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农业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俞溪头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77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农业科技
分类号: G322.755
页数: 16
页码: 72-8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俞溪头村农业科技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农业 科技 俞溪头村

内容

第一节 科技组织
  俞溪头大队 14生产队开展科研活动,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初,有科技人员1人,参加科研活动人员根据需要时有变动。开展项目有高产技术栽培、农作物育种、外引品种驯化研究、植物保护、玉米自交系亲本繁殖和选育等等课题研究。
  俞溪头农科队 建立于1973年,有从业人员16人,其中科技人员1人。基地40亩。1974年县农业局定为重点科学实验基地。县科协、农业局向该农科队赠送一批科研器材,开展科技活动。主要研究课题有农作物育种、外引品种驯化试验、玉米自交系亲本繁殖、自交系选育,和新组合测试选育试验、多穗玉米组合配制测试及亲本自交系选育、作物高产栽培、植物保护等等课题。在开展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曾与全国20多个省市40多个科研单位协作,征集育种基因材料,供育种研究。1979年又参与承担县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试验。并参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周子茹先生主持的多穗杂交玉米研究工作。
  永康县杂交玉米协作组 1974年县农业局为推广杂交玉米,研究选育杂交玉米新组合及繁殖亲本自交系而建立的科研组织。主要实验基地设俞溪头农科队,技术总负责是俞培德,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王永隆为指导顾问。永康五七大学、前仓、麻车店、西溪、胡库、方岩、新搂、柏岩、棠溪等公社农科站,大队农科队,为协作组卫星试验基地。
  俞溪头农科队在科题研究活动中得到全国各省市科研协作支持的单位有: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
  山东省农学院农学系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
  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 江西省萍乡市农科所
  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 广东省惠阳地区农科所
  广东省连县农科所 海南崖县荔枝沟浙江省种育队
  江苏省农科院作物所 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
  云南省农科院作物所 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农科所
  云南剑川县种子站 新疆石河子建设兵团农科所
  湖南省黔阳农校 陕西省农科院作物所
  西北农学院农学系 福建省龙溪地区农科所
  河北省涿鹿县农科所 河北省宁县户王庄公社农业试验场
  河南省新乡地区农科所北京市海波区东北旺公社科技站
  浙江嵊县农科所 浙江东阳玉米研究所
  福建农学院育种组 新疆省伊犁地区六十六兵团育种连
  广西农科院作物所 辽宁省复县三台公社农业科技站
  广西省资源县农科所 湖北农科院作物所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天津市农科所育种组
  四川省仁寿县农科所 山西省吕梁地区农科所
  山西省临汾地区农科所 山西省长治地区农科所
