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05
颗粒名称: 小学教育
分类号: G479
页数: 3
页码: 104-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河头村1950年全县开展土地改革,依靠吕大宗祠常产办学的吕相小学资金全无着落小学教育的情况。
关键词: 河头村 教育 小学教育

内容

吕相小学 前身是河东初级小学,创办于民国元年(约1912年)。校址设吕氏宗祠后进大厅内。学制类似私塾。先后曾聘请族内秀才吕墨香、吕式如和具有真才实学的吕民贵、吕锡周、吕丹坐馆任教。当时以《三字经》、《六言杂字》、《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为启蒙教材,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后逐步实现国民教育。到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成立校董事会。董事有吕式如、吕际虞、吕锡周、吕良进等,推选吕际虞为董事长。并以始祖名讳命名为吕相小学。1946年在祠堂后面扩建教室两个,办公室、教师宿舍6间,并开辟了操场等。当时还由吕民贵赞助风琴一架。
  解放后,1950年全县开展土地改革,依靠吕大宗祠常产办学的吕相小学资金全无着落,处境困难。8月校董会委员吕灵安、吕汉候、童金桂、吕岩火等商讨解决学校经费问题,决定开发吕五宗祠堂为卖布市场。每逢县市派出两人到市场收缴摊位费,维持学校生计。时任校长吕城带领教职员工六人,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勤俭办学。同村吕子里、周秀安和四路口村方观圣自告奋勇担任义务教师。为了妥善解决学校经费,有利扩大筹措资金的范围,曾集议将校名更名为“永河小学”(寓“永宁”“河东”两坊合办之意),未成。后乃于1951年2月与山川村校(山川关帝庙)合并改称民主小学,以镇名校。校址搬迁到李
  氏总祠内(即现在民主小学校址),并转为公办。
  曾任吕相小学校长的有:吕天麒、吕方扬、吕岩火、程月环、吕东明、吕梦祥、吕城。
  民主小学 1951年,设有五个年级六个班。1965年更名为环城区中心学校,并开设了两个初中班,成为“戴帽”小学,培养了两届初中毕业生。1973年更名为胜利小学。1983年又恢复原名称民主小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进行了扩建改建,自1974年至1989年,拆除原卢氏见南公祠、李氏总祠建筑,先后营建教学大楼3幢,厕所、校办工厂、商店等,建筑面积3116平方米,总投资37.7436万元。现有16个班级991名学生,32名教师2名职工。并已具备了一定的电化教学手段,教学质量大有提高。1989年被评为先进学校。全县小学“看图说话“比赛,河头村吕心波小朋友获奖。1990年少先队评比,民主小学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旗中队。1991年徐可儿老师被评为浙江省优秀辅导员。先后获省、市、县集体荣誉奖31次,教师受奖39人次,作文、体育、歌咏各项活动比赛学生获奖121人次。
  1992年9月为庆祝中日建交20周年暨浙江省与日本静冈县建立友好省十周年活动中,民主小学《荷塘大合唱》等30幅学生绘画、书法精品飘洋过海,送往日本静冈县小笠群大须贺町横须贺小学展出。1993年4月日本静冈县该校学生19幅作品寄民主小学回展。日本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在永康展出尚属首次。
  民主小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得到发展,成为培养各类优秀人才的“摇篮”。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