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前陈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285
颗粒名称: 农业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14
页码: 67-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东汉至1996年浙江省永康市前陈村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业 农业经济 前陈村

内容

前陈农业,主要是粮食生产。粮食生产,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豆类、蕃薯、马铃薯等的种植面积占比例非常少。解放前,前陈、球溪坑的水稻,特别是玉米、小麦产量高,在永康是比较出名的。三百粒一般收五六百斤一亩,高的收到八百多斤。玉米似龙角,收到二三百斤,高的五六百斤。那时多数农户种租田,收了稻谷自己轮不到吃,一年出头望熟玉米。解放后,经过土改、合作化,粮食生产逐步提高。1952年全村粮食总产2656市担,亩产470市斤。1957年,总产3694市担,亩产626市斤。1958年增到712市斤。1958年实行公社化、大跃进,刮“共产风”,造成粮食生产下降,1961年全村总产降到2578市担,亩产只有568市斤,还不到1956年600市斤水平。1962年,调整了政策,纠正了错误,粮食生产开始得到恢复,1963年全村总产3969市担,亩产871市斤。1966年总产4491市担,亩产1035市斤。文化大革命十年,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唯生产力论”等,粮食生产受到影响,亩产徘徊在1075—1150市斤之间。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8年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党工作以经济为中心,重视农业,重视农村建设。八十年代开始,搞改革开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粮食生产得以在新的基础上获得比较快的发展。1977年,全村总产6262市担,亩产1236市斤。1980年达到总产7033市担,亩产1438市斤。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全村总产和亩产创历史最高纪录。1983年起,由于耕地逐年减少,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许多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工业、商贸劳动,自然灾害以及统计上等因素,十几年来全村粮食总产和亩产在8000市担和1600市斤上下徘徊。1996年是三熟熟熟丰收的大有年,粮食生产继1982年以后再创新纪录,三熟田亩产超“三纲”(2400市斤)。
  土地所有制变革
  解放前,前陈村域内的土地,相当部分为芝英,还有古山,以及前陈村各常会所有。常会的土地又有公田、学田、祀田之分。历史上,也有前陈人自己拥有较多田地的,宗谱记载,陈子贵三世孙陈旭(南宋绍定一元大德年间,即1228—1302)“置田敷百顷(约数),大塘一半口”。陈子贵八世孙陈虎(元至正一明洪武间,即1343—1390)一个女儿许配给上胡人,一次拨给“田一十亩,房屋数间。”但是,千百年的封建土地生产关系,决定了大多数农民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土地。正所谓“千年田地八百主”,农民得地失地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光绪五年(1879)闰三月二十五日前陈那次前所未有的大雹灾,迫使许多人只能出卖自己仅有的一点土地,集资以重建家园。上门畈六百、四百五十、四百等田块就是当时前陈人为了生存而出卖给芝英、古山的常会的。1951年春土地改革时,全村定来定去,仍然没有一户是可以够条件定为地主的。
  靠租田为生,地租很重,一般租额为正产物的65%。民国十六年(1927)国民党省政府颁布“二五”减租条例,规定最高租额为正产物的50%,佃户依这一最高租额再减去25%缴租,实折租额为正产物的37.5%,但是,由于田主采用更换租约、调佃撤田等各种方法抗拒,历20余年,二五减租仍然不能普遍彻底施行,佃户一年出头辛辛苦苦,还是“丢了杀剑(镰刀)就断谷”,若遇歉收年成,日子就更为艰难。