  山西省忻县地区农科所 辽宁丹东地区农科所
  广西省农学院农学系 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
  丽水地区农科所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育种组
  金华地区农科所 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
  永康县种子公司 永康农业科学研究所
  俞溪头柑桔协会 在九十年代初是俞溪头村为发展柑桔生产而建立的组织。组织人员有:会长应广松,会员俞光华、俞长林、俞德华、俞新统,技术辅导负责俞光华,协会经常向村民宣传柑生产的技术辅导,使村民基本上都能掌握柑桔管理新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科技活动
  水稻品种人工杂交选育和系统选育研究
  1972年,俞溪头14队用“早丰收×先丰1号”两个早稻品种杂交育成,“俞丰早1号”。其特征表现为特抗稻热病、白叶枯病,后期青杆黄熟。推广面积大约3000亩左右。
  1971年,用系统方法在“丽水糯”中选出“俞糯1号”。这个品种比“丽水糯”早熟15天,株矮10厘米,且抗病性糯性较好。推广面积大约700亩。从早籼“菲改1号”中选出比原种早熟8天的新品种“菲71—1”,推广面积580亩。
  1972年,用“中秆早×农虎6号”早晚稻籼梗间杂交育成的“74—2”,早籼新品种,一般亩产800斤,其特征表现为杆粗、叶片直立,后期青杆黄熟。推广面积大约500亩。
  外引品种驯化专题研究
  六十至八十年代,俞溪头14队及俞溪头农科队先后向广东、福建、江西、天津、上海、山东、广西等省市,以及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浙江农业大学等30多个省市,40多个科研单位引种驯化试验,经过科技人员精心观察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在本地种植的品种,据各地统计数字有:广东省农科院育成的早籼晚熟种“窄叶青1号”推广面积大约3000亩;广东省惠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早稻早熟种“汤泉早”,推广面积500亩;福建龙溪地区农科所育成的早稻晚熟种“龙革7号”,推广面积大约6000亩;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农科所育成的晚籼种“西双版纳1号”,推广面积大约4000亩。1970年向浙江省农科院引种的早籼早熟种“早丰收”“中杆早”推广面积大约各1500亩。1974年向天津市农科所引进中粳品种“津辐1号”当作迟栽品种,表现后期灌浆快的特点,推广面积500亩。
  注:关于稻麦推广面积,据各地历年种植统计数字。
  杂交晚稻试种和制种
  1976年农科队首先向湖南黔阳农校,引种杂交水稻新组合“南优1号”。在第三生产队墙后畈种植,为永康杂交水稻的优势利用树立了典范。
  1976年5月,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王永隆,把杂交晚稻“南优2号”的双亲不育系,“珍汕97”,恢复系“国际26”,交给俞培德在第三生产队奥山里为永康首次制种,将所制的种子,翌年分给各生产队试种。是年冬12月,俞培德去县参加县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汇报会,1995年村三委发动村民,为市种子公司制种近100亩,1996年制种20亩。
  辐射育种研究
  1969年,用钴60,2.5万伦琴,照射处理二棱大麦“光芒二棱”种子,经4年选育定型,定名为“辐麦1号”。其特征表现为:比原品种“光芒二棱”大麦杆矮、抗倒、抗病、高产,推广面积500亩。这是永康首次用原子能辐射育种,1976年山东、陕西等地有引种。
  1971年在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帮助下,用钴60,3万伦琴,用晚粳稻品种“台中糯”“桂花黄”作育种材料照射处理,经4年选育定型,育成的“矮辐1号”晚粳,其表现杆粗穗大、抗病、高产、亩产800斤以上,推广面积300亩,1978年1月,四川省仁寿县农科所有引种。
  小麦育种研究
