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章 农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唐先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497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农林业
分类号:
F327.55;F326.2
页数:
11
页码:
71-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唐先镇农林业的情况。其中包括土地所有制变革、耕作制度改革、农业技术推广、生产机具的改革、林业等。
关键词:
唐先镇
农业
林业
内容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变革
土地私有制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在解放以前大部份土地被少数人占有。1951年共产党领导农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在土地改革之前,先发动群众定出阶级成份。按照土地改革法,当时所定的阶级成份分为地主、富农、小土地出租者、中农、贫农、雇农。地主阶级又分官僚地主、地主、地主兼工商业、工商业兼地主、恶霸地主和个人地主。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自已不参加劳动,靠出租土地收取地租,或靠雇工种植过着不劳而获的剥削生活。地主也留其一份土地,在政府和农民的监督之下强迫其劳动,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富农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以小部份土地出租,自己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雇佣少量长短工。对于他们的土地,没收其出租土地分给无地农民耕种。小土地出租者,自已参加劳动,而土地不多,因缺乏劳动能力出租少量土地者,其出租土地不予没收。中农,分为富裕中农、中农、佃中农。富裕中农,不仅有自给自足的土地,而且有相应的生产工具,自己常年劳动;中农,即占有的土地与生产工具均次于富裕中农,但生活也能自给自足;佃中农又次于中农,自已占有一部份土地,而且需租种地主或常产的土地才能维持一家人生活。凡中农的土地不论多少均不予没收,唯佃中农租佃部份列入分配。贫农,是农村中人数最多的阶层,约占农民总数的80%。所谓贫农,自已占有极少的土地,大多数靠租佃或打短工、季节工谋生,日子过得十分贫困。雇农,自已完全没有占有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从事打长工或季节工过活。
1951年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和富农出租部份的土地,征收常产田,平均分给无地或缺地的贫雇农及佃中农耕种。同年,政府发给土地证,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从1953年开始,农民自发组织互助组。互助组又可分为季节性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所谓季节性互助组,则由几户农民在忙季时以工换工的形式互帮互助;所谓常年互助则由几户农民联合起来,常年工换工的劳动。这个阶段的土地所有制仍为私有制。
土地集体所有制
1954年,开始组织农业初级合作社。这种社由几个常年互助组联合组成,土地入股分红。其原则是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土地、大型农具普遍入股,参加分红,土地还是半私有制。
1955年冬~1957年春,在合作化的高潮中,所有初级农业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消土地分红的股份,土地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制。其时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名称如下:
唐先一村实践社 唐先二村 鸿丰社 唐先三村 群丰社
唐先四村五盟社 岩前 解放社 上仁 光明社
古竹城 先锋社 白莲塘 联华社 象牙里 高潮社
上新屋 宫山社 龙山 高龙社 云路 大联社
雅堂 创新社 新河 建新社 上厅 康乐社
古塘里竞赛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土地为公社集体所有,在公社内打破村界划分土地,分给各生产大队,由生产队经营。
