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俞溪头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7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科技活动
分类号: G123
页数: 6
页码: 74-79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72-1997年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俞溪头村科技活动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科技活动 科技工作 俞溪头村

内容

水稻品种人工杂交选育和系统选育研究
  1972年,俞溪头14队用“早丰收×先丰1号”两个早稻品种杂交育成,“俞丰早1号”。其特征表现为特抗稻热病、白叶枯病,后期青杆黄熟。推广面积大约3000亩左右。
  1971年,用系统方法在“丽水糯”中选出“俞糯1号”。这个品种比“丽水糯”早熟15天,株矮10厘米,且抗病性糯性较好。推广面积大约700亩。从早籼“菲改1号”中选出比原种早熟8天的新品种“菲71—1”,推广面积580亩。
  1972年,用“中秆早×农虎6号”早晚稻籼梗间杂交育成的“74—2”,早籼新品种,一般亩产800斤,其特征表现为杆粗、叶片直立,后期青杆黄熟。推广面积大约500亩。
  外引品种驯化专题研究
  六十至八十年代,俞溪头14队及俞溪头农科队先后向广东、福建、江西、天津、上海、山东、广西等省市,以及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浙江农业大学等30多个省市,40多个科研单位引种驯化试验,经过科技人员精心观察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在本地种植的品种,据各地统计数字有:广东省农科院育成的早籼晚熟种“窄叶青1号”推广面积大约3000亩;广东省惠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早稻早熟种“汤泉早”,推广面积500亩;福建龙溪地区农科所育成的早稻晚熟种“龙革7号”,推广面积大约6000亩;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农科所育成的晚籼种“西双版纳1号”,推广面积大约4000亩。1970年向浙江省农科院引种的早籼早熟种“早丰收”“中杆早”推广面积大约各1500亩。1974年向天津市农科所引进中粳品种“津辐1号”当作迟栽品种,表现后期灌浆快的特点,推广面积500亩。
  注:关于稻麦推广面积,据各地历年种植统计数字。
  杂交晚稻试种和制种
  1976年农科队首先向湖南黔阳农校,引种杂交水稻新组合“南优1号”。在第三生产队墙后畈种植,为永康杂交水稻的优势利用树立了典范。
  1976年5月,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王永隆,把杂交晚稻“南优2号”的双亲不育系,“珍汕97”,恢复系“国际26”,交给俞培德在第三生产队奥山里为永康首次制种,将所制的种子,翌年分给各生产队试种。是年冬12月,俞培德去县参加县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汇报会,1995年村三委发动村民,为市种子公司制种近100亩,1996年制种20亩。
  辐射育种研究
  1969年,用钴60,2.5万伦琴,照射处理二棱大麦“光芒二棱”种子,经4年选育定型,定名为“辐麦1号”。其特征表现为:比原品种“光芒二棱”大麦杆矮、抗倒、抗病、高产,推广面积500亩。这是永康首次用原子能辐射育种,1976年山东、陕西等地有引种。
  1971年在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帮助下,用钴60,3万伦琴,用晚粳稻品种“台中糯”“桂花黄”作育种材料照射处理,经4年选育定型,育成的“矮辐1号”晚粳,其表现杆粗穗大、抗病、高产、亩产800斤以上,推广面积300亩,1978年1月,四川省仁寿县农科所有引种。
  小麦育种研究
  在七十年代初期,根据当时本地旱地面积多,三熟制面积大,小麦品种正处在高杆改矮秆时期。针对麦类生产的种种问题,科技人员围绕着早熟、抗病高产,进行杂交选育和系统选育。经过几年的努力,从大量的育种材料中,筛选了几个比较好的组合。
  杂交选育 比较好的组合有:79—5(蚰选×908),79—11(金光麦×蚰选),79—7(金光麦×908),矮金76—26(矮杆红×金光麦)等等新组合。
  系统选育 “俞麦1号”从矮杆红优良单株中选出,经过几年选育定型,推广面积大约8000亩。从“吉利麦”变异株中选出的“矮杆吉利”,比原吉利品种杆矮40公分,推广面积大约800亩。“早熟蚰选”是从“蚰选”中选出,熟期比原种早10天,且抗病高产推广面积大约750亩,山东省及本省缙云县新民公社有引种。“早熟桑帕”是从桑帕中选出,比原品种桑帕矮30公分,早熟8天,推广面积300亩。“新79—1”,从新曙光1号中选出,推广面积100亩。
  外引品种 “蚰选”山东泰安地区农科所育成引进,作为地小麦种植,亩产在500斤以上,推广面积大约3000亩左右。“新曙光1号”是从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引进的春性早熟小麦,推广面积200亩。
