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地资源(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816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土地资源(二)
分类号: F323.211
页数: 27
页码: 51-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土地资源情况的具体介绍,主要介绍了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植被、水资源、气候等。
关键词: 永康市 土地资源 土地管理

内容

第一节 矿产资源
  永康地处分属安文——缙云和武义两个找矿远景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经地质勘探部门和采矿单位的普查勘探及多年的边采矿边探查,截至1995年末,境内已发现有用矿产达30余种,分属8类。其中:
  贵金属矿产有金、银。
  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钴。
  黑色金属矿产有磁铁、褐铁。
  冶金辅助原料有萤石、耐火粘土。
  燃料矿产有石油、天燃气、油页岩矿。
  化工原料有黄铁矿。
  建筑材料有珍珠岩、松脂岩、砖瓦粘土、建筑砂、叶腊石、膨润土、瓷土、瓷石、玄武岩、凝灰岩、花岗石、紫砂石。
  矿泉水及其他矿产有方解石、重晶石、玛瑙等。
  主要矿藏为萤石矿、珍珠岩矿。
  萤石矿
  又名砩石,俗称绿岩头。多呈浅绿色、浅紫色、灰白色。主要用于冶金工业上的助熔剂和化学工业中制造氢氟酸及其衍生物。矿源丰富,遍布全市20余个乡镇,尤以西北部的八字墙、花街、童宅等乡镇最为丰富。有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8处、矿点22处、矿化点3处,总储藏量为400万吨以上。以脉状形式产出,矿脉长度长的2公里,厚度在1~2米间的居多,多的达3米余。
  花街萤石矿大型矿床,累计探明储量290万吨,1958~1982年已采出矿石228万吨。渎溪中型矿床,累计探明储量40万吨,1956~1978年已开采矿石52万吨。属中型矿床的还有枫林,累计探明储量117万吨;下堑、野山、金坑分别估算储量36万吨、49万吨、76万吨。小型矿床有直坑、王样、上坑、横山、形矿角、柄坑、南坑、四路,估算储量分别为28万吨、36万吨、21万吨、26万吨、9万吨、10万吨、7万吨、4万吨。
  萤石矿的开采利用,从1958年开始,现在年开采量为10万吨。1995年末,全市尚拥有储藏量266万吨。萤石质量好,CaF2含量大于65%的富矿占多数,品位高,远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闻名于海内外。现在还创办以萤石为原料的氟化工业生产线,已基本形成了开采——粗加工——深加工的一条龙生产线。
  珍珠岩(包括松脂岩)
  属酸性玻璃质火山熔岩。具有高效能绝热、保冷、隔音的作用,还可作吸附过滤材料,被广泛用于冷冻设备、冶金、石油、化工、电力、建筑、医疗、食品行业和国防工业,也用作助滤剂、无声炸药、除草剂等方面,能节约材料,节约能源,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资源。经地质勘探和测试,中山乡的皇帝帽——乌居平——岭脚、长川——中山一带均有蕴藏,面积达2平方公里,厚度大于100米,储量达2000万吨以上。在高温(1200℃)下膨胀倍数多在15倍以上,高的达40多倍,具有膨胀倍数高、膨胀温度低及膨胀珍珠岩容重轻3大优点,有得天独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较高的开采价值。前些年因交通不便、原矿价格低等因素,年开采量徘徊在2000吨左右。1994年成立永康市中山珍珠岩有限公司,进行机械化开采,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新楼乡高下杨村一带也有蕴藏,但以松脂岩为主,长度70余米,厚度10至15米,尚待开发。
  高岭土矿床
  分布于古丽镇城南办事处湖西村和芝英镇堰头管理处炉头村一带,俗称湖西坭和炉岩。
  湖西村域的耐火粘土矿是由高岭土组成的软质粘土岩,由凝灰岩风化形成,经取样化验,二氧化硅占62.5~75.87%;三氧化二铝占12.7~19.59%;三氧化二铁占1.81~6.14%;二氧化钛占0.77~1.12%;烧失量占5.18~8.59%。矿体一般厚度1~2米,蕴藏面积7000平方米,可作陶器、坩埚、耐火砖材料和应用于造纸工业。炉头村域的炉岩分布面积达1平方公里以上,厚度0.5~1.5米,年开采量多时达5000吨。