  土地改革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土改法》,1951年1月,县府派出土改工作队进驻前陈村,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土改中,贯彻执行了“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总路线,经过宣传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和征收土地财产、分配胜利果实、复查总结、颁发土地证等几个阶段,于是年6月基本完成。
  那时,前陈和前俞是一个行政村,土改工作队进村第一件事,就是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农民代表会,由这个机构主持土改工作。农民代表会共有21名代表,他们是陈祖岩、傅桂香(女)、陈振连、陈绍馀、陈汝溪、陈有青、陈凤阁、陈集理、陈忠林、应德尚、陈孟春、应官登、程老孟(女)、俞贤村、俞立庭、俞冬兰(女)、俞月圭(女)、俞云山、俞立丁、俞汝惠和俞昌圭。代表会下面还组织一个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土地、人口、租佃关系、阶级关系的调查摸底,整理土地清册,核实面积,制订分配方案等,成员有陈祖岩(组长)、陈章楼、陈岩火、俞贤谦、俞志民、夏文云。
  经过自报评议,前陈(不包括前俞)划分阶级成分有贫农122户、佃中农7户,中农35户,富农1户,小土地出租者2户,半地主式富农1户。根据这个划分,依法没收和征收常会土地若干亩,房屋8间。每人分得土地,找出户57把,分进户54把。
  互助合作化
  土改后,农民自发组织换工组。1953年冬,村民陈祖岩、陈香祝、陈振连陈祖烈、陈岩新、陈岩显、陈祖务、施汝汉、陈岩林、应阿根、陈德钦11户首先成立了全村第一个互助组。不久陈绍馀、陈林根等互助组也相继成立。
  1954年冬,陈祖岩互助组率先改组成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称前陈先锋社。接着又成立了陈绍馀为社长的先锋一社,陈孟友为社长的先锋二社和陈忠林为社长的先锋三社。各社实行“土地入股,比例分红,评工记分,按件计酬”。
  1955年4月,贯彻了“全力巩固,坚决收缩”的方针,发生了一股退社转组或单干的退社风。同年9月,批判了“坚决收缩”,再次掀起办社热潮,部分退社农民回到了初级社。
  1956年,陈阿生、陈祖岩先锋老社首先转为取消土地分红的高级社,称前陈先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接着陈绍馀、陈孟友、陈忠林的先锋一社、二社、三社也相继转为高级社。
  1957年,四个高级社合并成了一个高级社,村里原来尚未入社的农户也入了社,实现全村100%的合作化。为此,根据干部群众的意愿,取“联升”为新建立的高级社的名字,高级社下分7个生产队。
  人民公社
  1958年9月,贯彻《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撤销芝英区、溪岸乡等建制,在芝英地区成立了超美人民公社。前陈联升高级社改为超美人民公社溪岸生产大队前陈生产队。
  人民公社化后,搞“一大二公”,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供给制;生产军事化,劳动力统一调配,大兵团作战。有的去杜山头洗铁砂、炼钢铁,有的到太平做水库。村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此后,“一平二调”“共产风”盛行,生产队农产品消耗浪费严重,权力集中在县、公社,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生产没有责任制,分配更加平均主义,经济核算制度被抛弃,结果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病饿流荒严重后果。
