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陈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337
颗粒名称: 丛录
分类号: I218.55
页数: 15
页码: 184-198
摘要: 为适应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村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保障社会稳定,实现村风、民风和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加快我村奔小康的建设步伐,特制订村规民约如下:。不上缴合理负担款的,采取措施限期兑现。举报者给予保密及奖励。
关键词: 人物 列传 前陈村

内容

村规民约
  为适应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村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保障社会稳定,实现村风、民风和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加快我村奔小康的建设步伐,特制订村规民约如下:
  1、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条律、童及规约,对损害党的声誉,抵触党的方针、政策,违反章程规约者,视情节轻重,或批评教育,或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2、保护社会主义公私合法财产,对侵占、损害国家和集体财产,妨碍农业各项责任制落实的行为和侵犯私有财产的,视情节轻重,或批评教育,赔偿损失,罚款20元至100元,或上报上级机关处理。
  3、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积极完成国家税务和村各项承包合同款,以及各项各项合理负担。不上缴合理负担款的,采取措施限期兑现。
  4、对散布谣言,造谣惑众,偷听敌台,搞宗派活动等行为必须就地制止,并视情节轻重,给以经济和其他处理。
  5、发现内容反动、淫秽的录像带、唱片、书画等精神污染品,一概没收并视情节批评教育,根据危害程度处以罚款50—200元,或上报公安部门审查处理。
  6、树立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新风尚。对侮辱教师,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干涉婚姻自由,包办买卖婚姻,溺死女婴等违法行为,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制裁,直到报政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7、树立计划生育新风尚,对违反生育规定,阻碍计划生育工作的,依照计划生育规定处理。
  8、严禁违章建房、建厂行为,违者按镇政府的规定处理。
  9、家家户户都要管好、养好自己的家禽家畜,不侵食他人的农作物,若因失误侵食他人的农作物,要主动上门道歉,赔偿损失;对死禽、死畜、死鼠等要深埋,不得抛入河塘或边角边头,以防污染环境,造成公害。粪缸由村统一安排。
  10、提倡移风易俗,发扬勤劳俭朴美德,喜事新办,丧事从俭,反对大搞群体封建迷信活动。
  11、禁止赌博,不准在公共场所、大路店铺赌博,严禁在任何场合有数百元输赢的大赌,对违禁者及提供赌场者处以20元至100元罚款,并没收赌资、赌具。举报者给予保密及奖励。
  12、严禁偷窃田野里的瓜果,对偷桔者每个桔五元罚款,报偿钱20元,电电影一场。
  13、严禁乱砍滥伐林木,未经批准乱砍滥伐者,处以30元至200元罚款,对其它违反山林管理行为,按山林公约处罚。大坟山是祖坟山,要加意保护,每年两季割草,不能伤及树木。春节、灯节、清明上坟拜祖要特别小心火烛。
  14、严禁偷鱼、电鱼、炸鱼、毒鱼,违者没收工具,赔偿损失,并罚款50元至100元,夜间进行以上违法活动,加倍处理。
  15、坚决制止打人歪风和报复行为,凡蛮不讲理,故意挑起事端,伤害他人的要负担医疗费和必要的误工费,造成严重后果的,加重处理或报政法部门惩处。