  多金属及贵金属
  铜矿,早在五代吴越钱武肃王时,已在铜山设置矿场采铜。宋元祐中置场钱王、窠心2坑,课铜12.8万斤。宣和中以课不及额,废。绍兴中复置,课铜2355斤,又以苗脉微渺,采亦无获,废。1958年9月至1959年7月,曾创办永康县铜山炼铜厂(矿)开采铜矿。
  金银矿,近十几年来又在永康盆地东部北部边缘柏岩乡的壶坑洞、西溪镇的莲屋一带,发现多处与金属共生的贵金属银矿点,在含多金属的石英脉中含有金银,分布面积达10余平方公里。经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普查采样分析结果,含金量高的10克/吨;含银量316克/吨。可见金、银都有一定储量,很有开发前途。
  铜锌矿,柏岩乡、西溪镇等地有铅、锌矿化带9条,矿体长160~300米,宽多数在1米左右。
  钴矿,1959年在城区东库山背、李店、雅湖、象珠等地发现钴矿,于50年代末,曾开发过。在芝英镇杜山头村北西部,以磁铁矿砂形式赋存于玄武岩风化残积层中,矿层厚度1.5至3米不等,含矿面积0.1平方公里,铁砂含量达20公升/立方米,用于冶炼钢铁。在棠溪乡金山头村还发现含铁量40.02%的褐铁矿。
  石油沥青
  据省第十三地质大队和省石油地质队地质勘查发现,永康盆地南缘含油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在古丽镇长城、云山等地有含油层。含油层几乎全部位于馆头组地层。就性质分,有原油、软沥青、地腊、炭质沥青及天燃气等。依产状分,孔隙、直裂隙、层裂隙及晶洞等均有油气显示,含油岩石有砂岩、页岩、泥岩、砾岩及泥质灰岩等。60年代初,专门成立县油页岩矿组织,在古丽镇长城、溪心等地进行过开采。
  建筑材料
  主要有凝灰岩、紫砂石、叶腊石、瓷土、瓷石、砖瓦粘土等。
  凝灰岩,属火山碎屑岩类,有熔结凝灰岩、凝灰岩、沉凝灰岩等之分。分布面积广,储藏量大,以舟山、新楼、石柱、新店、古丽等乡镇产出的岩质为优。多数用于房屋、桥梁等建筑领域,部分用作镂刻石狮子、石碑、花栏杆等工艺品。现年开采量逾50万吨。
  紫砂石,分布面积较广,储量1亿吨以上,是制造紫砂陶瓷的原料。1992年始,市陶瓷厂利用其制造紫砂地砖,年利用量2000~3000吨。
  叶腊石,产于新楼乡高下杨村附近,储量500万吨。1993年始进行开采,年开采量2000吨左右,主要供给陶瓷工业作配料。
  瓷土和瓷石,分布在古山、棠溪、新楼等乡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储量在5000万吨以上。棠溪乡上蒋村,1994年投入开采,年开采量3000吨,用于制造陶瓷产品。
  砖瓦粘土,广布于全市多数乡镇,尤为永康盆地中心部位居多,储量在1亿吨以上。现广泛被应用,全市有年产红砖300万块以上的砖瓦厂50余家,占地面积约800亩。
  总之,全市矿藏资源丰富,矿种多,但目前大部分未被开发利用,尚有待于进一步勘探、开采、应用。
  第二节 生物资源
  脊椎动物
  据1996年市林业局与浙江林学院联合实地调查,永康有陆生脊椎动物28目71科168属256种。其中哺乳纲(兽类)7目47种,鸟纲(鸟类)16目156种,爬行纲3目33种。两栖纲2目20种。
  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云豹、豹、黑麂、白颈长尾雉和白枕鹤5种。
  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毛冠鹿、鬣羚、小天鹅、鸳鸯、鸢、苍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红隼、白鹇、勺鸡、草鸮、领角鸮、雕鸮、领鸺鹠、斑头鹡鹠、短耳鸮、鼋和虎纹蛙等24种。
  属于浙江省保护动物的有豪猪、貉、鼬獾、四声杜鹃、大杜鹃、褐翅鸦鹃、戴胜、大拟啄木鸟、黑枕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蚁鴷、寿带、紫寿带、黑眉锦蛇、滑鼠蛇、眼镜蛇、五步蛇和斑腿泛树蛙等20种。
  哺乳纲
  食虫目
  刺猬科(刺猬) 鼩鼱科(小麝鼩灰麝鼩臭鼩)
  翼手目
  菊头蝠科(中菊头蝠角菊头蝠 皮氏菊头蝠 鲁氏菊头蝠) 蹄蝠科(大蹄蝠 普氏蹄蝠) 蝙蝠科(中华鼠耳蝠 绯鼠耳蝠 绒山蝠 普通伏翼折翼蝠)
  鳞甲目
  穿山甲科(穿山甲)
  兔形目
  兔科(华南兔)
  啮齿目
  松鼠科(赤腹松鼠长吻松鼠) 豪猪科(豪猪) 鼠科(小家鼠 黄胸鼠 褐家鼠 社鼠 大足鼠 白腹巨鼠)
  食肉目
  犬 科(狼 狐 貉 豺) 鼬 科(黄鼬 黄腹鼬 鼬獾 狗獾 猪獾水獭) 灵猫科(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 猫科(云豹豹 豹猫)