  杂交玉米专题研究
  杂交玉米试种 六十年代以前,本地玉米的种植以“小粒黄”、“瞎眼”等老品种为主。这些品种表现为杆高又感病,产量低而不稳,年年亩产徘徊在200多斤。针对这个问题,1967年春从上海市农科院引进“农大20”双交种及“泸杂1号”杂交玉米顶交种,当年夏一举试种成功,表现为抗病粒深穗大,亩产均在500斤以上。随后即引进“沪杂1号”双亲自交系,“五月黄”,“黄小162”一边进行配制组合,一边套袋自交繁殖自交系和新型的自交系选育工作。“农大20”“沪杂1号”(五月黄×黄小162)试种结果一般亩产500斤左右,比老品种“小粒黄”亩增30%至50%以上,这是永康首次种植杂交玉米。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被誉为玉米生产上的奇迹。
  1970从辽宁省丹东地区农科所引进“丹玉7号”迟熟单交种,是年夏在14生产队大塔头试种,试种结果亩产740斤,得到了永康县有关农业部门的重视。“认为是永康杂交优势利用希望所在”,多次前来察看了解科研活动情况。把“丹玉7号”杂交玉米穗样品带县里供人观看,曾轰动一时。
  杂交玉米自交系繁殖和自交系选育 1971年春,种子公司负责人高级农艺师王永隆先生专程前来与俞培德商量,委托14队为国家县级繁殖杂交玉米亲本自交系基地,繁殖“旅28.330.331”等亲本自交系种子10亩。这是永康历史上首次繁殖杂交玉米自交系亲本种子。
  1972年永康邻近各县,杂交玉米发展异常迅猛,所需供杂交玉米制种用的自交系亲本种子奇缺,县里决定在俞溪头再扩繁30亩自交系亲本种子。为了防止杂交玉米的种性退化,科研主持人,根据杂交玉米生产上的需要,进行了自交系亲本提纯复壮工作的专题研究。将自交系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分级套袋自交,适当加大隔离区不少于500米,定准提纯复壮对象,选好提纯复壮自交系基本材料,进行穗行筛选,根据苗期,中期,后期鉴定记载。作出标记进行套袋自交,自交果穗单收单藏,严格选择作为原原种,供原种种子田繁殖,繁殖的一级种,卖给国家,供应给杂交玉米制种单位作配制用种。
  选育新型玉米自交系的主攻方向是,杆矮抗病,配合力强,中早熟,花粉量大,亲和力较好,所配制成杂交组合能适应本地栽培,经过几年的严格套袋自交选育,基本定型有,“本地早玉米”,“早旅28”“早331”“金糯”“早风白29”“矮383”及多穗分蘖型自交系有,“风白29×九穗玉米”“穗穗红×九穗玉米”紫九等40多个自交系。
  杂交玉米组合配制测试 1974年2月永康县杂交玉米协作组建立,俞溪头农科队为主要实验基地,俞培德负责科研试验技术工作,并继续做好自交系原种提纯复壮高产自交系繁殖等等专题研究。
  选育杂交玉米新组合主攻方向是选育配合力强,抗多种病害,抗倒且后期灌浆快的新组合。俞溪头农科队,拥有200多个外引和自选的作为杂交玉米配制所用亲本基因材料,每年都要用180至200个自交系亲本作材料,进行220个测试组合杂交,经过几年的努力筛选结果,其中比较好的组合是,单交组合,“唐早录×咸591”,“早旅28×331”,“安白×331”。三交组合有“(旅28×矮5—8—3)×唐早录”、(海7×齐31)×331。以及双交种,三交种,顶交种等等组合,以上几个组合种子,曾分发给永康五七大学胡库、岩后、西溪、方岩、柏岩、棠溪、新楼等20多个公社以及邻近村队,试种结果综合性能均表现较好。
  多穗杂交玉米的研究
  据有关资料报道,多穗杂交玉米比常规的杂交玉米种具有更大的增产潜力,它象水稻一样能够发棵分蘖,每棵分蘖能生几个果穗,国外只有几个发达国家才有研究,国内只有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才开始研究。当时试验,正处在初级阶段。1979年2月农科队科研主持人俞培德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周子茹先生取得联系,2月份他即寄来了:“GB”“TCD(紫多穗)”“多穗白131”“穗穗红211”,“枣123—20”亲本自交系以及有关亲本资料,并赠送遗传学书藉,随后农业局王永隆又派人四处寻找本地“九穗玉米”作育种材料,最后在遂昌找到,即在当年进行春播组配杂交制种和自交系套袋选育,和用本地“九穗玉米”与其多穗型亲本自交系,进行基因转移,选育新型自交系工作,当年秋又进行多穗杂交玉米栽培示范试验,农业局长裘振田,高级农艺师王永隆多次前来观看指导,县科协主席许绍璋也多次前来拍摄照片。1979年7月20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周子茹先生,又发通知农科队科研主持人俞培德、俞溪头农科队列为中科院遗传研究所承担“多穗玉米品比和丰产试验”单位。后因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试验场地和经费上带来的种种困难问题而终止。

知识出处

俞溪头志

《俞溪头志》

本志记述以俞溪头村为主体,同时也记叙由俞溪头析居的有关村落。全志共分十五章,前设概述、大事记、后设后记、世系图录。世系图录中以俞姓为主,其他姓氏按进村先后顺序排列,包括俞、胡、陈、范、应、周、李、杜、郑、王、吕、郎、吴、富、程、杨、徐、梅、芦、楼、林、朱、黄、汪、陆、郭等26姓氏,男、女同样入编。

阅读

相关地名

俞溪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