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98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农业
分类号:
F208-62
页数:
18
页码:
63-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河头村农业、生产关系变更、防洪抗洪、蔬菜生产的情况。
关键词:
河头村
农业
内容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更
解放前,土地主要为私人和公常占有。占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无地少地,靠租田为生。
地租有定租制、分租制、钱租制3种。
定租制,由业主确定租额,佃户按固定租额向业主交纳,一般租额为正产物的65%。
分租制,只有在佃户认为受灾歉收,不能照租额依纳之年,要求业主落田对分,其租额或三七、四六、对半,或倒四六分不等。
钱租制,佃户向业主承种之前先付租金。每亩为4元、6元,最高为7元。不论年景丰歉,租金不变。租期多为一年。收钱租之田多为公田、学田、祀田之类。
一般佃户,每年要送一只鸡给田主,叫做“田婆鸡”。
地租还有田骨田皮之分。子孙需要钱用,把田卖给常主,并把田仍租给卖户耕种。常主称为田骨方,卖者称为田皮方。这种定租制要比正常的定租制低50%。
民国16年(1927)实行“二五”减租,定佃户之最高租额为正产物的50%。佃户依最高租额减25%缴租,实行租额为正产物的37.5%,故“二五”减租又称37.5%标准。由于业主多有撤田、变卖等情发生,纠纷甚多。民国18年(1929)二五减租无法继续施行,佃户仍照原租额缴纳。农民生活困苦,负担累重。民间有“放下镰刀即籴米”之谚。业、佃纠纷经常发生。
解放后,农业生产关系经历了多次变革。
土地改革 1950年2月,中央政务院发布《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指示》。5月,全县开展土地、人口、租佃、阶级关系的调查;运动中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
1951年1月中旬,河头村开展土改工作,在土改工作队的领导下,通过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征收土地、房产、农具;分配果实,总结布置生产;复查、颁发土地证等几个步骤,于6月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例如雇农施章台、李方山、吴银溪、周岩森4户,每人分得土地0.7亩,房屋1间,还有家具、农具。
互助合作 土地改革后,农民组织起来,劳动致富。村里涌现出“调工”、“变工%等多种形式的常年、临时互助组,土地仍归私人所有。有吕镜湖、陈云贵、吕炳炎、吕庆南、吕振金、刘海和等互助组。其中吕振金互助组被评为省优秀互助组,吕振金被评为劳动模范,曾出席省劳模会议;陈云贵互助组曾合资购置水车一部,并在出工时,大旗迎前面,组员跟后边;干活时,大旗插在田头上,犹如出征作战似的。
1952年春,贯彻“耐心说服、典型示范、稳步发展”的方针和“自愿结合、等价交换、民主管理”三大原则,开展农村两条道路,前途方向教育。
1953年,由互助组转为初级社,土地入社参加分红。
1955年冬,批判“坚决收缩”方针,掀起办社高潮。1956年5月,二分会、三分会合并成立农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为集体所有制,大型农具折价入社,实行记工评分,按劳分配。由徐献昌为党支部书记,吕炳炎为社长,吕庆南为副社长,吕镜湖为会计。全社户数421户,人口1076人,耕地面积836亩(其中包括自留地104亩),粮食总产量3836担。1957年冬,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制度,执行劳动定额,按件计酬。