  偶蹄目
  猪科(野猪) 鹿科(小麂 黑麂 獐 毛冠鹿) 牛科(鬣羚)
  鸟纲
  鸊䴘目
  鸊䴘科(小鸊䴘)
  鹈形目
  鸬鹚科(鸬鹚) 鹭科(苍鹭 池鹭 牛背鹭 白鹭 夜鹭 栗苇鳽)
  雁形目
  鸭科(鸿雁 豆雁 小天鹅 针尾鸭 绿翅鸭 绿头鸭 斑嘴鸭鸳鸯)
  隼形目
  鹰科(鸢 苍鹰 赤腹鹰 雀鹰 松雀鹰) 隼科(红隼)
  鸡形目
  雉科(鹌鹑 灰胸竹鸡 白鹇 勺鸡 环颈雉 白颈长尾雉)
  鹤形目
  鹤科(白枕鹤) 秧鸡科(红胸田鸡 白胸苦恶鸟 董鸡 黑水鸡骨顶鸡) 鸻形目 鸻科(凤头麦鸡 灰头麦鸡 金眶鸻) 鹬 科(青脚鹬 白腰草鹬丘鹬针尾沙锥) 反嘴鹬科(黑翅长脚鹬)
  鸽形目
  鸠鸽科(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
  鹃形目
  杜鹃科(四声杜鹃大杜鹃褐翅鸦鹃)
  鸮形目
  草鸮科(草鸮) 〓鸮科(领角鸮 雕鸮 领鸺鹠斑头鸺鹠 短耳鸮)
  夜鹰目
  夜鹰科(夜鹰)
  雨燕目
  雨燕科(白腰雨燕)
  佛法僧目
  翠鸟科(普通翠鸟 白胸翡翠 蓝翡翠)
  佛法僧科(三宝鸟)戴胜科(戴胜)
  鴷形目
  须鴷科(大拟啄木鸟)
  啄木鸟科(蚁鴷 黑枕绿啄木鸟 斑啄木鸟 黑头啄木鸟)
  雀形目
  百灵科(云雀) 燕科(家燕 金腰燕) 鹡鸰科(黄鹡鸰 灰鹡鸰 白鹡鴒 田鹨 树鹨 水鹨) 山椒鸟科(暗灰鹃鵙 粉红山椒鸟) 鹎科(绿鹦嘴鹎黄臂鹎 白头鹎黑鹎) 太平鸟科(小太平鸟) 伯劳科(虎纹伯劳 牛头伯劳 红尾伯劳 棕背伯劳) 黄鹂科(黑枕黄鹂)卷尾科(黑卷尾灰卷尾发冠卷尾) 椋鸟科(丝光椋鸟 灰椋鸟 八哥) 鸦科(松鸦 红嘴蓝鹊 灰树鹊) 河乌科(褐河乌) 鹟科(鹊鸲 红胁蓝尾鸲北红尾鸲红尾水鸲 小燕尾 黑背燕尾黑喉石䳭灰林䳭 白顶溪鸲 蓝矶鸫 紫啸鸫虎斑地鸫 鸟鸫 白腹鸫斑鸫) 画眉亚科(锈脸钩嘴鹛棕颈钩嘴鹛红头穗鹛 黑脸噪鹛黑领噪鹛棕噪鹛 画眉 棕头鸦雀 灰头鸦雀) 莺亚科(短翅树莺 山树莺黄腹树莺 黄眉树莺 极北树莺棕脸鹟莺褐头鹪莺黄腹鹪莺矛斑蝗莺)鹟亚科(黄眉姬鹟鸲姬鹟 寿带 紫寿带) 山雀科(大山雀 黄腹山雀 红头长尾山雀) 绣眼鸟科(暗绿绣眼鸟) 文鸟科(麻雀 山麻雀 白腰文鸟 斑文鸟) 雀 科(燕雀 金翅雀 黑头蜡嘴雀 黑尾蜡嘴雀 栗鹀黄胸鹀 黄喉鹀 灰头鹀 三道眉草鹀 田鹀 小鹀 黄眉鹀 白眉鹀凤头鹀) 爬行纲 龟鳖目 龟科(乌龟 黄喉水龟) 鳖科(鼋 鳖) 晰蜴目 壁虎科(铅山壁虎多疣壁虎) 石龙子科(石龙子 蓝尾石龙子 蝘蜓) 蜥蜴科(北草蜥)
  蛇目
  游蛇科(钝尾两头蛇 赤链蛇 王锦蛇 王斑锦蛇 红点锦蛇黑眉锦蛇 颈棱蛇 水赤链游蛇 乌游蛇 渔游蛇 草游蛇 虎斑游蛇 小头蛇 翠青蛇 灰鼠蛇 滑鼠蛇 乌梢蛇 绞花林蛇) 眼镜蛇科(银环蛇眼镜蛇)蝰科(五步蛇蝮蛇竹叶青) 两栖纲 蝾螈目 蝾螈科(无斑肥螈.东方蝾螈) 蛙形目 蟾蜍科(大蟾蜍)雨蛙科(中国雨蛙) 蛙科(弹琴蛙 日本林蛙 阔褶蛙 泽蛙 沼蛙 大绿蛙 黑斑蛙 金钱蛙 花臭蛙 棘胸蛙 大头蛙 虎纹蛙 牛蛙华南湍蛙) 树蛙科(斑腿泛树蛙) 姬蛙科(饰纹姬蛙小弧斑姬蛙)
  鱼 纲
  鲤形目
  鲤 科(鲢白 鳙鱼 鲤鱼 花荷包鲤鱼 兴国红鲤 鲫鱼 异育银鲫 东北银鲫 日本白鲫 金鱼 马口鱼 赤眼鳟 草鱼 青鱼 翘嘴红白 尖头鳡鳡鱼 〓鱼 宽鳍鼠 团头鲂 麦穗鱼 棒花 蒙古鲌 长青鳊 红鳍白 〓条 中华鳑鲏达氏船丁 华腺 唇䱻花䱻长吻䱻逆鱼 黄尾密鯝 彩石鳚) 鳅科(鳅 刀鳅)
  鲶形目
  鲶科(鲶鱼 草胡子鲶) 科(黄颡鱼鱼)
  鳗鲡目
  鳗鲡科(鳗鲡花鳗)
  鳢形目
  鳢 科(乌鳢 月鳢)
  鳃形目
  合鳃科(黄鳝)
  鲈形目
  鮨 科(斑鳜鳜鱼) 丽鲷科(罗非鱼) 虾虎科(吻虾虎) 塘醴科(土婆鱼) 攀户科(圆尾斗鱼)
  环节动物
  直隶环毛蚓 球肾白线蚓 缟蚯蚓 蚂蟥 宽体蚂蟥 日本医蛭
  软体动物
  田螺科(螺 田螺) 玉螺科(扁卷螺) 蚌科(背角无齿蚌鸡冠蚌杜氏蚌) 䖠蚌科(三角䖠蚌)蚬科(黄蚬) 节肢动物 十足目 长臂虾科(青虾) 匙指虾科(米虾) 方蟹科(溪蟹 中华绒螯蟹) 直翅目 蝗 科(中华蚱蜢 短额负蝗 飞蝗 尖头蚱蜢 黄脊蚱蜢 青脊蚱蜢) 螽斯科(小螽斯 长翅螽斯 青螽斯 褐树螽)蟋蟀科(大蟋蟀 小蟋蟀 黑蟋蟀 油葫芦)
  蛄蝼科(非洲蛄蝼) 螳螂科(广腹螳螂 中华大刀螂)
  同翅目
  叶蝉科(黑尾叶蝉 白翅叶蝉 大青叶蝉)
  沫蝉科(稻赤斑沫 蝉象蛰) 蝉科(黑蝉 黑翅红娘子 竹蝉)
  飞虱科(褐飞虱 灰飞虱) 粉虱科(黑刺粉虱 棉粉虱)
  蚜科(稻蚜 桔蚜 桃蚜 松蚜 麦长管蚜 玉米蚜 棉蚜)麦蜡蝉科(黑头麦叶蝉) 蚧科(龟蜡蚧 白蜡蚧 糠片蚧 黑色蚧)
  半翅目