  1959年3月,贯彻中央郑州会议精神,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1960年11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12条),开始纠正“一平二调”共产风,进行算账退赔,恢复社员自留地,鼓励开荒扩种百斤粮,取消部分供给制和集体食堂。1961年9月,恢复区建制,以管理区建社,生产队改为生产大队,小队改为生产队。1962年2月,贯彻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确定生产队为社的基本核算单位,实行“劳力、土地、耕牛、农业”四固定,试行生产队分配大包干制度,推行按劳分配加照顾,基本口粮加工分粮等分配政策。10月,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巩固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议》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60条),保障生产队自主权,实行定额包工,评工记分,农业生产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联产承包责任制
  贯彻《六十条》后,调整了生产关系,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因为没有从思想深处根本清除“左”的影响,仍出现强行搞核算单位过渡,强迫并队,取消自留地,取消农村集市贸易,继续搞评政治分代替按劳分配等等错误做法,遭到社员的反对。在这背景下,1981年9月,中央及时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决定”。按照这一决定,前陈村于1982年春开始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队的耕地,分为口粮田和责任田,按人口和劳力全部承包到户经营,社员收入除了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和上交集体积累外,都归自己所有。生产队与社员之间签订承包责任书,一定三年不变。这个政策,完全符合农民的心愿,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山洪暴发。1982年这一年,前陈农业生产取得了空前未有的好收成。1984年,进行了第二期承包,合同期延长为15年。1995年,村里根据人口、土地和生产的变化,又对土地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
  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也对山林实行“三定”(即定山权、林权和责任承包权)和定权发证工作,把全村的山分为自留山、责任山两部分,全部承包到户经营。全村鱼塘、水面、村办企业也按此精神实行承包。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建设
  前陈人多田少,历来重视土地的开拓和利用。坐落白乌赖的九丘百秧,就是前陈人用锄头在山上一锄头一锄头开挖出来的。村民陈小满(1870—1948)是劈山造田的一个典型人物。他从民国三十年代起,放弃泥水手艺活,在山后坑建了茅棚,长年历月吃住在那里,专事开山造田。经过几年的艰苦劳动,开出了十八丘八十(即18丘小田加起来80把田)和两口小塘。种上水稻、玉米、麦子,还在田的四周以及山坡上栽了一批桃、李、梨、批杷等果树,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村民们称赞他是前陈的活愚公。
  小坑口 烂头山造田 小坑口原是一条狭长的山沟,1962年开凿太平水库西渠,破了崖固岭,大方量的乱石黄土堆积在沟里的崖固岭塘一带。1968年大队干部去浦江冷坞参观劈山造田工程后,即着手组织全村干部群众集中时间,集中劳力,利用堆积的乱石黄土砌坝造田,砌成长85m宽,0.8m,高4m的石块高岸,填土方4000m3,造出了五亩田。1973年,全村群众又集中烂头山,开展更为艰巨的破山造田工程。烂头山光秃秃的一片,全是坚硬的石头,干部群众用锄头炮钎,打出一个个深洞,一块块、一层层地开展爆破作业。经过一冬一春奋战,砌成长90m,宽0.8m,高3m的石块高岸,填土方3000m3,开出了四亩平展展的农田。
  移坟上山 1958年5月,联升社发动群众,把凡在畈田的祖墓群全部移上山,还原为良田。1966年,大队又统一规划,把一批原葬在地里的坟墓迁上山,把大片地改造成水田,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
