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聚居村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岘川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69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聚居村落
分类号: K295.55
页数: 11
页码: 13-23
摘要: 本章记述了自民国至1997年浙江省永康市岘川聚居村落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村落 聚居村 岘川村

内容

第一节 岘口村
  岘口村在永康市农村最大集镇——芝英镇东南,相距1公里。座落在黄仙山与后寮山之峡。坐西北,朝东南。左边,有海拔390米的石翁面对岘口;右边,灵山湖水部分来自岘峰径流;前边,属于村境的海龙王洞、斤线潭正与寿山五峰的瀑布接壤,新辟旅游景点石鼓寮也恰同岘口的老鼠梯相连。整个地形东南部山峦起伏,树木葱茏;西北部较平坦,土地肥沃,庄稼喜人。东南从峰岘岭往里延伸就进山里;西北沿着公路到芝英就出外洋。上坑溪水穿村而过,终年流水淙淙。山青水秀,环境优美。
  岘口村,清朝时属游仙乡三十一都一图。
  民国24~29年(1935—1940)属芝英镇管辖,称第十五保十六保。第十五保辖岘口下半处(岘口吕)、毛塘秋、山头下、仁塘、下横塘、里坑,第十六保辖岘口上半处(岘口周)、泽塘头、峰岘岭脚。民国30年(1941)两保合并,称芝英镇第十一保。七姑塘村从芝英上坟塔划归第十一保,至民国36年(1947)改称芝英镇第九保。
  1949年至1950年10月,岘口村属芝英镇管辖;1950年10月改属油川乡辖区。全村包括岘口、七姑塘、毛塘秋、山头下、泽塘头、下横塘、仁塘、峰岘岭脚、里坑9个自然村,姓氏有周、吕、关、陆、应、程、胡、李、陈九个姓。1956年,全村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称团结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泽塘头划归前山村,里坑划归亳塘村(后附黄泥墈),原团结社改称生产队,原乡改称生产大队,原区改称人民公社。1959年11月,原乡改称管理区,生产队改称生产大队。1961年油川管理区改称油川人民公社,岘口仍称生产大队。1972年,峰岘岭脚拆迁,住岘口。1975年6月,岘口从油川人民公社转划并入芝英人民公社。1983年芝英公社改称为乡,岘口生产大队改称为村。1984年芝英建立建制镇,岘口村属芝英镇。归属至今未变。
  岘口行政村,辖岘口(含岘川和吕宅)、七姑塘、毛塘秋、下横塘、仁塘5个自然村。有周、吕、关、陆、应、李、程7个姓氏,全村522户,1738人(其中岘川在村222户,750人,不包括居民和在外人员),738亩耕地,3758亩山林。七个姓氏亲如手足,和睦相处,几百年的共同生活,已使他们结成密不可分的整体,齐心协力,共建岘口。从岘川析居皮店、大塘、方山口、形塘角、在城武义巷和缙云的包坑口、仰头等村的父老乡亲,彼此时有往来,敬宗睦族,互通信息,共商致富大计。
  岘口穷,革命倾向性素来强烈。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浙东纵队第六支队曾以七姑塘、仁塘、里坑为据点,经常在岘口一带进行革命活动。1989年,根据有关规定,永康县人民政府确定岘口为革命老根据地村,赠有“发扬老区精神,振兴永康经济”锦旗一面。解放前,岘口除了田间劳作,就是靠担柴和做手艺,生活贫困。解放后,村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组织起来的力量,依靠肩扛人挑,土法上马,挖山塘,建水库,筑渠道,使大部分农田旱涝保收。改溪造田,改造山坑田、水洼田,扩大了种植面积;改革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学习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工具,使粮食从50年代的每亩400多斤提高到今天每亩1600多斤。