人民公社化 1958年,按照“一大二公”的要求,实行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9月初,兴办县第一个人民公社——红旗(环城)人民公社。河头为城关管理区农丰生产大队,下设5个生产队。在生产上劳力统一调配,搞“大兵团作战”、“田头扎营”;在生活上推行伙食供给制,大办集体食堂和基本工资奖励。农丰集体食堂在棋五公祠内,食堂主任叶玉球。按劳力和非劳力发给定量饭票,每月每人发给3~5元工资。严重影响了农、副业生产。
1959年3月,实行“三级核算,队为基础”。
1960年11月,开始纠正“大跃进”中的“平调风”、“共产风”错误。并进行算帐退赔。
1961年4月,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后,保障生产队自主权,实行定额包工,评工记分,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1966年“四清”运动中,再次出现急于过渡到大队核算的错误。并取消自留地,取消农村集市贸易,增设政治队长,以评政治分取代按劳计酬,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70年代后期,试行“四定(定工、定产、定产值、定成本)一奖(增产奖)”生产责任制,但仍不能根本上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
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冬,开始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家庭为单位,按人落实责任田,联产承包。凡完成国家的粮食征、购任务,上交了集体的公积金、公益金,剩下为自己所有。农田可以自种,也允许转让他人耕种,但任务不变。承包期第一次合同为三年、五年,后来延期为十五年,革除了“大锅饭”的弊病,村民生产积极性大增。第二节农田水利建设河头村处于三水怀抱之中。早时,因地势低洼,洪水经常浸没,泛滥成灾。田地乃洪积物冲积成的沙质土壤,储水性差。整片土地地形
自东南朝西北向下倾斜,形成自流灌溉的天然条件。平时这片土地全赖高镇乌鳢坝的尾水灌溉。兼之湖塘淤浅,储水不多,所以一遇上旱情,就要用两部或三部水车翻溪车。
据祖上口传:明万历十七年(1589)六月大旱,池塘干涸,村民眼看颗粒难收。各地农民纷纷求神拜佛,取龙求雨,河头先辈积极主张抗旱,组织人力物力,用20多部水车把黄店墈的水翻到后畈,确保丰收。这一行动震动婺州各县,受到知县表彰。
民国20年(1931),吕方仁从上海买回一部抽水机,一心想使村民用上机械水利设施,可是当时柴油昂贵,且不能及时供应,因而搁置。
解放后,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稻改单季稻为双季,水田复种面积增加,自流水量不能满足。在村党支部和村行政机构的领导下,进行“小塘加大、大塘加深、疏浚荒塘、开挖新塘”,开挖新塘两口,扩挖和加深方井、后沙塘等,同时加强对杨店湖、颜店湖、前坟湖三湖的用水管理和提高排水缺的高度,以增加储水量。1972年开始在后畈(今河头大厦至市委干部宿舍)和上溪滩平整土地,山、杂、旱地改田的同时,先后在后曹桥头、瓦灶、上溪滩,民贵摆头等处,建造5个电灌站。新建条石,水泥混凝土渠道约2700米。建电灌房,安装电杆、电线、水泵、电机等,共投资26.1万元,使全村500多亩农田全部受益。
第三节 防洪抗洪