  16、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小心火烛,注意防盗,服从治安调解人员的检查督促,发现失窃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报案。发现火险隐患要及时整改,对被动失火者,要进行批评教育,追究责任,对纵火者,报送政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17、保护一切水利设施,对破坏水库、水渠、溪坝、机耕路等行为要加以制止。不准在水渠、机耕路两旁种植任何作物,如有违者视情节作出处理。
  18、报案人员在政治上给予嘉奖,经济上给予奖励,罚款的40%归报案人,60%由村收入。
  19、为了搞好社会治安和综合管理,村建立社会治安组(护村队),全村村民都应积极支持社会治安人员工作,服从管理。凡发现治安人员打击报复的要在政治上、经济上加重处罚,并报司法机关处理。
  20、以上村规民约如拒不执行或不兑现经济责任者,村两委会同村治调组织、社会治安管理人员可强制执行,如发现无理取闹的,报请上级司法机关处理。
  一九九五年五月
  谱序
  
  
  陈氏族谱朱熹序/
  家法之建,昉于诸侯别子,而士庶之宗,则惟其所始焉。或姓或氏,或圮或谥,爵则称宗,宗之于族也。有大姓以合庶姓,有缀食以系群情,孙之于祖也。有植袷以省大事,有齐衰以服三月。百世而婚姻不通,周道齐也。上溯夏殷,何莫不然。故其踪未混,末季七族九宗,犹资周王封国之重。及王辙既东,世臣沦丧,栾却降在皂隶,从王皆为圭荜,宗法始荡然矣。所赖以维持者,独周官系世系,辩昭穆之制存焉尔,此谱之所从出也。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陈氏先出妫姓侯国,自帝舜之后,传于有虞,虞幕裔孙阙父为周武陶正,能利器用,周王赖之,以元女太姬下嫁其子满,而封于陈,使奉虞帝祀。满谥胡公,公生申公犀,犀而下传十世,子孙散处,遂以国为氏。敦诗书,说礼乐,绶若若而印累累,匪朝伊夕矣。但世历既久,徙迁不定,或移国入于闽,或卜筑于三吴,或寄迹于浙东,或寓居于古歙。椒聊远条,几不知有源本矣。然千流万派,总归一源,叶茂枝繁,不离一本。其名最著者,莫如太邱先生实,其子元芳、季芳,世称“二难”,凤毛麟角,岂虚语哉!元芳子群,美才懿行,历仕魏帝,清节驰声。传霸先,梁祚下移,生灵涂炭,相机观变,应天顺人,非择而取之也。厥后伯宣称海内文宗,泰公为教子令范,天下己任,擅著作之奇才者,非古灵先生欤!与义河目海口,所赋梅诗,徽宗有见晚之叹。见炎入恭大政,其出处气节,翰墨文章,为中兴大臣之冠。协赞大义,称社稷之勋臣,非鲁公、文正公康伯欤!盖一世芳躅,千古播扬,一叶云祁一景行靡替。但人情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经流远,视若途人。然昭穆既明,本源自辩,后有作者,果能追念前由,无忘厥祖,披图按籍,孝思勃生,则勉旃不怠,庶光前业已。
  /
  明大成宗谱王守仁序/
  
  自五宗九族之乱行于天下,后世通都大邑之间,号称巨族,而能仅谱其家者,不多得矣!若进而谱其族者,则尤鲜焉!况推于天下同源异流者哉!能推及
  于天下同源异流,必其心之仁,志之远,力之健,而学问之博也。今祁间庠生陈君
  坚,一旦思欲矫世俗之弊,溯本穷源,含陈姓而一之,夫故大有功于陈氏矣!岂但
  有功有陈氏哉!按陈之先本妫姓,出于胡满,受武王之封于陈,以主虞帝之祀,因
  以国为氏。后平与张子房同为高帝谋臣,封户牖侯。元帝时,汤,平六世孙,拜西
  域副校尉,奉使方外,诛斩郑支单于及阙氏、太子、名王以下千百余级、功上,赐
  爵关内侯。于平有光,汤之后,移家颍川,七传而生文范先生实,以节义风四方,
  于有谓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厥子六亦皆贤,而元芳、季芳为最,
  世称难弟难兄,自是颍川之陈氏益著。二芳之子孙益盛显于魏,丕播于晋,大于
  宋、梁、齐之间。如大司空、尚书仆射泰,至讳逵而迁长城者,皆元芳之后也。居蒲
  为多,福泉建安之境次之。后十一世而生武帝霸先,继梁而有天下,传五君凡三
  十二年,有曰新安者,则伯固之受封,而其后移家绩溪,若旌德昌溪、霞溪、陈村、
  古山泾之云苓,昌化义千,类皆绩溪之分派也。有曰宜都者,则叔明之封,其后移
  家德安。若宁州武宁、兴国、义安、高安、上饶、南昌、建昌、靖安、丰城、瑞昌、奉
  新、武昌,类皆德安之分派也。有曰湘东者,则叔平之受封,而其后移家歙之黄
  墩,若乐平、陵怀、定海、永嘉、昆山、金华、灵璧,类皆黄墩之分派也。有曰义阳
  者,则叔达之受封,而其后移家吉州之黄金乡,若成都之聚星街、茶陵东山、攸之
