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风俗习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唐先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559
颗粒名称: 第十七章 风俗习惯
分类号: K892
页数: 11
页码: 196-2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唐先镇风俗习惯的情况。其中包括节令习俗、嫁娶习俗、喜庆习俗、丧葬习俗、信仰习俗、庙会与迎神等。
关键词: 唐先镇 风俗习惯

内容

第一节 节令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为春节,俗称过年。正月初一称之为年初一。年初一早起,男女老少穿新衣、新鞋袜、戴新帽、不说污言秽语、不扫地、不做针线活、不动刀剪。旧时要在宗祠、厅堂、仙间挂祖宗画像,子孙吃过鸡子索面后,提着灯笼、凉笼、爆竹、香纸去祖宗像前祭祖(拜太公)。接麻酥。不出远门,在家中备好糖果、花生、烟茶迎宾客。早餐吃鸡子索面,意为健康长寿;中饭吃糕、粽,夜饭吃羹,表示“耕种犁头实”、“子嗣中及第。”入夜早睡,不点灯,要撒米于楼板,说是“老鼠迎亲照顾”一夜。现在分麻酥拜太公革除,而早起之后到祖宗坟前去拜年。年初二,开始出门拜年,先向长辈拜年,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祝福。旧时拜年的礼品为麦饼肉、〓。长辈要给晚辈包红包。拜过长辈后再到朋辈家拜年,以表示新年祝福,礼品一般是一包络花根或一包鸡蛋糕。现在拜年礼品讲究派气排场,一般到长辈家拜年都是高级滋补品,朋辈间用的是名酒之类的礼品。旧时年初一分麻酥,分学历和年龄两个档次,高小毕业、初中、高中、大学学历为双份、3份、4份等。60岁、70岁、80岁以上者老人,分双份、3份、4份等。解放以后常产分到户,常主无公共积累,分麻酥的习俗革除。1988年改革开放之后,多数村老年协会,恢复了分麻酥,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分,只分老人,男、女60岁以上者每人一双,70至80岁每人两双,90岁以上一凉笼。
  元宵 正月十三至十七日为元宵节,俗称灯节。唐先的灯节从正月十三夜开始至17日夜为止,不固定某夜为某村迎。总之,这几夜,夜夜有灯迎。或一二条,或五六条。灯分桥灯、花灯、布龙、纸龙。还伴以颠狮子。唐先的龙灯,要数上新屋最好。龙头高大,挂在龙头两侧的花灯盏数多,约120盏,造型款式多样,灯亮时火树银花格外美观。上新屋的桥灯长,一般情况下都有200桥。最美的灯会是唐先(龙山)施特祠内的两龙抢珠。施姓下六房诸村的桥灯都要约定灯夜去施特祠汇集,龙灯从台门进去,经敕书楼下,进入中大厅,两条龙灯绕柱穿行后,龙头排上宇台抢珠,美妙非凡。云路龙灯,游上塔山,迂回盘旋,煞是好看。
  唐先迎灯有一定路线,先是龙头出位接灯,龙头带着桥灯回“娘家”。制扎龙头有一个规矩,扎制龙头的毛竹要夜里去“偷”。就是事先不告诉竹园主人,把毛竹砍下,在竹根上放上红包,然后鸣炮。于是迎龙灯先要去竹园,称“望娘家”。
  旧时唐先游灯的路线,望娘家——赵侯庙——望成五公——到田头望麦,然后在市基灯坛和小猪市场团灯。到了市基,龙头必须在苦株树脚(今菜市场东北角)和关帝庙前下马,以表示对神灵和祖宗的尊敬,祝福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泰民安。
  如今的游灯灯坛有:一村树市簟基、二村市基、三村小猪市、毛象山头、环镇公路,在这些地方绕一周,然后到西街跳灯。从西街的北端跳到上街岭头为止。西街两侧的店铺在龙头经过时都放爆竹,迎龙头珠与执香者必须进入店堂或楼上绕一圈,以祈吉祥如意,生意兴隆。店主包红包讨吉利。“行洗”时店家分麻酥,香烟。仅西街就得游上五、六个小时。迎完灯把龙口珠摘下,敲锣打鼓送到新婚夫妇家去,祝他们早得贵子。受龙口珠人家,要包红包。
