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883
颗粒名称: 水域
分类号: F301.24
页数: 4
页码: 160-1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县水域面积统计概况和水域分布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康市 土地利用 水域

内容

全县8.7112万亩水域中,河流水面1.0655万亩,占水域总面积12.24%;水库水面2.4439万亩,占28.06%;坑圹水面3.6722万亩,占42.17%;滩地2927亩,占3.36%;沟渠1.0649万亩,占12.23%;水工建筑物1690亩,占1.94%。
  全县水域分布,河流水面主要是一江十溪,即永康江、南溪、李溪、华溪、酥溪、仙溪、烈桥溪、倪宅溪、八字墙溪、东溪和棠溪。水库水面主要是3座中型水库,17座小(一)型水库和81座小(二)型水库和661座小(三)型水库。最大的杨溪水库位于方岩、石柱、芝英镇境内,属李溪流域,面积6197亩,总库容量5584万立方米。太平水库位于桥下镇境内,属华溪流域,面积4861亩,总库容量4895万立方米。另一座中型水库三渡溪水库位于象珠镇境内,属酥溪流域,面积922亩,总库容量1135万立方米。16座小(一)型水库分布于象珠、烈桥、西溪、新店、舟山、前仓、唐先、八字墙、方岩、古丽、新楼、柏岩等12个乡镇。81座小(二)型水库分布于除前仓、烈桥、柏岩以外其他20个乡镇。花街镇水库水面面积达2396亩,占全县总数9.81%,古丽镇2200亩,占9%。
  坑塘水面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平原、丘陵地区为多,山区较少。9个山区半山区乡镇合计坑塘面积4478亩,占全县12.19%,占该地区土地面积的0.83%,比全县平均2.35%少2.83倍。坑塘水面分布最多的是古丽镇,面积5711亩,占全县15.55%。分布密度最高是芝英镇,为5.23%。
  滩地主要分布于永康江及南溪、华溪、酥溪、李溪中下游地区沿岸18个乡镇,古丽镇占全县滩地48.32%。其次是石柱镇,占9%。
  沟渠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平原、丘陵乡镇较多,山区较少。最多古丽镇。水利条件差的山区乡镇,分布密度高于平原、丘陵乡镇。
  水域面积的扩大,主要是兴修了众多的水利工程。永康水利建设早在唐朝就有文献记载。大中年间(847~860),县令顾德藩雅志爱民,尝作三堰,以防旱潦。明嘉靖四十一年(1556),全县有较大的塘118口,堰62条,泉井13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知县沈藻多方劝谕,令佃户用工,业主给食,仍不时单骑亲往督令深浚,复修峵桥堰、大塘堰、五锦堰、东塘堰、大邱角堰。
  清光绪《永康县志》载,光绪十七年,全县时有水堰76条,塘137处,面积453顷14亩9分4厘5毫7丝,井泉21眼。
  民国29年(1940),修筑葛麓乡新楼沿铜山溪堤,长977米。
  民国33年(1944),士绅郑济芦呈请修建邑东乡九龙塘,受益田3000余亩。
  1949年全县计有大小山塘、平塘、水井、堰坝等共14864处,总蓄水量1799.6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5.43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永康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组织人民群众兴建各项水利工程,以及发展机电排灌等农田水利设施。
  1950年兴修新建大小水利工程1200余处,新建城南三联坝,灌溉面积8000亩。1951年投工13.85万工,兴修山塘堰坝等各种水利工程4835处,受益田计9240亩。1952年投工85.6万工,兴修水利1.3747万处,其中新开塘553口。同时兴建永康第一座水库——黄棠水库,受益土地1254亩。至1955年,又先后动工兴建李店乡上梅垄、溪岸乡八口塘、苏川乡六百里等蓄水1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二)型水库14座。1957年开始,全党动员,全民办水利,水利建设由单项治理发展为综合治理,逐步实行以蓄水为主,蓄、引、提结合,以防旱为主,旱、涝、洪兼治,以小型为主,大、中、小结合,治山治水相结合的治水方针。1957年10月,成立县水利指挥部,开展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在继续抓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集中人力物力,先后在朱明溪、华溪上游截流筑坝,兴建黄坟坑小(一)型水库和太平(中型)水库。随后,翁家畈、莲塘山、黄坑口、大桥、泽塘里等一批小(一)型水库陆续动工兴建。1963~1965年,投放社员义务工122.72万工,先后完成太平、黄坟坑、上黄、大桥、莲塘山、翁家畈等水库工程及其渠道配套工程。太平水库东西干渠长72公里,灌溉桥下、四路、石柱、城关等17个乡(镇)的9万亩农田,约占全县三分之一的耕地得到自流灌溉。
  70年代,先后建成三渡溪、方丘、洪塘坑水库等骨干工程,并动工兴建县内最大蓄水工程——杨溪水库。1970年9月,成立永康江治理工程指挥部,共投工32万余工,从许码头到水攻山筑起4公里长、4.5米高的南北防洪大堤。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指引下,续建完成珠坑、四大坑和扩建莲塘山等中、小(一)型水库,续建西栈里、王弄坑、岭脚、沈公岭和扩建北坑、杜坑等小(二)型水库,以及其他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新建庙口、皇尖下等小(二)型、小(一)型水库;新建杨溪水库渠道配套工程,增加蓄水量5052万立方米,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12.6万亩。后来,浙江省四大水利骨干工程之一,被誉为江南“红旗渠”的杨溪渠道工程建设全线竣工,实现了市属五大骨干水库灌溉联网,提高了灌区16.5万亩农田用水保证率。

知识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永康市土地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系统地记叙了永康设县1700多年土地资源、土地制度、土地开发利用和土地管理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举措、发展和取得的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