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编 文教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田张氏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622
颗粒名称:
第四编 文教 卫生
分类号:
C913.4
页数:
3
页码:
12-14
摘要:
本编记述了永康县平田村文物建筑、新基建、文化娱乐、开办小学、大专文化程度调查的情况。
关键词:
文化教育
卫生
平田村
内容
第一章 文物建筑
1 张氏宗祠
平田建村于清乾隆年间,历经一百三十年左右,世系不过四代,即有金松兄弟秉承父志,会同金法等商议建造张氏宗祠,报本之心,实在鲜见。光绪七年动工建成“如在”后寝,以奠神居,供子孙奉柱入祠祭拜。
祠宇排五建筑。嗣后又建成拜厅,号曰“敦伦堂”,两边厢房联接台门前进,门口书“张氏宗祠”,成完整建筑。祠位村中,坐北朝南,为平田村一文物建筑。前曾设作平田村小,今设作村碾米场所。
2 飞云古庙
飞云古庙位平田岭头之峰巅上,为本村另一古建筑,1989年重新修建。内塑杨公大王并夫人,以及本保、财神和土地公婆、五谷神等为善男信女祈求平安、年丰之所。庙成曾先后请方岩、永祥等四个婺剧团演戏庆贺开村演戏之始。
第二章 山村新基建
建国后,在党领导下,村两委领导村民共同建设成多项基本建设创出可贵的物质文明,使平田山村成为率先奔小康的示范村。其主要建设有以下几项:
1、千秋岙水库 位千秤凹谷地,于1970年动工,投入28万多工,在1976年建成储水3万立方的千秋岙水库,并开成一道沿山绕谷的1千多米长的渠道,使本地旱涝保丰收。
2、安装变压器 在1981年至1982年间,投1万2千元,用人力抬扛16根电杆和变压器上400多米高的山村,装起10KVA变压器,让家家户户点上电灯。
3、修通机耕道 1982年筹资4万5千元,修通从永祥到平田长2500米的机耕大道,其中包括凿通长90多米的隧洞,让村民可乘坐机车进村,避免步行肩挑之劳苦。
4、饮用自来水 1991年3月投资1万7千余元,建起32吨蓄水池,架设1000多米长管道,使村民用上自来水。
5、发展林果业 发展集体经济,开发毛竹、茶叶基地、重视食用笋生产外,更栽培杨梅、红心李、柑桔、大栗、桃等果木的生产。1993年使人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使平田村列为永康十个小康示范村之一。
第三章 文化娱乐
平田村处高山谷地,人丁不多,自清代以来没有迎龙灯、打罗汉等的文体活动。只在飞云庙开光等期间,请剧团来村演过戏。民间拉拉胡琴,唱唱歌作为娱乐活动。
另外,还曾有东阳木偶剧团来村,为村民演出木偶戏,轰动平田村。
自改革开放以来,平田村民生活富裕了,村民已购起20多台电视机,以及收音机等,文化娱乐活动在发展。另外在节日喜庆时,电影队也多次上山村放映,使文娱生活更提高一步。
第四章 开办平田村小
平田村自清乾隆间建村以来,从未有私塾的创办,村民读书识字的
机会很少。要读书只得到永祥村去就读。科举社会没有中过秀才以上的人。民国间,读书识字的也不多。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文化教育十分重视,本村曾开办扫盲识字班,青少年多有出村到永祥等去读小学、初中的,使文化知识大大提高。
60年代,政府将小学下放村级开办时,平田村首次借张氏宗祠办起平田初级村校,招收学龄儿童上学读一至四年级,有学生10多名。任教老师有朱福昌、郎耀平、朱月芬、舒景育、周莉、朱月仁……等。村校一直办到粉碎“四人帮”后结束,学生归并到永祥小学继续学习。现在连幼儿也还得到永祥去上幼儿班。
教育事业的发展,平田村上初中、高中的学生在增加,读大学的也有。该村村民的文化程度正在逐年提高,大有利于家乡的建设事业。
第五章 大专文化程度调查
平田村民初中程度已得到普及。兹将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记载如下:
大专院校
张汝根 张秋莲(女) 张华斌 张志刚 张静(女)
知识出处
《平田张氏村志》
《平田张氏村志》由吴岩图、张长松、清河平田张氏村志编委会等编写,记录永康平田山村的历史与现状,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的发展,民俗、歌谣、风俗及人口、家谱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平田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