  马头岭、杜口诸处,及安城乌溪、新喻之街背、新淦、清江之黄龙潭,类皆黄金乡
  之分派也。伯仁封于庐陵,而安、新昌、大祜、新田、信丰、宁州、沙市、宣城、长安
  诸派,皆祖之。庄受封于会稽,而奉阳涂山,广陵苦竹墩,台州状元塘诸派,皆祖
  之。献受封于河南,而原武、鄢陵、宁祥、祥符、时和、临颍、新郑诸派,皆祖之。俨
  受封于浔阳,而安仁、太原陈菅、南河、鄱阳南村、贵溪、永丰诸派,皆祖之。虞受
  封于武昌,而江夏金沙、竹牌、团风、荆、襄诸派,皆祖之。若楮山、山阴、遂昌、奉
  化、乌城、无锡、常、镇之派,则自恬王于钱塘,俭王于南安始也。鄱阳大园、南昌
  石桥、进贤罗岑、湖南之派,则自山王于鄱阳,谟王于巴东始也。至于西川东门,
  又由太子深避隋所迁,而后有家保宁新井,卒宏大家声,如三尧者,亦有奉节出
  镇,因家浮良盐仓岑而卒能戬庙祀如大夫轶者。亦有宦游江浙,爱其山水佳胜,
  而家桐庐,如观察使轻者。若吉水长松、鄱阳礼城、婺源霍口,与夫祁之源,休之
  于陈村,浮之引京,下连镇市,则肇迹于盐仓岭。而溪殊径别于祁之西方村、程
  村、皤溪、宣化、崇善、棕榈、谷木。如建德小梅,青阳湾里、休之冰潭,潜后落坞,
  歙之慈孝坊,太平之西乡。又或竹源,自陈村者也。义门一派,分迁猷多,同族三
  千余口,析烟三百多支。近则都昌、湖口、星子、彭泽,远则黄梅、广济、抚州、东
  乡、丰城、吉安、临江,暨夫永丰上罗,崇仁之丹桂里,吉水之赤岸、佳歧、东原等庄,历历可考。其余或出彼入此,出此入彼,大率义门子孙遍天下而已。唐天成间,有讳天麒、讳万谥诸君子者,一倡是会,于时而相从者三百余支,继之以宋开庆,则得半焉。继之以元至正,则又得半焉。自后各望其地,各宗其谱,虽咫尺之近,而有秦越之分,回视古人家天下之心,殆霄壤矣!今观陈君之为是,岂直家天下云乎哉!散于天下,收于庙中,国之制也;散于天下,收于谱中,家之训也。陈君之意,益欲拔出浇漓之俗,挽回淳朴之风,使族之人,各自其身,推及其父,自其父推及其祖,自其祖推及于曾祖,于其高祖,而之于无穷焉!则同吾身者,同吾父者,同吾祖者,同吾高曾祖者,同吾世分祖者,虽有亲有疏,有远有近,有富有贵,有贫有贱,有智有愚,有贤有不肖,自祖视之,则皆子孙也。何有亲疏、远近、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之分?亲之于疏,思如何而敦睦之;近之于远,思如何而时会之;富之于贫,思如何而周恤之;贵之于贱,思如何而维持之;智之于愚,贤之于不肖,思如何而劝勉之。始见好恶相同,忧乐相共,音问相通,声势相倚,纪纲相扶,有无相济,出入相友,会遇相揖,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农耒相资,商贾相合,水火盗贼相顾,疾病相恤,婚姻死丧相助,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大不欺小,一家之中,和气周流,仁风滂沛,上无愧于祖宗,又上无愧于天地矣?善哉!陈君之为是言也。同源异流,不欲其异,而欲其同,必其心之仁、志之远、力之健、而学问之博也。举万钧之鼎必乌获,而后能游千仞之渊,必律人而后可胜斯任者,非斯人也。其谁能哉!敬祥叙明之。
  球川陈氏源流赵基序
  
  夫谱者,序世系,明昭穆,睦宗收族之书也。自唐虞夏商以来,因功赐姓,分土命氏,各有源流可以知其苗裔所自出,支派之所从来也。盖闻陈氏之姓,肇自轩辕黄帝下顼后舜帝之裔。舜帝本姓姚,殷汤之前未尝有姓陈者,至周武王得天下,乃封舜之后名妫满于陈州,日陈胡公,以奉舜祀。子孙以国为姓,遂为陈姓。自陈胡公后,传二十五世,楚惠王灭之。而子孙徙家颍川。有名霸先字兴国,居吴兴郡安吉县豆水城下若里,事梁有功为相,而梁敬帝逊位与之,实为陈武帝,都建康,传四君,统治天下三十三年。后渭宋真宗朝为丞事郎。六世祖文琏字子实,乃丞事郎长子也。七世祖叟之字传道,文琏次子也。八世祖如藏,叟之第三子也。九世祖仔麦,乃如藏之三子也,于宋徽宗朝除江西评事。次仔典,乃如藏之次子,
