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俞溪头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10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5
页码: 134-13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俞溪头村境内生活习俗发展情况。
关键词: 生活习俗 风俗 俞溪头村

内容

主食
  旧时常年膳食:一日三餐,农忙季节夏秋时,才烧四餐,通常以饭、粥、羹、饭汤为主,间以玉米、荞麦饼、毛芋、萝卜菜等。
  饭分大米饭、糯米饭、栗米饭、萝卜丝饭、菜饭、蕃茹丝饭、麦饭,还用其它盛器烧制的饭甑饭、铜罐饭、蒲篓饭等,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合作化时,各生产队村民到远路山坑做活,都经常带铜罐烧饭,其烧的饭特别香,民国以前成群结队外出到仙居担盐或做生意,带烧制的蒲篓饭有独特的风味。粟米饭,糯性较糍吃口好,风味带香,一些外地客很喜欢吃俞溪头粟米饭。
  改革开放前,常年吃大米饭人家不多,一般春天以蕃薯丝饭、菜饭为主,夏天豇豆饭、南瓜饭,秋天南瓜饭、蕃薯饭,冬天番茹丝饭、芋萝卜块、萝卜丝饭、菜饭等等。
  米粥:有大米粥、糯米粥、绿豆粥。番茹粥,俞溪头以前以番薯粥、菜粥为主。
  羹:有米粉羹、糯米羹、麦羹、玉米羹。其中旧时以花麦羹、玉米羹、花麦羹为最普遍。
  糕:有发糕、糯米糕、糖洋糕(千层糕)、番薯糕等。每年七月十五日家家户户制作糖烊糕过节。现在已很少见到。
  饼:有麦饼、糯米饼、花麦饼、粟米饼、花麦饼、高梁饼秼穄饼(玉米)。用麦粉制成的还有肉麦饼、糖麦饼、小麦饼、麦饼、麦饼爿、角干麦饼。尤以栗米饼、花麦饼、高梁饼为特色。有吃高梁饼,第一餐闭门食,第二餐开门食之说。以前种植高梁是本地品种,均糯牲,吃口较好,一餐吃饱,一整天肚子均不会饿。
  其它主食,有馒头、包子、索面(面条)、花卷、铰子、年糕。
  副食
  年节要到,家家户户都要炒米胖、炒米粉(米翁)、舂年糕、舂麻糍、蒸糕、煎撒、煎番薯片等。其它副食品种繁多,有炒玉米、发丁、炒豆、爆米花、爆豆、油炸豇豆酥、千筋绞、煎散、蕃薯片。糖类有麻片、花生糖、米胖糖、粟米糖、豆糖、粉干糖、发胖糖、爆米糖。冷饮有择子豆腐、蕃薯粉豆腐、青草腐、绿豆汤、赤豆汤等。
  许多农家都有自酿的米酒,年年入秋后就用早米自做红麯,以前做红麯要请青田人制做。现在有一部分人自已做。立冬前后普遍用糯米进行酿酒,约一个月后即可饮用,解放后八十年代前,粮食作国家统购物资,政府曾禁令民间酿酒,一经发现就处以重罚。私自酿酒者都得偷偷摸摸。80年代改革开放后,放宽民间自用酿酒的政策,因此俞溪头家家户户都酿一点,以备宾客来临和节日备用。
  节日食谱
  春节过年 鸡子索面、年糕、发糕、粽、小麦饼。
  元宵 粽、麻酥。
  清明 清明果、金团。
  立夏 红枣、鸡蛋。
  端午 粽、麦饼。
  7月半 麻糍、糖洋、麦饼。
  8月初日 粽。
  中秋节 粽、麦饼、月饼、糯米饼。
  重阳 糕、粽。
  冬至 金团、麻糍。
  服饰
  民国时,俞溪头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棉花的习惯,以自纺棉纱,织土布成衣为多,一到晚上来临或雨雪天,到处可听到纺棉纱、织布声。织成布后又自染成靛青蓝、黑色的布,自己不会染色者,请师傅或拿永康县城、芝英、壶镇染店染。
  旧时男性,老年人穿长马衣(长衫衣)、棉袍、大襟便衣(俗称掩身)、套褂。裤子都是镶着八寸宽裤腰的便裤,颜色以青、黑、白、褐为主。中青年是土布长马衣,黑缎马褂和对襟掩身,颜色以青、蓝、白、柳条为主。小孩上身穿长衫、棉袍、肚兜、肚秋、连身衣,下身穿连马裤、开档裤,色彩鲜艳。老妇人多穿短件由身穿大襟衣裳、单衣、爽衣,下身穿镶腰的单裤、夹裤、棉裤,颜色以青、黑、褐、灰为主。中青妇女,喜穿旗袍,加着短裤,或大襟衫穿便裤。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服饰布料兴工农蓝布、卡机布、龙头细布。男女青年盛穿中山装、列宁装。一般男性农民仍穿对襟衣,农妇仍穿大襟衣。70年代后的确卡的确凉的出现。人造棉布一度流行。卫生衫、卫生裤、毛线之类兴起,旧式长衫逐步消失。进入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青年男女衣着讲究,款式新颖,茄克衫运动服,西装等已很风行。冬天,风雪衣,滑雪衫,羽绒服男女老少皆喜爱。夏天男子兴穿长短袖衬衫,女子兴穿裙。
