗祠后进左边。不幸,此匾于1958年被卸下洗铁砂而毁。
  赐匾时间为清同治四年(1865年),适是祥学七十有余,古云,人老七十古来稀。祥学被刺不死,象征寿高百岁,所以赐匾,实为祥学享年八十八。
  金泰供稿保康修饰
  (四)日军的侵略
  日军路过的一天
  1942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九日)上午7时许,侵华日军从太平方向来,经唐东向金坑、义乌方向去金华“攻城”。
  村民纷纷逃至老虎尾巴,桐坑等山上躲藏,仅留老妪看家。匿在山上的人,目睹日军蠕蠕行走一整天,并沿途抢掠,见青壮年就抓,唐东坦已成熟的麦子,被其马匹践踏的很多。村民们在山上受饥挨饿,夜宿崎岖岩石上,受尽苦难。夜,一部分日军驻宿岩前,耳闻噼噼啪啪砸毁家具声、宰猪声、鸡叫声,连续不断,火光冲天,一夜未停。
  有些来不及逃跑的村民,就被抓去当挑夫,当时被抓的人有周章虎、周章子、周章威、周祖货、施锦铨等五人,其中除章虎中途逃脱外,其余均在金华城外,趁日军被我军炮击,在混乱之中逃离现场,几天后步行回家。
  施计逃跑
  周章虎被抓去后,日军就将一付担子交给他,他拒接担子,一个日军上来就是几记耳光,被打得两眼直冒金花,趔趄欲倒,在无奈之下,只好挑上担子。天不时下着濛濛细雨,道路泥泞,脚上穿着草鞋,一滑滑地跟着日军走。章虎细心观察担子上装的是什么,又琢磨日军的情态,边走边想逃脱的办法。他的担子两头,一头是一大箩筐的米饭,一头是大铁锅和炊具,他断定是日军的一个炊事班。他暗暗地把拴铁锅的绳子向歪斜拉,一步步地登上了太平岭,眼看岭尖的凉亭就近在尺寸,他故意脚一滑,身子一歪,大铁锅哐一下摔在地上,他假装心急,慌忙绑锅。当时,一个日军:“咪西!”喊了一声,一帮人就进了凉亭,一箩筐米饭也提进去,气喘吁吁地用手抓起米饭就吃,章虎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趁他们你一把我一把吃得起劲时,故做要解大便的样子,就在日军面前拉下裤子,蹲在地上,日军看到后,个个哇哇叫,并用手势叫走远一些地方拉,章虎走了几步又如此,日军又一阵大叫,指向远方,这个盼也盼不到的时刻总来到了,他想:这里地形很熟悉,追是追不上的,就速往密密麻麻的树林子里一钻,假装拉屎,实做准备,把脚上的草鞋系好,小箬帽往后一扔,站起一看,日军仍在吃饭,他飞快地跑了,一连蹿过了几个山头,到了傍晚才回到家里.大家都高兴极了。
  日军的下场
  1943年春,义乌县抗日自卫大队部迁驻唐东新屋里等,1944年10月7日,该大队所属的一个中队,夜袭日军佛堂镇伪砩矿公司,生俘13名日军押解至唐东,一个个捆绑在合山北侧大树上,听候大队处理。
  唐东村民纷纷前往观看,并愤愤地指着日军大骂,孩童们有的用棒打,有的投石猛击,日军狼狈不堪,哇哇胡叫,那时一个手持冲锋枪的看押游击队员厉声警告日军说:“老实些,中国人不是好欺侮的,这是你们作恶多端的下场。”“中国人是不好惹的,枪毙他们才解心头之恨呐!”群众瞠目齐喊。不久,除一名汉奸留下枪决外,其余日军全部上送,村民们怒目齐看他们走向远方。
  此事是真实的,在1995年8月30日《浙江科技报》八年抗战大事记中有载。
  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共伤亡3500多万,共歼日军260万多,汪伪军100多万。唐东六名青年英勇作战,捐躯中华,另有十几名青年参加抗日前方或后方工作,胜利后重归田园。保康整理
  第三节 诗歌
  唱唐东
  周保康作
  蓝蓝天空绿绿地, 群群大雁南归去。
  龙蟠虎踞锁前山, 华溪流水水哗哗。
  纵横交错渠连渠, 四通八达机耕路。
  广阔稻谷畈连畈, 丰收在望忻欢欢。
  田野隆隆机脱粒, 村里隆隆加工业。
  农业效益翻几番, 生产蔬菜大青虾。
  市场繁荣百货全, 畅通无阻公路连。
  文明鲜花杂连杂, “三个代表”结硕果。
  灿烂光明致富路, 亦工亦农两兼顾。
  高楼大厦幢连幢, 富丽堂皇室摆设。
  芝麻开花节节高, 生活改善天天好。
  冰箱彩电电器全, 个个腰上手机别。
  雨后春笋大学生, 硕士博士相继来。
  勤劳节俭村民本, 不奢不侈品德好。
  唐东村民意志高, 与时俱进跟党跑。
  周保康诗选
  塘东(七律)
  金殿山侧建茅庐, 西边有塘名塘东。
  改址易地到此处, 繁愆生息至如今。
  祖祖辈辈勤创业, 子子孙孙展宏图。
  六百春秋汗水写, 丁财两旺今胜昔。
  四季(绝句)
  春日
  一夜暖风呼呼吹, 翌晨忽见春到来。
  千家门庭翠柏插, 万物复苏送冬归。
  夏荷
  六月荷花满地塘, 夏日似火花更香。
  出污不染品自高, 世间谁人不赞扬。秋菊
  菊花千姿颜色异, 秋来赏菊正当时。
  风霜重重菊屹立, 坚强本性志不移,
  冬梅
  严冬到来百花艳, 腊梅树树顶风雪。
  满山遍野馨香味, 风雪无奈其志坚。
  少年
