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名特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唐先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509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名特土产
分类号: F762.7
页数: 7
页码: 86-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唐先镇名特土产的情况。其中包括唐先饭篮、唐先花布、龙山火笼、岩前生姜、葡萄、蔗糖等。
关键词: 唐先镇 名特土产

内容

第一节 唐先饭篮
  唐先饭篮,是唐先村的名特产。20世纪70年代曾运销于杭州上海,乃至跨出国门。
  唐先村篾工甚多,素有编织饭篮的传统工艺。
  唐先小饭篮,工艺精湛。制作时篾丝剖得细匀,编得严密,造型美观、考究,经过油漆,是嫁囡的嫁妆,也是农家走亲访友时装礼品的盛器。小饭篮既是盛器也是一种工艺品。至于唐先小饭篮源于何时无历史资料可查,但在清朝即成为一项家庭副业,至民国已有多人制作,产品挑到市场去卖或邻县去销售。唐先小饭篮鼎盛时期约在1966年以后,那时,党内极左路线干扰,手工业人员外出做工要向生产队缴纳管理费,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手工业人员外出,把一些手工业工人都禁锢在家里从事农业,因此造成经济贫乏。“穷则思变,变则通”,有些敢动脑筋的篾匠,就利用收工后的空隙时间和晚上在家里编织大小饭篮、让子女挑到外面去卖,后销往杭州,销路很好。于是从一家到两家,至1970年有五百来户从事此项家庭副业,男女老幼齐上阵。从事此项家庭副业的,尤以唐先一、二、四村最多,当时是一笔可嘉的收入。
  当年,长住在杭州专卖小饭篮的唐先人有64人,还有自产自销的几十人,最多年份有106人。
  杭州是国际旅游城市,小饭篮居然成为旅游产品,让旅游者买走作为一种纪念品。
  饭篮以大、中、小为一套,大号直径29厘米,中号直径20厘米,小号直径14厘米。大号饭篮作盛饭使用,中号饭篮作礼尚往来应用,小号饭篮作小孩的玩具。一般人一天能编七、八只,有的妇女一天能编十五、六只。鼎盛时期日产千余只,每隔二、三天就运出二、三辆专车。1980年前后,唐先饭篮已名满沪杭,飞向九州。由于质量和时代的原因,这项曾名扬四海的工艺品终于昙花一现而消逝。
  唐先饭篮的盛衰史。有两点是值得今日企业家们借鉴的:第一,要瞄准市场;第二,要注重质量。
  第二节 唐先花布
  唐先历来就有男耕女织,勤劳俭朴的民风,家庭成员的穿衣布料几乎由妇女织造,自产自销。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唐先的织布业有过辉煌的一页。
  抗战开始,上海、杭州相继沦陷,布疋供应来源中断,兼之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机关迁至方岩办公,杭、绍地区大量难民流进永康,人口剧增,布疋供应也成社会突出矛盾。为解决难民生产自救,吕公望在永康主持经办浙江省赈济会难民染织工厂,俗称“难民工厂”。难民工厂以织染为主,所织布疋,主要供给抗日部队。难民工厂除总厂外下设7个分厂,唐先属第七分厂。其时,唐先有手拉木布机500余台,到处可以听到织布声和纺棉纱声。布机尤以二、三村为最多。难民工厂撤到云和,唐先织布业仍很发达,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解放之后。花布色样也由单一白色土布,进化到花色布。主要花色布有芝麻花、虎皮花、柳条花、大格子,小格子花,及印花等品种,畅销于嵊县、义乌、东阳、磐安、缙云、武义、宣平、金华等地,唐先花布名声鹊起。每当集日,上山市基、街道有布摊几十个,一些布商至此批发转运。其时,唐先织布业是农家的重要经济收入。1957年合作化时,政府把各户联合起来组织唐先棉织社。以后,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机械布和化纤布流行,唐先花布成了历史。
  第三节 龙山火笼
  旧时富有的家庭用的是铜制的火笼,(叫“铜火冲”)取暖;穷苦人家则用竹壳坭芯的火笼取暖。不少穷人可说是靠火笼取代棉衣棉被。
  就竹制火笼而言,也分为3个档次:制作粗糙低档的叫“牛嘴兜”,制作略精中档的叫“竹火冲”,制作精致高档的叫“弹板火笼”。