  绿蝽科(大稻绿蝽 红背蝉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 盾蝽科(稻褐蝽) 蝽科(稻绿蝽 伊蝽 臭蝽)
  花蝽科(小花蝽) 姬猎蝽科(小姬猎蝽)
  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塔六点蓟马)管蓟马科(稻管蓟马)
  鞘翅目
  象甲科(米象甲 稻象甲 大象甲) 芫菁科(锯角豆芫菁)
  金龟科(铜绿丽金龟 黑绒金龟 宽鳃褐金龟 大黑金龟)
  天牛科(麻天牛 星天牛 双条杉天牛 松褐天牛 红颈天牛)叶甲科(黄曲条跳甲 猿叶虫 甘薯小龟甲 黄守瓜) 谷盗科(锯盗 大谷盗) 步甲科(青步甲 中国曲胫步甲 艳大步甲) 瓢甲科(二十八星瓢虫 龟纹瓢虫 七星瓢虫 稻红瓢虫 异色瓢虫) 长蠹科(谷蠹)
  鳞翅目
  麦蛾科(麦蛾 棉红铃虫 甘薯麦蛾) 菜蛾科(小菜蛾)
  夜蛾科(小地老虎 棉铃虫 斜纹夜蛾 银纹夜蛾 粘虫 大螟 吸果夜蛾 剑纹夜蛾 稻螟蛉) 螟蛾科(亚洲玉米螟 桃蛀螟 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 三化螟 稻筒卷 叶螟 菜螟 瓜螟) 尺蛾科(大造桥虫 柑桔尺蛾 掌尺蠖 焦边尺蠖 油桐尺蠖) 灯蛾科(红腹灯蛾 黄腹灯蛾 红缘灯蛾) 尖蛾科(玉米尖蛾) 卷叶蛾科(小黄卷叶蛾 松梢小卷叶蛾) 蓑蛾科(大蓑蛾) 天蛾科(豆天蛾 旋花天蛾甘薯天蛾 霜天蛾 红天蛾) 枯叶蛾科(马尾松毛虫 栗黄桔叶虫) 潜叶蛾科(豆潜叶蛾 柑桔潜叶蛾) 刺蛾科(褐刺蛾 黄刺蛾 白榆刺蛾)透翅蛾科(葡萄透翅蛾) 毒蛾科(豆毒蛾 茶毒蛾 松毒蛾 柳毒蛾 午毒蛾)舟蛾科(灰须异齿舟蛾 棱舟蛾) 凤蝶科(柑桔凤蝶 玉带凤蝶 红带凤蝶 樟青凤蝶) 弄蝶科(一字纹稻苞虫 黑弄蝶 黄弄蝶 曲纹稻弄蝶) 眼蝶科(稻眼蝶 黑化白眼蝶) 蛱蝶科(小红蛱蝶 黑脉蛱蝶 二尾蛱蝶) 粉蝶科(菜粉蝶 锐角翅粉蝶 宽边粉蝶黄粉蝶) 灰蝶科(红灰蝶黑灰蝶 长尾兰灰蝶)
  双翅目
  瘿蚊科(稻瘿蚊 麦红吸浆虫 食蚜瘿蚊) 蝇科(稻虻蝇)杆蝇科(稻杆蝇)潜蝇科(稻潜蝇 油莱潜叶蝇)摇蚊科(萍摇蚊)食蚜蝇科(黑带食蚜蝇 大灰食蚜蝇) 寄蝇科(玉米螟历寄蝇 稻苞虫鞘寄蝇)
  等翅目
  白蚁科(黑翅大白蚁黄胸大白蚁)
  膜翅目
  叶蜂科(麦叶蜂) 赤眼蜂科(澳洲赤眼蜂 松毛虫赤眼蜂 稻螟赤眼蜂) 小蜂科(广大腿小蜂) 螯蜂科(稻虱螯蜂 两色螯蜂) 黑卵蜂科(松毛虫黑卵蜂) 金小蜂科(红蛉虫金小蜂) 土蜂科(金毛长腹土蜂) 蚜茧蜂科(棉蚜茧蜂 莱蚜茧蜂) 茧蜂科(中华茧蜂小造桥虫绒茧蜂 螟蛉绒茧蜂 松毛虫脊茧蜂 稻螟小腹茧蜂) 姬蜂科(螟蛉悬茧姬蜂 中国齿腿姬蜂 稻苞虫黑瘤姬蜂 松毛虫 黑胸姬蜂)
  胡蜂科(普通长脚胡蜂 大胡蜂) 跳小蜂科(蚜虫跳小蜂)
  木蜂科(中华木蜂) 绿腹细蜂科(松毛虫黑卵蜂)
  革翅目
  肥螋科(黄足肥螋 黄褐肥螋)
  脉翅目
  草蛉科(中华草蛉大草蛉) 蝶蛉科(灰背蝶龟蛉) 鱼蛉科(中华斑鱼蛉)
  蜻蜓目
  蜻科(黄衣 赤卒) 蜓科(蜓马大头)
  苔藓植物
  绿片苔 带叶苔 石地钱 黄牛毛藓 大凤尾藓 羽枝青藓 鳞叶藓虎尾藓 蕨类植物 卷柏 节节草 灯笼草 石松 阴地蕨 紫其 海金沙 乌蕨铁角蕨 姬蕨 井栏边草 野鸡尾 凤丫蕨 狗脊 石蕨 石苇 水龙骨 萍 槐叶萍 满江红 裸子植物 苏铁科(苏铁)银杏科(银杏) 松科(马尾松黄山松金钱松 黄松 火炬松 湿地松 五针松 雪松) 杉科(杉木 水杉池杉 三尖杉柳杉) 柏科(柏木刺柏 侧柏桧柏 龙柏 翠柏 垂枝柏 匍地柏)红豆杉科(榧树 南方红豆杉) 被子植物 杨柳科(垂柳 旱柳 河柳 响叶杨 银叶柳) 杨梅科(杨梅)胡桃科(枫杨)榆科(大叶榆 榉树) 桤木科(桤木) 壳斗科(板栗 苦储 白栎茅栗青冈栎 石栎) 桑科(构树 柘 薜荔桑 无花果) 荨麻科(苎麻) 马兜铃科(马兜铃 细辛)
  蓼科(水蓼红蓼 戟叶蓼虎杖何首乌 金钱草) 藜 科(地肤 菠菜) 苋科(鸡冠花 刺苋 苋 牛膝 土牛膝水花生) 商陆科(商陆) 马齿苋科(马齿苋) 石竹科(鹅不食草石竹 瞿麦) 睡莲科(荷花 芡实 萍蓬草 莼菜) 毛茛科(乌头女萎黄连 威灵仙)木通科(大血藤 木通)小檗科(南天竹) 防己科(木杞 防已 金钱吊乌龟 石蟾蜍)木兰科(南五味子 厚朴 广玉兰 紫玉兰 白玉兰 含笑 鹅掌楸) 腊梅科(腊梅) 樟科(樟树 山胡椒 山鸡椒 檫树)罂粟科(罂粟元胡) 十字花科(碎米荠荠菜 博落回) 景天科(费菜 垂盆草) 虎耳草科(虎耳草) 海桐科(崖花海桐 海桐)金缕梅科(枫香树 〓木) 杜仲科(杜仲) 悬铃木科(二球悬铃木) 蔷薇科(野山楂 石楠 海棠 玫瑰 月季硕蔷薇 多花蔷薇 野蔷薇 金樱子 枇杷 李 梨 梅 杏 桃寿星桃 碧桃 山桃 榆叶梅 毛山樱 樱桃 日本樱花 棠梨 贴梗木瓜) 豆科(龙须藤 皂荚 山槐 合欢 紫荆 槐树 刺槐铁扫帚 紫藤 黄檀 含羞草 铁马鞭 鸡眼草 马棘 野葛) 