  在七十年代初期,根据当时本地旱地面积多,三熟制面积大,小麦品种正处在高杆改矮秆时期。针对麦类生产的种种问题,科技人员围绕着早熟、抗病高产,进行杂交选育和系统选育。经过几年的努力,从大量的育种材料中,筛选了几个比较好的组合。
  杂交选育 比较好的组合有:79—5(蚰选×908),79—11(金光麦×蚰选),79—7(金光麦×908),矮金76—26(矮杆红×金光麦)等等新组合。
  系统选育 “俞麦1号”从矮杆红优良单株中选出,经过几年选育定型,推广面积大约8000亩。从“吉利麦”变异株中选出的“矮杆吉利”,比原吉利品种杆矮40公分,推广面积大约800亩。“早熟蚰选”是从“蚰选”中选出,熟期比原种早10天,且抗病高产推广面积大约750亩,山东省及本省缙云县新民公社有引种。“早熟桑帕”是从桑帕中选出,比原品种桑帕矮30公分,早熟8天,推广面积300亩。“新79—1”,从新曙光1号中选出,推广面积100亩。
  外引品种 “蚰选”山东泰安地区农科所育成引进,作为地小麦种植,亩产在500斤以上,推广面积大约3000亩左右。“新曙光1号”是从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引进的春性早熟小麦,推广面积200亩。
  杂交玉米专题研究
  杂交玉米试种 六十年代以前,本地玉米的种植以“小粒黄”、“瞎眼”等老品种为主。这些品种表现为杆高又感病,产量低而不稳,年年亩产徘徊在200多斤。针对这个问题,1967年春从上海市农科院引进“农大20”双交种及“泸杂1号”杂交玉米顶交种,当年夏一举试种成功,表现为抗病粒深穗大,亩产均在500斤以上。随后即引进“沪杂1号”双亲自交系,“五月黄”,“黄小162”一边进行配制组合,一边套袋自交繁殖自交系和新型的自交系选育工作。“农大20”“沪杂1号”(五月黄×黄小162)试种结果一般亩产500斤左右,比老品种“小粒黄”亩增30%至50%以上,这是永康首次种植杂交玉米。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被誉为玉米生产上的奇迹。
  1970从辽宁省丹东地区农科所引进“丹玉7号”迟熟单交种,是年夏在14生产队大塔头试种,试种结果亩产740斤,得到了永康县有关农业部门的重视。“认为是永康杂交优势利用希望所在”,多次前来察看了解科研活动情况。把“丹玉7号”杂交玉米穗样品带县里供人观看,曾轰动一时。
  杂交玉米自交系繁殖和自交系选育 1971年春,种子公司负责人高级农艺师王永隆先生专程前来与俞培德商量,委托14队为国家县级繁殖杂交玉米亲本自交系基地,繁殖“旅28.330.331”等亲本自交系种子10亩。这是永康历史上首次繁殖杂交玉米自交系亲本种子。
  1972年永康邻近各县,杂交玉米发展异常迅猛,所需供杂交玉米制种用的自交系亲本种子奇缺,县里决定在俞溪头再扩繁30亩自交系亲本种子。为了防止杂交玉米的种性退化,科研主持人,根据杂交玉米生产上的需要,进行了自交系亲本提纯复壮工作的专题研究。将自交系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分级套袋自交,适当加大隔离区不少于500米,定准提纯复壮对象,选好提纯复壮自交系基本材料,进行穗行筛选,根据苗期,中期,后期鉴定记载。作出标记进行套袋自交,自交果穗单收单藏,严格选择作为原原种,供原种种子田繁殖,繁殖的一级种,卖给国家,供应给杂交玉米制种单位作配制用种。
  选育新型玉米自交系的主攻方向是,杆矮抗病,配合力强,中早熟,花粉量大,亲和力较好,所配制成杂交组合能适应本地栽培,经过几年的严格套袋自交选育,基本定型有,“本地早玉米”,“早旅28”“早331”“金糯”“早风白29”“矮383”及多穗分蘖型自交系有,“风白29×九穗玉米”“穗穗红×九穗玉米”紫九等40多个自交系。
  杂交玉米组合配制测试 1974年2月永康县杂交玉米协作组建立,俞溪头农科队为主要实验基地,俞培德负责科研试验技术工作,并继续做好自交系原种提纯复壮高产自交系繁殖等等专题研究。
  选育杂交玉米新组合主攻方向是选育配合力强,抗多种病害,抗倒且后期灌浆快的新组合。俞溪头农科队,拥有200多个外引和自选的作为杂交玉米配制所用亲本基因材料,每年都要用180至200个自交系亲本作材料,进行220个测试组合杂交,经过几年的努力筛选结果,其中比较好的组合是,单交组合,“唐早录×咸591”,“早旅28×331”,“安白×331”。三交组合有“(旅28×矮5—8—3)×唐早录”、(海7×齐31)×331。以及双交种,三交种,顶交种等等组合,以上几个组合种子,曾分发给永康五七大学胡库、岩后、西溪、方岩、柏岩、棠溪、新楼等20多个公社以及邻近村队,试种结果综合性能均表现较好。