1983年,改革开放以后,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划分为口粮田和责任田两部份承包给农户耕种。农户要完成农业税和统购粮,并向村经济生产合作社上交一定数量的承包款,作为集体开支资金。这个时期的土地仍然是属于集体所有制,农民在承包期内只有使用权。承包期视需要可以延长或缩短。
第二节 耕作制度改革
村里,农民历来以种粮为维持主要生活,辅之做手工业。
解放以前传统的耕作制度是“冬草子或大小麦——夏早中稻——秋玉米、田豆、马料豆”。佃户早中稻收割后几乎全部拿去交租,唯留秋作。年情好时每亩秋作收上200斤,差的年情只能收上100斤,所以农民实际所得甚少。
解放之后,50年代,祖宗遗传的耕作制度发生变革,共产党十分重视农业,全面推行三改,改单熟为多熟、改单季晚稻为迟熟中早稻,避开了秋旱关,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少种豆、荞麦,多种玉米。
60年代,推广新三熟制,减少春粮种植,多种早中稻,早稻长杆改矮杆。推行“春花——早稻——晚稻”轮作制,全面提高产量。
70年代又改为新老三熟制并举,推广小麦矮秆良种。
1975年间,普及杂交晚稻,减少玉米种植,粮食亩产突破性增产,晚稻超早稻,至今实现粮食亩产1吨。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
镇政府设有农技站、农机站、林技站、兽医站、科委、科协,科协下有粮油、养猪、柑桔、葡萄、蚕桑、小水果、养鱼等8个科普协会。村中设有农科组,农科员,组成一条龙的科技网络。镇科协经常运用镇广播站,举办农技讲座,定期下发《唐先农技》专刊,及时推广农业技术。与市政府科协联合举办了四期农函大,全镇毕业生300人,唐先村就有200多人。各协会每月举行一次活动,交流种植经验和防治病虫害的情况,商讨疑难问题,现场参观会诊,印发资料,引进和推广新品种,供应新农药,请县站技师上指导课。1994年邀请了省农业厅小麦专家、金华市高级园艺师葡萄专家、市粮食农艺师分别为农科员、科技示范户进行农业技术辅导,技术培训,以提高农科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技推广中主力军和“二传手”作用。镇科协还为每个农科员订阅《浙江科技报》、《农村信息报》,不断吸收新鲜营养,更新技术。
良种推广 民国时期,粮食种子自育、自选、自留、自用。同一样品种长期使用,易于退化,产量受影响。
1953年,县建立种子田,并且教会农民进行穗选,粒选,把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选出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单产。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县建立了良种繁育场,公社建立农科站,生产大队建立了农科队,组成三级良种繁育体系。80年代,县设种子公司,镇设分公司,专门负责良种的供应配置,良种的栽培。县建立了良种场和专门基地,培育良种。
1994年,唐先镇政府还在唐先建立了示范方、示范片,对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新技术的推广,水稻种子的革新。
早中稻,50年代为传统老品种,以三百粒、大叶青、黄杆胡当家;60年代推广引进珍珠矮、赣农3425、三九九、南京2号等新品种,淘汰了老品种;70年代又推广了广选3号。杂交水稻种子出现以后,这些品种又随之淘汰。
早稻,50年代老品种金华早,红米。合作化后推行南特号。60年代引入新品种莲塘早、陆财号、江南1224、矮脚南特号。70年代普及矮杆品种广陆矮4号、先锋1号、原丰早、二九青、矮南早1号。80年代杂交稻普及后,中熟二九丰为当家品种。90年代,大量推广种植杂交早稻,迟熟品种以早珍优48—2、陆青早1号当家,中熟品种以浙733,舟优963当家,淘汰低产,劣质品种。
晚稻,50年代有猪毛簇、10509、晚籼9号等。60年代引进农垦58、新太湖青。70年代引进中糯京引15、晚梗东方红、农虎6号。80年代开始推广杂交晚稻,占种植总面积80%。进入90年代,几乎都种植了杂交稻。1996年以汕优46、Ⅱ优92当家,搭配汕优10号、汕优36号。糯稻以八宝糯、绍糯86当家。由于前后熟的品种不断革新,两熟基本实现吨粮田,后熟普遍超前熟。
玉米,清代开始种植,一般作晚秋作物栽培。60年代之前,水的问题尚未解决,晚稻尤其是杂交晚稻未推行之前,大田晚秋作物以玉米为主,品种有瞎眼、小粒黄等,其次种荞麦、菜豆。7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浙单1号、旅曲、丹玉5号,产量高,亩产在500公斤左右。唐先一带70年代后水利条件好,种杂交稻要比种玉米省工,省肥,因而玉米的种植极少,只有一些旱地上种些玉米,作水果出售。
小麦、大麦,70年代集体化时大小麦的种植占相当面积,小麦的新品种以908当家。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挤出大量时间而去从事其他行业,水田种植大小麦减少。现在所见大小麦大都种在旱地,套种早豆。