  登宣和辛丑科进士,历官刑部侍郎。讳仔轩字文晋,乃如训之长子也,于宋元符朝征巡检任江西安吉县。十世祖宗举,仔麦次子,生八子,十一世祖悌三名盛字子芳,助教,宗举之长子也,于宋乾道朝任吉州教谕。悌四郡判名沈字子洪,宗举次子也,任江西吉州通判。悌五学正,宗举三子也,名均字子恭,为吉州学正。悌六名评字子敬,宗举四子也,于乾道朝为陈州抚属。悌七助教,宗举之五子也,于庆元朝为西安训导。悌三五讳忠字子信,宗举之六子也,登庆元己未科进士。七都使,任临安抚属。八助教。十二世祖隆三儒官,是进士之次子也。十三世祖兴十八隅官。十四世祖什八太公讳善字子贵,兴十八隅官之次子也,即球川陈氏之鼻祖也。十五世祖伯四处士讳春字福禄,什八太公之长子也。十六世祖,千五宣义讳立字修成,伯四处士之幼子也。十七世祖万十二徵君讳道字均祥,千五宣义长子也。十八世祖义二都官讳辉字成亮,明道次子也。二十世祖纯九都官,讳银字鸿信,是成亮之幼子也。廿一世祖道五寿相讳安字仲庆,鸿信长子也。道九徵君讳虎字仲成,鸿信之三子也。廿二世祖巨二讳存字伯华,仲庆之长子也。廿三世祖茂二隐君、廿四世祖福一处士、廿五世禄行、廿六世昌行、廿七世盛行、廿八世英行、廿九世俊行、三十世恺行、三十一世让行、三十二世宪行、三十三世成行、三十四世谟行、三十五世烈行、三十六世敦行,自兹以往,继继绳绳,流芳百世而不已,由后而承绵绵延延荣盛万年,永无穷,斯匪妄言而痴言,抑由先世积德而致之者欤,总括纲维以序云。
  (此文作于嘉靖三十三年甲寅夏秋,作者赵基,温州乐清人,赐进士第山东道廉使)。
  球川陈氏家乘徐文通序/
  
  
  尝谓夫谆宗之义,睦族之道,在于谨谱牒,重昭穆,以笃尊卑之道,序世系,别支派,以明疏戚之宜。世人皆以珠玉为宝,士君子则以图谱为宝。然珠玉固为之宝,乃奇玩珍怪之物,恐与祸相随。而图谱之宝,理有可取也。盖天地间,元气播形,百物生焉。木有本,水有源,人有祖,本深则枝茂,源远则流长,祖德厚则子孙炽昌,昌则宗族蕃衍,惟图可考,谱可稽,故士大夫之家,自有其图,图有其谱,盖可以察统绪,可以别支派,可以分昭穆,可以序尊卑,可以彰前烈,可以启后昆,是谱固为族之宝也。予幸际圣治之时,颇读先圣之书,按陈氏家牒,自唐迄今,历朝数百余载矣。端拱临御,辉煌简册,簪缨世胄,炳跃史牒,从来称大家巨
  族者莫陈氏若也,亦无容赘矣。谨识迁根溪之祖省元公始,省元讳简,字文阡。公自湖州安吉县豆水城下若里隐居东阳县惠化乡根溪,创置世业而遁踪焉。生子,其三子俊翁之裔越十四,传有行什八讳子贵公者,由东阳迁居吾永球川始家焉。厥后子孙继继绳绳,隐显不一。今众以谱牒失修,虽昔纂而今涣散,虽前序而后乏葺,大可慨也。予思谱之义,无征于前,而书之于后,是诬其祖也。有征于前,而不书之于后,是弃其祖也。不诬不弃,斯为信谱矣,岂得不修乎。所以夙夜致力,精研详究,溯其流而寻其源,端其本而正其末,略无舛讹,以克成器,有志铭传赞,有规约训语,虽难契圣贤之心法,庶可以示子孙趋向而启发矣。非惟可以考支派苗裔,亦可以扶世教厚宗族矣。正所谓士君子不宝于珠玉,而宝乎图谱也耶!若然则陈氏之所以大振家声高也,远也,悠也,久也,愚据其实,书于谱端云。
  (此文作于嘉靖三十三年甲寅秋月,作者徐文通,永康人,赐进士,刑部侍郎,钦差四川提刑)。
  李川陈氏世德二峰氏序
  家有谱,国有史,郡邑有志,所系之大小不同,而取人之懿德微行以昭示来许则又未尝不一。李川陈氏,其先自颍川来迁东之根溪,由根溪再迁永之球川,十二传有讳景泰者,度量渊宏,襟期轩豁,积德累仁以启其后,相地脉览胜境,于义和乡见有平原沃野,水秀山明之地,乃大启疆宇,不忘所自而名曰李川。岳渎钟灵,世产英贤,而潜居隐德之士恒多寿考维祺者,亦指不胜屈。三传至讳通字汝智者,颀硕其质,人见辄伟之日丈夫丈夫云。朔其行则外方内直,智深勇沉,有理烦治剧之才,具止戈御侮之略,信义足以励俗,孝友足以维风。从事肖曹,凡所佐治,悉中规度,虽遇磐错,游刃有余。故三考特优,任四川安海巡司,剔奸清税,当道尝宣示其能文武,同官甚器重之。且委兼戎务,防闲拒守各得其宜。奖语云:效劳戎务,著绩行间。岂非敦本行而立大节,裕家修而堪廷献者乎!嗣是或以齿德褒崇,或以清白见尝,未能殚书。兹因缵修其家乘,略纪其概,窃愿为陈氏后者继志述事,奋然兴蹶然起,建树鸿猷,光大先烈,仕秩名宦懿行嘉言,以似以续,由家乘而登国史,将不惟桃溪望族,争辉一邑,而婺郡名区,与有生色矣!是为序。
  (本文作于乾隆七年壬戌冬月,作者吴宁蒋山二峰氏)
  《陈氏宗谱》历次纂修名次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球川陈氏宗谱自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创修以来,迄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凡10次。李川于乾隆七年(1742)曾自立一谱,后又分修数次,光绪八年(1882)复合而纂之。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创修陈赐、陈渌、陈铨。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修督理:惟悌、希足、南之、希圭、盛之、希万、国珍、国礼、国让、国太、国林、国蓝、国红、国纯、国美、思敬。纂葺草谱。国蓝、国礼、国红、国顼。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重修董理:国池、克章、思理、文颜、思孟、文程、思叙、文英、思宗、文龙、文昌、文仪、文远、德愈、文恭、德康。纂葺校正:文道、德福。谱正:文仪、德福。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督理:文阙、德昭、懋时、文美、德彩、懋传、文发、德书、懋儒、文喜、德瑶、文候、德化、文裔。纂修校葺谱正:德慰、懋伟、德纯。