山林也逐步进行了变革,变更树种,退耕还林,严格封山育林公约,现在山区已柴草茂盛,树木参天,四季常青。绝大多数用户用上了电饭锅、煤饼炉和煤气灶,“卖柴老妈”不卖柴,更不用“烧柴脚”了,“米缸出在担冲尖”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远离村庄的集体山林,除了马尾松,还种上了大片杉木、毛竹和茶叶。近村的自留山普遍种上了柑桔。每当金秋季节,桔黄稻熟,阵阵飘香,一派丰收景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犹如春风化雨,村民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大批村民在本地的有,更多的奔赴全国各地,从事放货、开店、办厂等多种经营,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岘口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1991年还在下畈公路边专门兴建了工业小区。
  几百年来,村民继承濂溪遗风,兴学重教。15世纪的周桐,号岘峰,曾跟石门先生讲学于五峰书院多年。19世纪80年代的周新扩,字检夫,教学别具一格,历来传为美谈。1929年岘口创办了岘峰小学。解放后,学校有了新的发展。80年代,建成三层楼教学大楼一幢,拥有10个教室,完小教师9人,幼师2人,中学才到芝英就读,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岘川潮来钟人杰,黄仙排立庆地灵”。岘川一批批优秀的学子陆陆续续接受着高一级的教育和深造。据统计,解放后,高中和中专毕业生77人,大专生62人,现尚在大学读书的学生10人,其中研究生1人。周绍生一家,硕士1人,博士2人,主治医生1人,其中2人在美国供职。一个贫寒工人的家庭培养出四个孩子,个个各尽其职,各尽其才。四个孩子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事迹已被他们的母校——南(南京)化一中载入校史。另还有一批优秀人才服务于国家的各个岗位:周设人任江西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周福双在国家机械工业部中国空分公司从事科技开发工作,周金降任徐州市物资局职工教育中心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周振访担任古山中学校长,等等。其中有的虽然已经退休,但仍发挥余热,继续从事力所能及的部分工作。
  几百年来,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的五谷杂粮,住的土木平房,用的简陋工具,饮水井里挑,外出靠步行。当今,村道已铺浇上水泥路面,简易公路已通向下横塘、毛塘秋和七姑塘,芝英至方岩公路傍村而过,交通已十分方便。深挖岩井101米,泉水汩汩,永不枯竭;水塔建在黄仙山山顶,五个自然村都已用上了清冽甘甜的自来水。高档家具也已源源运进农家,据统计,岘川在村222户人家,现已拥有电风扇503把,摩托车57辆,电话机32部,电冰箱84台,电视机170台,抽水机、潜水泵103台,汽车2辆,脱粒机97台,新批土地建房403间,一层的17间,二层的196间,三层的167间,四层的14间,五层的9间。建筑材料也从土木到砖混,从砖混到半框架、框架,越造越高级。不少家庭的装潢还十分考究。多数村民有银行存款。外出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代步,农用机具也已由原来的畚箕、水车和稻桶,演变成拖拉机、抽水机和脱粒机。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得到改善,正朝向小康之路迈进。
  第二节 其他聚居村
  大塘周村