  立春 俗称“上春日”,表示春天开始,万物复苏,有“上春大于年”之说。上春日,家家门口插万年青、扁柏树枝、竹枝等常青物。上春日,说话有忌讳,不许骂人、打架。
  清明 要祭祖扫墓。唐先施族祭祖,先去东阳白玉坊祭扫宁二十七时沐公钱氏太婆,后去招军岭祭扫原三信公。因为沐公娶了小妾,冷淡了元配钱氏,钱氏一气之下回到白玉坊母家,告诫后代不与小妾所生后代通谱。嗣孙遵钱氏太婆之命于是在清明扫墓之际,先祭钱氏太婆。
  以后子孙繁衍,去东阳祭祖改由各房派的族长作代表。
  清明前10天,要备好祭品。扫墓时,由族长领着大家举行祭祀仪式、读祭文、行跪拜礼、标清明纸、添土。扫完墓到招贤庵内按份分清明祭、馒头、麦饼包。东阳回来后祭扫五世祖成五公,然后按照各房派分头祭扫。旧时祭祖所用的经费开支,由各常产支付。解放以后,常产已无,清明祭祖消亡,但去自己亲人坟前扫墓一直延续不辍。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们千里迢迢回乡,也要去先人坟上添把土,标标清,以表达对先人之纪念。1990年清明节唐先几个村的老年协会自发组织,筹集资金祭扫成五公。
  立夏 象征夏天开始。旧时过了立夏,大忙季节来临,所以农民在立夏日这天要煮红枣、鸡子酒吃,名曰:“接脚骨”,实则补补身体,可投入紧张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这天忌讳坐在门槛上。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也称端阳。这天家家门口要贴钟馗、插艾叶、菖蒲以表示驱邪,要喷洒雄黄酒以消除毒气、驱赶毒蛇、蜈蚣诸毒虫。端午要裹粽。
  夏至 岩前村民不过端午,而过夏至。旧时岩前人把夏至日定为“作稻娘”的日子。做起一个“汪盲车”(用小麦秆折捆起一尺长,外包红纸,横插在竹杆上),备好香、烛、纸等迷信品和扎好的一把麦杆火把,去田头请田公田婆。手执“汪盲车”口中祈祷说:“上田车下田,下田车上田,请五谷神将五谷都集聚到这丘田。”然后将“汪盲车”插入田中央。夏至前恰是岩前人取姜娘时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置办丰盛的菜肴,单麦饼,把出嫁的女儿请回娘家过节。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日,要过“七月半”的节日。相传七月半是鬼节,家家户户要向亡灵做羹饭,以表示对先人的纪念。其实是到了七月半农事稍空,农民们弄点吃的。七月半那天,家家户户要烤单麦饼,或发糕等食品,这天的食品比平常丰厚,似有“庆丰”之意。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晚的月亮特别明亮,永康民间有中秋赏月,拜月的习俗。旧时外公婆要给外孙送拜月的月饼,而现在晚辈要向长辈送月饼、鹅、鸡等礼品以表示对节日的祝贺。唐先的中秋节与永康各地略有不同。旧时八月十五有个大王会,要演戏,如果十五午时戏班子不到,要罚戏金。家家户户要备办菜馔招待来客。八月十五至十七热闹3日、现在戏要演到四日四夜。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唐先及其邻村,重阳节这天要游案,名为金畈案、横洋案。罗汉班要上方岩,落岩之后在唐先等地打罗汉。唐先的罗汉班有高翘、三十六行、莲花落、敕字莲花、旋车等班。重阳节前半夜上岩,清晨落岩,一直闹到下午四、五点钟为止。重阳迎罗汉持续到解放以后。198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把重阳节定为老年节。各村老年协会在重阳那天都要召开庆祝会欢度节日,协会向每位老人赠送礼品。
  冬至 这天,户户要做羹饭,祭鬼魂。而且还要把祭品拿到路边去祭,叫祭孤魂。而今做羹饭的人少了,但冬至仍然要过,冬至日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弄点好吃的东西。