  弹板火笼是龙山、上考畈村的名优特产,驰名全县,远销到金华、江西、福建。
  其首创者是胡茂思。这种火笼用料考究,选用木渠坑最好的席竹,观音堂村的坭制内芯。篾丝细小均匀,底部弹板,防灰漏下。精工细作,四周编织图案花纹,表面光滑,加上油漆,既可取暖,又是一件工艺品。这种火笼一上市,就受到群众欢迎,略为富裕的家庭都喜欢买几只。因为销路好,以后龙山学制这种火笼的人就多起来。因为产地在龙山村,就称“龙山火笼”。“龙山火笼”以后成为嫁囡的必备嫁妆之一。
  火笼这种取暖器,在农民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以及各种取暖器未创造之前,火笼一直是不可缺的取暖器,“龙山火笼”曾兴盛一时,时有制火笼出售的40多户。
  第四节 岩前生姜
  五指岩前生产的生姜,谓之为五指姜。据《永康县志》载,五指姜,宋代文献已有记载。五指姜具有根茎皮淡黄色,芽带淡红色,肉腊黄色,纤维少,味辣等特点。若将鲜姜折断,姜内即冒出一股辣味中透香的白雾。这种白雾别的产地之姜是没有的。生姜不论是药用,还是食用,均属佳品。五指岩前生姜历史悠久,因产地土质与气候的关系,在药用和食用上质量独特,因而在古代就已名闻遐迩,有关生姜的故事广为流传。
  生姜是一种奇特的作物。清明前后,把块茎埋在地里,每穴一块。到夏至前把老姜挖出,叫取姜娘。盛夏要遍地铺盖柴草,插上竹桠,以遮阴防暑。8月新姜上市,11月整丘成熟收获。生姜收获后不马上出售,一般都要窖藏一段时间。如果要留作
  岩前生姜
  明年做姜种,必须藏进生姜阁。每座姜阁可藏姜百担,冬天生火保暖,以防冻坏烂姜。解放初,岩前村有生姜阁10余座,年藏姜10几万斤。
  生姜的产量很高,每穴可收鲜姜1公斤,最高产量穴收3公斤,亩产可达1500公斤。五指岩前的生姜销路广阔,近者销往邻近县市,远者销往北京、上海、港澳等大城市和地区。
  岩前村人说:“穷也生姜,富也生姜,贵时如黄金,贱时甩明堂。”由于价格不稳定,近年生姜产量也不稳定。
  第五节 葡萄
  唐先是永康市葡萄的主要产区,重点产地在唐先一村、唐先三村、唐先四村、上仁、上新屋、新河、龙山、云路等几个村。现有葡萄园520亩,亩产3000至4000公斤,年总产量156000公斤,总收入达3120万元。销往本市城乡和温州等地,葡萄成为支柱种植产业。
  1983年,唐先镇科协从上虞引进巨峰、红富士葡萄种苗2000株,首先由上新屋村退休干部施章火及农民施洪礼等试种20亩,开创永康葡萄园之先河。次年施章火等自育苗木2亩6000多株。为本村及邻村发展葡萄种植打下了基础。至1995年,上新屋村葡萄种植发展到120亩,年产3万余公斤,人均收入约400元。
  1989年,永康市农林部门确定上仁村建立葡萄基地和葡萄专业户。上仁村葡萄基地面积80亩。葡萄生产专业户施岩威种植了17.5亩葡萄,年获利10多万元。
  1992年,施岩威又引进金华葡萄研究所培育成功的藤稔葡萄新品种。该品种颗粒大如乒乓球,产量高,味道鲜,价格高,经济效益好。新河村施良补葡萄田套种蘑菇1300平方尺,蘑菇获利6600元,加上葡萄收入,亩获利2.1万元。
  葡萄持续上市两个月,盛产期日产约100吨。
  目前,各村葡萄园面积为:
  唐先一村50亩 唐先二村7亩 唐先三村100亩
  唐先四村100亩 岩前8亩 上仁80亩
  上新屋105亩 龙山20亩 新河30亩
  云 路20亩
  第六节 蔗糖
  蔗糖,俗称红糖、砂糖。是唐先附近村庄农民的传统经济特产。种糖蔗绞糖,历史悠久,至清代已颇有名气。民间流传着:“五指岩前出生姜,龙山上考出砂糖”的民谣。红糖在唐先一带几乎村村都生产。除自已食用,还运销到邻近县市,50、60年代属国家二级统购农产品。
  糖蔗种植遍及龙山、新河、云路、上新屋、岩前、雅堂、上厅等地,以龙山村为最。龙山村一带旱地多,土层厚,沙性土壤,宜种糖蔗,轧制的糖,味道甜香,色泽黄亮,上市是甲级产品。
  解放前栽培的是土种,产量不高。解放以后,政府农技部门从广东等地引进了“印度310”、“华南”等几个高产品种,亩产增至倍多。1982年,仅龙山村产糖400多担,亩产2000斤。
  近年,由于进口白糖数量多,糖蔗种植面积相应缩减,蔗糖的产量也相应有所减少。

知识出处

唐先志

《唐先志》

本书记述了唐先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唐先志》序、凡例、史事记略、记事编、人口编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唐先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