河头村,南临南溪,东、西、北三面濒华溪。村北有北溪支流注入华溪;村东有苏溪支流注入华溪。华溪之水来自上游10多个乡镇、581.9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山地之水。每当洪水泛滥时,由于上下游水位落差大,水势湍急,河头地带首当其冲,洪灾濒濒肆虐大片土地。
河头先辈为确保生命财产安全,世世代代发动子孙治水抗洪。在华溪流经村境约2000公尺的沿岸筑堤、砌墈、造摆。在现在的河头溪沿地段高筑堤岸,又从后溪桥头至上埠头建造2座高约4米的摆头。村庄东面沿岸从江城桥头上游至塔海桥建造6座高约3~5米不等的摆头。其中油车潭摆头由吕民贵独资建造,并立碑启迪后人。解放后,1956年在民主镇人民政府主持下,又在塔海桥下游建造一座挑水坝。
先辈们抗御自然灾害,几百年同心协力,坚持不懈治理江河,使横冲直撞的洪水驯服,今天这块黄金宝地,高楼林立,已成为永康市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第四节耕作制度改革解放以前,水田种植多为“冬作—单季早中稻—秋杂粮”。冬作以绿肥为主,也种油菜、麦类。夏粮、单季早中稻。秋作种植玉米、荞麦、豆类。亩产只有几百市斤。
解放之后,50年代,改一熟制为多熟制;60年代初,改种双季稻;70年代,推广三熟制。
种子 解放之后,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不断进行良种的革新换代。50年代,水稻良种有中熟品种三百粒,南特号;60年代,推广珍珠矮、莲塘早;70年代,推广广陆矮、矮脚南特、二九丰、桐矮等。其中广陆矮为当家品种,最受欢迎,亩产在700多斤。晚稻有东方红、农虎等。80年代,前熟推广二九丰,后熟推广杂交水稻。小麦,50年代,有矮洛阳,矮秆红等;70年代,引进908品种,这个品种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玉米,50年代,老品种小粒黄,70年代,开始推广杂交玉米,旅曲、丹玉等。
水稻 播种育秧,解放前育水秧,清明捞谷子,立夏开秧门。解放后,50年代,尚沿袭老方法。70年代,推行半旱秧,小苗带土移栽。把田水放干,用秧田器划格,匀株密植;以后又推广浑水插秧。8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两段育秧法,先育苗,三叶时单株密距扦插到秧田上,秧苗发棵以后再移植到大田。80年代,早中稻推广地膜育秧,比过去大大提前了播种期。
施肥,解放前,传统边插秧,边塞下脚肥。60年代,提倡对秧苗施用断奶肥,移栽前施用起身肥,并要大田施足基肥,追肥速,看苗施吊头肥。1972年后大量使用化肥。
水管理,解放前,水稻移栽后,灌三日满秧水,一般耘田涂田二次,涂田后烤田。栽后10至15天开始耘田。工具很特殊,是在3~4米长,粗端直径50毫米以下的竹子大头安装上近似桶箍的铁制的田耙箍,叫做田耙。耘田涂田都用它,劳动效率很高。70年代,曾推广手扒捋田,此项劳动边除草,边补苗,但非常费工吃力,不久就被淘汰。70年代,推广双季稻后,移栽一星期即开始耘田。水的管理,传统是满秧水保苗,70年代,推广前期勤灌,浅灌,促早发,后期干干湿湿,促扎根,控无效分蘖。
大小麦 传统播种都用点播,畦宽3至4尺,行距1尺,每亩播种量2.5至3公斤,播种季节在11月中下旬。60年代,改点播为条播。70年代,改狭畦为宽畦,畦宽八尺,深沟,沟深见塥,亩播种量5至6公斤,石灰水浸种,磷肥拌种,上面盖草木灰,栏肥。施肥,传统放清子(不施肥),麦苗出土后抢施麦枪肥。春节前后各施一二次肥。1969年,提倡基肥足,追肥速,腊肥重,春肥厚,稳肥巧的原则。70年代,又有改进。80年代,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促低节位分蘖。80年代,推广稻坂麦。晚稻收割后,不用翻耕,直接施上基肥,把麦子撒播,然后开沟,盖土。除草,传统年前锄铲一次,深锄叫“掏麦”,第二次浅锄,叫“刨麦”。70年代,推广压麦,通常在麦苗三叶期进行,晴天、土燥、苗大重压,雨天、有露水时不压,苗小、土湿时轻压。压麦后重施人尿,化肥,塘泥桨等,不锄草。推广稻坂麦,也要压麦。除草多用除草剂,在播前均匀喷在地面。