  多穗杂交玉米的研究
  据有关资料报道,多穗杂交玉米比常规的杂交玉米种具有更大的增产潜力,它象水稻一样能够发棵分蘖,每棵分蘖能生几个果穗,国外只有几个发达国家才有研究,国内只有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才开始研究。当时试验,正处在初级阶段。1979年2月农科队科研主持人俞培德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周子茹先生取得联系,2月份他即寄来了:“GB”“TCD(紫多穗)”“多穗白131”“穗穗红211”,“枣123—20”亲本自交系以及有关亲本资料,并赠送遗传学书藉,随后农业局王永隆又派人四处寻找本地“九穗玉米”作育种材料,最后在遂昌找到,即在当年进行春播组配杂交制种和自交系套袋选育,和用本地“九穗玉米”与其多穗型亲本自交系,进行基因转移,选育新型自交系工作,当年秋又进行多穗杂交玉米栽培示范试验,农业局长裘振田,高级农艺师王永隆多次前来观看指导,县科协主席许绍璋也多次前来拍摄照片。1979年7月20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周子茹先生,又发通知农科队科研主持人俞培德、俞溪头农科队列为中科院遗传研究所承担“多穗玉米品比和丰产试验”单位。后因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试验场地和经费上带来的种种困难问题而终止。
  第三节 科技改革
  耕作制度改革
  旧社会,水田种植单季稻,清明播谷子,立夏开秧门,旧历七月才成熟收获,后熟以种植玉米为主,或种豆类,乔麦,萝卜,充作口粮,冬作种植紫云英或大小麦、油菜,以及糖粳,毛芋等。
  民国时期,俞加金在诸暨做手艺,将当地双季稻的后季稻间插早稻田中的经验,带回俞溪头试种,这是俞溪头最早的双季稻种植者。
  解放后进行熟制改革,改一熟为多熟,单季稻改为双季稻,水稻小麦品种,高杆改为矮杆。五十年代初推行麦—稻—玉米三熟制,1956年开始种双季稻,推行春粮绿肥麦—早稻—晚稻新三熟制。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水稻小麦进一步进行高杆品种改为矮杆良种种植,淘汰感病品种推广杂交玉米。八十年代推广普及杂交稻。第5队、8队,14队在这几个方面,树立了典范。
  栽培技术改革
  水稻种植 传统的水稻育秧方式是育水秧,拔大秧栽插。建国后推广晒种筛选,泥水石灰水浸种,温汤催芽等办法。后水秧田改半旱育秧。七十年代后期,用地膜育秧,八十年代更加普及,比过去提前了播种期,以免春寒冻害。
  传统插秧,丛距约一尺见方。解放后排行小株密植,行距7×8寸,每丛6—8株。1958年盲目推行满天星2×3密度,产量严重减产,1963年后推行适当密植5×5,6×6寸增产显著。六十年代后期推行小苗带土移栽,秧苗成活快,且成熟期能提早几天。八十年代杂交晚稻采用二段育秧,先用沙床育苗;三叶时用秧苗以单株密距1.5—2寸,杆插到秧田上,待秧苗发棵后再栽插到大田。
  旧时水稻历来实行满水灌溉,成熟后期才排水干田,传统施肥以农家肥为主,边插秧边用焦泥灰、猪毛,人尿等拌和塞秧根俗称种下脚。六十年代提倡施用断奶肥,移栽前施起身肥,用蘸秧根取代种下脚,对大田要求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看苗情施肥。七十年代提倡化肥深施,大田水桨科学管理,深水护苗,浅水发颗,烤田控蘖,寸水保胎等技术。八十年代提倡青稻杆还田,保持土力。水稻前期以浅水勤灌为主,中期烤田,后期干干湿湿。
  除草 传统耘田一般2次,涂田2次。栽插后20天才耘田,先耘横行后耘直行。推广双季稻后。耘田涂田在栽插7—10天内进行,30天耘田涂田结束,七十年代曾提倡过用手摸田,因劳力强度大,难以推广。八十年代后期推广用除草剂除草,有的只耘涂一次就算,用除草剂除草如用法不当,容易伤苗,须注意亩用药量,大田2至3寸水时用药,才有除草效果。
