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民情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俞溪头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102
颗粒名称: 第十一章 民情风俗
分类号: K892.455
页数: 25
页码: 126-150
摘要: 本章记述了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俞溪头村境内民情风俗情况。
关键词: 民情 风俗 俞溪头村

内容

第一节 岁时习俗
  过年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晚上,称除夕,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称过年(春节)。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洗橱,掸尘,清理庭院。杀猪宰羊、杀鹅、杀鸡、裹粽、起糕、烹调佳肴、烧二年饭、煮三牲祭品。贴春联,谢年。春联,俗称过年对。古时用两块桃木画上门神,挂门上驱魔鬼,叫作“桃符”。后来由画门神改为贴春联。春联用“万年红”写。贴春联也有规矩,若逢年前春,要在交春前放鞭炮后张贴,由家庭中最尊者贴第一张,然后其他人才好动手帮助。张贴也有顺序,先贴大门联、斗方,再贴槛联,然后是灶君,菜橱,栏头,行担,谷柜。年后春一般在年三十日贴,先贴春联后谢年。丧家用素色写,待三年后再用红纸写联。除夕夜全家坐着吃团园饭,叫“更岁”。晚上灯火彻夜长明叫“坐彻夜”。大人长辈用红纸包好钱,分赐给儿孙辈,俗称“压岁钱”。半夜子时即十二点交翌日一点钟时,家家户户开门鸣炮,叫“开门”,象征新年开始。
  年初一,现又称为春节。年初一吃早餐,全家大小都吃鸡子索面,这一天,女人不迭被,不上灶头,不扫地,不拿针剪,不做其它活。中餐食糕、粽,意为“耕种犁头实,子嗣步步高中鳌头”。人们相遇,道喜祝贺,不讲不吉利话,不得罪别人。旧时,大年初一早餐后,家主带领全家大小到祖先画像前拜年,俗称:“拜太公”,焚香礼拜后,由族长向嗣孙分麻酥。每人一双,有功名的和60岁以上老人可领双份或多份。现此俗已绝,近几年继而代之是;大年初一吃了早餐后不少人家,大小串队踏山上坟瞻祖,放鞭炮。年初一夜,早睡觉,不点灯,俗谓“老鼠扛媳妇家”(娶亲)。
  年初二开始,互相串门,走亲访友,谓之“拜年”。旧时“拜年”先向亲戚中最长辈者拜起,一直拜到平辈止。到娘舅、娘姨、姑母、表母、表兄、表姐家拜年,要担麦饼肉,并搭果子,叫双份。平辈的只送果子或其它礼品,主人家多用鸡子索面,粉干回礼,也有用水果回篮的,表示礼尚往来,有吃有余。近几年拜年送礼品有所变化,担麦饼肉的减少,商店买礼送的人增多,小孩子到长辈家拜年,长辈都要送红包,以示对晚辈的爱护。拜年要持续到正月底前才结束。
  立春 习惯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看作是一年中最大的日子,俗称“上春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翠柏、竹枝、冬青等常绿枝叶,表示一年长青,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发家致富,财丁两旺。为了消灾纳福,人们不干农事,不挑肥,不扫地。家长教育孩子不骂人,不相争,不打架,不做坏事。
  灯节 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称为“元宵节”,俗称“灯节”。十三夜开始上灯,十七夜末灯。家家户户都挂上灯笼和纱灯,俞氏的灯笼均号有“历朝科甲”四个大字。十三夜是“大宗灯”,十五夜“上八房灯”,十七夜“下五房灯”,“仙岩灯”在十七夜迎。春节一过,由大宗祠堂管事召集各房理事商议,组织“龙头会,负责迎龙灯事宜,现在由临时凑合的龙头会筹办。
  清明 清明前家家户户都要做稞祭清,在祖坟上标上白纸以示纪念,以前祭祖坟有规矩,先祭始祖、房祖、再祭家祖,在祭族祖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由族长宣读祭文,族人子孙一齐焚香礼拜,添土,烧纸钱,放火炮,祭后分清明“份子”,小麦饼,肉,豆腐,馒头等食品。有的房头在祖坟前分铜板或铜钱,经弗由常产祭祀田开支,祭新清的要提前,俗云:祭新清不过社。解放后祭族祖明令禁止,祭家祖,风俗一直仍存,近几年来有些村恢复祭族祖的仪式,经弗由参祭者筹集。机关,团体,学校祭扫烈士墓,敬献花圈,追念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风甚盛。
  立夏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这表示夏天开始,旧时夏天开秧门,现在早稻已插秧结束,立夏日要吃红枣鸡蛋,俗称“接脚骨”。因为过了立夏农事繁忙,吃这些东西是健身的作用,立夏日禁忌坐门槛,说坐门槛要脚酸,立夏吃红枣,鸡蛋的习俗现在尚存,有些家庭妇女还给自己的父母送红枣以示尊敬。
  端午节 又叫“端阳节”意即第一个“阳节”象征着阳气开始旺盛,吃过端午粽,棉衣远远送,人们不必担心再有寒潮了。