  填塘造田 1964年太平水库西渠开通后,大面积农田的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1973年,大队经过规划发动社员,把藕荷塘、三眼塘等一批已没有蓄水必要的山塘、畈塘改为农田,又一次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水利建设
  修建山后坑水库和小坑水库 前陈的水利条件差,农田抗旱能力很低。解放初,虽然兴修了一些小型水利,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水问题。1956年在全村实现高级合作化高潮中,高级社及时作出决定,带领群众,集中全力对坐落山后坑口的上新塘进行拓宽加高。经过一冬春苦战,建成了山后坑水库。水库面积15市亩,设计蓄水量8万立方米,水库建成后能灌溉球溪坑上片农田,基本解决这批田的用水问题。
  1957年冬全村干部群众又向小坑进军,进行建设小坑水库的战斗。造出一个水面面积9市亩,库容量5万立方米的高海拔深山水库,使大小坑、潘坑这几块抗旱能力最差的田片,大大改善了水利条件。见到水库里白花花的清水,群众高兴的说,自古流传大坑一缸金,小坑一缸银,小坑这缸银,今天确是给我们发掘出来了,白花花的库水,正是一滩白花花的银子。
  建设太平水库西渠和前陈倒虹吸,以及开通崖固岭脚经横山到柿后的支渠。太平水库西渠从林坑陈过崖固岭进入前陈地段,沿小坑、木杓山脚、岭后,穿白乌赖岭,顺东山北坡山腰跨球溪,通过上门畈倒虹吸,翻上西边麻车山腰,再沿西山顺势南下,去前俞地段,总共该渠道通过前陈地段长约1500多米,渠道高度在海拔125m一线。其中倒虹吸长314米,承压水头13.5米,为管内净空1米,高1.35米,壁厚0.25米的双层箱式截面管道。开发工程特别是破崖固岭工程和倒虹吸工程艰苦浩大,是当时县里重点抓的水利工程。前陈村民作为东道主和直接受益者,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工程的各项建设。从1962年破崖固岭,到1964年浇筑倒虹吸,至是年年底,全线胜利竣工。放水典礼时,群众看见太平水库的水经过倒虹吸冲上麻车山,高兴地说,共产党有回天力,公社化使水向上流。太平水库西干渠的开通,从根本上改善了前陈水利条件,90%以上的农田做到自流灌溉,百日大旱保丰收。
  耕作制度
  水田 明代,以迟水稻一熟制为主,少数田块于秋冬季种荞麦或马料豆等。明隆庆年间(1567—1572)玉米开始引入,迟水稻收割后,秋季逐步以种植玉米取代荞麦等成为主要作物。
  清代,始有绿肥、油菜和大小麦种植,出现早稻—玉米—麦三熟制。但多数田块仍以冬夏与夏秋两熟制为主。
  民国,一般是单季早中稻—玉米—麦三熟制,田地较多的农户,冬季不种麦或少种麦,一部分耕地种绿肥。也有的户,在土质差的田块,秋季不种玉米,而种豆类、荞麦、萝卜等。
  解放后,全面推行“三改”:改一熟为多熟;改单季晚稻、迟熟中稻为早中稻;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特别是秋作,扩大玉米面积,缩小豆类等低产作物面积,不种荞麦,实行玉米田带豆,夹种萝卜等,达到一熟多收。
  1956年,推广双季稻,减少秋玉米面积,形成新老两种“三熟制”,即“水稻—玉米—麦”和“早稻—晚稻—麦”。1964年起,双季晚稻面积超过秋玉米面积,成了后熟当家作物。
  1980年,开始种植杂交晚稻,1981年,大幅度增加杂交晚稻种植面积,1983年全村第一年实现后熟超前熟。
  1982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根据人多田少特点,适应发展抽索面传统副业的需要,大幅度减少绿肥种植面积,增加小麦种植面积。小麦种植面积从1982年的277亩上升到1990年的340亩。1996年,在市农业部门的推动下,在全村最肥沃的田片—上门畈,开辟了小麦丰产示范方,村民相约一起连片种植小麦230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平均亩产达到580市斤。最高陈显贵户的一丘田(24把),亩产700市斤。
  旱地 明清时期,以“小麦—早豆—粟”或“小麦—夏秋豇、绿豆”或“小麦—棉花”为主。
  民国以来,以“小麦—早豆”为多,也有的拿出一小块地,种点络麻、油麻等,种蕃薯的很少见。
  解放后,以“小麦—早豆或秋豇、绿豆或棉花、或蕃薯”为普遍。八十年代中期,发展了大批柑桔,旱地粮食面积大大减少。