  大塘周村属胡库镇。全村78户,247人。其中周姓71户,胡姓5户,骆姓2户。东出1公里就是石翁山麓,北是前塘,西与祝家仅一公路相隔,南面与皮店接壤。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7.1C,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5℃,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8.9C。年降雨量为1392.6毫米。年无霜期240~244天。位于镇政府驻地胡库西南约3公里。村后有塘(亦称自从塘),以塘得名。1956年属九星社,1958年属寮前生产队,1961年属寮前大队,1983年与寮前、皮店分村后称大塘村,1985年因在县内有村同名,以村民姓周改为大塘周。村旁有小溪绕过。飞机测量面积,水田166亩,旱地18亩,村庄面积57亩,水域15亩。
  1984年建立党支部、村委会。历届组织名单为:
  支部书记: 村民主任:
  周庭超1984~1986 周高厅1984~1986
  周高厅 1986~1988 周益江 1987~1989
  周庭超 1989~1993 周金生 1990~1992
  周高厅 1994~1995 周龙祥 1993~现在
  周龙祥 1996~现在
  1984年建村后,做通寮前至大塘的简易公路,1996年加宽到12米,南通芝英,北通胡库工业区和青后叶,汽车往返十分方便。1975年用上电灯。田头用电从70年代的地埋线,到1984年改成电杆线通电。1984年村办第一家集体五金衡器厂,1989年办起粮食加工厂。
  旧社会,村民生活贫困,文化落后,住房只有“两个明堂一个阶沿”,共32间。全村从事农业,一部份依靠外出钉秤、打铁、补铜壶为生。解放后,改革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播种技术,粮食产量逐年提高。适龄儿童安心上学,青少年大多能上学读书。析居外地的几个户变化尤为明显:周庭龙户,有三个大学生,庭龙是工程师,在电子工业部36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其妻是高级工程师,一家都在嘉兴工作;周龙华夫妇都是大学生,都是四川石油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儿子周兵是硕士研究生,儿媳李静娴是医科大学毕业生;华金继子周益丰户也都是大学生,益丰本人是高级工程师,任绍兴化工总厂总工程师、总经理,其妻于国华在同一个厂任工程师,长女在该厂总医院做医师,长子在浙江石化设计院工作,长媳在杭州师范学院任教。
  改革开放以来,全村多数户办起了家庭工厂,上规模企业已有4家。经济快速增长,生活蒸蒸日上。太平水库渠道经村而过,农作物旱涝保收。户户有井,用水冬暖夏凉,充盈不绝。家家有电视机,1996年开通了有线电视。全村一半农户装上电话,购置大哥大5只,实现电话村。户户建新房,有的户已兴建第二次。新造房子比1983年以前飞机测面积已大出一倍。
  皮店村
  皮店村,属胡库镇。全村57户,215人。其地理位置,当地说是:“芝英下蔡、寮前交界,再上点便是皮店”。按地图方位即:东临雪塘,北靠大塘周,西通寮前,南与芝英下亳塘毗邻。田137亩,地12亩,山25亩,水塘16口,15亩。相传早年山坡上森林茂密,住有猎户,设有硝皮店。约于1530年岘口周炌析居于此,遂取村名为皮店。村中有一古樟,相传为始祖太婆亲手栽植,距今已有467年,虽已长得需10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但并没有老,它依然生机旺盛,枝繁叶茂,似擎天大伞。
  皮店村小,解放前与附近村联保,解放后至1982年与附近村联村,从1983年起才分村,建成皮店村。几十年来,主要大事有:
  1953年,村小学堂撤消,学生都到寮前小学读。
  1954年,开挖长坑塘,面积约1.5亩。
  1958年,建立国丰、岩威、岩其三个生产队。村办集体食堂。
  1959~1961年,从上到下刮“五风”,粮食大减,许多村民“夫带妻,妻携子”,闯荡江西谋生。