  旧时男女平时一般穿园口低帮布鞋,冬天穿元宝棉鞋。寒冷雨天,穿竹板鞋,少数人穿靴鞋和钉鞋。夏天只有条件好的能穿蒲鞋,上山下田平时劳动穿草鞋为居多。六十年代后兴穿解放鞋、球鞋。七十年代各种塑料鞋兴起。进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各式皮鞋、少林鞋、旅游鞋、人造凉鞋异军突起,而草鞋已很罕见逐步消失。
  装饰
  在清朝,男子留长辫,妇女窝头髻。辛亥革命兴起剪辫子剃光头为时尚,妇女也留短发,小孩子理“簸箕头”,小姑娘扎“两角扭”。现在男士留西发,女士有的兴烫发。
  旧时男子多数留胡子,女孩额点月红,姑娘用黑膏填柳眉,拔眉毛,搽指唇。做新妇后开始用纱线夹面毛,民国以后男子留胡子渐少,男青年一般18岁就开始刮面剃胡习俗至今。
  小孩习惯载银络环、手镯、脚镯、长命锁。姑娘载银索、耳垂钻孔挂丁响、手上载手镯、金戒指。男子时兴用汤布,汤布用白色粗布制成,约七至八尺长,一尺宽。寒冬时扎腰御寒,盛夏时披肩遮日揩汗。挑以垫肩,洗澡用于擦身遮盖,田间休息用作垫席,平时还用来包东西,旧时农村男子外出或田边干活必须带汤布,它风行几百年,现在有人还沿用。
  解放初时,极少有人戴手表,则是机关单位也较少有人佩戴。改革开放以来,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男女老少,人人手上都戴手表。现在佩戴金项链,金耳环已成为妇女的时尚。
  居住
  俞溪头。柯陈、大箬坑、九里及各俞氏析居村落,建有祠堂厅堂用于祭祖,开井开塘筑坑坝用于饮水洗涤,防火,村口筑水口城,种樟树枫树造经堂,以拦风水。村旁建本保殿,老太公殿以保一村平安。
  住房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为主,三合院建筑称“五间头”、“七间头”、“九间头”、“十一间头”、“九间头”、“十三间头”。大的院子20多间,中间为客堂,俗称轩间,充当红白喜事,祭奠宴用。客堂左右为大房,大房两侧是厢房,窗多以木雕方格。楼下住人或做厨房,楼上安放谷柜,柴火、稻草的。大户农家大房是接新妇时的居室,有几个儿子的,大房优先分给长子儿居住。七十年代后人口增长快,住房拥挤,不少家庭向村申请批基建房,多用土木黄泥墙建筑。
  集体化时私人建房都是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请亲朋好友及生产队社员帮忙,报酬只给三餐饭食,划给工分就算了。至于老师工,只要请一个泥水老师做砌墙脚,一个木工老师做木料,一间屋只须几百元就可以成新居,这些房屋建筑都是呈一字形结构。八十年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村民纷纷建造新屋,建筑材料多作钢筋水泥,红砖建筑,形式多有平台,设走廊阳台,并向高层发展,单家独户自成小院。
  家具
  旧时,一般农家都有大橱、花床、长脚桌、小柜、驮凳、四尺凳、方凳、厚板凳。有小孩农家还有火桶,坐车。以及柜桌,介橱,面盆架,板凳,竹椅等等。
  厨房里,一般设有三眼锅灶,古时也曾有豆腐皮灶。豆腐皮灶。仙岩村为最多。过去有平底铜锅,现已绝迹。炊具有火钳、菜刀、饭锹、铜杓、萝卜烫等。盛具有缸、缸,食钵等,均是陶制品。点火用打火石、纸煤筒,照明有松明、桐油灯、菜油灯、煤油灯。
  改革开放后,传统家具变为陈迹,逐渐被各种时新家具所取代,打火石、松明灯、灯盏头已成为历史的传说,灯笼只限在祈祷、祭祀时使用。

知识出处

俞溪头志

《俞溪头志》

本志记述以俞溪头村为主体,同时也记叙由俞溪头析居的有关村落。全志共分十五章,前设概述、大事记、后设后记、世系图录。世系图录中以俞姓为主,其他姓氏按进村先后顺序排列,包括俞、胡、陈、范、应、周、李、杜、郑、王、吕、郎、吴、富、程、杨、徐、梅、芦、楼、林、朱、黄、汪、陆、郭等26姓氏,男、女同样入编。

阅读

相关地名

俞溪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