  清道光十六年(1836)续修董理:文铁、德旺、德来、德伟、德廷、德於、德给、懋勋、德昆、懋培、德凑、懋载。纂葺谱正:德慰、懋伟。
  清咸丰六年(1856)续修理事:德占、德栋、德旺、懋经、懋职、懋盖、懋香、懋品、懋财、荣鏊、荣章。谱正:懋远、荣纹。
  清光绪八年(1882)重修董理谱正:荣虎、荣秧、荣蓬、集门、集威、荣畴、荣龙、懋品、懋相、懋香、懋武、荣乃、荣有、懋士、懋丰。
  清光绪三十年(1904)续修总理:懋贤、集时。校正:集种、集藜、集时、锵声、集芝、荣进、廷韬、集时(李川)、荣顾。理事:双庆、集令、章富、集柳、集芳、双凤、集星、懋贤、荣春、荣明、荣进、荣有、绍凑、懋财、懋侃。
  民国十六年(1927)重修纂修:集时、集藜、锵声、肖敷。校对:嘉寿、绍龙、绍亮、绍林。谱常理事:集星、新印、新好、新叙、汝安、敬容、集福、江海。大宗理事:汝安、集令、荣富、集芳、珍璧、江海、集星、荣林、集福、集起。李川:集金、绍凑。昆常:荣雨、荣庚。
  民国三十八年(1949)续修编纂:锵声、于天。校对:长威、绍龙、林山、宝生。谱常理事:新好、长威、振连、忠林、林山、汝溪、敬铭、于天。大宗理事:长威、德茂、国法、宝金、金火、长庚、林山、敬容、章经、振康。李川:集学、绍文。昆常:荣
  耕、洪深。
  民国三十八年(1949)续修本共八卷、八部:卷之一:新序、旧序、凡例、规例、排行、宅图、祠图、祠记、传序、阖族被难记。卷之二:系图。卷之三:行第(1—29世)。卷之四:行第(30—32世)。卷之五:行第(33—34世)。卷之六:行第(35—36世)。卷之七:行第(37—38世)。卷之尾:养廉田记、墓图、墓志。八部原分别由大宗和福、温、四、寿、季、李川、昆七常收藏。近50年来,因战乱和多次“运动”,大部已失。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查抄烧毁古籍时,幸由陈祖岩、陈成池等人抢救出来一部巧为转移,得以保存。
  陈姓帝王名臣简介
  虞舜
  虞舜(约公元前二十二世纪),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被尊为三皇五帝中的一帝。生于诸冯(离山东荷泽市五十里的姚墟,后世称之为姚城),本妫姓,因生姚城,故从妫姓中分离出来,改为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年轻时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30岁时,为尧得之服泽之阳;50岁被尧举以为天子(一说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驭兜和三苗四凶;61岁继帝位,(舜58岁时,尧去世),挑选和任用贤人治理民事,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一说舜为禹所放逐)。舜以身教和德行治理天下,天下大治,人民康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史称虞舜盛世。登位第39年,为收服一部分不肯归顺的三苗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舜帝二妃为尧之二女娥皇、女英。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商均为陈胡公满之祖。舜另一子箕伯,为虞遂之祖。
  陈胡公满
  陈胡公满(约公元前1101—1000年),陈候。夏禹即帝位后,曾封舜子商均于虞城(今河南虞城),后又移封于商(陕西商县)。商均迁走,他的儿子虞思仍留居虞城旧地。舜的另一子箕伯的后裔虞遂即始终留居虞舜都城蒲坂附近的虞乡