  这一天,节日气氛甚浓,家家户户都要摆筵供祀祖先,俗称“做羹饭”,吃的是粽子,麦饼,佐菜较丰,门口上插上昌蒲艾叶,挂钟馗像以驱鬼驱邪。还要进行大扫除,家院四周墙壁;里里外外,以及家具农具都要喷上雄黄酒,用以灭除蝇,蚊,蝎,蛇,蜈蚣,谓“驱五毒”,全家人都吃大蒜,喝雄黄酒,据说喝过雄黄酒不会发痱子,生疥疮。小孩胸前佩挂五色皂线制的香囊,俗称“香包”,也有用樟脑丸为蕊组成各种绣球,给小孩悬挂以隔消气。现在旧俗尚存,只是挂“香包”的小孩不多了。
  七月半 人们称它为“鬼节”,家家户户都要“做羹饭”。摆筵供祖先来受餐。据传以前一些没有后代的孤魂野鬼无人祭祀,经常要吵闹,很多善良人家在祭祀祖后,用篮子盛着酒肉,饭拎到村头路口招魂野祭。做了路头羹饭“施孤魂”,一个村才会万事平安。
  中秋节 旧时八月十五日中秋夜,民间都要摆月:吃团圆饭。黄昏时分,全家吃过团圆饭,就在庭院或家门口设桌摆设,月饼、糕点、粽子、菱角、莲子、石榴、苹果、桔等。摆出花色品种,家家户户竟争,以花色繁多为荣,待月亮东边山上吐临,就点香拜月,到月下屋檐时,就收拾摆月供品全家人坐下来吃,家中如有雇用工者,要请佣人、长工、伙计、学徒同吃,边吃边谈生意经,借此定“留”“退”。故佣人们说吃“中秋”是:“眼泪酒”。相反,端午节月亮虽残缺,吃的却是“快活酒”。现在摆月还很时兴。以前是外公婆送月饼、粽给外甥过中秋节。现在是晚辈向长辈送月饼、鸡等高档物品,祝贺中秋。
  八月初九 家家户户都要裹粽、杀鸡过八月初九游案。敬胡公,由俞溪头、溪下周、麻车口、湖圹、云溪、太表、峰箬、每10年转轮、下寮与坑口金、赤岩口与高后冯、柯陈与九里,20年转轮供奉胡公神座,每年进行盛大的游案打罗汉活动喜庆。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代把六叫做阴数,把九叫做阳数,九月九日都是阳数,故称“重阳”,民间有重九登高消灾得福,赏景赋诗,吃重阳糕的习俗,近年来一些老人在重阳节外出旅游开开眼界。现在浙江省人民政府明文规定,九月九日为“老人节”,村老年协会年年要举行开茶话会庆祝活动。
  冬至 也叫做鬼节,为下世人过年,家家户户要做糯米经团,做羹饭,在堂屋、明堂、路口摆桌子,用酒肉饭、菜、豆腐摆祭下世人,边祭边烧阴司票(冥币)和纸锭(白银)金银山,以超度转世再做人,摆祭的肴饭很讲究,烤豆腐要方而大,转世有大耳朵,可做官、长寿有福相;烧大蒜不敲碎,下世人转世会精打细算,成家立业,发家致富;炒葱要整根,下世人转世聪明能干,智勇双全,求取功名,青云直上。
  第二节 婚嫁习俗
  旧社会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全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人权属丈夫支配,有权有钱者,可娶妻纳妾。贫困农家度日艰难生活无着,只得租妻及典妻他人。有些农家难以娶媳,只得收养童养媳,妇女丧夫不得改嫁。
  租典妻室 封建社会时,男子丧偶,无力接弦,或妻久婚不育,男方可与他人订立契约,另娶一妻,选定日期同居,时间一般都较短的叫租妻。所谓“典妻”者,多属女方久不生育,深虑绝后,不准丈夫纳妾,只同意丈夫典妻,被典的妇女,因丈夫多病或债务所迫,子女多,生活贫困难以度日,其丈夫自愿出典。一般以一年半载为期,立典约为凭,在典期间,女方去男方同居,若受孕后则回夫家,不得再与典主同居,受典之妇仅负生育之责,所生子女归典主,不准认母子关系。
  买妻与卖妻 大多数都是夫妻不和,婆媳关系紧张,丈夫赌博输了大钱,做生意亏了本钱,生活艰难,不得已、才出此计。男方事先找好买主,托中间人讲好价钱,写好出卖契约,买方付钱款给卖方,约定日期来家接走,有的卖方骗妻子外出做活时,买方来强行拖拉走。有子女留下,也不准认母子关系,民国时期,俞溪头曾出现过多起“买妻卖妻事件”。,
  寡妇与童养媳 旧时妇女重烈贞操,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猫狸绕山走。有“称过骨头,买过肉,活为我侬,死为我家鬼”的说法。如丧夫改嫁,就是大逆不道。青年丧夫,不再改嫁,在夫家守寡,以“一妇不配二夫,一家井水食到底;追求请旨:旌节流芳为荣。
  有些农家孩子众多,经济不富裕,就抚养他人幼女为媳,称之为“童养媳”,有的夫妇婚久不生育,相信占卜:先开花,后结子,就是抚养他姓幼女作“女窝”,待生子后,初以姐妹相称,后结为婚姻,男女年龄差距甚大,谓之“等郎媳”。
  招赘与进舍 因女方无兄弟,其父母招婿居女方,生下子女跟母姓的谓之“招婿”。妇女死了丈夫不出嫁,招夫同居的叫进舍。
  冥亲有的夫妇、儿子早世,为念骨肉之情,免得断后,也要为儿子物色对象攀阴亲,所物色的对象一般都是早世的女子。对象物色好了,然后托人去亡女家父母说亲,经亡女父母同意之后,就焚香烧纸钱,做简单的阴司亡魂结婚过门仪式,亡儿亡女相亲,民间叫做冥亲。
  异亲人生做父母的都十分关心子女命运。经常要请算命先生算时辰八字,或请神汉巫婆卜占福禄命运如何,认异类某佛为亲爷亲娘,以求儿女安宁无事。算命先生和神汉巫婆往往察看来求者。面相言语举谈,灵机一动,念念有词,说什么某年某月运气不好,有田缺难过,要破财克人,若认异物为亲,某佛为父母,包你儿女平安大吉。做父母的谁甘愿受克子女,于是就听从算命先生和神汉巫婆的指点,认吕纯阳,关公、观音娘娘、陈十四娘娘、枫树爷、樟树娘等等为爷娘,化克为大吉。