酢酱草科(酢酱草)牛儿苗科(野老鹳草天竺葵) 大戟科(蓖麻地锦 泽漆 算盘子 重阳木油桐 千年桐 乌桕) 黄杨科(黄杨小叶黄杨 细叶黄杨 长叶黄杨) 芸香科(枸桔 金桔 桔 柚 甜橙 香圆) 苦木科(苦木 臭椿 香椿) 楝 科(楝树 川楝) 漆树科(野漆树盐肤木黄连木) 槭树科(红枫三角枫青榨槭)冬青科(冬青枸骨) 卫矛科(卫矛雷公藤) 凤仙花科(凤仙花)鼠李科(枳椇枣) 葡萄科(葡萄 山葡萄 爬山虎 青龙藤 乌蔹莓) 椴树科(田麻扁担杆) 锦葵科(木槿木芙蓉 苘麻) 猕猴桃科(猕猴桃 藤梨) 山茶科(茶油茶 山茶木荷厚皮香)梧桐科(梧桐) 藤黄科(地耳草) 小连翘元宝草) 堇菜科(堇菜紫花地丁) 大风子科(柞木) 千屈菜科(紫薇)秋海棠科(秋海棠四季海棠) 仙人掌科(仙人掌 蟹瓜兰 昙花) 瑞香科(瑞香) 石榴科(石榴重瓣石榴 月季石榴) 珙〓科(喜树) 桃金娘科(大叶桉 小叶桉) 八角枫科(八角枫) 五加科(常青藤 五茄〓木) 午形科(蛇床 山芹菜 柴胡 旱芹 水芹 茴香 前胡 野胡萝卜)鹿蹄草科(长叶鹿蹄草) 紫金牛科(紫金牛朱砂根) 山茱萸科(山茱萸) 杜鹃花科(满天红 杜鹃 闹野花) 柿树科(柿 野柿) 樨科(白蜡树 桂花 金桂 丹桂 月桂 女贞 茉莉花 迎春花) 马钱科(醉鱼草) 夹竹桃科(夹竹桃络石) 龙胆科(龙胆杏莱)旋花科(〓菜菟丝子牵牛茑萝) 马鞭草科(马鞭草杜荆) 唇形科(藿香 筋骨草 米枝蓬 麦枯草 益母草 一串红 野薄荷 紫苏) 茄科(曼陀罗烟草枸杞) 玄参科(紫花泡桐 白花泡桐地黄) 车前科(车前草) 茜草科(黄毛耳草 白花蛇舌草栀子重瓣栀子 虎刺 茜草 钩藤 六月雪) 忍冬科(忍冬 金银花 接骨草) 败酱科(白花败酱) 葫芦科(丝瓜葫芦绞股蓝) 桔梗科(羊乳 半边莲 桔梗) 菊科(佩兰 一枝黄花 马兰 苍耳 向日葵野菊 除虫菊 一点红 千里光 白术 小蓟 大蓟 金盏菊 红花 蒲公英 万寿菊 苦苣菜 山苦荬 大丽花) 泽泻科(泽泻 慈姑) 禾木科(箬竹 苦竹 毛竹 淡竹 雷竹 金竹 斑竹 凤尾竹 芦竹 水竹 紫竹 箭竹 篁竹 芦苇 狗尾竹 白茅) 莎草科(香附子龙须草) 棕榈科(棕竹棕榈) 天南星科(菖蒲 马蹄莲 芋 半夏天南星) 鸭跖草科(杜若鸭跖草) 灯心草科(野灯心草) 百部科(百部) 百合科(黄花麦冬 吊兰萱草百合万年青 王竹 天门冬 文竹 菝葜 土茯苓) 石蒜科(石蒜 水仙)薯蓣科(薯蓣,山药) 鸢尾科(射干 蝴蝶花 鸢尾) 芭蕉科(芭蕉) 美人蕉科(美人蕉) 姜科(山姜) 谷精草科(谷精草) 兰科(绶草 蕙兰 春兰 建兰 墨兰 寒兰)
  第三节 森林植被
  永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主要植被有亚热带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木林。森林植被中绝大部分为次生林和由人工栽培的用材林、经济林。
  用材林以马尾松为主,另有少量的杉木、毛竹林。
  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油桐、乌桕、板栗、茶叶、桑树、果树等。
  林木分布,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以马尾松和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由马尾松、茶叶、桑、果等人工栽培树种和次生灌丛组成。苦槠树在低山分布普遍。海拔500~800米,以常绿阔叶林和杉木、竹林为主,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青冈、木荷、黄檀、白栎、石栎、檫树、枫香、锥栗、大叶榆等。海拔800米以上,以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柳杉、黄山松、白栎、三尖杉、茅栗、冬青等。近20年来,还陆续引种了水杉、池杉、桉树、意杨、桤木、火炬松、湿地松等用材林和“四旁”绿化树种。
  林地面积
  1951年9月,据县人民政府山林面积分布调查总结,全县森林面积有56.6235万亩,荒山面积11.3690万亩,共计67.9925万亩。
  1969年,森林总面积63.8497万亩,其中用材林34.8425万亩(松木31.7840万亩,杉木1.3470万亩,毛竹1.7115万亩);经济林6.5520万亩(油茶2.8570万亩,油桐3.6950万亩);薪炭林18.98万亩;其他3.4752万亩。
