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桥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100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桥梁
分类号: U-43
页数: 3
页码: 100-1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河头村桥梁、和平大桥、江城桥等情况。
关键词: 河头村 桥梁

内容

和平大桥 位于永康城中胜利街,跨华溪,是从原县署前通往河头溪沿和山川坛的桥梁。原为木梁结构。元至元中改建为石拱桥,在桥上盖屋,均为店铺,改名为仁政桥。此桥屡圮屡修。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仁政桥屋毁,知县戴启凤檄河东吕斌及施孟安裔孙重修。清道光十六年(1836)再毁,由河东吕大常和唐先施大常合修。1955年8月由县人民政府重建成四孔石桥墩的水泥桥面,改称和平大桥。
  后溪桥 位于河头与桃花两村交界处,跨华溪。原为木桩石板桥,长55米,宽1.5米。早先桥仅三节,人称“三节桥”、“三眼井桥”。由河头始祖独资建造,历世维修。1971年改建为空腹式石拱桥,两墩三孔,每孔跨径15米,全长60米,宽4.5米。
  江城桥 位于永康宾馆西南侧,跨华溪。原为木桩石板桥,长62米,宽0.95米。由出资最多的吕鸣凤发起建造,桥头立有助资碑文。历世维修。1982年改建为石拱桥,4孔,每孔跨径10米,全长54.5米,宽4.5米,沿用旧名。
  东库桥
  在东库村,330国道194K+500处,跨华溪。原桥建于1934年,木梁结构,后改为钢筋混凝土双柱式台墩工字梁,三合土桥面。1953年、1955年、1964年先后三次拆修桥面,并对桥墩进行加固。1964年,改为钢筋混凝土T梁,外围浇筑水泥混凝土加固。载重标准:汽—20,挂—100,特殊情况可通行—150。
  1990年,330国道永康城区段拓宽改建时,在该桥上游约20米处新建一条宽26米、长42米的新桥。1990年9月竣工。
  商城桥 位于河头村后溪滩与桃花村黄店墈,跨华溪。1993年造,钢筋混凝土双柱式台墩,空心板板梁,3孔,全长45米,宽9米。
  后曹桥 位于村东南面,跨华溪通英阁,东永公路54K+750处。长42米,宽7米。1978年造,系水泥石拱桥。
  塔海桥 位村东南面,跨华溪通塔海村。长35米,宽7米。1982年造,系水泥石拱桥。
  永宁桥 又名小花桥。宋状元陈亮《及第》诗中有“御苑得题朝舜日,家乡佩印拜亲时。小花桥畔人人庆,一带清风雨露随”诗句。此桥位于村南面,今胜利街龙泉巷口,跨下河。以桥西直通和平桥,这段街古称永宁街。据旧志载,这里旧有迎曦门,崇祯十二年建,迭石为楼,城门朝东,门外有桥曰:“永宁桥”。长约7米许,现已改建为水泥街道。
  浮桥 位仁政桥下游约50米处,跨华溪。西端是华溪沿,东端是周埠。用10~12只船组成,船与船间距1.5米,上铺跳板(杉木串成)。如遇船筏过往,即掀起跳板让船通行。民国31年(1942)废。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