  定亲 男方首先要托媒人了解女方的生辰、家境、人情、地位,讲究门当户对,还要经算命先生合八字,是否有冲克,认为可以,男方再托媒人提红包,糕点去相亲,俗称“望亲”,女方家长一见来意,故意叫女儿送茶,同媒人见面礼,媒人察之相貌举止,心中有数,再介绍男方情况,如女方家长同意即请媒人上酒席以谢劳驾。如有不同意,不请席,不收礼,媒人辞去。双方相中了,则行筹办定亲礼,定亲俗称“拜求”,由男方选双方都认识的夫妻双全,子孙满堂的传言人两个,叫做“宾人”,俗称“利市人”,拎着凉笼篮,篮里装有聘金,衣料,首饰,果子袋,男方庚贴,饰万年青,扁柏枝,以示万年常青,送至女方,称之为“担聘”。女方收下庚贴,礼品仅收一半,回篮的东西是女方庚贴,男方戴的帽一顶,鞋一双,袜一双。一经定亲,即结成夫妻关系,双方不得翻悔。定亲之后,要定成婚迎娶日期,由男方请风水先生按双方的龙凤庚贴,择定迎娶吉日,托媒人送往女方,谓之“拎日子”,拎日子定亲后,女方就准备置办嫁妆,做上贺鞋绣花枕,制新被,用浸过米水的“生布”,(即就是白色布),制就成新妇穿的衬衣裤,裤斗不缝合,谓之“洁白”。
  迎娶 旧时婚礼仪式隆重又繁琐,以免新娘日后被人说是上门货,新郎家要备花轿去抬新娘,在迎娶前一、二天,男方要向女方担送大小馒头若干,连尾猪肉一爿,猪头一个,鹅一只,酒一坛,糕一格等彩礼。并附送有:“厨、灶、吹、樽、唱、盘、梳、妆、迎、送”10个红包,红包归属是:“厨、灶、樽、盘”4个红包归跟灶者。梳、妆两个红包归扮上轿者。“吹、唱”两个红包,归乐队,小唱者。“迎、送”两个红包,归轿夫。发箱也在提前一、二天进行,嫁妆要视双方家庭经济条件而定,一般传统嫁妆,全红漆木器,有箱几双,内装四季衣服,其中必有一只素箱,不上漆,专装孝衣。桶有:马桶、面桶、脚桶、饭桶、衣桶,此外还有衣橱、书橱、大凳、小凳、四尺凳、方凳、椅等。红漆竹器有大小考络、凉笼、小饭篮、尖坤篮、花盒、火笼。五金:锡烛台、锡茶壶、铜火囱、铜鞋拔、手剪、小铁锤等。此外还有棉被两条以上,枕头一对,(内装谷或豆麦)布怅一床(大多是白地青花)。连根带枝青竹两根上挂怅钩,还有梳妆台,镜箱,手饰盒,灯具等。在被、帐、马桶内还放红包各一个,各由铺床,挂怅和第一个开马桶放尿的小孩取之。发箱时女方托媒人带往锁匙,谓之“解箱”。新娘上轿前,须由利市人,即夫妻双全子孙多的妇女梳上轿头,叫扮上轿。新娘在淋浴更衣后,听从扮妆,扮妆时桌上要摆上轿饭,这碗饭盛得特别满,结好果子袋,即就是肚兜袋,内装五色果子,即花生,瓜子,白果,桔子,石榴之类,和一双红鸡蛋含百子之意。穿上红棉袄,披霞帔,载凤冠,盖上红头巾。梳妆完了。新娘脚不踏地,踏在地毯上准备起身。上轿前先辞谢父母养育之恩,行跪拜礼,再拜长辈,亲友。礼毕点上全堂灯彩,开锣鸣炮,由大哥抱上轿,二哥揭开轿帘,母亲在房内哭上轿,并用一个团匾从楼上往楼梯上滚,谓之:喜事园满完成”。母亲若上轿,其哭若唱,哭着:囡啊囡,花轿点灯两头红,外甥生来望外公啊囡?”……越哭越发意。送上轿的利市人,及亲友左邻右舍都手持点燃的红腊烛,送在轿前,也跟着哭,分发灯花生果,母亲边走边哭,上轿之后,母亲回头继续哭,囡啊囡,脚踏阶沿边外甥生来一驮牵啊囡!……哭声唱词因人因地不同,由哭嫁者各自发挥。花轿到男方门口,所有的亲朋都去迎新娘归门,归门时辰到,新娘不出轿门,归门时要放火炮,新娘由“利市人”扶出下轿,一路踏着麻袋归房,脚不着地。领袖姑娘分花生果,发灯,以早生贵子,子孙满堂讨兆头,麻袋从轿门前展转铺垫到新房。谓之“传代”。新娘落花轿,先吃鸡子茶,象征“结子”。新娘落轿吃过鸡子茶要进行拜堂仪式,堂厅正中挂一幅“天官赐福”或“福禄寿喜”的画轴,设香案桌地上铺毡毯,新郎新娘在“领袖姑娘”陪同下行三跪九叩礼,先拜天地,后拜祖宗,继拜公婆长辈,再夫妻互拜,然后送入洞房。
  结婚当夜要分新妇果子“喜糖”闹新房,俗称“吵新妇”有文闹,武闹两种,文闹比较文雅。武闹有越吵越兴旺之说,迎亲娶妇之家闹而不厌。闹新房有“望恭喜”、“团果子谜”、“送房”、“迎灯”等活动,更有趣的是武闹者,有的小孩和小年爬在床底或桌下,偷取新娘,领袖姑娘鞋的或偷手巾、偷枕头的,偷到手要以果子换取,有堂倌、厨师、亲眷等内情人参与。待新娘新郎洞房后,又有偷凤冠、霞帔、棉被、衣服的,一经偷出,当即鸣炮把主人家惊醒,主人家反倒喜孜孜的。做大舅的却伤脑筋,这些娘家物被偷的,赎回的责任在大舅。无凤冠、霞被,第二天难以拜见长辈,故一发现被偷,就得与闹者进行“赎物谈判”,讨价还价,以糕点、果子、喜糖、香烟赎之。
  次日在堂厅设香案做羹饭,在案前摆两把椅子,新郎新娘穿礼服,然后请族长,亲属上座,俗名“拜见”受拜者都须给新娘送红包。晚上设宴请大舅、大宾,大舅、大宾、媒人引为上座,其他按辈份就座,邀亲属长辈作陪。新郎要向大舅和族长敬酒三巡。表示对妻舅,宾人酬谢之意,在新娘行见面礼时受了红包,须给长辈回送上贺鞋。
  回门与大归 在新娘过门后第四天或第五天,由岳家接新女婿偕同女儿回家,俗称“回门”。岳丈与新女婿行初交见面礼,然后由岳丈家邀请族长,宗室见面,新女婿要一一送礼,受送者都要红包回敬。现在回门之俗,多以次年春节时取代。
  婚后一、二个月,新娘要择吉日回娘家探望父母,谓之“大归”。回娘家住一段时间,期满回夫家,带回大量的粽子,俗称“大归粽”。馈送所有送过礼的亲邻,每户16只到30只,尔后,每年“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几个大节,都由娘家送来各种俗定的礼物,均按上述俗例进行馈送。现在此俗大都已免。
  解放后,政府实行废除旧婚姻制度,禁止收养童养媳和婚姻买卖,1953年颁布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双方到了法定年龄,通过双方自愿,可以到结婚登记机关登记发给证明,即成合法夫妻。
  政府号召提倡婚事新办,婚礼从简,现在有提倡举行集体婚礼的,有举行旅游结婚的,也有的不讲排场,只分分喜糖,香烟简办的。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快,也出现讲彩礼,置办高档嫁妆和大摆酒宴现象。