  (今山西永济县),以统辖有虞氏部落。舜的后裔在夏朝颇受打击排斥,一度衰落。商朝时境遇略有好转。虞遂一支后裔曾被封于陈。到周朝初年,虞思的后裔遏父(又叫阏父)投附周朝,担任陶正,深得周文王欢心。周文王将长女太姬嫁给遏父的儿子妫满。妫满不跟商纣王淫乱,而又亲周,周武王灭商后,便把妫满封于陈,以取代虞遂后裔那个亲商的陈候,继承虞舜的正统,成为妫姓和姚姓的正宗。妫满的陈国周围百余里之地,在八百个诸侯中算是个一等大国。且陈国地处川泽纵横、平坦无垠的肥沃的豫东大平原,物产丰富,文化发达,是周朝初年诸侯国中一个富强的大国。妫满是周文王的女婿,地位显赫,备受武王及以后康王、昭王的尊宠。从妫满封陈到陈闵公亡国,陈国共传20世,26代君王,历时588年。妫满死后,谥陈胡公,后世称陈胡公满。安葬在今河南淮阳柳湖旁,因城濠水注侵其址,故以铁锢之,俗称铁墓。
  田婴齐
  田婴齐(—前320年),即齐威王,战国时齐国君,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任用邹忌为相,田忌、孙膑为将和军师,改革政治,国力渐强。齐威王十六年(前341)打败魏国,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诸侯不敢加兵于齐者20余年。齐国故治在今山东益都县以西至历城、聊城两县之间,及河北省景、沧诸县,东至海。田姓齐国,比故国陈国要强大得多。从田和自立为齐太公始至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所灭,共传八君,历时184年。
  陈实
  陈实(104—187),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字仲弓,出身寒微,有志好学,坐立诵读。初为县吏,曾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党锢之祸起,被连,余人多逃亡,他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自请囚禁。党禁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等招辟,皆辞不就。他在乡里,“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当时人们叹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生6子。纪(字元方)、谌(字季方)最贤,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汉献帝中平四年(193),年八十卒于家。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吊者3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陈霸先
  陈霸先(503—559),即陈武帝,南朝陈国的建立者,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小吏出身,太清三年(549)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西南)起兵,受湘东王绎节制,与王僧辨会合,讨灭侯景,任征掳将军。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被杀,霸先与王僧辨在建康(今南京)奉萧方智为梁王、太宰。天成元年(555),王僧辨纳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帝,霸先袭杀王僧辨,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同年击败北齐的进攻,受封陈王,不久代梁自立。陈霸先在559年因病而亡,时年57岁。据史书记载,霸先“俭素自率,常膳不过数品”,用的餐具都是极平常的“瓦器蚌盘”,亲眷子女一概是平常衣服,也没有金银翠玉饰品。陈朝共传3世5帝,仅33年。
  堂记
  祠堂图记
  
  (清)徐自新
  尝闻君子营宫室,宗庙为先。宗伯建神位,宗庙居左。盖庙貌弗崇,无以安神灵,泯怨恫也。故《雅》有作庙之诗,欣歌奕奕。《鲁》有必宫之颂,载咏枚枚。非皆可以尊祖敬宗者乎!球川陈氏于乾隆初年,建造祠宇,祖宗之神灵已奠,子孙之释献已安。祸于同治壬戌元年四月二十八日,粤匪临境,祠宇回禄一空。可怜焦土,不有孝子慈孙亲故宫之禾黍流连不忍,安能踵前人之旧址而恢复之哉!予与懋香、懋才、懋品、荣章、荣蓬、荣岩、荣虎翁,闾阎接址,数相往来。每道及建祠一事,温凉甘苦若备尝焉。当今增修家乘,窃恐世远年湮,莫知端倪,因乞予一言以示后,非铭功也,实垂训也。谓流亡初集,尤有此等重任不容宽假者,翁于同治八年与同事德置、懋香、懋才、懋品、懋士、荣章、荣岩、荣蓬、荣虎、荣秧、集杭、荣杯、荣求诸人,秉公无私,竭力从事,铺几筵设鸿簿,倡议劝捐,族中咸知首邱本仁之义,不惜羡馀欲成美举,议定合族七阄,每阄派出钱四十千文,每丁派出钱二千文,粗工十个,供工十个,额银每两派出钱十六千文。十三年李川庄系属同