  除夕 夏历十二月,小月二十九日夜为除夕,大月三十日夜为除夕。除夕,户户贴红纸对,放鞭炮,杀鸡,宰羊谢天地,以表示感谢老天爷一年来的恩泽(唐先只有承永明公下子孙祖训除夕不谢天地)。谢过天地后要去祭本保,以表示感谢一年来本保神灵祐护一村平安,再做羹饭,表示请祖宗亡灵回家吃除夕团圆饭。然后一家老少围坐于床上吃隔岁饭。表示过了除夕夜,明天就高了一年。除夕夜长辈要给儿童包红包,叫“压岁”。三十日夜要坐宵夜,房灯要点到天明。凌晨要开门,开门时放鞭炮,表示祝贺新年的来临。现时除夕的习俗,延续下来,有许多户已经革除了谢天地等迷信色彩东西,而隔岁饭却比往前更丰盛。中央电视台这夜举办盛况空前的文娱晚会。开门的时间也很统一,中央电视台新年的晨钟一响。开门时的鞭炮声,此伏彼起,欢乐异常热烈非凡。
  第二节 嫁娶习俗
  封建婚姻,男女双方都没有权利,男婚女嫁必须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结婚之后女方遂得“随鸡嫁鸡,随狗嫁狗,”表现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
  旧时,婚龄很早,有“十三娘,十四爹”之说,有钱人家往往在男女未成人即举行婚礼。表姐妹为婚的现象很多,有“表姐妹为婚,食汤水也甘心”之说。还有只有“男大十,不可女大一”之说,这句话与等郎媳是自相矛盾的。旧时还有一种婚姻方式叫换婚。即甲方娶了乙方的姐妹为妻,又把自己的姐妹嫁给乙方。俗称之为“牵牛亲。”
  旧时的嫁娶习俗非常繁琐。
  定亲 男女双方相中之后,则行定婚礼,俗称“拜求”o20世纪90年代,定亲的习俗在农村依然有所抬头,只不过男方送去的聘礼比从前多且贵重,如金戒指、金项链、手镯、耳环等金器,人民币若干。因为现在结婚经政府登记后发给结婚证书,所以在定亲时已不再放庚帖。
  拎日子 定亲后,为订定成婚日期,由男方请阴阳先生按龙凤庚帖,择定迎娶吉日,托利市人送往女方,谓之“拎日子”。
  发箱 发箱则发嫁妆,旧时一般在婚前一二天进行。
  上轿 旧时新娘出嫁要坐轿。解放之初废花轿,兴秧歌队欢送,新娘步行,以后又兴自行车,摩托车欢送,现在有的已用轿车代替花轿。
  旧时,新娘上轿前,由“利市人”梳头上轿,叫“扮上轿。”上轿前先辞谢父母养育之恩,行跪拜礼,再拜长辈、亲友。礼毕,由大哥抱上轿,二哥掀轿帘,母亲哭上轿。
  落轿 花轿到门,男方所有亲朋都去迎新娘归门。归门要拣时辰,时辰未到新娘不出轿。归门时要放鞭炮,新娘由利市侬扶之下轿,把轿前的两盏红灯,领到前面,新娘一路踏着麻袋归房,脚不着地。麻袋从轿门前辗转铺垫到新娘房,谓之“传代”。新娘落花轿,先吃鸡子茶,仅吃一丁点,象征“结子”。现在虽不坐轿,坐车的仪式也与过去同样。
  拜堂 旧时在厅堂正中挂一幅“天官赐福”或“福禄寿喜”画轴,设香案桌,地上铺毡毯。新娘新郎在“领袖姑娘”陪同下行三跪三拜九叩礼,先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公婆,再夫妻对拜,然后送入洞房。
  闹新房 新娘送入新妇房以后,当夜要闹新房,俗称:“吵新妇”,有越吵越兴旺之说。闹新房有文闹、武闹两种。文闹的较文雅,有“望恭喜”、“团果子谜”、“送洞房”、“迎灯”等活动。
  武闹的较为粗俗,有脱新妇和领袖鞋的,有“偷”凤冠霞帔的,有待新娘新郎入睡时,撬开门户,板壁把被衣服等物“偷”出来的,一旦东西上手,外面就要鸣炮,东西“偷”出赎回责任就在大舅。没有凤冠霞帔第二天无法拜见长辈,故当大舅的次日一早就得跟“偷”者进行“赎物谈判”。赎物,大舅得拿果子、糖或香烟之类去取。所有参予闹者都可分得一份。主人家却乐滋滋,意为越闹越发子旺孙。
  拜见 旧时,次日要行拜见礼。
  宴客 女方宴客在新娘送上轿后进行。现在已改为在送上轿前进行。宾客要为男方来发箱者送担。女方的亲友都要给新娘送礼,叫担送嫁。
  男方宴客在新娘送入新妇房后进行。在厅堂上要挂上亲友送来的贺联中堂、镜框之类礼品。坐次的排序也要按辈份,大舅要请上座。第二天晚上要请大舅。
  送上贺 新娘在行“拜见礼后”,须一一给长辈送上贺礼品,每人送上贺鞋一双,及绣花香袋、绣花被面等。受礼者要给新娘包红包。
  讨信 在新娘过门第三天,岳父要拎上麦饼肉去女婿家,称之为“讨信”。
  回门 在新娘过门后第四天或第五天,由岳丈接新女婿同女儿回家,称“回门”。