  解放初期结婚,有组织秧歌队送新妇到新郎家中去,废坐轿为步行。后有兴手推车送新妇到新郎家中,现在由于交通方便,迎娶新妇时,用自行车、汽车、小轿车迎亲。迎娶亲时,亲戚朋友的送礼一革古旧,所送的礼品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担糕、送中堂,演变至今送高挡礼品,礼品越送越高档。镜框,中堂是不可缺的,分喜糖香烟更是婚礼中重要一环。定婚要分定婚糖,结婚时要分结婚糖,宴席上还要分摆香烟,喜糖。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男女青年对于在恋爱婚姻观念上,认识到嫁男嫁女都一样,女方可以嫁到男方,男方也可到女方落户。
  第三节 生活习俗
  主食
  旧时常年膳食:一日三餐,农忙季节夏秋时,才烧四餐,通常以饭、粥、羹、饭汤为主,间以玉米、荞麦饼、毛芋、萝卜菜等。
  饭分大米饭、糯米饭、栗米饭、萝卜丝饭、菜饭、蕃茹丝饭、麦饭,还用其它盛器烧制的饭甑饭、铜罐饭、蒲篓饭等,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合作化时,各生产队村民到远路山坑做活,都经常带铜罐烧饭,其烧的饭特别香,民国以前成群结队外出到仙居担盐或做生意,带烧制的蒲篓饭有独特的风味。粟米饭,糯性较糍吃口好,风味带香,一些外地客很喜欢吃俞溪头粟米饭。
  改革开放前,常年吃大米饭人家不多,一般春天以蕃薯丝饭、菜饭为主,夏天豇豆饭、南瓜饭,秋天南瓜饭、蕃薯饭,冬天番茹丝饭、芋萝卜块、萝卜丝饭、菜饭等等。
  米粥:有大米粥、糯米粥、绿豆粥。番茹粥,俞溪头以前以番薯粥、菜粥为主。
  羹:有米粉羹、糯米羹、麦羹、玉米羹。其中旧时以花麦羹、玉米羹、花麦羹为最普遍。
  糕:有发糕、糯米糕、糖洋糕(千层糕)、番薯糕等。每年七月十五日家家户户制作糖烊糕过节。现在已很少见到。
  饼:有麦饼、糯米饼、花麦饼、粟米饼、花麦饼、高梁饼秼穄饼(玉米)。用麦粉制成的还有肉麦饼、糖麦饼、小麦饼、麦饼、麦饼爿、角干麦饼。尤以栗米饼、花麦饼、高梁饼为特色。有吃高梁饼,第一餐闭门食,第二餐开门食之说。以前种植高梁是本地品种,均糯牲,吃口较好,一餐吃饱,一整天肚子均不会饿。
  其它主食,有馒头、包子、索面(面条)、花卷、铰子、年糕。
  副食
  年节要到,家家户户都要炒米胖、炒米粉(米翁)、舂年糕、舂麻糍、蒸糕、煎撒、煎番薯片等。其它副食品种繁多,有炒玉米、发丁、炒豆、爆米花、爆豆、油炸豇豆酥、千筋绞、煎散、蕃薯片。糖类有麻片、花生糖、米胖糖、粟米糖、豆糖、粉干糖、发胖糖、爆米糖。冷饮有择子豆腐、蕃薯粉豆腐、青草腐、绿豆汤、赤豆汤等。
  许多农家都有自酿的米酒,年年入秋后就用早米自做红麯,以前做红麯要请青田人制做。现在有一部分人自已做。立冬前后普遍用糯米进行酿酒,约一个月后即可饮用,解放后八十年代前,粮食作国家统购物资,政府曾禁令民间酿酒,一经发现就处以重罚。私自酿酒者都得偷偷摸摸。80年代改革开放后,放宽民间自用酿酒的政策,因此俞溪头家家户户都酿一点,以备宾客来临和节日备用。
  节日食谱
  春节过年 鸡子索面、年糕、发糕、粽、小麦饼。
  元宵 粽、麻酥。
  清明 清明果、金团。
  立夏 红枣、鸡蛋。
  端午 粽、麦饼。
  7月半 麻糍、糖洋、麦饼。
  8月初日 粽。
  中秋节 粽、麦饼、月饼、糯米饼。
  重阳 糕、粽。
  冬至 金团、麻糍。
  服饰
  民国时,俞溪头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棉花的习惯,以自纺棉纱,织土布成衣为多,一到晚上来临或雨雪天,到处可听到纺棉纱、织布声。织成布后又自染成靛青蓝、黑色的布,自己不会染色者,请师傅或拿永康县城、芝英、壶镇染店染。
  旧时男性,老年人穿长马衣(长衫衣)、棉袍、大襟便衣(俗称掩身)、套褂。裤子都是镶着八寸宽裤腰的便裤,颜色以青、黑、白、褐为主。中青年是土布长马衣,黑缎马褂和对襟掩身,颜色以青、蓝、白、柳条为主。小孩上身穿长衫、棉袍、肚兜、肚秋、连身衣,下身穿连马裤、开档裤,色彩鲜艳。老妇人多穿短件由身穿大襟衣裳、单衣、爽衣,下身穿镶腰的单裤、夹裤、棉裤,颜色以青、黑、褐、灰为主。中青妇女,喜穿旗袍,加着短裤,或大襟衫穿便裤。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服饰布料兴工农蓝布、卡机布、龙头细布。男女青年盛穿中山装、列宁装。一般男性农民仍穿对襟衣,农妇仍穿大襟衣。70年代后的确卡的确凉的出现。人造棉布一度流行。卫生衫、卫生裤、毛线之类兴起,旧式长衫逐步消失。进入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青年男女衣着讲究,款式新颖,茄克衫运动服,西装等已很风行。冬天,风雪衣,滑雪衫,羽绒服男女老少皆喜爱。夏天男子兴穿长短袖衬衫,女子兴穿裙。
  旧时男女平时一般穿园口低帮布鞋,冬天穿元宝棉鞋。寒冷雨天,穿竹板鞋,少数人穿靴鞋和钉鞋。夏天只有条件好的能穿蒲鞋,上山下田平时劳动穿草鞋为居多。六十年代后兴穿解放鞋、球鞋。七十年代各种塑料鞋兴起。进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各式皮鞋、少林鞋、旅游鞋、人造凉鞋异军突起,而草鞋已很罕见逐步消失。
  装饰
  在清朝,男子留长辫,妇女窝头髻。辛亥革命兴起剪辫子剃光头为时尚,妇女也留短发,小孩子理“簸箕头”,小姑娘扎“两角扭”。现在男士留西发,女士有的兴烫发。
