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地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唐先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45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自然地理
分类号: P9
页数: 5
页码: 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唐先镇自然地理的情况。其中包括地体成因、地貌、土壤、溪流、气候、自然灾异等。
关键词: 唐先镇 自然地理

内容

唐先施氏聚居的唐先一至四村、上仁、岩前、上考畈、龙山、大祠堂、上新屋、云路、新河、红霓塘、雅堂、上厅、象牙里、白莲塘、赵侯殿、古竹城、渔川和古塘里村,处于北纬28°57′21″——29°04′15″,东径120°05′30″——120°07′40″之间,海拔高程100—620米为一狭长的南北居住带,东西约宽2.8公里,南北长达14.5公里。
  第一节 地体成因
  以唐先集镇所在地为中心的施氏聚居村落,地体形成于中生代晚侏罗纪至新生代。
  在晚侏罗纪,地质构造由印支运动进入燕山运动阶段,海水退出境内,并发生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喷发形成大量的酸性岩浆岩,覆盖全境。主要岩石有熔结凝灰岩和流纹质凝灰岩。之后发生了北偏东40—60度的华夏断裂,致使大桥水库经上王水库至大屋塘店一线发生断裂,并在断裂带之东南的整个板块陷落,形成一地堑式的内陷古湖泊,为现在的低山区奠定了基础。
  到中生代白垩纪,内陷古湖泊周围的岩浆岩,受到风化侵蚀,被冲刷搬运到古湖泊内,形成了陆相沉积岩。在白垩纪晚期,形成沉积多为紫红色(巨)砾岩、粗砂岩,系山麓坡积物形成。岩石内的胶结物、多钙质和泥质,这种岩石的性状为之形成中丘台地打下了基础。
  到新生代,地质构造由燕山运动转入新构造运动阶段。在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地体不断抬升,古湖泊中的水退出,白垩纪所形成的岩石露出地面。在新生代第四纪,经受了最后一次冰川作用,形成了许多冰积物和其它堆积物。之后又经受了我国南方最湿热气候的脱硅富铝化作用,形成了第四纪红土砾石层。由于红土层有的处在原古湖泊底部,地形比较平缓,加之古红土有一定的抗蚀能力,所以现在仍保留古地貌。后来由于河道不断改道扫荡,冲刷了原地层,在老河道处又重新沉积了近代冲积物和洪积物,形成了第四纪冲积层,构成河谷平原。
  第二节 地貌
  以唐先镇为中心的施氏聚居地,是永康市地势次高部位,海拔高程在150米以上。相对高度约100米,坡度大都在10度左右。为中丘台地,是新生界第四纪冲积层,原属岩浆岩最古老地层。但由于山体被切割得比较破碎,海拔不高、山体密集、山脊短轴、溪沟纵横,构成中丘地貌。其母岩以凝灰岩为主,另有少量的砂岩、紫红色砂(页)岩。成土母质:丘陵地为相应母岩风化物的原积物、残积和坡积物。丘间地即以坡积物为主。
  第三节 土壤
  土壤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有各自的主导成土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成土过程。古竹城村为中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壤,但因其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较好,成土条件较好,即形成了黄红壤、黄泥土。其余的为水耕熟化的人为作用所形成的水稻土。其土壤除古塘里为新黄筋泥田外,其它均为黄泥砂田、泥砂田、老黄筋泥田和红紫泥砂田。
  第四节 溪流
  河流,属源头山溪性河流。流水季节性变化明显,冬枯夏丰,暴涨暴落。唐先施氏聚居地,主要溪流有华溪上游段和石湖溪。
  华溪上游 发源于中山乡密浦山西面的纱帽头。流经里洋水库、外杨、潘川,至大桥水库,出水库向东南经岩前至桐坑口合项坑溪、桐坑溪,经唐东、金畈,流入太平水库。
  石湖溪中游 发源于永康与义乌交界的止岭。南流经石湖坑、谏庄、石湖口,转向东流,经上考、龙山、上新屋、云路、新河,又复向南流,经雅堂、上厅、大后、山西、清渭街,与三渡溪汇合,而后入酥溪。
  第五节 气候
  施氏聚居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又兼有盆地气候的特点。
  冬季,受北方极地寒冷气团影响,盛行东北风,寒冷少雨。
  夏季,受太平洋副高控制,晴热高温,强光照。
  春秋季,气旋活动频繁,冷暖变化大。
  在这一区域,冷暖干湿四季分明,严寒酷暑期短,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光照足。但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干旱、冰雹等灾害时有发生。
  本聚居区热量条件优越,光照充足,宜于多种作物生长。常年平均气温为17.1℃,最热月7月,为29.1℃;最冷月1月,为4.8℃,月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积温为5350℃。雨量较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140毫米。由于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较强,光照充足,加之丘陵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全年日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平均气温的变化是秋高于春,气温的年变化表现为大陆性气候的型式。
  第六节 自然灾异
  民国3年(1914),秋旱成灾,民食艰。
  民国14年(1925),夏连秋大旱。
  民国23年(1934),夏后旱情严重。8月26日,永康测得最高气温44.6℃,早中稻几乎无收。
  民国33年(1944),6至7月,月余无雨,田裂龟纹,溪水断流,池塘干涸,稻禾枯干,秋收无望。
  民国34年(1945),5至6月,全县有27个乡镇受旱,唐先遭严重旱情。
  1951年,5月初至6月21日无雨,唐先地区部份田块受灾。
  1953年,6月始晴,连续42天无雨,唐先地区部份田块遭灾。
  1954年,8月26日至10月30日持续67天干旱,唐先地区山沿田禾稻几乎干枯。
  1958年,10月22日至12月28日,冬旱68天。
  1961年,6月至8月,80天无雨,全县受旱17.32万亩,成灾14.2万亩,唐先地区也是重灾区。
  1963年,从1962年11月开始,连旱148天,唐先部份山沿田受灾。
  1964年,6月26日至7月28日,夏旱33天。8月21日至10月10日秋旱51天。唐先各村高沿田受灾。
  1965年,8月23日至10月28日,秋旱67天。唐先各村高沿田受灾。
  1967年,7月8日至10月31日,干旱116天。唐先地区高沿田及旱地受灾。
  1968年,夏旱55天,秋旱46天。
  1969年,夏旱43天,秋旱46天。
  1978年,7月18日至12月29日,夏、秋、冬,连旱164天。唐先各村部份高沿田、旱地受灾。
  1983年,7月18日至8月9日持续高温干旱,唐先各村部分田块遭灾。
  1986年,7月6日至8月19日,持续高温干旱,唐先各村部分土地受灾。

知识出处

唐先志

《唐先志》

本书记述了唐先志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唐先志》序、凡例、史事记略、记事编、人口编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唐先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