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992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商业
分类号: F729.2
页数: 4
页码: 89-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河头村商业、商业发展、服务行业的情况。
关键词: 河头村 商业

内容

第一节 商业发展
  在抗日战争前,河头村就有吕中和、万通、永通、协泰、永泰祥、源源、义通、中央等11家过塘行、运输行,成为县城购销、转运商品的集散中心。其中吕中和行,不但经营过塘转运业务,而且在行经营工商业。如豆饼、菜饼、南货、草籽、龙屏纸、煤灰等货物就在行内批发或零售。行内还设有货物加工场所,如将茶叶客收购的茶叶分别挑剔、剪去老枝、剔去老叶,然后烘焙。福建、广东销往永康的桂圆都是统货,他们就用不同筛眼的筛,分出大、中、小3等,挑去破的,然后染上黄色。这些加工业务都叫村里妇女、小孩干。
  河头村民历来以种菜为主营生,除少数从事手工业、开布店、茶叶店、山地货店外别无其它行当,有的人则在农闲时给吕中和行和万通行装卸和搬运货物。
  解放后,国家在发展国营商业同时,扶持供销合作事业,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后,体制多变,影响商业发展。1961年调整商业,个体商贩经核准可以营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体商业又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被全部“割除”。
  1978年后,肯定个体商贩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减少环节的“三多一少”商品流通制,私营个体商业户在河头村得到恢复和发展。从此,副食品商店、打白铁、小木店、裁缝店、山地货店、小百货店等相继开张经营。1983年商业得到全面发展。日用工业品、副食品的销售量大幅度增长,高档消费品的增长尤为突出。.1990年永康市新汽车客运站在河头村建成,原来
  的东永公路城区段拓宽改建为40米宽的九铃东路成为市区主街道。在路两侧投资兴建了几百间商业用房。到1993年开张营业的公司、商场、商店已达200多家。经营项目繁多,有建材、五金、电器、百货、服装、文具、副食、水果、水产、粮油、陶瓷、家具、灶具、山地货等30多种门类,经营货物上千种。
  第二节 服务行业
  抗日战争初期,浙江省政府迁来方岩,永康县城很快热闹起来,河头村也很快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船筏、车辆络绎不绝,客商、难民涌入永康,服务行业骤然兴旺,街头巷口都设有点心棚和饭、粥摊。河头村民也干起了服务行业,其中就有吕光耀、吕宝友在沙栋头搭茅草屋开饭铺,吕麟祥烤麻糍,吕岩渭摆馄饨摊。吕金奎在后灵店开歇客店。
  解放初,服务行业无多大发展。1956年服务行业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成立合作商店、合作小组。
  1958年“大跃进”期间,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全部并入国营商业。1961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恢复了饮食合作商店和饮食小组。“文化
  河东路
  大革命”中,饮食服务行业被斥之为“为封资修服务”,传统食品被废,风味小吃被取消。
  1978年后,全民、集体、个体多层次兴办服务行业。各业户之间在服务经营质量上开展自由竞争,服务业日渐兴旺。1990年10月,在新建的汽车客运站正式使用后,河头村的饮食业、旅馆业、理发业、修理车辆、修理钟表、打字复印等服务行业空前繁荣起来。
  旅馆业 河头地处客运站所在地,旅客过往多,因此旅馆业得到迅速发展。到1993年底止有旅馆29家,其中单位办的有永康宾馆(永康市人民政府第二招待所)、九铃楼、粮贸宾馆、九铃商厦4家。这几家都具有相当规模,内有彩电、收录机、浴室、空调、电话等设施的高、中档客房。村民开办的旅馆有怡园、永明、平安、红卫、如家、欣欣、方伟、友谊、丽芳、望城、朝霞、河东、飞凤、华润、丽都、永东、青春、回来吧、康润、望江、新建、郁金香、城美、康城、恒园等25家。计有房间191间,床位340张。
  理发业 在70年代前,河头村的理发店,只有吕鑫炎、吕康中2家。他们不挂招牌,随到随理,十分方便。上门理发的都是常年老客。后来吕康中把理发店搬迁到解放街,生活忙不过来,还招来学徒。在多年的理发实践中,吕康中积累了修理电动理发工具的经验,于是改行开办理发工具店兼营化妆品。不少理发师都到他的店里购买理发工具,成为理发行业中的佼佼者。到1993年,在河头村域内有理发店21家,理发师大都是姑娘。理发店设备讲究,招牌醒目。有“发屋”、“发廊”、“美容院”等店号;在霓虹灯的照耀下,玻璃窗更引人注目,“进去二十,出来十八”、“潇洒”等诱人广告。有的还在店门两柱上贴着“蓬头污脸进去,白面书生出来”、“做天下头等事业,用人间顶上功夫”的红纸对联招揽顾客。各式吹风、染发、男宾烫发、刮胡子、剃面等服务项目一应俱全。
  修理业 修理业有自行车、摩托车、补鞋、钟表、电器、农机具等修理项目。俗语说“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勤能补
  拙”,“俭可养廉”,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修理业是人民迫切需要的一种行业。1993年,河头村有童颖川等3家修理自行车,周丰星1家修理摩托车,吕杰华等2家修理钟表,此外还有修理电器、农机具的若干家。其中吕杰华于1993年被永康市工商局评为五好经营户。
  裁缝业 裁缝匠,村村皆有。旧时叫衣裳老师,以上门加工为主,多做旧式衣裤。80年代后,开店来料加工、制作成衣销售。并且出现了以加工外销为主的成衣厂家。1993年在村域内的街头巷尾有裁缝店10多家,均能裁剪新式服装,成衣贴身,顾客满意,生意兴隆。
  此外村民吴惠娟还在九铃东路开办了服装培训中心。到1993年底止,已培训高级、初级学员近2000名。
  书画装裱业 “墨云轩”画廊,是青年吕群伟创办的。书画装裱界有句颇能引以自豪的话,谓之“三分画,七分裱”。他深知此话的份量。一件字画作品,倘若装裱得当,墨色的变化,用笔的走势,都会显示出来,成为一件佳品。尤其是一些古代名字画,经过揭裱修复,又可重现青春,再现生机。吕群伟深知自己“功力”之不足,虽能装裱一般书画,但平时常有捉襟见肘之感。他电大毕业后,又到杭州书画艺术学院进修装裱专业,经过10多年的苦心钻研,吕群伟的装裱技艺得到行家的好评。名声远播,义乌、东阳、金华等地书画家也将作品送来请他加工成品,成为装裱业的圭臬。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