  旧时男子多数留胡子,女孩额点月红,姑娘用黑膏填柳眉,拔眉毛,搽指唇。做新妇后开始用纱线夹面毛,民国以后男子留胡子渐少,男青年一般18岁就开始刮面剃胡习俗至今。
  小孩习惯载银络环、手镯、脚镯、长命锁。姑娘载银索、耳垂钻孔挂丁响、手上载手镯、金戒指。男子时兴用汤布,汤布用白色粗布制成,约七至八尺长,一尺宽。寒冬时扎腰御寒,盛夏时披肩遮日揩汗。挑以垫肩,洗澡用于擦身遮盖,田间休息用作垫席,平时还用来包东西,旧时农村男子外出或田边干活必须带汤布,它风行几百年,现在有人还沿用。
  解放初时,极少有人戴手表,则是机关单位也较少有人佩戴。改革开放以来,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男女老少,人人手上都戴手表。现在佩戴金项链,金耳环已成为妇女的时尚。
  居住
  俞溪头。柯陈、大箬坑、九里及各俞氏析居村落,建有祠堂厅堂用于祭祖,开井开塘筑坑坝用于饮水洗涤,防火,村口筑水口城,种樟树枫树造经堂,以拦风水。村旁建本保殿,老太公殿以保一村平安。
  住房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为主,三合院建筑称“五间头”、“七间头”、“九间头”、“十一间头”、“九间头”、“十三间头”。大的院子20多间,中间为客堂,俗称轩间,充当红白喜事,祭奠宴用。客堂左右为大房,大房两侧是厢房,窗多以木雕方格。楼下住人或做厨房,楼上安放谷柜,柴火、稻草的。大户农家大房是接新妇时的居室,有几个儿子的,大房优先分给长子儿居住。七十年代后人口增长快,住房拥挤,不少家庭向村申请批基建房,多用土木黄泥墙建筑。
  集体化时私人建房都是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请亲朋好友及生产队社员帮忙,报酬只给三餐饭食,划给工分就算了。至于老师工,只要请一个泥水老师做砌墙脚,一个木工老师做木料,一间屋只须几百元就可以成新居,这些房屋建筑都是呈一字形结构。八十年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村民纷纷建造新屋,建筑材料多作钢筋水泥,红砖建筑,形式多有平台,设走廊阳台,并向高层发展,单家独户自成小院。
  家具
  旧时,一般农家都有大橱、花床、长脚桌、小柜、驮凳、四尺凳、方凳、厚板凳。有小孩农家还有火桶,坐车。以及柜桌,介橱,面盆架,板凳,竹椅等等。
  厨房里,一般设有三眼锅灶,古时也曾有豆腐皮灶。豆腐皮灶。仙岩村为最多。过去有平底铜锅,现已绝迹。炊具有火钳、菜刀、饭锹、铜杓、萝卜烫等。盛具有缸、缸,食钵等,均是陶制品。点火用打火石、纸煤筒,照明有松明、桐油灯、菜油灯、煤油灯。
  改革开放后,传统家具变为陈迹,逐渐被各种时新家具所取代,打火石、松明灯、灯盏头已成为历史的传说,灯笼只限在祈祷、祭祀时使用。
  第四节 喜庆习俗
  贺出生
  出生子女,要去娘家、岳父母家“报生”。娘家要送“娘家米”,酒、红糖,鸡蛋及婴儿穿的肚秋、青白色的毛衫,给报子带回。亲戚朋友都要担送鸡子篮,以示祝贺。
  孩子出生第三天,请接生婆洗三朝浴,备牲礼祭祖宗,敬天地,设宴请客“贺三朝”。向邻居馈送杨梅糕果。婴儿满月,要理发系红手绳,以防婴儿双手缩进不便穿衣,希望孩子长大后双手规矩。贺满月时要做“本月馃”分送担过鸡子篮的亲戚邻居,每家32只至36只,必须双数,近几年做“本月馃”改用馒头或买饼干、水果代替的人日渐增多。
  小孩满周岁,俗称“对周”,外婆家要裹“尖头粽”(以红枣,豆沙为馅)担送给女儿家贺对周。分给担过鸡子篮的亲友和邻居,每只篮至少二、三十个。收受对周粽的亲友,又要回送鸡子或衣料。
  祝寿
  每逢生日,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吃“鸡子索面”,有“吃过鸡子索面,越来越健”之说。小孩十岁生日,外公婆送长衫棉袍,鞋袜,帽,娘舅送大公鸡。设宴请客后,还用生日粽,熟猪肉一刀,糯米糕一角,鹅肉一方回礼篮。四十岁一般不贺寿,有“贺卅不贺四,贺四要淘气”之说。贺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岁。贺百岁更隆重(有的农家96、就贺百岁)。富裕人家,还要做两日三夜日戏,请客贺寿,酒后让客人带回上寿馒头回家。
  九十年代以后,村民生活水平提高。贺出生,贺生日,大办酒宴风行日盛,但有的亲属,只送衣料,欢聚一堂以表庆贺,对近年来高寿者,老年协会送礼品为之祝贺。还作兴放生日电影,全村为之喜气洋洋。
  第五节 营造习俗
  “竖屋娶亲千年期”。农家对建房都郑重其事,要挑择吉良辰开基。
  旧时竖屋都是土木结构,根据竖造面积,在四角定桩,叫定基。敷石灰线后,就要挖几锄,叫“开基”也称“开工”。四角定桩,放柱藏盘竖门槛,做狗洞时,都要给工匠包利市,做木起工也要挑日子。
  上梁要请风水先生选择吉祥日子。上栋梁日子,亲朋邻居要给主人送礼道贺。送红包、米酒、杨梅糕果、贺联、中堂火炮等。宾客需准时赶到。参加捧屋柱,搬砖瓦,凑热闹。上梁时辰一到,鸣炮上梁,在梁上贴上“紫微拱照”“福星高照”之类的横披。主人还要分糖果、发丁、响子。上好梁后,挂上灯笼、米筛、手剪、镜、尺、响子(一对)、鸡笼(一只内装一只红毛大雄鸡)、挂茶叶、谷米,以招吉驱邪。
  祭鲁班 上梁后当日设一副猪头鹅,一格糕、一格馃,一缸酒,一灶豆腐,红包利市,宴礼于,墨斗,角天,斧头之前,俗称“祭鲁班”。祭时敲锣打鼓,放火炮,主人在新屋内设宴请客,答谢亲友,筵席中少不了麻糍。把祭鲁班猪头鹅,糕馃,米酒,利市让工匠带回去,把响子分给客人。