肥料 解放前及解放后的50年代,肥料主要用农家肥,如人粪尿,猪栏肥,绿肥,塘泥,垃圾,焦泥灰,草木灰,桐饼,菜饼,头发,猪毛,鸡毛,骨头等。60年代,多用化肥,化肥的种类也日益增多,氮类有硫酸氨、尿素、氨水、氯化氨、碳氨等。磷类有过磷酸钙、磷肥等。钾类有氯化钾等。此外还有微量元素,生长刺激素等。
植保 解放前,主要农药是雷公藤杀虫粉,用于蔬菜。解放以后,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推广挖稻根,三面光,铲下的草烧灰以防害虫过冬,点诱蛾灯诱蛾。60年代后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的病虫害。
农机具 农机具包括耕作机具、排灌机具、植保机具、收获机具和粮食加工机具。
耕作机具 解放前,主要靠牛耕,农具有犁、耖、耙等。平整土地,除草靠锄头,水田用田耙。60年代起,耕田使用拖拉机,中耕除草仍用传统农具。
排灌机具 60年代以前,灌溉都用木制水车。水车有二轮,三轮的,车桶长度有八尺、一丈、丈二、丈四、丈六等(见插图)。1959年麦李园、后曹桥各建了柴油机水泵机埠。
犁、耖、耙
水车
1972年开始建造电灌站,用电动抽水机灌溉。
植保机具 旧时治虫用竹筒,一头包纱布,装菜虫药粉(雷公藤),敲打竹筒,把粉撒在植物茎叶上。
50年代开始使用喷雾器。喷雾器随着工具改革的不断发展,不断革新。开始使用手摇喷雾器,后来用背负式喷雾器,以后又推广扁长方形的背负式工农16型喷雾器。
收获机具 50年代前期,稻麦的脱粒,用传统稻桶。稻桶有圆桶、方桶两种。使用时配以稻桶梯,稻桶簟。
50年代末,才有木制脚踏打稻机,工效比稻桶脱粒提高了4倍。
60年代,推广电动打稻机,机动打稻机,省力又提高工效。
70年代,推广机动脱粒机。谷、麦、豆的干燥主要靠日头晒,以前主要用地簟。60年代后期,开始用水泥晒坛。
粮食加工机具 传统的粮食加工工具,主要有石臼、石臼杵、碓、碾、谷砻、石磨、风车、笞匾、米筛等。
石臼,用石头打制。由于它以手工舂米,又称“手臼”。臼与杵配套使用,石杵舂米,木杵可舂年糕、麻糍、糯谷扁等。
碓,舂米的器具。以水为动力称“水碓”;人力脚踏叫“踏碓”。
碾,由碾台、礧子、碾槽、碾架四个部份构成。也为稻谷脱去皮壳之用。
砻,用于破谷取米。由上臼、下臼、摇臂和支座等部件组成。上下臼各高25厘米左右。工作面上镶有硬木或竹齿。摇臂呈“上”字形,俗称“磨砻钩”。工作时借臼齿旋转的搓擦,使谷壳裂脱。砻出的米为“糙米”(见插图)。
石磨,磨粉、磨豆浆工具。由于磨麦粉居多,又称“麦磨”(见插图)。
使用以上各种粮食加工器具,均需与风车、台笾和筛具等扬净工具配合。风车用以去糠。筛具有糠筛、米筛、纱筛(纱罗)之分。糠筛用以除糠,米筛用以净米;纱筛用以清麦麸留粉。
1959年,河头村有了用柴油机带动的小型碾米机,效率很低。
60年代,村民碾米,大都到华溪村立新米厂加工,磨粉磨炒米粉仍用石磨。1971年,大队在棋五公祠建办了碾米机、磨粉机、碎薯机,村民碾米、磨麦才不必到村外。1994年上半年,本村土地减少,需要加工原粮的户头大大减少,加工场已停办。
第五节 粮食生产
“民以食为天。”解放以后,河头村不仅充分发挥蔬菜基地的作用,抓好蔬菜生产,也十分重视抓粮食生产。粮食亩产由50年代的四五百斤,提高至1500斤。河头村历年粮食产量见下表。
石磨
碾米机 磨粉机
河头村历年粮食产量表
第六节 蔬菜生产
种菜,历来是河头村民的主业。河头村是永康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究其原因:其一,肥沃的冲积砂质壤土,十分适宜蔬菜种植;其二,蔬菜常需浇水,河头濒临华溪,水源充足;其三,城镇居民对蔬菜的需求和河头紧靠城区,上市方便;其四,村民有勤劳俭朴的优良传统,不怕劳苦,起早摸黑,精耕细作,并善于创新。80年代以前,永康年上市蔬菜一百万斤,菜市场可说是河头人的天下。80年代以后,河头菜地减少了五分之四,但河头人上市的蔬菜量仍占了市区供应蔬菜的四分之一。