  “精神文明”的种子在人生的春天萌芽,
  它的根儿在少年的心里深扎,
  你只要用终生的心血浇灌,
  它就给你开一朵五瓣香花。
  少年时代理想是一只神鸟——
  它不甘心在一棵树上鸣叫;
  让它在知识的森林里飞吧,
  它一定会找到最高的树梢。
  有趣的数字诗
  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娇。
  倒数诗
  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
  五更四点鸡三唱,怀抱二月一忱眠。
  江南六才子要李调元作。
  第四节 对联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豆芽店对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上面两副对联该怎么读?
  周保康对联选
  1985年3月30日唐东戏联
  演演演演出历史戏剧今借鉴
  看看看看到现代人情古有缘
  1990年5月唐东长乐亭对联
  三面水声两边柳
  一亭山色半层波
  1992年12月本保殿开光戏联
  古事比今事要知今事应通古事
  戏情即世情欲知世情必看戏情
  1999年11月6日本保殿开光戏联
  喜迎澳门回归期盼祖国统一全民欢呼共庆
  笑看庙宇开光再创农村辉煌万事如意吉祥
  1999年11月6日本保殿开光庙联
  胜地新庙在紫竹青松荫里
  清溪旧颜看蓝天红日照耀
  1991年农历9月16日重修本保殿门联
  古庙重修菩萨倍增显灵
  旧城换貌唐东更添秀色
  第五节 文艺活动
  迎灯
  迎灯是村民的一种文娱活动,虽不经常,可断断续续的时兴不息。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是“元霄节”,也称灯节。在这期间,村民喜迎龙灯、花灯、春节一过,拢头人就筹办此事,组织灯会,“偷”龙灯竹,糊龙头,制花灯等等,爱好者忙个不停。龙头开眼,龙头出位,游龙“察麦”,团灯、跳灯、拉灯等进行活动。锣鼓齐鸣,锁呐悠扬,鞭炮震天,彩灯闪闪,欢声阵阵,闹得沸沸扬扬,时至深夜,大都感到有几分倦意,才行拆灯、归灯。龙头归位后,紧接着送“龙珠”,把一盏盏“龙珠”送到新婚夫妇家,名曰“望恭喜”,祝愿早生贵子,被送人家兴高采烈,鸣炮迎接,红包(利士)酬谢。
  唐东村虽小,可迎龙灯长,1988年元宵102桥,1989年70多桥,2000年122桥,正月十三迎桥灯,正月十六又迎老少花灯,有百余树,老幼皆迎,花灯有金鸡、凤凰、蝴蝶、狮子、白鹤等等,树树活灵活现,形像逼真,点上蜡烛,光芒四射,彩色缤纷。花灯游至各家各户,祝愿吉利,所以无不送利士的,利士可佳,均归老年协会,作为活动费用。
  莲花
  “莲花”,也叫“十字莲花”,曾在1978年组织女青年“莲花班”,经过排练、化妆、表演得有声有色。
  2001年,组织了“老年妇女莲花队”,约十几人,又配上锣鼓班,在重阳节前一月,就开始排练,有动作表演,唱腔表演,重阳日上了五指岩。他们化妆时,都是新衣、新裤、新鞋,束腰带,戴墨镜,涂脂抹粉,手执竹板,整齐一致。表演时动作多样,随着锣鼓声,有节有奏,有快有慢。唱词内容是传统的戏名《方卿访姑》、《碧玉簪》、《孟姜女》等。唱腔高吭婉转,抑扬顿挫,富有艺术性。这一文娱活动,得益很多,深受群众喜爱。
  2002年本村又组织老年妇女“莲花队”进行表演。10月14日(农历九月初九)在中山村广场大比大演。继后上了五指岩。今年的“莲花队”增加了一些新的年轻妇女,唱词也有了增加,表演动作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所以观众称赞不已。
  腰鼓队
  2002年重阳,组织了腰鼓队,有16名青年妇女参加,个个精神焕发,身着白衣、白裤、白鞋,头载红帽。
  在重阳前一月左右,就请了一位善腰鼓的女师博传教,参加者都学得很认真,不久就掌握了技巧。表演时,手击腰鼓咚咚响,矫捷的双脚有伸有屈,有进有退;队形变化无常,有纵队,有横队,有盛开荷花形状,有双环连结形状。他们的动作随着指挥者的钹声,整齐一致,变化多瑞。特别是重阳节在中山广场表演时,观者如潮,无不啧啧称赞,摄影记者镜头频频对准腰鼓队。

知识出处

唐东村志

《唐东村志》

本志上限时间尽可能追溯到可查年代,下限至2003年8月止,分为记事篇和人口篇,主要记叙唐东周姓为主,结合施姓。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与历史变革、各个时期党政群组织机构及人员、产业变革与发展、农田水利、山林、工矿商业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唐东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