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头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946
颗粒名称: 总序
分类号: K295.55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乡村研究是一个不应忽视,又往往容易忽视的项目。
  乡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农业,昔为“王业之根本”,今为国民经济之基础。乡村状况如何,关系到整个历史演变的进程,关系到现实国家总体发展的重大战略。乡村研究要加大力度,刻不容缓。
  分散、辽阔、宁静的乡村,维系着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亡,时代的进退,于无声处常常会响起醒世的惊雷。
  秦末酷刑重赋,二十倍于前代的租税,三十倍于往昔的力役;贫民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天下苦秦,帝逼民反,结果军起垄亩,导致不可一世的秦王朝迅速覆亡。
  汉初实行一系列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因暴政、战乱被迫离开大地的百万农民重返家园,“衣食滋殖”,才使“天下晏然”。
  三国鼎立,群雄相峙,百姓流亡。曹操采用养兵屯田之策,后又实行民屯,安定了流民,恢复社会经济,增强实力,为后来的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贞观之初,灾荒连年,唐太宗除推行均田制外,实行新的租赋徭役制度——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使社会安定,风尚纯朴,世称“贞观之治”。
  中国漫长的历史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乱治交替,扑朔迷离,可以举出许多事实,可是道理很简单:谁也不能忽视农村,轻视农业,背离农民!
  恩格斯有句名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4页)多么朴实的真理。粮食足,天下安;农民富,国家强;农村稳,百业兴。
  建国40余年的历程表明,农村稳定,粮食丰收,带来的是来年工业生产、财政收入和基本建设相应增长。“大跃进”之年,“左”的干扰,农业生产徘徊不前,于是人的口粮、畜的饲料、副食品供应和工业原料等项项紧张,处处紧张、全面紧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决定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业和农村突破,终于春江水暖,山花烂漫,实现了历史大转折。
  到本世纪末,全国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重点在农村,难点还是在农村。农村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业,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值得深入探索,认真研究。
  研究工作要有人,要有队伍。十余年的地方志工作,在完成市县志书的同时,已经形成了一支不小的修志队伍。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其中许多同志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基层工作,有较高的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业精于勤,在修志中又逐步成为行家里手,并以扎实的成果获得中、高级学术职称。如今,他们在完成市、县志书的编纂出版之后,共同把兴趣放到广大农村,把目光注视到农村的历史和现状,着手进行深入的研究。相信“有心栽花花必发”,辛勤的耕耘,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浙江地灵人杰。乡村研究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有的需要单科独进,更多的需要进行综合研究。我们主张一切研究都只能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积累翔实、可靠的历史和现实资料入手。言求有据,不尚空谈,少发空论。为此,这套丛书将以完整、系统的资料见长,提供给各方人士参考、研究、应用、交流。
  几年前,我曾受浙江人民出版社之托,主编过一套《浙江文化丛书》,先后出版过7种。这套《浙江乡村社会研究丛书》,能出多少一时尚难完全确定。这两套丛书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浙江的今和古,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研究问题,编写书稿,不能简单地分配任务,单纯任务观点是做不好研究工作的。也不能急于求成,靠几个晚上就一蹴而就,拿出成果来。只有立志于斯,目光敏锐,埋头苦干,并积以时日,才能取得若干成效,我们将为此而共同努力。
  魏桥
  1993年8月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