  1985年8月,林业资源概查,全县林业用地81.3274万亩,平均每人占森林面积1.35亩,接近于全省人均1.36亩,低于全国1.95亩的平均水平。其中,有林地面积64.0897万亩,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78.8%;灌木林地3306亩,占0.4%;疏林地13.4081万亩,占16.5%;未成林造林地5012亩,占0.6%;苗圃64亩;无林地2.9914万亩,占3.7%;有林地中,用材林53.8012万亩,占有林地64.0897万亩的83.9%;防护林2.5233万亩,占3.9%;薪炭林6457亩,占1%;特用林1835亩,占0.3%;经济林4.2783万亩,占6.7%;竹林2.6571万亩,占4.2%。在马尾松、杉树、阔叶树等乔木林地中,幼龄林38.8684万亩,占68%;中龄林17.9091万亩,占31.3%;近熟林3202亩,成熟林566亩,合计3768亩,占0.7%。乔木林分林种:用材林53.8081万亩,占林地面积64.0897万亩的83.9%;防护林2.5233万亩,占3.9%;特用林1835亩,占0.3%;薪炭林6457亩,占1%;在竹林、经济林的林地中,竹林占2.6571万亩,经济林占4.2783万亩。在经济林中,油茶855亩,占经济林面积的2%;油桐1736亩,占4.1%;乌桕90亩,占0.2%;板栗272亩,占0.6%;茶1.2737万亩,占29.8%,桑7820亩,占18.3%;果1.9048万亩,占44.5%;其他225亩,占0.5%。
  1991年永康市土地资源详查,全市林地总面积79.5732万亩,占全市土地(权属)总面积的50.64%。其中有林地面积73.8585万亩,灌木林6510亩,疏林地4.367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6657亩,迹地365亩,苗圃10亩,分别占全市林地面积的92.81%、0.82%、5.49%、0.84%、0.05%和0.0001%。有林地面积构成:用材林70.1445万亩,占94.99%;防护林8256亩,占1.12%;经济林1123亩,占0.15%;竹林2.7111万亩,占3.66%;特殊用途林580亩,占0.08%。
  永康森林资源特点:一是龄组结构不合理。乔木林中幼林面积比重偏大,近、成熟林枯竭,资源利用青黄不接。二是林种比例失调。用材林面积占林地面积的83.9%,比例过大,竹林、经济林、薪炭林等所占比例过小。三是树种单一。在有林地中,松树面积占93.6%,比重特别大,而杉树面积只占5.7%。四是纯林多,混交林少。松树纯林面积达53万亩,占有林地总面积的83%。相反,混交林面积很小。由于混交林所占的比重过小,林相简单,森林土壤肥力下降,林下植被稀少,致使森林病虫害严重。
  林木蓄积
  解放初,有森林面积56.62万亩,森林中60%是成熟林,幼龄林所占比例较少。1949~1961年国家共收购原木3.4978万立方米,在此期间木材自给有余。由于1958年来对森林两次集中强度采伐,建窑烧炭,大办食堂,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另外,长期以来对山区偏面强调“以粮为纲”,造成盲目毁林开荒种粮,使森林面积逐年减少。至1965年森林面积只剩25.03万亩,计蓄积11.54万立方米,木材从原先的调出变为进口。据林业资源普查,1975年总蓄积量稍有回升,为22.80万立方米。其中松木17.44万立方米、杉木0.59万立方米、阔叶林0.47万立方米。乔木树种蓄积为18.5万立方米。其中幼龄林蓄积14.5万立方米,中龄林蓄积3.72万立方米,近、成、过熟林蓄积0.28万立方米。毛竹208万株。
  1985年林业资源清查,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106.9079万立方米,人均2.3立方米,略低于全省人均2.6立方米,远低于全国人均9.8立方米。全县毛竹总立竹量347.2670万株,平均每亩130株。林木总蓄积量分地类构成:林地98.2760万立方米,占91.9%;疏林地7.4577万立方米,占7%;散生木4149立方米,占0.4%;四旁树7593立方米,占0.7%。分树种构成:松木100.4232万立方米,占93.9%;杉木5.1604万立方米,占4.8%;阔叶林1.3243万立方米,占1.3%。林地蓄积98.2760万立方米。分林种构成:用材林93.3699万立方米,占95%;防护林3.6526万立方米,占3.7%;特用林4564立方米,占0.5%;薪炭林7971立方米,占0.8%。林地蓄积分龄组构成:幼龄林52.0606万立方米,占53%;中龄林44.2303万立方米,占45%;近熟林1.5613万立方米,占1.6%;成过熟林4238立方米,占0.4%。