  解放之后,国家颁布《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结婚有法定年龄,并且提倡晚婚。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后,即为合法夫妻。至于婚礼从简从繁视家境而定。
  第三节 喜庆习俗
  贺出生 出生子女,要去岳父母家“报生”。岳父母要送“娘家米”、黄酒、红糖、鸡蛋及肚秋、毛衫(青白两色,像道士衣,象征清白之意)给报生人带回。亲友都要担鸡子篮(即鸡蛋若干个,肚秋布料一二块),现在有送鸡或其他滋补品的有送毛线一斤和小衣裳等。
  孩子出生第三日,要贺三朝。要备牲礼祭祖宗,敬天地,并设宴请客。现在已省略祭祖、敬天地。
  出生一个满月,要贺本月(贺满月),要精制糯米糕,叫本月糕,分送给担过鸡子篮的亲友和邻居。近些年来,改送馒头,蛋糕,满月也要宴客。
  孩子周岁,俗称“对周”。贺对周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次大庆贺。不仅要设丰盛的宴席,宴请宾客,还要大裹对周粽,分送邻居和送过鸡子篮的亲友。
  祝寿 每逢生日,无论是男女老少,都要吃鸡子索面(生日面),有“吃过生日面,越来越康健”之说。鸡子一双汤煮剥壳,面长不切断,以讨圆满长寿之兆。逢十为大庆。十岁诞辰,旧时公婆给外甥送长衫、棉袍、袜、帽,娘舅送公鹅,各亲友送衣料。二十、三十皆贺,祝寿主家要设宴待客。回篮熟猪肉一刀,鹅肉一方回敬礼篮。一般不贺四十,有“贺三不贺四,贺四要淘气”之说。五十、六十、寿辰更为隆重。现在老年协会还举行集体祝寿。九十六岁就算百岁,庆百岁特别隆重。贺后让来宾带回馒头、麦饼包。
  第四节 丧葬习俗
  旧时丧葬非常繁琐。人死后要送无常、尸体上灵床、谢情、望风水、定出殡日期、时辰、报丧、进棺、排祭、出殡、敲水碗、送葬、散斋饭、送火种、做七等过程。各个丧礼过程都有一定的仪式。
  做“七”,每七天一次,一直做到“七七”为“满七”。
  坟墓,古时大多是土堆墓,富有人家砖盖墓,墓前建有坟面石,后有墓碑,上刻姓名生卒年月,下首刻立碑者姓名。坟面石刻“钟灵毓秀”之类文字。1958年大跃进时期来一个移坟上山运动,许多原造在田中的坟墓都移到山上了。1983年以后又兴起了建坟风,坟墓建得比前气派豪华,占地面积较多。1996年市人民政府颁布建墓占地政策,单穴6平方米,双穴9平方米。
  丧葬仪式现在有许多从简,但较排场。老人出丧时,各村老年协会都送花圈,老年协会会员有集体去送殡的或派代表去送的。当干部的要开追悼会。我们提倡厚养薄葬,丧葬仪式从简。
  基督教徒的葬仪:基督教徒死后,谓之“灵魂上天堂,肉体死亡。”家中亲人不哭号,而唱歌,祷告,表示欢送死者灵魂上天堂。与民间流传的繁琐仪式截然不同,只是出殡那日举行出丧礼拜仪式。基督徒死了,其家属告知教会负责人,负责人就会派人来帮助办理丧事。出殡那天,各地信徒都来送葬,不穿素服,不戴白帽,所有前往送殡的教友都佩一块印有十字的袖章(袖章是教会置办的,用完收回下次再用)。迎着教会送的花圈和旗帜,敲锣打鼓,到了停柩地方给死者向上帝祷告,唱挽歌。不敲水碗,不拖火把,不分纸钱,路纸。入穴后不领“桂子灯”和披红。家中也不赶舍,不送火种,不做七。送葬以后不吃斋饭,一切从简。坟墓也不求豪华。既节约又隆重。
  第五节 信仰习俗
  信仰佛教 民间有一部分人信仰佛教。佛教徒男性出家的称和尚,女信徒出家的称尼姑。和尚和尼姑都要落发。不出家的信徒称居士。
  佛教徒的活动场所叫寺院,尼姑活动场所称庵堂。
  法华庵,俗称上经堂,原来住有僧尼。20世纪50年代仍有尼姑主持佛事。以后尼姑还俗。寺院办唐先“农业”中学,现在又改办工厂。
  普济寺,俗称下经堂,清末施文祥建,寺内住有和尚主持佛事,解放以后和尚还俗。50年代末,寺院废,拆去殿宇,其部分材料用于建唐先小学。
  大后寺,在大后寺坑山坡上,建于宋朝,从发现的遗址看,寺院约占地6600平方米,规模宏大,有智广街直通寺院。相传此寺和尚违犯佛规,做了杀人越轨之勾当,宋末,潘川周蔡若告官,寺院被抄毁。