每当春寒乍去,河头人用地簟保温培育的黄瓜栽、京豆栽、落苏(茄子)栽等就提早廿来天上市了。夏初,麦穗黄了,河头人的黄瓜大量涌入菜市,送到乡下换麦。而一到高温伏夏,夏菜蔫谢,河头人冒着炎热酷暑,早、中、晚一天三次浇水,汗血浇灌出的青菜又大量满足了人们的绿色菜肴的需要。
种菜,是十分细致的农活。掏地,有一套特殊工具和方法。深挖,用长近1.4市尺的两角铢;浅挖,铲草等,用重量较轻,口较平的锄头;要使土粒变细而平整,则用铁钉钯(见插图)。河头人的菜畦一般高出地面20~30厘米,宽约1米左右(间苗时脚不必踏上畦背)。掏地时双脚不踏畦背,站在田〓(音gang,田沟)上,畦土掏成直行两条,叫做“两樍箸”。掏地流程为:
过去施肥,主要用人粪尿、栏肥、焦泥灰、塘泥。菜农常串巷绕户买人肥,或包下单位的厕所取肥。阳沟垃圾、草泥块,常用来烧焦灰(草木灰)。移栽、撒种都必须用灰。栽培的菜用锄除草中耕。撒播的菜在2~4张小叶时,就须间苗(并拔草);稍大,又要再间苗、拔草。每次均须补施淡肥。晴旱天,一天浇2~3次水。夏白菜一般25~28天即可上市。栽种白菜,河头菜农有“三日铲,四日浇,十八日,好开刀”的谚语。四五口之家有一亩左右菜地的村民,全家能出动的人几乎都起早摸黑地扑在地里。收获时常常两三点钟起床,点上灯笼、马灯拔菜、洗菜,清早送上菜市出售。逢集市日卖菜秧的,就在头天傍晚拔好(县城集市也有早上再补拔的),第二天一早用人力车、自行车运去赶集。在生产队集体劳动时,更是早、中、晚抽空到自留地,劳动时间都超过12小时,甚至16小时。辛勤的劳动换来丰硕之果。以往,村民主要靠种菜收入维生。籴米、买柴、买盐,全靠卖菜所得;稍好的菜全拿去卖,种菜的没有好菜食。公社化时,两个蔬菜队的平均收入高过六个农业队。村民自留地的种菜收入超过了队内劳动的收入。1980年,蔬菜队的劳动工分值由70年代的0.80元增长至2.00元,农业队则只由0.70元左右增长至1.40元。第三蔬菜队1981年平均收入,男劳力410.00元,女劳力200.00元。而一般自留地的收入大都超出一倍多,所以村民中流行着一句口头禅:“吃粮靠集体,花钱靠种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承包到户,充分激发了村民劳动的积极性。1985年赵康明、吕汉星、应加升、赵康亮、姚康文、吴锦荣、陈云贵、卢斌、应新和、沈明芽10家,由县人民政府发给蔬菜专业户证书。1992年种菜能手吕汉星、张家土、吕有富、林小东等户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
河头村的种栽(黄瓜、丝瓜、落苏、京豆、豇豆、包菜、白菜、洋葱等的菜苗)也是全县有名的。1994上半年逢集赶市,不少户种栽日成交额常在300元以上。孤寡老人,几畦地全种上葱,细致料理,轮流剪卖,一篮葱上市,可售得十几元,年收入可达到一二千元。
生产规模 过去,菜农多在分散的小块菜园上种菜,菜园围有竹笆或种有木槿作篱笆隔开。有的种菜能手除自己的地外,还租地种菜。1956年,土地集中到高级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60年代,更强调公有大集体,河头出现过专业的蔬菜工厂。后来调整为两个生产队种蔬菜,六个生产队种粮食为主。种菜生产耕作方式基本上还是过去的手工方式。