  宴请 入座有序,首席就座的为石匠。石匠打石基面,泥匠奠基,木匠竖柱,以石为首,接着按辈分排座。
  上灯 上梁的当天晚上,开始在梁上点灯笼。上灯3天后收灯,梁上取大雄鸡继读养起来,“千年鸡”(意即千年基)。主人只养不杀,别人偷去不追究。
  归屋 点好两盏灯笼。手秤为主人象征,扫帚畚斗是勤俭象征,从老屋领出一直到新屋。归屋时,主人拿手秤先进屋,接着让扫帚,畚斗进屋,再把其它东西搬进去,然后宴请对竖造帮忙过的亲友匠人等。
  第六节 丧葬习俗
  人死了,按其年龄不同,对丧事的称呼也不同。儿童死了,称“取债鬼”,不举行丧礼。如属婴儿,用破棉絮破草席络了丢入“故童塔”;36岁以下的人死了称“短命鬼”其灵枢不能坐祠堂厅堂,高寿人死了,称为“喜丧”叫“寿终正寝”。死于外村者,尸体不进村。旧时丧葬礼仪隆重而繁琐,丧事繁忙,故有“死人忙”说。
  送终
  病人弥留未曾咽气时刻,即要换上寿衣干净衬衣,布裤,棉衣,男衫女裙,净身饰容,移出室外,停放香火轩间。死后,全家大少点起灯笼,手执香火把,并把死者睡的草席、草垫、加纸雨伞1把,草鞋1双,纸糊插袋1只,上书死者姓名、郡里,内装锡箔银锭,男女号哭送至村口百步外出路旁焚烧,谓之“送活无常”。焚毁结束,衣服反穿,腰束稻草绳以示戴考,邻里相帮将死者用过的床、桌、凳搬出室外浸入池塘中,让其日晒雨淋。
  吊祭
  上灵床之后,口含铜钱一枚,用粗纸盖面,谓之“阴阳—纸隔”双手握拳放置胸口,示意“心意满足”,辞世。随后,宗亲眷戴伞提灯笼,边走边号哭,往坑河水中投一铜钱,取水少许谓之“买水”。回来用巾蘸水揩尸体手脸,谓之“洗浴”。浴后,女眷又要戴伞提灯边走边号哭,跪在村口裹灰粽7个,挂在竹丫上携回插于尸手,给死者作为到阴司冥路上的“点心”。灵床之首点上“材头灯”。用盘盛菜油,放灯草一根作蕊点着,上香供奉,昼夜不熄。
  尸体停放的轩间设奠,灵床前挂起帏幔,帏幔中央设奠桌。挚亲邻里就带丧礼前来吊祭,往吊者要把丧礼物品送至灵堂,放在供桌上,同时叩首跪拜。主妇见吊丧者至,开音哭号,并陪到灵前致哀。
  请风水先生择好“入棺”“出丧”的日子,择好坟穴方位朝向,然后向亲眷,报丧。报丧人身穿反衣,手执雨伞,一看便知。报丧时若无暇吃点心,也要喝口茶,有“报死不空口”之说。报丧人走后,女眷哭丧,相送至门口,随后准备丧礼,至亲要备整灶豆腐、香烛、炮纸、锡箔一盒(用五彩纸包之),彩被一条,女婿还加送鸡,猪头,鹅,其他亲友只送香纸包。
  入殓
  “棺材”,雅称为“大屋”。生前准备的叫“寿材”一般高寿者所为,也有久病不愈者,建材冲喜的。死后临时制成的叫忙材。
  棺材造型有大,小和头之分,大和头雕刻“福禄寿”的合体字,小和头刻有“寿桃”含祝福之意。棺材颜色有红,黑两种。但大小和头都漆朱红,俗称“朱漆棺材两头红”。含有世上泉下都兴旺发达之意,制做棺材需给木匠双个工资和利市红包,做寿材的还要设宴请客。
  入殓,又叫“落棺”。一般都拣过时辰,有诸多禁忌。从遗体上取下灰粽3个丢弃地上,同时亲属吩咐死者,“不用惊怕”“遇狗吠,以粽投之”,“望白路走”等语。并从尸口取出铜钱丢于地,给死者喂鸡子茶,由喂者插一丁点蛋白放尸口中,嘱咐,“要吃自己的鸡子茶,莫吃路上外婆茶”。外婆茶又称奈何茶,死者在阴间吃了奈何茶,就会神志不清。仪式做完就抬尸进棺,抬尸进棺前,棺内事先撒上石灰木炭垫上粗纸,辅上垫祷放好枕头,脚踏棺边放五谷袋1只。抬尸由子女长者捧头,次捧腰,幼捧脚,然后由下向上一幅一幅盖彩被,谓之“高升”。彩被要单数,不然以红低代之,盖彩被,先盖主家的,后盖亲友的,盖一条念一声,这是某某所送,盖毕上棺盖,敲紧四“壬”。
  出丧
  出丧前,先做材头羹饭,制成白衣白帽,披麻戴孝,材头羹饭要摆双套碗具,其中一套专为“解差哥”所设。“解差哥”席上只放筷1根,谓怕“解差哥”吃得太快,会抢食。
  材头羹饭做毕,亲眷齐集,举行隆重的祭亲奠“排祭”仪式。这是送亲人上黄泉路,要高高兴兴,不能啼哭。祭品非常丰富,轮批祭奠,全副猪头鹅、全鸡、酒、敲锣打鼓,鸣炮奏乐,身穿白衣,孝男孝女与灵枢并列各向外跪着,向祭客致谢。
  时辰一到,灵柩起扛,就不能落地,走三步暂停,由阴阳先生“敲水碗”,据说死者朦胧如梦,一听水碗敲响,始知自己已死,阴阳先生在棺材背放上“水碗”,杀鸡血绕棺材旋转。口中念念有词,阴阳分界,千水断流,以斧击水碗,此时亲人才开始嚎啕大哭。亲眷邻里皆戴白帽,手执香束,送灵柩上山。
  宾葬列队最前面,由一人拿“火把”,引路。次是提着香碗的“孝男孝孙”不得回头看。再次是领香烟和担香纸火炮者,再其次是敲铜锣京鼓吹唢呐乐队。富户人家还有执长旌,旌上书死者头街,姓氏。后面才是灵柩,灵柩两旁由女婿,子女“守材”,最后面是送殡列队。嚎啕哭唱声伴随锣鼓声,缓缓送殡而行,拎香纸篮的一路负责散纸钱,“路纸”,说是“买路”做路标。让灵魂往返畅通。遇到坑、桥都要上香放火炮,谓之买路引渡。
  出丧时,当灵柩起行,丧家用两人,一人手执桃枝桑条,一手执茶叶,米、石灰、泥沙篓,另一人紧敲大锣,从死者室中循行灵之路,快步赶至村百步外,名曰:“驱鬼赶舍”,不让鬼魂留舍。灵柩行至各家门前,各家都要燃点稻草火烟,叫作“防阴气”。
  灵柩入穴后,送殡者要撮一把泥土丢在棺材,叫做“添土”,阴阳先生在棺材背上“喝山”“散五谷”。接着卸下白孝,点燃“桂子”灯,背上“红被红纱”抡先回家,谓之“领灯抢头红”。
  殡葬后,丧家请亲邻宾客吃饭,饭后拿着主人回送的“利市豆”回家,无论人畜食都很吉利。殡客不能再留过夜回家,主妇大哭送客,回送客人小爆竹一串,客人点着灯笼离去,回到自己家门放鞭炮“点灯笼进门,表“兴旺”之兆。
  殡葬后,要送火种3日,由人点燃稻草火把带上瓦片铁钉(意为下世用火刀火石)第一个晚上送到坟上,第二个晚上送半路,第三个晚上送出村口百步外。