  森林生长。据1985年森林资源清查测算,全县综合平均连年生产率11.8%,每亩平均年生长量0.2349立方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森林资源消耗。永康变为缺木材县后,大量的用材从外省、外县(市)流入。市内自产木材主要用于农村建房、旧房修理、生活用材及薪炭用材等。据1949~1988年不完全统计,木材采伐产量为9.7507万立方米。1958年采伐木材卖给国家的就达8149立方米,1988年林产量达1.0550万立方米。建国以来至1988年止,毛竹采伐总量达677.68万支。1984年调查,全县消耗木材量为3.23万立方米,换算成活立木蓄积量5.3833万立方米。境内自产材1.23万立方米,折成活立木蓄积量2.0500万立方米。其中择伐4538立方米;抚育间伐3942立方米;疏林改造1104立方米;薪柴消耗1080立方米;四旁树木采伐150立方米;乱砍滥伐1486立方米。1962~1984年,国家为永康调进木材74957立方米,平均每年3259立方米,还有相当数量从外地流入。杜山头木材市场,1986年上市量达1270.09立方米,一天成交量达171立方米之多,成交额5.98万元。
  第四节 水资源
  水资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1982年2月~1993年9月,县(市)水利电力局组织专业队伍,对全境的水资源进行调查,基本摸清全市地表水、地下水的数量、质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降水,全市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5.48亿立方米。通过计算,得出由永康市内降雨而产生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8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79亿立方米,地下水1.05亿立方米。水资源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1750立方米,亩均占有量258.7立方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根据1980年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量为26093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33.3%,与全省保证率P=90%的现状水平年34%相近。
  地表水
  地表水,即为地表径流,是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永康境内溪流,大多发源于周围山地,流向永康盆地内部的永康江(见《永康市水系图:》)。其特点是源短流急,洪水涨落快,年际洪枯变化多。全市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溪流有38条,以永康江为最大(有支流38条)。其中八字墙溪、渎溪流入武义;四路口溪、东溪流入东阳。全市属钱塘江水系的流域面积有1028平方公里,占98%。唯有棠溪流向缙云县境,属瓯江水系,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2%。
  钱塘江水系
  永康江 源出武义县项店乡董源坑的千丈岩,其干流从源头至缙云新建称建阳溪,新建至永康光瑶称新建溪,光瑶至永康市区称南溪。南溪与华溪在市区汇合处至桐琴大桥称永康江,向西流入武义江,河流长11公里,河道比降为0.73‰,河床宽度为120~300米。主要支流有南溪、李溪、华溪、酥溪、仙溪、烈桥溪、倪宅溪等。永康江(包括上游各支流)流域总面积871.01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包括市内古丽、芝英、古山、桥下、唐先、清溪、前仓、石柱、花街、象珠、方岩、胡库、烈桥、新楼、中山、舟山、永祥、新店、西溪等19个乡镇,多年平均流量为30.15立方米/秒。
  南溪 发源于武义县千丈岩。旧志误为缙云土姆山(大姆山)。在前仓镇光瑶村流入市境,北流再经新店、郎村、寺山脚汇合最大的支流李溪。而后急转向西,经水峥岩入峡谷,至白垤里,绕流成半圆形,经山后周、戴村、高镇,至市区与华溪汇合入永康江。主要支流有李溪(又名杨溪)。南溪干流长23.8公里,流域面积279.91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包括前仓、石柱、新店、舟山、新楼、古丽等7个乡镇。光瑶至市区,河道比降1.4‰,河床宽100~200米,多年平均流量15.47立方米/秒。
  李溪 又名杨溪。发源于毛岭。东流经舟山,转向东北,再缓转北流,至古竹桥,合新楼溪,入杨溪水库。在麻车口出水库西流,于下杨附近溪流成U字形,转向西流。至上里溪于寺山脚入南溪。干流长31公里,流域面积170.8平方公里。河道比降为4.65‰。