  谱,未有祠宇,愿出钱八十千文,中厅石柱两对,准其补入牌位,累叶相传不绝。九年竖造寝室,十一年奠神主妥先灵,十三年中厅、台门并东西厢陆续告成。檐角焕巍峨之象,庙堂兴曼硕之歌,昭穆分而尊卑严肃,春秋亨而揖让雍容。呜呼!有孙如此,可谓继志述事者矣。他如居室纷华,规模壮丽,而语及祖先宗佑,亦惟指碎瓦颓垣归罪于兵燹之灾,而不知竭蹶以图复者,其相去如何如聊。予嘉请翁之义,有于孝子慈孙之称,不释谫陋以为之记云。
  (本文作于光绪八年,徐自新,附贡生,下徐店人。)
  褒功祠堂记
  (清)陈集藜等
  木有本,水有源,人有祖,祖以宗庙为式凭。妥先灵,明孝享,定尊卑,贵贱胥,于宗庙乎是赖。故君子营宫室,宗庙为先。宗伯奠神位,宗庙居左。我族自大祠回禄建成后,而祠宇焕彩,庙貌增辉,亦可谓敬祖而尊宗矣!然有大祠而褒功亦要,故于同治年间,合族商议,有人出钱二千八百文,准入神椟一座,约计八十余椟,每椟归大常钱八百文,其余一百六七十千,积聚生放,以为后日建造褒功之计。积至光绪十六年,置成田产数百秧,总结钱壹仟余银。荣秧、懋品、荣蓬、荣虎、集柳、荣春六人,商为起工建造。而后寝夹厢将成,则积聚之常帑已竭厥。后光绪丁酉,荣秧、懋贤、双凤、集潭、荣春、荣龙、集芳等不忍坐视半途而废,为之竭厥赴功。遵先路之导,以步其后尘,黾勉从事,循继起之规,以绍其先烈。议定照椟派捐,每椟派洋贰元,粗工一个。惟荣美、荣葵、荣木家出换基址田六十把,准其入神椟三座,不派捐钱粗工。由是前厅、东西厢、台门,一概建造告成。斯庙堂焕然,庙宇井然,而春秋之亨祀非虚,即子孙之拜献得所。寻源溯流,光前裕后,凡后之孝子慈孙,睹先人之模范,而修葺维勤。览前代之勤劳,而缵承勿替。此正吾辈所厚望者。是为记。
  (本文作于光绪三十年,校证同拜撰:集藜、集时、集枝、荣固、锵声、荣进)
  战乱记
  /
  /
  太平天国战乱记
  咸丰八年(1858)四月十二日,驻处州太平军石镇吉部派出宪天燕及军政司程先民率军占领永康县城。旋即在全县各地设军帅、师帅、旅帅,“科捐派洋”、“帅等是问”,造丁口册进行管理。黄溪滩应发桔率众投太平军,黄溪滩附近一带一时成为太平军的主要据点。是年咸丰帝诏令各地建立民团,阻止太平军。前陈凡16岁成丁统被编入民团。六月初四夜,吕南宅、石江民团袭击黄溪滩,杀应发桔父子和太平军多人。六月初六夜,游仙、太平等乡民团数万人,合围县城,太平军得到情报于民团抵达前悄然撤离永康。
  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十九日,太平军侍王李世贤攻克金华,五月十八日,派李仁寿部占领永康,清地方当局命各乡民团拼命阻抗,太平军时进时退。是年八月,太平军数万人在天安肖大富率领下再次占领县城,派出魏天福打馆芝英,活动于游仙乡各地。在双方拉锯战中,小溪田陈荣考、陈荣海、陈荣和(11岁)相继于九月和十月十三日被掳。前陈陈荣漾(41岁)十月十九日被掳,被辗转押往东阳、义乌。翌年二月十六日,在义乌廿三里投水而亡。
  同治元年(1862)四月十一、十二、十四、十七日,太平军与民团在县城相继展开几场大规模激战,太平军取得战役胜利,乘势加强了对各地的占领,芝英再次成为主要据点。太平军不时来球溪坑,出现了烧杀掠掳。四月二十六日,陈懋培、陈懋纬等十多人被掳,二十八日,陈氏宗祠以及上、下厅堂等多处被焚。六月初一,太平军退走。七月初三,太平军又从渎溪、长恬突入,初八退走。九月十六日夜,驻缙云卢塘的太平军驰来芝英,并派出一部打馆下徐店,加强对球溪坑的控制。这中间,民团和太平军在前陈多次发生巷战、野战,村民陈荣英等多人被掳,有太平军士兵被杀于村季常厅西北角和邵宅坤山凹。十月十六日,太平军掳人后向东阳方向而去。村民见状纷纷从躲避处返家。岂料十八日夜,太平军突自东阳返村,掳陈集高等人于翌日黎明离去。是年村民颠沛流离,倍受战乱之苦。被烧房屋几十间,掠走财物无计,掳走村民36人(包括小溪田4人)。同治二年(1983)正月十三,太平军退出永康时,社会经济已到了崩溃边缘,战乱加时
  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是年五月,斗米千二百钱,大麦六百四十,小麦八百五十钱,猪肉四百廿,豆腐三十,盐百廿七,一切青草细糠不分贫富皆采而食之。”大塘下畈的良田卖十几块白洋一百秧。直至同治六、七年(1867—1868),形势才有了明显好转,出现“斗米百廿钱,余物之贱称是,而百工之价独隆”的新景象。