  传统水稻品种是“细叶青”、“叶里藏”、“子孙谷”。五十年代推广“三百粒,后推广“三九九”、“江南924”、“莲塘早”、“陆才号”等。六十年代推广“矮脚南特号”、“广陆矮”、“珍珠矮”等。七十年代推广“广陆矮”、“先丰1号”、“龙革7号”、“俞丰早”、“俞糯”、“窄叶青”。晚稻,五十年代推广“猪毛蔟”。六十年代推广“农垦58”、“新太湖青”等。七十年代推广“农虎6号”、“西双版纳1号”,及杂交晚稻品种“南优2号”。八十年代全面普及杂交稻,以“汕优6号”当家。
  大小麦种植 七十年代改点播为条播,1968年政府下令改撒播。如果发现大田有点播,将令其翻耕重新播种。七十年代改狭畦为宽畦,提高土地利用率。八十年代后期提倡“稻板麦”。大麦在七十年代前都有一定的数量种植,主要当作猪饲料,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在青黄不接时作人的口粮,现在无种植,小麦近几年因成本高,种植量逐年下降。大麦老品种是“六棱麦”。七十年代后推广“二棱大麦早熟3号”“辐麦1号”。小麦老品种有“白蒲”、“矮洛阳”等,七十年代后推广“908”“俞麦1号”“蚰选”、“桑帕”、“吉利”等品种。
  其他作物种植玉米,传统种植习惯多用点播,立秋前后播种,出苗后删苗定株,中耕施肥2次,种植的品种,地玉米以“大粒黄”、“瞎眼”,田玉米以“小粒黄”等品种为主,因杆高易感大小班病,产量低而掏汰。六十年代末才开始推广杂交玉米“沪杂1号”“旅曲”“丹玉7号”、“浙单1号”杂交玉米组合。八十年代后杂交水稻面积扩大,现在已很少种植。
  番薯 始种于民国。民国15年杜鹤忠首先从外地引入试种。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是俞溪头旱地主栽作物品种,占旱地作物的品种90%以上,以前是“白皮白心”老品种,六十年代以后推广“胜利百号”。
  马铃薯 俗称洋芋。民国13年裁缝老师陈文元首先在俞溪头种植。后不断有人种植,至解放后,六十年代自然灾害时,家家户户种植度荒。而后成为常年种植品种。
  油菜 五十年代前为老品种,易感病,产量低,六十年代后才推广“胜利油菜”品种,八十年代后以“92—13”油菜为当家品种。
  豆类 俞溪头早豆在永康、芝英等市场负有盛名,七十年代种植面积大约200多亩,以旱地为主,有早豆,田豆,马料豆之分,早豆品种有小粒黄,大粒黄,后推广“铁浆豆。田豆和马料豆主要是作秋播。马料豆为解放前主要种植品种。
  紫云英 俗称花草,多作绿肥。七十年代后作饲料,老品种为“满地红”,鲜草产量低,后推广“大桥子”鲜草产量每亩可达4000公斤。
  肥料的施用
  六十年代前主要用农家肥,如人粪尿,栏肥,绿肥,塘泥,草木灰,焦泥灰,桐饼,猪毛,鸡毛,骨头,山上嫩树叶等,旧时仙岩人每年春都要上山割嫩树叶肥田,这个习俗一直相沿至七十年代才消失。五十年代首先使用化肥,最早用石灰氮,硫酸氨,氨水,碳氨,氯化氨,后来发展到使用尿素,复合肥以及磷肥,过磷酸钙,氯化钾等。近几年来十分注意氮磷钾三要素配方施肥,此外还酌用微量元素,生长激素。
  植物保护
  旧社会主要是用雷公藤菜虫药杀除菜虫。解放后,推广挖稻根,搞三面光和点灯诱蛾灯等土办法。六十年代提出“以防为主,用药为辅”的防治方针。俞溪头农科队提出更具体的防治办法:一是采用高产抗病品种,注意自选自育品种。二是做好肥水管理,防止用肥过量。三是看虫看病,对症下药,农药轮流交替灵活应用。
  常用的农药有乐果:甲胺磷、敌敌畏、呋喃丹、杀虫双、稻虫净、1605、叶蝉散等等。杀菌剂有叶青双、稻瘟净、井冈霉素、双环唑、退菌敌等。用药时注意农药品种的性能,诸如:触杀,胃毒,内吸之分。
  八十年代开始使用除草剂。用于麦类除草有绿磺隆、双磺隆、丁草胺等。进入九十年代,应用除草剂范围更广。一般柑桔园用草甘磷。水稻用农得时等。紫云英、油菜双叶子科类作物,用盖草能等。
  农机具变革
  耕作机具 旧时耕田,主要靠牛耕。使用木犁炒耙等。平整土地除草靠锄头。五十年代曾使用过双铧犁,因使用不方便难以推广。
  1976年修建杨溪水库,县里送大队一台中型拖拉机,专门搞运输也试用过下田旋耕,第五生产队购买一台手扶拖拉机,才开始使用机器耕田。1996年底,全村有拖拉机17台,农忙时耕田,农闲时搞运输。
