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陈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287
颗粒名称: 农田水利建设
分类号: TU982.29
页数: 3
页码: 72-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6年~1996年浙江省永康市前陈村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情况。
关键词: 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 前陈村

内容

农田建设
  前陈人多田少,历来重视土地的开拓和利用。坐落白乌赖的九丘百秧,就是前陈人用锄头在山上一锄头一锄头开挖出来的。村民陈小满(1870—1948)是劈山造田的一个典型人物。他从民国三十年代起,放弃泥水手艺活,在山后坑建了茅棚,长年历月吃住在那里,专事开山造田。经过几年的艰苦劳动,开出了十八丘八十(即18丘小田加起来80把田)和两口小塘。种上水稻、玉米、麦子,还在田的四周以及山坡上栽了一批桃、李、梨、批杷等果树,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村民们称赞他是前陈的活愚公。
  小坑口 烂头山造田 小坑口原是一条狭长的山沟,1962年开凿太平水库西渠,破了崖固岭,大方量的乱石黄土堆积在沟里的崖固岭塘一带。1968年大队干部去浦江冷坞参观劈山造田工程后,即着手组织全村干部群众集中时间,集中劳力,利用堆积的乱石黄土砌坝造田,砌成长85m宽,0.8m,高4m的石块高岸,填土方4000m3,造出了五亩田。1973年,全村群众又集中烂头山,开展更为艰巨的破山造田工程。烂头山光秃秃的一片,全是坚硬的石头,干部群众用锄头炮钎,打出一个个深洞,一块块、一层层地开展爆破作业。经过一冬一春奋战,砌成长90m,宽0.8m,高3m的石块高岸,填土方3000m3,开出了四亩平展展的农田。
  移坟上山 1958年5月,联升社发动群众,把凡在畈田的祖墓群全部移上山,还原为良田。1966年,大队又统一规划,把一批原葬在地里的坟墓迁上山,把大片地改造成水田,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
  填塘造田 1964年太平水库西渠开通后,大面积农田的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1973年,大队经过规划发动社员,把藕荷塘、三眼塘等一批已没有蓄水必要的山塘、畈塘改为农田,又一次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水利建设
  修建山后坑水库和小坑水库 前陈的水利条件差,农田抗旱能力很低。解放初,虽然兴修了一些小型水利,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水问题。1956年在全村实现高级合作化高潮中,高级社及时作出决定,带领群众,集中全力对坐落山后坑口的上新塘进行拓宽加高。经过一冬春苦战,建成了山后坑水库。水库面积15市亩,设计蓄水量8万立方米,水库建成后能灌溉球溪坑上片农田,基本解决这批田的用水问题。
  1957年冬全村干部群众又向小坑进军,进行建设小坑水库的战斗。造出一个水面面积9市亩,库容量5万立方米的高海拔深山水库,使大小坑、潘坑这几块抗旱能力最差的田片,大大改善了水利条件。见到水库里白花花的清水,群众高兴的说,自古流传大坑一缸金,小坑一缸银,小坑这缸银,今天确是给我们发掘出来了,白花花的库水,正是一滩白花花的银子。
  建设太平水库西渠和前陈倒虹吸,以及开通崖固岭脚经横山到柿后的支渠。太平水库西渠从林坑陈过崖固岭进入前陈地段,沿小坑、木杓山脚、岭后,穿白乌赖岭,顺东山北坡山腰跨球溪,通过上门畈倒虹吸,翻上西边麻车山腰,再沿西山顺势南下,去前俞地段,总共该渠道通过前陈地段长约1500多米,渠道高度在海拔125m一线。其中倒虹吸长314米,承压水头13.5米,为管内净空1米,高1.35米,壁厚0.25米的双层箱式截面管道。开发工程特别是破崖固岭工程和倒虹吸工程艰苦浩大,是当时县里重点抓的水利工程。前陈村民作为东道主和直接受益者,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工程的各项建设。从1962年破崖固岭,到1964年浇筑倒虹吸,至是年年底,全线胜利竣工。放水典礼时,群众看见太平水库的水经过倒虹吸冲上麻车山,高兴地说,共产党有回天力,公社化使水向上流。太平水库西干渠的开通,从根本上改善了前陈水利条件,90%以上的农田做到自流灌溉,百日大旱保丰收。

知识出处

前陈村志

《前陈村志》

本志采用条目式分类编排。除序、大事记、小溪田简介、跋外,设地理、村庄、村民、组织、农业、林果业、索面、工业、商业、教育、卫生、文化、民俗、人物、俗文学和丛录16个类目,类目下设若干细目。志末设村民世系和直传。

阅读

相关地名

前陈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