  良种推广
  早中稻 据传明后期粳稻、糯稻有五、六个品种,早熟者六月即荐新,虽晚稻至八月悉割。清代,早稻有六十日、严州早、铁马鞭。晚稻有长杆、早雪。糯稻有早糯、红壳糯。民国期间,一度以三百粒当家,有早三百、晚三百,其次是早白禾、义乌白禾、六十日、江山早、子孙谷。六十年代珍珠矮、赣农3425、南京二号、三九九等,七十年代有广选三号。
  双季早稻 1956年南特号当家。六十年代莲塘早、陆财号、矮脚南特等。七十年代,普及矮杆品种广陆矮4号,少量种植二九青,红梅早、青板早、元丰早。广陆矮4号具有迟熟、抗病、耐肥、高产等优点,独占鳌头。八十年代中期,普及杂交晚稻后,中熟二九丰一度成为当家品种,六红早种多年,还有爱红、青春一号,现在大面积种植浙733,还有可舂年糕的903品种。
  晚稻 五十年代猪毛簇,晚籼9号。六十年代引进农垦58、新太湖青。七十年代引进中糯京引15、东湘、金台、晚梗东方红、农虎6号,还有汕优36幅、威优系列等。后来,汕优6号又让位于协优10号,现在协优46当家,还有二优92。糯稻有八宝糯、84—84等品种。
  小麦 清代多为淮麦、三月黄、蚕青等。民国时期,多种早小麦、铁丁麦、遮了麦、大头红壳。五十年代南大2419。六十年代介吉麦、矮洛阳、矮杆红等。七十年代引进浙麦1号—908。该品种占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势,适于新三熟制田块种植,1974年起成为当家品种。九十年代引进浙麦2号、钱122号。
  大麦 清代有胡大麦、大蒜红。民国时期有三月黄、立夏黄、红筋麦等。五十年代六棱麦。六十年代推广二棱麦、大麦矮白洋、浙农12。七十年代早熟3号。该品种抗倒伏,耐迟栽,增产显著,一度时期是当家品种。
  玉米 民国时期主要品种有黄籽、白籽、瞎眼。1970年起推广杂交玉米浙单一号、旅曲、丹玉5号、甜玉等。
  油菜 五十年代胜利油菜。六十年代东胜14号。七十年代推广长杆油白菜、九二、7055。八十年代以九二13当家。
  花草 主要品种为平湖籽、大桥籽,还有满地红,以大桥籽最好。六十年代推广以磷增氮、磷肥拌种,产量成倍增加。1982年引进浙籽5号,该品种迟熟,产量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种子繁育 在1977年到1981年陈振连担任农科队队长期间,大抓了选种制种工作。每队拨给农科队半亩田专作制种繁育,培植后供各生产队大田种植,自给自足。品种有:水稻二九青、青板早、元丰早、红梅早、广陆矮、国际、红凡、汝北、珍青1号、珍青6号、珊早、东湘、金台等。玉米有旅曲、由43、前丹等。
  栽培技术
  水稻
  育秧 早稻育秧:民国时期“麦头齐,谷落泥”,一般都是“清明料谷子”。“清明”过后3—4天播种,秧田水耕水作,水播水育大秧。解放后,提倡生石灰水浸种,温汤催芽。六十年代,推广半旱秧田,播种时间提前,有的年分提早到“惊蛰”后三、五天播种,烂秧严重。六十年代后期,开始推行尼龙薄膜覆盖保温。七十年代,根据多年经验确定春分边播种。八十年代开始,普遍推广地膜秧田。
  杂交水稻育秧:普遍采用两段育秧,先出播秧床,6月中旬左右,进行分株寄秧田,带蘖大秧移栽大田。近年来,许多农户感到二段育秧化工大麻烦,改二段育秧为一次稀播育秧,不寄植,也有的不搞水秧搞旱地育秧。
  插秧 传统为“立夏开秧门”,大株稀植,株行距一市尺见方,每丛10—15株。五十年代推广小株密植,行株距六七寸,每丛8—10株。1963年提倡5×5、6×6浓株密植,每丛8—10株。1967年起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每丛14—16株,插秧时,先把田水放干,插一丘灌水一丘,促使秧苗成活快,起发早。七十年代又改为混水栽插,行株距或5×3、或6×4,每丛7—8株。八十年代以来,行株距一般保持在6寸左右,每丛8—10株。
  施肥 传统插秧,要“种下脚半”,即将焦泥灰、鸡毛、石膏粉、人粪尿搅拌成团,塞入秧根部位。有的农家在第一次耘田时,还要进行第二次塞秧根。随着化肥广泛施用,塞秧根方法被淘汰。五六十年代,推广秧田施断奶肥,起苗前施起身肥,大田施足基肥,耘田时早施追肥,孕穗期施吊头肥等办法,促进稳产高产。七十年代,推广种子肥育,磷肥拌种,沾秧根,大田化肥深施,化肥氨水打田面,早稻肥料在插秧后20天内施用完毕,并重视有机肥的结合施用。八十年代后,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料减少,提倡青稻杆还田以保护土地肥力,改良土壤。1984年后,推广“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高产栽培”配方施肥技术,促进早稻高产。
