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陈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296
颗粒名称: 索面
分类号: TS213.24
页数: 2
页码: 84-8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永康市前陈村土特产—索面的情况。
关键词: 特产 索面 前陈村

内容

索面是永康的一种土特产。每年的上春日(立春),大年初一,永康人都有吃鸡子(鸡蛋)索面的习惯。招待客人也是一碗鸡子索面。吃了鸡子索面,做生意就生意兴隆,外出谋事就万事如意。总之鸡子索面同“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人逢生日也吃鸡子索面,吃了鸡子索面长寿,称“长寿面”。
  前陈索面
  前陈抽索面起于何时,无史料可稽。部分村民谈起,可能起自清代后期。依据是他们的高曾祖辈并没有抽索面。季房陈岩新、陈岩林、陈招财等讲,他们的高祖辈是做灯笼的,前陈很多人做灯笼。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煤油灯,多数人家都用烛光照明蜡烛灯笼的销量很大,市场很广。做好灯笼挑到八字墙,甚至东阳、义乌、金华去卖。后来,桐油灯兴起来了,菜油灯兴起来了,煤油灯也兴起来了,灯笼的销量减少了,村民就改行抽索面。三十年代,做灯笼的只剩下陈有云等几个农户。
  前陈索面比较有名,面白、丝细、色香味俱佳,比缙云人、东阳人抽的索面好吃,销路广。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搞这一行。有的女儿出嫁了,就把这门技艺带到夫家,也办起索面家伙,干了起来,因此抽索面技术在各地传播开去,抽索面的地方也多了几处。解放前,许多村民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土地,就靠抽索面度日,只要天气好,一天也不歇。前陈的索面,不但销售邻近乡镇、永康各地,而且销往武义、宣平、金华、东阳、磐安、缙云等邻近市县。不管是大镇小村,山坑角落,都留了前陈人的足迹,因此前陈人又成了临近几县的活地图。抽索面民国至五十年代,抽索面的工具,是一副石牛磨,一个箩柜,一头老黄牛,一只面缸,一张面床,一副笼格,一个幽柜,一只晒笼、两副木制面桁等。先是黄牛推石磨,把小麦磨成粉,经人工脚踏箩柜筛成上白面粉。第二天丑时,妇女就起床,先把面粉放在面缸里揉成面团,然后放上面床,把面团切割成相等的五分,再通过几道工序,把面团逐步碾薄,切成螺旋形的条状,接着用手工分三个层次把粗条搓成细条,一层层团进龙格,稍待片刻,等面里的盐分子分化,再把面条从龙格里抽成一络一络的挂在竹箸上,稍拉长放进幽柜,过十几分钟待面条盐充分化解后,就可以“出索面”,即拿出太阳底下晒。晒时又要分三四次把索面从二米多高的面桁上拉扯成细丝,直至距地面十把个公分为止。经太阳晒到半乾,然后把下头竹箸提上插入米桁孔,把索面折成双条,晒干后,就收下团进烤笼待售。那时一个妇女凌晨二时起床揉团到晒干收笼,需十个小时,一天抽一灶,为36斤面粉。
  换索面
  换索面即主要由男人承担。一条扁担,用毛竹劈开做成,扁担的两头稍翘起,使扁担成月牙形。挑起后,扁担两头一挑一跌的极富弹性,使人感到轻松自如,脚步敏捷。当时前陈人一年出头就靠这一根扁担挑起索面走四方叫卖,一般方圆一二十里路,换一灶索面,一天时间,早五更天不亮动身,到下午吃点心边回村,赶上帮助妻子“出索面”。一天一灶索面,一家人都做得很辛苦。久而久之,形成一首大家会唱的歌谣:“有囡莫许球溪坑,起早五更扶磨王,吃的三餐麦壳羹,……”。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拼命干,抽索面换得的几斤粮食,也不过是借以糊口而已,很少人是从抽索面发家致富的。
  技术更新
  六十年代以来,前陈人思想开了窍,首先在生产工具上作了许多变更和改进。1966年,用小钢磨代替落后笨重的牛磨磨面粉,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了许多人力物力,黄牛被淘汰了,人也从沉重繁重的劳动中获得了解放。换索面也改扁担挑为独轮车运,一次换一二灶,甚至二三灶,销售率大大提高。生产工具改进后,过去一户人家一天只能抽一灶,现在可以一天抽二灶三灶。在销售上,改过去索面换小麦以物易物的形式,改为以人民币交易为主,真正把索面变作商品交换。这样一来,一斤索面的价格就成倍的提高,过去“三换二”、十二两已经是不错了,现在二十几斤麦十斤索面算是如常。一户中等人家抽索面一年下来也有四五千元的盈余,觉得合算多了。
  在六、七十年代,“左”倾思想盛行时,几次把抽索面作为“资本主义”批判,作了种种的限制。换索面被当作“投机倒把”处理,碰到就要罚款。被搞的人心惶惶,无所适从,带来的后果是使本来已经十分落后的前陈经济被弄得更加萧条,村民有力无处使。

知识出处

前陈村志

《前陈村志》

本志采用条目式分类编排。除序、大事记、小溪田简介、跋外,设地理、村庄、村民、组织、农业、林果业、索面、工业、商业、教育、卫生、文化、民俗、人物、俗文学和丛录16个类目,类目下设若干细目。志末设村民世系和直传。

阅读

相关地名

前陈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