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岘川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70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栽培技术
分类号: F323.3
页数: 2
页码: 29-30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解放后浙江省永康市岘川农业经济栽培技术发展情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农业经济 岘川村

内容

水稻 播种育秧。解放前育水秧,拔秧种插水稻。“清明料谷子,立夏开秧门,夏至见稻娘,夏至断黄秧。秋前五天没谷割,秋后五日来不及。”这些农谚反映了传统的播种季节。解放初沿袭老办法。70年代推广半旱秧,小苗带土移栽,后又推广深水插秧。8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两段育秧法,先育苗,三叶时单株密距扦插到秧田,秧苗发棵以后再移植到大田。早中稻推广通气秧田(燥耕,燥整水耥)和地膜覆盖育秧,普遍采用锹秧带土移栽,比过去大大提前了播种期。
  施肥 解放前传统做法是边插秧,边塞下脚肥。解放后,提倡对秧苗施断奶肥,移栽前施用起身肥,并在大田施耙面肥。在后熟大力推广青稻草还田,做到基肥足。早施分蘖肥。看苗施好吊头肥。70年代后大量使用化肥。
  水管理解放前,水稻移栽后灌三天满秧水保苗,移栽后20多天第一次耘田,叫做“剃本月头”。耘后开始涂田,一般耘田涂田一、二次,涂后撒上泥灰烤田。工具一直使用“田耙”,工作效率很高。60年代推广小株密植,插秧后曾提倡用手摸田,此项劳动可边除草,边补苗、扶苗、匀苗,但非常费工吃力,不久就被淘汰。80年代推广双季稻后,移植一星期即开始耘田。后期推广移植后5至7天撒施除草剂代替耘田。稻田保持一定水量。提倡除草剂和化肥一起撒施,更能减少劳动强度,很受人欢迎。水的管理,传统插后三天,灌满秧水保苗。70年代推广前期勤灌浅灌促早发,中期提倡搁田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后期采取干干湿湿防倒伏,做到养水到老,防止白田割稻。
  大小麦 传统播种都用点播,畦宽3—4尺,行距一尺,每亩播种从2.5~3公斤,播种季节在11月中下旬。60年代点播改为条播,狭畦改为宽畦(八尺),开深沟,沟深见塥,每亩播种量5—6公斤,提倡真尿浸种,磷肥播种,上面覆盖焦泥灰、栏肥。70年代推广稻板麦,晚稻收割后,不用翻耕,直施基肥,麦子撒播或条播,然后开沟、盖土。施肥,传统放清子(即不施肥),麦苗分土后抢施麦抢(二叶)肥。春节前后各施一、二次。70年代后有改进,提倡以基肥足、追肥速、腊肥重为原则。80年代采取前足、中控、后补的原则,促进低节位分蘖。除草,传统年前叫“掏麦”(深锄的讲法),第二次叫“剷麦”(浅锄的意思)。70年代推广“压麦”,通常在麦苗三叶期进行。晴天,土燥、苗大,重压;雨天,有露水时,不压;苗小,土湿时,轻压。压麦后重施人肥、化肥、塘泥浆等,不锄草,除草多用除草剂,在播种前均匀地喷洒在地面上。
  肥料 解放前及50年代,肥料主要是用农家肥,如人粪尿、猪栏肥、绿肥、塘泥、焦泥灰、草木灰、头发、猪毛、鸡毛、骨头,还有鸡粪、狗粪。商肥:桐饼、菜饼、石膏、炉灰等。60年代多用化肥,化肥种类日益增多,氮肥,有尿素、氨水、氯化氨、碳氨。60年代初曾一度使用石灰氮。磷类有过磷酸钙、磷肥等,钾类有氯化钾,此外还有复合肥和生长激素等。
  植保 解放前,主要农药是雷公藤、杀虫粉,用于蔬菜治虫,绿矾用于浇芋。解放后,50年代推广挖稻根,三面光,铲下草烧灰,以防害虫过冬。点诱蛾灯,摘螟块。60年代后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的病虫害。

知识出处

岘川志

《岘川志》

本志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人口篇分世系和户传两章编排。志首设大事记,志末设编后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岘川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