70年代初期,永康县人民政府注意抓菜篮子,专门派工作组进驻蔬菜队。村里多次派人去杭州、衢州参观学习,1984年3月永康县科委邀请省农大副教授曹小芝来永康讲授蔬菜用地膜高产栽培技术课,召开现场会并在河头作实地技术指导,提高技术,陆续推广了温床育苗、地膜栽培,喷灌浇菜。使用生长激素2.4D(番茄点花)、九二0(芹菜、菠菜催长早熟)、防落素(保花着果)、乙烯利(喷蒲花使雄花变雌花多结果,抹青番茄促使提前转红);并采用多种杀菌农药如波尔多液、百菌清、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锌防治菜病,种子消毒;以及除草剂先施除草,地膜覆盖栽培,减少中耕除草劳动。施用低毒杀虫剂必在收获前安全期内。科学种菜,使得多种蔬菜比原季节提前上市,如番茄、甜椒、杂交椒、茄子等提前了20~30天;冬芹菜遮荫育苗,加九二0催长,提前一个月就上市。更在下半年复种原来只在上半年种的京豆、豇豆、青黄瓜、早萝卜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慢我早,人有我多,人多我好。家庭联产承包后,许多菜农都在菜地旁安装手摇井泵,就近摇水浇灌,降低了劳动强度。因而70年代末至80年代,河头蔬菜上市量直线上升。加上蔬菜加工(腌菜生、腌萝卜、抽豆芽等)的大户出现,新品种的引进,丰富了永康市场上的蔬菜花色和满足了市民
地膜栽培效果对比
生活上的需要。
种菜诀窍 河头人总结了多年种菜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种菜诀窍。
一是注重土杂肥的运用。明堂阳沟的垃圾,都舍不得丢弃,常与栏肥同时施用,或晒干后烧焦灰。柴灶的草木灰,鸡舍的粪肥,都是撒种时最好的覆盖物和基肥。塘泥是种黄瓜的好肥料,过去是抢着挑。故过去虽然极少化肥,菜地复种系数又很高,但河头人的菜地却肥素齐全,种出的菜缺素症很少。80年代以后,城市垃圾更成为河头菜农的抢手货。
二是土地轮作。同一地块或地段,很少连年种植同科作物,加上杀菌农药的使用,河头人种的菜菌类疾病较少。特别是种植茄科蔬菜间隔3年以上。
三是注重种子的优选。黄瓜种子基本上选早生的、果形较好的脚瓜或第二个瓜,种子要用砻糠擦搓,把子蒂擦掉、漂清。故瓜苗结果早,黄瓜不会发苦。
落苏、天萝等均要选长、直的留种。天萝种瓜老熟摘下后,去外皮将头部、尾部各捆扎一圈。来年播种时,取中间的种子,则长出的天萝能保持原来的长、白品质,不会变青、变短。九头芥、油冬菜子,注意隔离留种。落苏、天萝苗栽,油冬菜子等在全县农民中都享有声誉,特别畅销。
四是重视季节安排。5月淡季安排种植慢青菜、牛心包、尖包、包菜等品种,这些菜在5月1日前上市。夏季,种水白菜。秋季,种早萝卜、早熟大白菜、秋豇豆、秋番茄、秋京豆等。并进行反季节种植蔬菜,夏菜冬种,保护式栽培。强调抓好大宗蔬菜当家品种。
五是注重科学种菜,重视技术推广。以往的蔬菜专业队就是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的试验地和技术推广站。如:种菜前一次性施足基肥,氮、磷、钾肥三要素结合,地膜覆盖,引进杂交蔬菜,推广使用生长激素等等。科学种菜使河头菜农不断获得优良品种,提早了上市的季
节,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第七节 耕地面积变动
土地改革前夕,1950年土地未过拨时,河头村有自耕田549亩、租出田1516亩、租入田47亩,人口2028人(其中男1025人),非农业人口962人。1951年土地过拨后:河头村有土地1054亩,人口177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62人。1962年经土地划片:全村仅留土地,383亩,人口996人,其中男451人。1964年土地再次划片:土地面积720亩,人口1146人,其中男528人。1988年以来国家征用340亩用于建设汽车客运站、五金城和望春小区的建设。此外,厂矿征用108亩。村组集体建设批用7亩。村民建房批基87.13亩(其中预留20亩),合计减少土地542.13亩。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