  祭七
  据说,死者阴魂要七天过一关,总共要过七关,四十九天。为让其安全过关,每过一次关,需做一次羹饭,三七羹饭丰盛,有“上世贺八十,下世贺三七”之说。如遇阳七(即农历初七,十七,廿七),鬼魂不敢出来进食,必须头一天做,七个七中,三七最为隆重。
  做“三七”的仪式是:傍晚上坟接灵回家,家摆茶点、酒席、设灵位,还要请缙云北山人制纸屋,俗称糊灵(三间、六间、九间或十一间)。纸屋案桌前摆金山银山等祭品,请道士(念佛先生)“解结”。解结谓新死者不甘心离世入阴间,再超生做人。其解词有“十殿阎王”、“二英雄”、“十骷髅”、“十二个手结”等,“解结”也以说“解说”,解说生死有素,与人行善,莫作奸恶,表彰英雄之类,深夜丑时仪式完毕后,送灵上坟焚化纸房,熄灭灯火,异路回家,次日宴请送礼过的亲友及丧事动用者。
  “一七”、“二七”羹饭简便,“四七”、“五七”较简略。“六七”由女儿设奠,担猪头鹅上坟祭奠,路上不准歇担,祭后挑回娘家请客,“七七”也叫“满七”第二天即五十天,要做“满筵”羹饭。用盘碟8副,酒席丰盛,宴请祖宗4代,示意本房新增阴灵,拜托诸亲旧阴灵携带指点。
  满七后要把神牌木主,送坐“香火轩间”、“祠堂”的神厨,俗称“上家堂”,也叫“归主”。逢时过节,享受香火供奉,子孙礼拜。
  解放后丧葬习俗礼仪有所改革,有些迷信活动逐渐消失,入殓出殡也从简。亲友吊唁,都以送花圈、戴黑纱、每逢老年逝世,老年协会都要前往吊祭,开追悼会。近几年来旧习俗还在流行,有的是旧俗和新俗结合。
  第七节 信仰习俗
  俞溪头村宗教有佛教“三教”。有的信基督教,有的信道教三种。三种教,出于教义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是“以求保佑,降祥赐福”。信佛教
  俞溪头信奉佛教人众多,且历史悠久,自宋、元、明、清迄今民国,据旧宗谱记载,有僧徒几十人。均出家在附近寺庵及毗邻县市。
  佛教徒分僧众与信众两种,僧众基本为出家和尚和尼姑。信众即在家信奉佛教之男女群众。僧尼众徒必须恪守清规,戒酒除荤吃素,信众则不然,有吃长素的,也有逢初一、十五吃素的。
  信基督教
  基督教是19世纪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宗教,永康的基督教是在光绪四年(1878),由英国人传教士与牧师首次来永康传教,先后在县城和唐先设置教堂传教发展信徒。有内地会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两个派系。内地会属英国差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属美国差会。
  民国17年(1928)在全国反帝运动影响下,内地会改称为中华基督教自立会,县内设总会,乡下分设立分堂,俞溪头解放前信教教徒不多,直到70年代始才有人信教,现已发展教徒数十人,有内地会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两个派系。前者人数居多。1950年中国基督教内发起了自传、自治、自养三自运动,广大爱国信徒热烈响应。1980年重新建立县“三自”爱国会筹备小组,1984年10月在县城教堂召开全县基督教徒代表会议,恢复永康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信教群众开展正当宗教活动,八十年代后,在俞溪头附近前阳麻寮设教堂,每星期日为礼拜日,俞溪头附近教徒皆来此聚会礼拜听道。
  信道教
  男的入教称道士,女人入教的称道姑。道教分两派,即全真派与正一派。全真派道士道姑出家不婚,住在宫观,其生活来源主要靠观产、香会和民间布施。正一派道士道姑一般不出家,有私人产业,随时应邀设醮做道场。为死者超生,为生者消灾。取龙接佛,迎神赛会都要请道士禳灾祈福。
  据调查早在清嘉庆末年,郑双枝父亲应邀来俞溪头定居做佛事活动。清代永康道徒有组织,各人都分片活动,不得越境做佛事。宣统元年(1909)郑双枝病故后,佛事活动一时无人主持,后由榔山殿人双枝的弟,临时主管坛事。民国元年(1912)俞氏大宗再请四十四坑李宅人陈国立来俞溪头主持坛事。
  民国9年(1920)前后,郑双枝儿子郑关林成人后,重操父业,与陈国立主持俞溪头附近坛事。民国25年永康有道徒28个,俞溪头有陈国立、郑关林俩人。解放后道徒还俗务农,陈、郑先后病逝,再无专职佛事活动者。
  信仰民间神祗
  旧时俞溪头建有洪洲庙坛本保殿。柯陈本保殿、大箬坑本保殿、胡公厅、乐成庵经堂、五木岭经堂、九里经堂、陆色土地殿、塔塘岸五谷神,后山脚和花千门桥头的老太公等庙宇和神位。这些庙宇和神位各司有别。司民情者以保“国泰民安”,司风雨、稼禾者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灶君神位,则“呈善事降祯祥”。猪牛栏立神位,以祈求栏头兴旺四季平安,桥头也立神位祈求行人过往平安,上山开山种地,要置办酒饭豆腐,请山神土地保一地作物成熟。
  新屋大厦落成必焚香请门神保一家大小平安。睡床制做完工需祈愿床公床婆永保人康健。对死者生辰祀日要做羹饭,烧金山银山纸钱以济亡魂阴间弗用。
  有人受惊而致病,人们称其为“脱魂”,对“脱魂”者,要做“启惊”仪式,呼唤其灵魂归来。患病者必请巫婆,验其手腕皮肤,断定“脱魂”方向,再拿碗盛茶叶谷米。朝向受惊方向高声呼唤患者的名字,唤之速速归来,唤声从高到渐低,一路呼之,沿途撒茶叶谷米。