  排灌脱粒机具 七十年代以前,都用木制龙骨水车脚踏车水,水车有两人踏、三人踏的两种。1970年与下寮村在下寮村岭脚建机电水泵埠,用电动抽水灌溉,1971年后,村里置买柴油机水泵抽水,随后有几个生产队置买了抽水机抽水,八十年代有的农户购买三马力柴油机和水泵抽水。进入九十年代,三马力抽水机猛增,全村有70多台。改革开放后有的农户购皮管,利用抽掉皮管内的空气,真空抽水的原理,进行自流吸水灌溉,这个创举现已普及应用。六十年代以前,收割稻麦都用稻桶,人力操作。1958年政府提倡机械化,大队开始用脚踏打稻机打稻,七十年代每个生产队都拥有2至3台。改革开放后,打稻机结构小而轻巧,有的农户把脚踏打稻机进行改装,用柴油机带动,省力又提高工效。全村现有打稻机300多台,脱拉机70多台。以前干燥稻麦玉米主要靠地簟晒,现在有的农户用水泥场地晒。
  植保机具 旧时治虫用竹筒,一头包纱布装菜虫药,敲打筒子,把药粉撒在植物茎叶上。五十年代开始使用筒式喷雾器,1960年村里仍使用过日本进口的落地式人摇喷雾器。1961年全村种棉花,用过汽油机器背负式喷雾器,后来推广工农16型背负式手摇喷雾器,柑桔园用长皮管高压喷雾器。1996年又推广落地式,手摇喷雾器猛增,其性能比脊负式手摇喷雾器省工省力工效高。
  粮食加工用具 传统舂米用石臼,磨粉用石磨,扬净谷物用台匾、风车,筛米、筛糠,用米筛筛米、用糠筛筛糠。纱筛用于筛麦粉、米粉及玉米粉等。谷砻,又名砻磨,用于破谷取米。砻出的米为糙米。大户人家或合办碾米车,俗称“碾槽”。碾槽由碾台、碾子、碾槽、碾架4个部份构成,利用牛力拉动作业,用于脱去谷物皮壳。牛磨是用牛力拉动磨粉的机具。1961年开始用柴油机碾米,七十年代后才在中房祠堂办起电动碾米机、磨粉机、粉薯机,用于碾米、磨粉和粉碎薯类。
  榨油绞糖机具 旧时俞氏大宗在中房祠堂办起木制人力榨油机,俗称油车。后移于新址乐成庵旁边建房榨油,主要加工原料是油菜子,桐子,桕子,茶子等。所加工的原油,自食自用或出售,每年加工60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油菜面积大增。村民外出加工不便。1993年村里在集市市场附近投资2万元,建房购置榨油机,承包个人加工榨油,给村民带来了方便。
  俞溪头村种植糖蔗,始于明清。民国时期最多年份种植近100亩。有大明堂、花厅基、官塘3座牛力拉动木制糖车,日夜轧糖煎糖。解放后集体化时每年种植面积均20—30亩左右。糖粳绞糖连续绞1个多月。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外地办起电动榨糖机,村民均外出加工,土法糖车才湮废。
  水利工程工具 旧时修建山糖水库,都是用人工挑土,塘坝碾土压实,用土办法木头制做木杆2人抬舂压土扎实。或石头打制成的蛙式石夯,用4人拉动,来回压土。六十年代末后期,建石仓水库,大力提倡车子化,家家户户购置手推车,工效提高数倍,减轻劳力强度,压土方法也随之改革,始用大宗祠堂门前和外田街俞有斐进士大门口前的旗杆石礅打园,把3个旗杆石礅轮子合在一起,装上制座架等部件,二边各6个人或8个人来回拉动滚碾压土,压土工效提高几倍,进入八十年代建沙塘水库,开始用公社农机站的中型拖拉机压土,以后用村里的中型拖拉机压土。为了提高运土工效,村里又发动村民购买手推车,手推车又倍增,多的户数辆,大大加快水库建设的进程。
  运输工具 六十年代前,运输全用肩挑。高轮手推车始见于抗日战争时期。那时村里有俞振春、俞同归等曾在外地从事运输业。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有俞起多、俞瑞君等10多个村民外出福建从事运输多年。现在村民普遍使用矮轮手推车,替代扁担运输工具。长途运输以拖拉机、汽车运输。八十年代基本上实现了拖拉机代替牛力的耕田操作。至1996年春耕时,俞溪头村有手扶拖拉机18辆,客车4辆,货车2辆。
  第四节 科技成果
  俞溪头农科队和俞溪头14生产队,10多年来共完成国家交给育种、繁种、制种、植物保护、高产栽培、小苗抛秧试验等30多个课题研究。第14生产队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水稻、大小麦绿色革命领域里,进行高杆改矮杆和品种改良换代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又进行外引品种训化试验,特别是引进杂交玉米品种的技术应用,把玉米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71年国家定为杂交玉米自交系“旅28”,“330”,“331”繁殖基地,后又扩及第6、第9等生产队。它所繁育的自交系亲本种子,遍及永康各社队、邻近县市、俞溪头杂交玉米因从此而闻名。