  善庆庵,在平安桥,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庵有主持尼姑,解放以后庵内尼姑他迁,今住有居士看守庵堂。
  信仰基督教 永康基督教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英国雷牧师传入,发展唐先施有寸等为传道士,唐先基督教堂同年设立。星期天为基督徒聚会日。基督徒聚会的场所称之为教堂。信徒聚会时举行仪式,唱赞美上帝歌,集体祷告、然后由牧师或传教士传道。聚会结束,继续唱赞美歌和祷告。信徒与信徒之间称弟兄姐妹。
  1950年,中国基督教会发起了自传、自治、自养“三自”运动。1957年永康成立“三自”爱国会,唐先设分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宗教活动停止。1984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恢复聚会。唐先有信徒480余人。
  唐先基督教堂,有房屋3间由信徒吕福真奉献给教会。1950年被永康县农机厂占用,另一间火房被赵素楼占用。1984年落实了宗教政策,由县财政拨款3000元,加上基督徒奉献800元,于同年9月向唐先三村十五生产队购买座落后山头队屋3间,计72平方米,改造成基督教堂。1994年又向施真心户买旧屋2间,作厨房。但因基督徒不断增多,聚会场所显得甚是拥挤。
  信仰神祗 旧时,村村建有本保殿、五谷神殿、土地庙、太祖庙等庙宇。大的建屋三四间,小的占地只有几平方。每逢过年过节都向这些庙宇的偶像烧香礼拜,祈求四季康宁,风调雨顺,平安吉庆。
  以上习俗,解放以后随着人们的文化素质提高,迷信思想逐日破除,但是有些老年人仍信而有之。60年代文化大革命被拆除的寺庙,拆毁的泥菩萨至80年代重塑,1996年反对封建迷信,凡是未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所建的庙宇、重塑的神偶像一律捣毁,庙宇也移作他用。
  第六节 庙会与迎神
  相传从清朝开始,唐先就有八月十五大王会的习俗。这天要请两个剧团演戏,并由主持庙会的执事者手执长香,约同几个演员去赵侯庙请赵侯庙王(赵炳)来看戏,并在台上摆上祭品致祭。庙会期间,来客很多,主人盛情招待。这个庙会在旧时延续到十七日,现在废除了接神的习俗,庙会延迟到三天四夜。
  赵侯庙是太平乡的乡主庙,有十年一届的大庙会。庙会期间非但要请几个剧团演戏,而且还要斗牛,牛主把要斗的牛在一二年前就要养得膘肥体胖。斗前在牛身上披上大红布,挂上大红花,背插四面小旗,牛牵到斗牛场,一对对地拼斗,斗牛场设在水田里,拆牛师傅腰束搭裢把牛拆开。多时有40几对斗牛。看斗牛的人,从四面八方云集,热闹非凡。
  九月重阳为胡公庙会。在清至民国时期年年举行,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施氏析村岩前、唐先、上仁、云路、上新屋等为金畈案,上厅等村属横洋三保案,两案都在重阳那日上方岩。金畈案落岩到世雅,大约在重阳日的八九点钟,横洋案此时刚上岩。两案均在世雅相会,“老爷——胡公”,是用樟木雕刻的,放在神盒里背着上岩,前面迎着“×××”保胡公的长幡,后面随从着七八班罗汉。
  每年稻收之后,农事稍闲,各村就要设罗汉班的拢头酒,然后组织罗汉班,每天用一定时间练习拳、棍、棒、刀、叉、盾等武术。每队罗汉班都要请武术教师教习,直到上岩为止。组织罗汉班,其实是组织青壮年的健身锻炼活动。“胡公”落岩之后,各罗汉班要依次去有关村打罗汉。所到之村都备有茶水招待。打罗汉时先是摆阵,叫参阵,参阵以后,轮流上场献艺,献艺时伴之以雄壮的有节奏的锣鼓钹合奏。这样一直到傍晚“老爷”归案为止。

知识出处

唐先志

《唐先志》

本书记述了唐先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唐先志》序、凡例、史事记略、记事编、人口编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唐先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