  1962年,村改为两个生产队,周振兴、周章教任生产队长,分自留田自留地。冬天大做太平水库东渠。
  1963年,太平水库引流进村。约化5000元整修祠堂。祠堂后山至上召山分生产队种上茶叶。
  1964年,后坑藕荷塘、长坑塘改塘造田。村边水渠开通。
  1969年,两个生产队各挖一个防空洞。冬天,天申队种上200余株柑桔。
  1975年,全村点上电灯。部分农业用上电。祠堂重修,拆掉戏台。1979年秋天分田地到户,遭公社干涉。
  1980年,全面包产到户。从寮前至皮店村建起村级公路,可通汽车。
  1983年,与寮前、大塘分村后,建立村委,周振兴任村长。村里安上20千瓦变压器。寮前武周等人借用祠堂铸造铁件。
  1984年,福建省月太租皮店村红朱坑办砖瓦厂,后由吕绍东等人继续办。村集体经济以此为主要来源。
  1985年冬建立党支部,周章教任书记。10月,章教、元成和寮前的骆方明合伙引进第一台铣床制造尺架。村里安装了碾米机。每户种上柑桔。
  1986年,周绍多、周茂兴等相继购进机械做尺架,至今已有七户,用电量占70%以上。6月份变压器增容至30千瓦。共花2万元安装自来水。
  1987年,老人协会成立,周德宝任会长。周章教当选第十届县人民代表。9户社员批基上山建房。
  1989年,党支部和村委换届,章教继任书记,周万明任村长。全村有线广播换上音箱,实现音箱村。
  1990年,周绍兴接办砖瓦厂,每年上交集体1万元。
  1993年,党支部和村委换届,章教继任书记,周天赐任副书记,周永江任主任。
  1994年,耗资3万元安装田头用电。周章教第一台电话开通。
  1995年,大坟山至寮前公路加宽至13米,皮店村摊资4万多元。皮店村至寮前公路加宽至9米,耗资4.5万元。大田全村统一承包,莲加塘、黄泥塘、瓦窑塘、官财塘、南瓦塘和上塘、门口塘、下塘分别开通水渠。
  皮店过去生活贫苦,当地戏称是个紫燕窝,村里人一长大,有点本事,就像燕子一样留不住飞走,投奔异地寻求发展。改革开放后,以胡库衡器之乡为依托,37户人家办起了工厂,雇上五六十个小工,生产逐步从单一的衡器配件发展到制伞、家用电器、不锈钢制品,供销点开辟到了乌鲁木齐、甘肃、湖北、南京、上海、宁波等地。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现在已有电话10门,大哥大8门,汽车4辆。外出,许多人骑摩托车。25户挖了深井。煤气灶普及。新造房子全是水泥结构,面积超出旧房近两倍。按面积比率,新造房屋居胡库镇第一。1994年1月28日,周章教户庆祝五洲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时,2月2日永康报载文,对皮店评价是:紫燕窝飞出了金凤凰,穷山村变成了凤凰村。
  在城武义巷
  先祖周逢泰约于1618年从岘口村迁到县城武义巷口落户。以做豆腐、浇千张、开作坊为业。一生辛勤劳动,忠诚老实,拾金不昧,受到当地群众赞扬。生二子。置有坐落殿下明堂周逢泰公祠一座,计七间,大门口面前是现在的上街菜场。
  西园有一片后山,地处东从砖瓦厂,直至南到日化厂,再至变电所之间三角地带。山上竖有坟庵一座,五间。逢泰公婆葬于此。西边的汤店山也有一片,叫周店小山。
  迪高是逢泰次子,置有坐落武义巷靠南祠屋五间,隔巷与大司巷小学靠背。山一片,在推饱塘上的黄泥岭,迪高公婆葬于此。该山现已削平,建移民新村,墓已迁大园。
  元志是迪高的四子,尚有祠基七间,坐落武义巷,与迪高祠屋相连。置有下宅口门前周店山一片,元志公婆葬于此。
  仰山是元志的三子,讳兆礼,字廷贤,太学生。议叙八品衔,嘉奖匾曰“荣膺天宠”,修职郎邑侯,黄公饧赠。性直,勤劳实干,钻研酿酒技术,开设周联兴酒坊,出好酒,名远扬。生六子,有二十二孙,十一孙女,妇媳全家共有50多人。在武义巷中段靠南,建有周仰山公祠,造型独特,台门上有雕空麒麟,左有金鸡,右有凤凰,刻雕精细,珠漆油画,豪华壮观,城内为上等祠宇。在咸丰(1860)年间,长毛蜂起,延及永城,看中该祠,就将该祠木材全部拆运金华。后代再建的后寝祠屋又被日本鬼子炸毁。
  仰山置有走马陇山地连片,竖庵一座,计十六间。山地周围下分界石六十块,北为尚陈村人管理,栽树育苗;南为金塘园村人管理。山陇正中墓地前,有大月池塘一口,拜坛三级,墓前砌有望柱栏板八字形面石,刻着“钟山毓秀,人杰地灵”八个大字,造型壮观。