  1974年4月26日,农业局要求为县提供“丹玉7号”双亲自交系种子。是年夏农业局王永隆带县农科所高级农艺师王宝勇来农科队参加,6月高级农艺师叶泽光又来参加,与科技主持人商定把选育的早籼“早丰收×先丰1号”新组合,去海南崖县荔枝沟浙江育种队南繁,下半年传来喜讯,表现为特抗病,定名为“俞丰早1号”,然后决定示范种殖。
  1975年1月12日农业局指定俞溪头农科队所繁育的“浙单1号”杂交玉米单交种的亲本自交系“金131”原种种子,作为县定点单位繁殖一级自交系种子。农业局又把早稻,早籼品种“俞丰早1号”首次进入县区域品种对比试验,据农科所科研主持人叶泽光提供的资料,及小花园农科队等单位试验结果,比当时推广的品种“广陆矮四号”每亩增产10%以上,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居第二位。并且抗病性都优于对照品种。东阳、缙云及邻近一些社队有引种。
  1977年邻近县市杂交玉米自交系种子较缺,是年7月8日县农业局专门致函强调俞溪头所繁育的自交系种子,没有农业局的介绍,不得任意出售的规定。
  1978年春,永康县五七大学参与承担俞溪头农科队杂交玉米新组合测试科研项目,俞文东为“五七大学”科研技术主持人,俞培德受聘为技术指导。是年5月县种子公司来信科研主持人,指定俞溪头提供小麦高产良种“蚰选”,420斤,“早熟桑帕”20斤,分发给全县各试种单位试种。是年秋县供销社、农业局联合发文件给俞溪头补助化肥,作专用于繁殖玉米自交系。
  1978年2月县农业局召开杂交玉米新组合鉴定会议,俞溪头农科队选育的“早玉米”,“黄小162”,“矮383”定为测试用的重点繁殖自交系。7月12日农业局发通知农科队,农科队所配制测试的“早玉米×黄小162”,“早旅28×383”“早玉米×莫17”,“早玉米×金糯”杂交新组合,作为参加县杂交玉米新组合区域试验,协作鉴定新组合。1979年3月在金华地区科技工作会议上,高级农艺师王永隆向会上介绍了俞溪头农科队科研工作情况,震动了与会者。4月25日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专家副研究员吴鹏专程前来参观,称俞溪头农科队是永康农业科学实验一颗明珠,当日拍扳将农科队选育成的小麦新品系去云南昆明夏繁。1979年12月,农科队向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汇报“多穗杂交玉米新组合选配,自交系选育”,“品比试验”、“丰产试验”4个项目研究情况报告,受到遗传所科研主持人周子茹先生的肯定赞扬。
  俞溪头农科队的杂交玉米研究及其它育种研究,科研主持人所做科研成果成就,在永康有一定的知名度,各地前来参加学习者络绎不绝,在永康县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和农业科技会议上曾多次通报表扬。山东、陕西、四川等省市也有引种,遂昌毛阳公社慕名派人前来,一次就定购杂交玉米“旅曲”种子1400多斤,1979年12月12日,县科委农业局联合发文件召开“农业技术科题研究经验总结会”,俞培德应邀参加,代表农科队报告科题研究情况,农科队受表彰。
  1978—1980年农科队参与县水稻高产试验研究,连续三年获县级奖。在小麦系统选育研究中、俞舜曾参与选育工作,选育的“俞麦1号”其品种特征,株型直立紧凑,利于作地小麦间种植,深受喜爱。
  改革开放后,1987—1989年俞光华承担县农业局“绿璜隆麦田除草”“农得时水稻田除草”“呋喃丹防治早稻秧田”、“早稻旱育秧”、“杂交水稻品比试验”和1990年关于“细条病防治”等课题研究,均获奖。俞洪熙也做过旱育秧及早稻抛秧试验。
  从六十年代起,俞溪头农科队第14、6、9等生产队和现在杂交水稻制种个体户,先后出售给国家、县内外社队各种杂交玉米自交系亲本,配制成杂交玉米组合种子,杂交水稻组合种子以及早晚稻粳稻、大小麦种子10万斤,成为远近闻名的种子之乡。

知识出处

俞溪头志

《俞溪头志》

本志记述以俞溪头村为主体,同时也记叙由俞溪头析居的有关村落。全志共分十五章,前设概述、大事记、后设后记、世系图录。世系图录中以俞姓为主,其他姓氏按进村先后顺序排列,包括俞、胡、陈、范、应、周、李、杜、郑、王、吕、郎、吴、富、程、杨、徐、梅、芦、楼、林、朱、黄、汪、陆、郭等26姓氏,男、女同样入编。

阅读

相关地名

俞溪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