  日军窜犯前陈记
  民国二十八年(1939)农历正月二十九日起,日军飞机先后四次轰炸县城:民国二十八年(1939)正月二十九日1架次;民国三十年(1941)农历三月十七日6架次;三月二十七日27架次;民国三十一年(1942)农历四月初八日3架次。民国三十一年(1942)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和四月初六日,日军又出动飞机各3架次轰炸古山。翌日,大批日军从东阳长驱直入县境。在古山、世雅大肆烧杀掳夺。第三日占领县城,盘踞杜山头、清渭街、童宅等地。是年农历七月二十日撤离。
  民国三十三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日(1944)1月11日,侵占八字墙近三个月的日寇,包括金华来敌共1000多人从八字墙出发,分两路占领象珠、山西。球溪坑之桥头坑方岩大路成了日军窜犯的必经之道,不时来去,给前陈村民带来无数的痛苦和灾难。
  自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机轰炸古山始,整个夏天,村民均避居于山沟老林。一闻日军动态,即避进山沟,西山坑、山后坑、大坑、小坑、邵宅坤、蒋塘坞岗等隐蔽处是村民避难场所,日间不敢动炊烟,几个月过着食不完餐,眠不贴席的惶惶生活。村民陈德茂有一次走在桥头坑,碰到一队日本兵,即被抓去,幸在长恬休息时,避开日军耳目逃了出来。民国三十三年(1944)农历闰四月十三日,两名日军从书院方面窜来前陈,村民陈集谱、夏文云等人见状,连忙前去周旋,被抓走。日军进入村子,窜到陈龙兴亡母的灵堂,欲行杀掳,陈龙兴临危不乱从容应付始得幸免。
  在抗日战争中,前陈村民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陈双林、陈祖溪、陈祖德、陈祖旺和陈绍龙(小溪田)等为国出征,在诸战役中阵亡。陈集汉(小溪田)、陈祖唐、陈绍茶、陈祖意等一去不复还。其中陈祖德志愿代兄应征入营,旋即赴肖山前线奋勇杀敌,为国捐躯时年仅17岁。陈绍吉投笔从戎,参与指挥了浙赣会战和龙衢战役,在战斗中负伤。在村群众自动组织起来,搜集和传递信息,随时疏散男女老幼,保护村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破坏永东、世雅方岩公路和桥头坑道
  路、桥梁,设置障碍,想方设法阻挠日军的窜扰。
  灾异记
  《灾异记》(节录)
  (清)胡步霄
  尧水九年,汤旱七载,陨星、陨石《春秋》纪之,雨血,雨毛史册录之。虽曰天灾流行,何国蔑有?然其所为异则一也。余于光绪己卯之岁,课读于球溪陈姓宗祠。离余舍二三里许,晨夕起居与童蒙悟然并乐。是岁之春雨阳时,若麦乃大熟,将拟为大有年矣。既而弥月少雨,分秧水缺,盖以脉霖,祗足润麦。越闰三月十九壬辰始雨,乙未乃止,民共欢呼。其时,南风和煦,大麦已登。二十五戊戌申刻,斋中客至,方与余语及今年麦熟倍常。余大喜而对曰:“麦穗两岐王者瑞也。”客甫去,突有龙从西方来,风云交作,倾刻雨雹盈尺,大者如锤,小者如卵,声同劈板,维时余股栗默坐。少倾开门视之,屋无完瓦,麦不留根,外及山林之麓,茂树芳葩,形如釜底焦薪燔炭,视其流泥随浪翻,秧苗秽草浮涨塞径。余乃仑皇返舍,亦觉黄麦漂流,尚幸敝庐无恙。旋转斋中,收检湿籍。愈日昏黄间,村僮犹有握雹以归者。噫,异哉!老成人曰:“雹灾如此得未曾有。”属余作文纪之。余目击情形,振笔疾书。或曰:“是龙也,不知其出,不知其没,但见来自西南,去从东北,袤百数十里,阔六七八里,一直冲来,经过最惨。”或又曰:“龙与麟斗,故惨也。”余曰:“何以言之?”或曰:“当今夏令草木盛茂,过处满山剥落肃杀,过于严冬,非有麟火之烧其如是乎?”然乡先生又有云:“孔者斯说也。”未知孰是。吾以笔之书志其灾之异,而悯其地之惨,许不吊灾,毋为《春秋传》讥也。
  即次杜荀鹤时势行原韵以志感。栖身恨不结蓬茅,碎瓦颓垣虑亦焦。倾刻田空无粒麦,徘徊水没有秧苗。势倾野草连根陷,气撼山林似火烧。邑令亲车曾此下,恤灾知否缓征徭?
  (本文作于光绪二十六年胡步霄,邑庠生,黄岗人)

知识出处

前陈村志

《前陈村志》

本志采用条目式分类编排。除序、大事记、小溪田简介、跋外,设地理、村庄、村民、组织、农业、林果业、索面、工业、商业、教育、卫生、文化、民俗、人物、俗文学和丛录16个类目,类目下设若干细目。志末设村民世系和直传。

阅读

相关地名

前陈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