  幼儿夜啼不宁,到凉亭,道旁的大树上到处张贴,用红纸条写好若干的“安儿歌”。以求幼儿安宁。小孩的生长有犯忌,给小孩佩戴银项圈,银手镯,或银索,银锁等物。“谓此打扮”,表其“戴镣带铐,已服王法”不会再受惩罚,可免不测。
  谓住宅有犯忌,有在屋顶竖方天戟,在门口上挂八卦,贴钟馗画像,或斧头,龙头,麒麒等猛兽彩画,或书“泰山石敢当”“姜太公在此”之类木牌立于门顶以祛邪。在医疗条件差的旧社会一遇瘟疫,人们只得纷纷给孩子系五色线,洪武皇铜钱压邪。
  取龙求雨
  在水利设施不完备,科学落后的年代里,久晴不雨,池塘干涸,农民只得寄赖于天,行“取龙”“接佛”,祈祷“龙王”,“佛爷”行云吐雨,以拯救枯苗。几百年以来流传着“俞溪头靠八仙,湖塘靠大溪”之说。
  相传落雨不落雨,都由龙王统管,大旱之年都要到金华八仙潭“取龙”求雨,且每次“取龙”有求必应。民国以来,凡是逢三的年份,即就是民国3年、13年、23年、30年、33年年皆大旱。尤其是民国3年大旱为最,东塘、麻车塘这样的大塘都干涸无水,塘泥干裂,农作物晒得颗粒无收。在取龙接佛这段时间里,全村要实行“禁屠”。不准杀牲,捕鱼,伤害生灵。民国23年大旱,有一天夜里,两个小孩在里石宕偷了一条16斤重大白鱼,放在田后堪,被屠工俞某从九里杀猪回来看见,举报于大宗,大宗则召集祠堂管事商量,即处罚两小孩做水陆道场,做清蘸为生灵超度。
  民国33年又大旱,取龙求雨活动规模大而隆重。取龙祈雨队,无俱赤日炎炎,一律不戴笠帽,不掌扇,穿草鞋,蒲鞋,不赤脚,就是县太爷也不例外。取龙出征前,首先要推选几个德高望重的人,指挥统管。开支弗用由大宗常产支付。出征那天,全体人员都要到大宗祠堂集中就餐启程。祈雨队人员分两批前往。先遣人员经严格挑选,一般五六十人。扛龙瓶香案桌者,他们的名字,均要有彩头。诸如“龙游”,“龙水”,“游龙”,“水其”,“水琨”,“林水”,“水林”等等,是抬“龙瓶”:香案”桌的人选。这批人员须头天到达目的地金华八仙潭,随行人员有道士念佛先生和手执棍棒纠察人员。
  八仙潭地处下交道北侧一条大峡谷中。祈雨先遣队到达目的地,小憩后旋即摆设简易香案桌、祭品,由主事者膜拜,接着念佛先生陈国立鸣锣吹角,化符牒通天庭召龙。顷时潭水涌动,见潭内有鱼虾、鳗、蛇之类水族浮现。持兜之青年,即速击水兜之,不管捞的是何物,即奉为“龙神”,小心翼翼地放入龙瓶。以鳗为最佳,瓶口用大红布封牢,然后鸣锣放炮,高抬“龙瓶”乘黑夜返回。
  翌日,俞溪头全村青壮老少,组成数百人的迎龙祈雨队,有两名曰“雨头”青壮彪形大汉,手持通告文书,先行一步,沿途张贴榜文。随后是祈雨队。每人手执“老龙吐雨以救民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普降甘霖”等字样的白色小幡。从俞溪头半夜启程,途中,先遣队和迎龙队会师后,浩浩荡荡,向县城进发。领香纸火炮的和挑敲双面大锣唢呐乐队,开锣旗伞开道,念佛先生陈国立手执龙角,麻鞭。一边吹号,策鞭驱邪。几个纠察人员守卫龙瓶前后左右。若遇戴凉帽者,扇凉扇者无论是谁,一概摘除,就是老远看见取龙队伍正在抗旱车水的,都会自行将水车拆除。有挑尿粪及其它不净之物者,自行远远回避,否则由取龙纠察队,一律以致取缔掀倒。取龙队伍遇桥绕道,弯水攻山,转南向西津桥下河水进城,凡是路过村庄都以茶酒,绿豆粥,香瓜款待,热情迎送。队伍涉水进城游街,集结在城东许码头牛市溪滩,将龙瓶敬摆于桌子上,派人敲着双面大锣长驱直入县府。通报当时县长刘信芳(广东梅县人),刘信芳不敢怠慢,立即前来,不戴凉帽,赤脚穿蒲鞋,来到牛市溪滩,虔诚拈香,对着龙瓶行三跪九叩,礼拜求雨。念佛先生陈国立,取龙求雨活动是行家里手。在“苦雨”中,唱功的表达声色俱佳,为求龙王降甘霖赐雨,此时此刻唱词与做功更加发挥,声泪俱下,尽管是赤日炎炎,围观者人山人海。
  在取龙回归后,恭恭敬敬地摆放在庙坛山岗,所谓正龙脉风水宝地上,有待龙王开恩降雨,过了几天赤日依然,毫无雨意,即进行“游龙”“求雨”活动。“游龙”有固定的路线,不得超越附近村庄。据老人说,金华老龙,很显灵,游到那里,雨就落到那里,不管是真是假,总得按老规矩办事。在出发前,要先做开“雨旗”仪式,在庙坛山岗筑高5米的桌台,台下安放几个豆腐桶,每个桶盛放满水,念佛先生在台上吹龙角手舞麻鞭,唱苍天,哀求龙王赐雨,台下桶旁围着几个彪形大汉,不断地向上拨水,水泼越高越好。开雨旗仪式完毕后,即列队出发“游龙”。
  尽管是赤日炎炎,百姓饱尝干旱之苦够受,老龙不愿降霖救灾。然而队伍还是纪律严明,依然不戴凉帽,赤脚穿草鞋,浩浩荡荡向塔石坑进发,翻越后箬岭,经大箬坑,大墓,石宕,东塘西山边,大池岭,沿大溪,顺溪而上,涉溪过后金,直过柯陈村,再行原迎龙灯的灯路,回归庙坛山岗。
  有时在游龙途中巧遇大雨降临,人们个个欢喜若狂。任其雨淋,无一回避,久而久之,雨通旱情解除即组织更大规模队伍送老龙回八仙潭。
  接佛求雨
  大旱之年,俞溪头善男信女,视本保庙坛大王,龙溪山上伽篮佛,为发慈悲降霖赐雨的大救星。在“楼府君庙”大殿里昼夜香火供奉不断,仪式不象取龙那样劳师动众。礼仪也繁锁而多样,龙溪山的伽篮佛是樟木雕刻的,接来回去行动比较方便。众佛徒抬背放在塔塘岸瀑晒,迫使佛爷以尝大旱之味,促其呈报玉皇大帝开旗赐雨,直盼喜雨过后,才送佛像回山归位。

知识出处

俞溪头志

《俞溪头志》

本志记述以俞溪头村为主体,同时也记叙由俞溪头析居的有关村落。全志共分十五章,前设概述、大事记、后设后记、世系图录。世系图录中以俞姓为主,其他姓氏按进村先后顺序排列,包括俞、胡、陈、范、应、周、李、杜、郑、王、吕、郎、吴、富、程、杨、徐、梅、芦、楼、林、朱、黄、汪、陆、郭等26姓氏,男、女同样入编。

阅读

相关地名

俞溪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