  灌水 传统采用稻田满水漫灌,田间长期积水,直到成熟后期才排水拷田。六十年代,提倡勤灌、浅灌,适时搁田。七十年代,推广浅水插秧,耘过头遍露田,分蘖盛期搁田,分蘖后期拷田,孕穗期灌跑马水,收割前干干湿湿,四周开好避水沟,田中开好丰产沟的科学灌水方法,促使早稻活根到老,青杆黄熟。
  除草 传统方法是用“田耙”(一竿长竹,前扎一个铁圈)耘田。头一次耘横行,第二次耘直行,第三次称“涂田”,第四次叫“缴田上岸”。七十年代前后,曾推广下三府人用手摸田的方法,效果虽好,但劳力强度过大,未能大面积推广。七十年代后期起,逐渐用化学药剂代替人工除草。
  大小麦 传统播种期,小麦立冬前,大麦小雪后,播种形式多为点播,畦宽3~4尺,沟宽1.5尺,行距1尺,每亩插种量4~5市斤。六十年代起,品种更换,播种期推迟,一般为11月中下旬,播种形式改点播为横条播,1968年,推广大麦撒播,1973年推广江苏省唐桥经验,提倡宽畦条播,畦宽8尺,沟窄6寸,沟深破塥,畦面呈公路断面形,中高两边低,以防积水,每亩播种量20—25市斤,石灰水浸种,磷肥拌种,灰肥盖籽。八十年代中期,推广免耕稻板麦,栏肥薄土盖籽,然后喷施除草剂,省工、增产。
  在肥料施用上,五十年代前,习惯于“放清子”(不施肥),待麦苗破土浇麦枪肥,春节前后各施一次肥。六十年代,提倡基肥足,追肥速,腊肥重,春肥厚,穗肥巧的施肥原则。七十年代改为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巧施穗肥,年内攻、年外补的施肥方法。八十年代,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提早施麦枪肥,促使低节位分蘖。
  在田间管理上,传统作法,第一次深锄,称“掏麦”,第二次浅铲,称“刨麦”。七十年代,推广江苏唐桥经验,普遍推广压麦技术,通常在麦苗三叶时进行,压后泼浇人肥,培土防冻。
  玉米 传统为点播,畦宽3~4尺,每行三垦,行距一尺,每垦放2粒种子。大暑至立秋前直播,中耕培土各一次。八十年代,曾采用营养钵育苗,人工授粉,隔行去雄及黑须期斩天花、重施长蒲肥等技术,促进高产。
  肥料
  农家肥料 民国时期至五十年代,农家肥是农作物的主要肥料。包括人粪尿、栏肥、焦泥灰、绿肥等。前陈猪多牛多,栏肥是当家农家肥。多用作基肥,也用于水稻面肥。其次是焦泥灰,俗叫“火半”。从割了的稻田中将“黄泥勃”搬出,叠成圆形,上面覆盖以稻草、棘刺、草泥、点火燃烧,经过一、二天泥块浇熟(焦黑),碾细即成灰黑色泥粉。前陈人对此道极富经验,一堆“火半”可以烧几十担甚至上百担。烧好碾细后在田头地角用稻草箍成灰铺存放备用。无论水稻、旱作,一熟作物必施二三次。夏天天气晴热是烧火半的大好时节,夏收前,大家冒着赤日,铲草泥、割棘刺,为烧灰准备足够的原料。秋季种菜,冬季种麦前,也都要专门烧制“簇菜拌”,盖麦垦的“火半”。
  绿肥 前陈人多地少,解放前不是很多。解放后大田实行轮作,每年要空出一部分冬闲田撒绿肥,为下年早稻增产准备充足的有机肥料。1963年推广以磷增氮,绿肥产量成幅增长,不仅肥田,还储藏一部分作喂猪的青饲料,一举两得。解放前,农民除绿肥外,还兴割青草嫩树叶,在耘田后铺进水田,腐烂后田水变得红黑,也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
  解放前,经济条件较好的农家,也买桐籽、菜籽轧油后的油渣肥施用,俗称“桐箍”,“菜箍”。施用前,一般都要粉碎后灌水,待发酵腐烂后再施用。也有的农户,挖取粪缸的沉淀物和积垢,俗称“缸沙”、“缸片”作肥料,其肥效可与“桐箍”、“菜箍”媲美。
  化学肥料 解放前,基本上未使用。解放后,化学肥料施用量逐年上升。种类有氮素化肥(尿素、碳氨、氨水、石灰氮、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等)、磷素化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等)和钾素化肥(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等),以及复合化肥、微量元素肥料、长生刺激素、腐植酸氨等。
  防治病虫害
  主要病害
  水稻 有稻瘟病、纹枯病和普通矮缩病等。稻瘟病俗称火烧瘟、铁浆瘟,为水稻主要病害。1955年改种抗病品种,病害得到控制,1970年起再度发生,1986年起病情逐年减轻;纹枯病俗称烂脚瘟、杀剑瘟,1966年起为矮杆水稻主要病害,1984年发病田块减产二成左右;普通矮缩病,1965年发现,1967—1972年流行,1993年后得以控制。