  解放后,走马陇山地林木都规划给就近尚陈金塘园村所有。1992年,两村将大片山地出卖拖拉机厂,要我们搬迁祖坟。我们在城居住,人口分散,大都是居民,祖坟尚无寸地可安。正在急愁,骤由烈桥思达的四代孙周子云主动提出,他愿将按人口分得的七里经堂自留山一小块(粮站出高价不卖)无代价让公婆安葬。至此,祖坟搬迁才有着落,将兆礼公婆等七穴都搬到七里经堂山沿合为一穴,为后代子孙扫墓方便。
  周仰山公祠坐武义巷中段,靠南。东有五福巷,西有周知德堂,里隔小巷,与徐震二公祠相连,南隔三多巷,与大司小学靠背,这块地段叫“武义巷周店”,由逢泰公起从岘口析居在城的最初几代都聚居于此。
  思达是仰山的三代孙,咸丰年间,城内兵乱,娶亲烈桥后,就在烈桥安家。现在发有15户,68人。
  在城周氏,此次入《岘川志》的有45户,215人。
  (周德祥回忆整理)
  方山口村
  方山口村,属新楼乡。方山方山,山上叠山,有山七千多亩,山青水秀,风景优美。位于永康东部,离城40公里,有永康至新楼铜山的公路穿村而过。东与高寮村、缙云交界,南与凌宅接壤,西边是方山顶(市内高峰),北与方坵相邻。村前有桥10条,其中石拱桥6条,多孔板桥4条。村内有徐、周、卢、应、陈、包、钱等姓杂居,以徐姓为主,周姓为次。
  方山口人多地少,全乡处处有方山口村的插花田,最远的约15里。解放前,村民没有外出经商及工作,单靠农业,兼营山林,收入微薄,生活困难。周姓虽有山数百亩,但受交通阻隔,木材不易出售。解放后,生活虽有改善,但仍困难。全乡建有水坑水库和方坵水库,水利有所好转。建有发电站4个,公路1条。
  改革开放以来,建造一幢三层教学楼,内有9个教室,9个房间,厨房、厕所齐全。村民办厂的、开店的,有手工业制成品出售。大部分添建了新房。果树多,盛产柑桔。过去缺粮,现在达到自给。人民生活改善,正逐步走向富裕大道。
  仰头村
  仰头属缙云县胡源乡榧树根村的一个自然村,周氏宗族十三世周逢遇公始居于此。该村坐西南向东北,位于石牛山脚,需沿缙云至大洋公路线,从柘乢口村西上行三华里方能到达,是山区一个小盆地。
  全村山林面积2222亩,梯田227亩,旱地46亩。总人口919人,其中周氏111人,虞氏598人,胡氏96人,赵氏114人。仰头自然村与榧树根村仅一坑之隔。周族与虞、胡、赵族世代友好相处。全村经济仅靠木材和粮食,收入微薄,劳力常年外出务工居多。包坑口村
  包坑口村处于壶镇江(好溪)上游,永缙两县交界之处,与永康棠溪乡相邻,属缙云县管辖。有公路穿村而过。两侧青山,村中小溪流水不息。现有农户119户,400多人口,174亩田地,3000多亩山林,是一个以黄、贾、周等多姓氏族组成,以农林为生的山区小村。
  形塘角村
  形塘角村,处于桥下镇边沿小山丘,是樟塔塘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村位形塘一角,故名形塘角。四周青山绿水,地理环境优美,农业、林果业都比较茂盛。现有43户,150人,120多亩田地,是一个多姓族组成的小村。
  叶宅村
  叶宅村坐落大后西面约1公里,与横洋、凤山寺口、下前山、官英堂、仁坛、夏杜曹毗邻,原属大后乡,现归唐先镇管辖。地处山坡。以通往三八亭的机耕路为主要道路,与永中公路相接。
  全村160人,绝大多数姓叶,故称叶宅。其中周姓33人,约占五分之一。
  叶宅村有良田100亩,地塔田10亩,地70亩,山30亩。水利条件优越,以种植稻、麦、番薯为主,山坡多栽柑桔。农闲时兼营制作白糖条,少数人外出经商办厂,购销金属物资。
  村民住房均为单居独户,少有老屋,高的已达四层,房前屋后宽敞,家家户户都能通到拖拉机、小汽车。

知识出处

岘川志

《岘川志》

本志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人口篇分世系和户传两章编排。志首设大事记,志末设编后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岘川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