肥料推广 传统的肥料,种植的有红花草、蚕豆、碗豆;积的有栏肥、粪肥、草木灰等;购买的有桐饼、菜饼等。
解放后,化学肥料增多。至80年代,广泛施用化肥。氮素化肥有尿素、硫酸氨、碳氨、硝酸氨。60、70年代,还有氨水,石灰氮等等。含磷的化肥有磷肥、过磷酸钙。含钾的化肥有氯化钾等。含氮磷钾三种成分的有复合肥。
70年代推行以磷增氮。撒草籽时每亩田施用磷肥40市斤,使草子产量提高了好几倍。
病虫害防治 旧时,受迷信作怪,一遇水稻发生病害、虫害,只有求神拜佛,求老天爷保佑,或在田头插一只女人破鞋以示污秽,驱走瘟神,然而病虫之灾,往往令你颗粒无收。
解放之后,党和政府宣传科学,使农民逐渐认识到危害庄稼的是病虫之害。水稻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玉米有大小斑病;大小麦病害,有赤霉病、锈病、黑穗病等。虫害,主要有螟虫、稻虱、稻象虫、蝗虫、甲壳虫等。关于病虫害的防治,解放初期因为化学农药甚少,政府动员农民采摘螟卵、点灯诱蛾、挖稻根、田岸三面光。至60年代,使用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磷、有机氮四大类化学农药,防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病虫害。1959年,县设病虫观测站,及时指导病虫害的防治。1958年,公社配备植保员。90年代,村村都有农科员指导防病虫害工作。以后,各供销社设配药站,供应农药,介绍防治方法,确保粮食的丰收。90年代,改为农资公司供应农药。
第四节 生产机具的改革
这里所说的生产机具改革指的主要是耕作、脱粒、运输、排灌等几种农机具的改革。
耕田机具 传统耕田,牛是农家的大将军。耕田用的是木犁,耙地用的是铁耙,抄田用的是抄耙。这些生产工具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一般一人一牛一天翻耕2亩土地。至20世纪的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手扶拖拉机普及,牛耕被淘汰,实现了机耕,其速度比牛耕提高了10倍。拖拉机在春夏收种时用于耕田,闲时用于运输。
灌溉机具 传统的灌溉工具是木制龙骨水车,由车架、类头(用脚踏)、车桶、龙骨几个部份组成,分八尺车、丈车、丈二车,沿溪使用的还有丈八车,一直使用到20世纪的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灌溉全都使用机动或电动的抽水机。
脱粒机具 传统的脱粒工具,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用稻桶,稻桶插上稻桶簟以防谷、麦向外跳出。打稻者手握稻把一上一下往稻梯里打。这种脱粒方法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到公社化以后,用脚踏打稻机代替稻桶,这种脱粒虽然劳动强度仍大,但工效提高了二三倍。到80年代脱粒使用机动或电动脱粒机,承包土地较多的农户都已购置了这种机械。
运输机具 从前运送粮食肥料都靠肩挑,公社化时曾大搞运输车子化,出现了许多木轮独轮车。至70年代,胶轮独轮车日益增多,80年代主要用拖拉机搬运。
第五节 林业
桐坑林场 座落于桐坑山。原为太平乡乡主殿常山,面积1250亩,过去是荒山。1960年由唐先镇政府与有关村合资开发,种植马尾松。林场建房屋10间,设护林员1人,经费开支由合股者分担。该林场现有林木,估计价值300万元。
该场股东76股,唐先一村6股,唐先二村7股,唐先三村7股,唐先四村6股,岩前村6股,上仁村3股,上新屋村3股,云路村2股,龙山村3股,新河村2股,其他14个村计31股。
山林绿化 《唐先志》入志有关村庄,现有山林面积3000余亩。1958年以前,这些林山的林木较多。1958年大办钢铁,起先是间伐一批林木烧炭作为炼铁的燃料,但炼铁的小高炉对木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木炭供不应求,所有高低山上都建起木炭窑,大片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所有的山场几乎成了荒山。现在的山林都是在1960年以后重新绿化的,经过30多年的培育,山山都可见到苍翠的树木。山上植被以马尾松居多,次为杉木,低丘开发经济林。各村山林绿化面积(亩)
唐先一村255 白莲塘村700 唐先二村435
上厅村32 唐先三村728 上新屋村60
唐先四村577 象牙里村502 岩前村1796
云路村250 上仁村1700 龙山村399
古竹城村360 新河村40 雅堂村296
知识出处
《唐先志》
本书记述了唐先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唐先志》序、凡例、史事记略、记事编、人口编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唐先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