  麦类 有赤霉病、黑穗病、麦锈病、白粉病等。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多发生在低温多雨年份。1954、1958、1973、1975、1977年为害严重。
  玉米 有黑条矮缩病、大小叶斑病和纹枯病等。
  主要虫害
  水稻 有〓虫(稻飞虱、叶蝉)、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和稻纵卷叶螟等。
  麦类 有粘虫和蚜虫。
  玉米 有玉米螟、玉米棉铃虫等。
  防治方法
  传统人工扑杀,使用雷公藤、闹洋花(黄牯牛花)、土烟梗等土农药药杀。有的干脆求助于迷信做法,在田头地角倒插扫帚等物,以儆病虫。
  解放初,发动群众点螟蛾灯、摘螟蛾卵,防治螟虫。1953年冬,发动村民挖稻根烧灰,铲田岸杂草,搞三面光,消灭越冬虫卵。六十年代植保工作进入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从使用666粉剂防治水稻虫害,硫酸铜、西力生、赛力散防治稻瘟病、麦类赤霉病,到使用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磷、有机氮四大类20多种药物科学防治,效果显著提高。七十年代,建立县、区、乡、村植保网,县病虫观测站及时预报病虫情况,提出防治的时间、用药品种和方法。八十年代以后,前陈村有了自己的植保员和配药点,开展防治技术咨询和农药供应服务,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植保作业。
  草害防治。水田稻稗、鹅草、鸭舌草(俗叫“篾太”)、旱地狗尾草、香附子等杂草,与农作物争肥、争地、争光照,对农业增产为害大,长期以来,农民采用中耕、耘田、手拔等方法除草。八十年代开始,逐步采用除草剂,效果显著。现在,多数农户都懂得除草醚、敌稗、二甲四氯、2.4—DJ酯、五氯酚钠等化学除草剂的性能和施用方法,把草害防治推向一个新水平。
  生产工具
  耕田 传统一头老黄牛、一具犁,有的农家还有一具耖、一具耙。牛犁耖耙齐全,称为上模上样的农家,牛犁耖耙样样会动,称得上合格的农民。五十年代初,曾试用铁铸双铧犁,因使用不灵活未能推广。1976年大队购置了手扶拖拉机,逐步代替老黄牛耕田。八十年代初,机耕面积已占多数。1996年,村两委在原有的机耕路基础上,重新规划,新建和拓宽了村至东畈潘坑,上门畈延伸到林勤山后畈,村至山后坑和村至西畈四条机耕路,手扶拖拉机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各畈作业,机耕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
  提灌 传统使用的是两人(三人)踏的龙骨水车,5—7m长的车桶,几十节链条式的“蛙蟆头”组成的提水部件,通过人踏“马力涂”转动木轮,带动蛙蟆头,把水源源不断的提上来,灌进田里。1974年大队购买了3马力内燃机一台,建起了抽水机埠,对部分不能自流灌溉的农田实行机灌。1987年又建起了麻车山电灌和西魂、岭后两处桔园喷灌。随着柑桔的大发展,近几年不少农户自己置办了农用水泵。
  收割 传统的收割工具是稻桶,有四方的、圆形的。桶边围夹上一令稻桶簟,内放一副稻桶梯,就可以打稻、打麦。四方稻桶两个人操作,也可以三人一起操作。1961年各生产队开始使用人力脚踏打稻机。1979年,大队安埋了两条地下电缆,一条从碾米机房通潘坑,全长1000m。一条从罗星桥通上胡殿前,全长1200m。全村除泉靠头、小坑里田片外,实现了电动脱粒化。1982年大田承包后,打稻机供不应求。许多农户还把脚踏打稻机改装成柴油机带动,成了机动打稻机。近几年,购置电动脱粒机的农户增多。
  农副产品加工 早年村里有过踏碓。现老年协会房子基址,就是当年的踏碓基,称“踏碓田”。一般的农户都是用手臼舂,好点的农家自办木砻,或者把谷挑到前俞俞贤好家的牛碾房去碾。1966年大队购买了两台碾米机,在本保殿开办了碾米厂,后来又添置了两台磨粉机,两台饲料粉碎机,实现碾米、磨粉、切饲料机械化。

知识出处

前陈村志

《前陈村志》

本志采用条目式分类编排。除序、大事记、小溪田简介、跋外,设地理、村庄、村民、组织、农业、林果业、索面、工业、商业、教育、卫生、文化、民俗、人物、俗文学和丛录16个类目,类目下设若干细目。志末设村民世系和直传。

阅读

相关地名

前陈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