  华溪 是市内最长的河流,发源于中山乡密浦山纱帽头,流至市区与南溪汇合为永康江。主要支流有北溪和苏溪。干流长38.8公里,流域面积412平方公里,河道比降7.45‰,多年平均流量9.88立方米/秒。流域范围包括中山、唐先、桥下、古山、芝英、古丽、象珠等乡镇的全部或一部分。
  酥溪 发源于止岭。南流至石湖口转向东流。经上考、龙山、云路,复向南流。至清渭街合三渡溪,南流至塔海入华溪。至长26公里,流域面积为141.6平方公里。
  仙溪 亦称永祥溪。发源于武义县项店乡白革山。东流经大兰、永祥、拱瑞下、傅店、西翁,至小章店附近入永康江。干流长17.5公里,流域面积35.9平方公里。
  烈桥溪 别名五桥溪、王慈溪。发源于童宅乡乌辽山,南流经柄坑、马宅、烈桥、田桥,至杨埠附近入永康江。支流有柘坑溪和黄阁溪。干流长17.5公里,流域面积37.8平方公里。
  倪宅溪 别名三板桥溪。清光绪《永康县志》称大铜川。发源于八字墙乡山南岭,南流经下王、尚裘、塘头应、倪宅、西田畈、范宅,至前新屋附近入永康江。干流长15公里,流域面积29平方公里。
  八字墙溪 别名前溪。发源于大寒山,南流经龙潭里村、店园、下姓王、炉村,流入武义县白溪。干流长7.2公里,流域面积37.6平方公里。
  东溪 别名石川。发源于永康、东阳交界的龙井尖,向西南流经上卢、寨口、青山口、西山、石江流入东阳柽溪。干流长17.6公里,流域面积54平方公里。
  瓯江水系
  棠溪 发源于将山,向西南流经后岗头、上马、棠溪、尚黄桥,流入缙云县新渥溪。干流长10.6公里,流城面积21平方公里。河道比降20.75‰,是永康唯一属瓯江水系的河流。
  据莲塘口水文站1957~1987年的31年资料计算分析,年平均径流量为9.6亿立方米。永康境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4亿立方米。入境水量:外县(市)入永康江过境水量,1957~1979年平均径流量为2.72亿立方米。出境水量:即全市合计径流量,加上永康江过境水量,1957~1979年平均径流量为10.56亿立方米。地表水除溪流水系以外,还有全县(市)已建成水利工程2.2220万处。其中水库739座,总蓄水库容为1.79亿立方米,有效灌溉率已达93.09%。
  地下水
  地下水的含量与地质情况有关。永康市境大部位于永康盆地中。盆地两侧为低山丘陵,由于新构造运动使两侧山区不断上升,刚性火山岩断裂、节理、裂隙发育,接受了丰富的大气降水,形成了非常发育的水文网。山区地表径流及基岩裂隙水向盆地排泄,成为盆地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其次盆地地下水补给还依靠大气降水。
  据《永康县水资源调查和区划报告》,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0485.55万立方米/年。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2427.06万立方米/年,红层孔隙裂隙水4916.03万立方米/年,基岩裂隙水3134.46万立方米/年。1980年计算,全市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包括供水地段的开采资源和非供水地段的实际开采量)为4886.84万立方米/年,占可利用水量的40.89%,至1984年全县实际开采量为1998.3万立方米/年。
  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形式主要有二:一是筑堰坝,二是利用泉、井。
  筑堰坝 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结合利用的一种方式,在大批中小水库修建以前及电力排灌站还不多的时候,它是永康市农田灌溉的主要形式。清康熙十年(1671),永康有堰坝78条。1984年,全市有堰坝1166条,灌溉6万亩农田,其中灌百亩以上的有31条(灌2.2万亩)。
  泉、井 历来是农村利用地下水的普遍形式。农村人畜饮水基本上都用井水。永康历史上较著名的泉井有山川坛的龙泉井、灵岩的飞龙井、河吴村的醴泉井、俞溪头的永泉井等。较大的泉有金古泉。据水文地质资料推算,年出水量14万立方米,灌溉农田540亩。早在清康熙十年就有“其泉混混,虽岁旱不竭,灌田千余亩”的记载。另外,在清渭街、荷沅、杏里、邵宅一带以及沿溪村畈都有利用。
  水力
  永康全市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量(1980年资料,下同)计26093.3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24960万立方米,占95.66%;工业用水357.4万立方米,占1.37%;城乡生活用水519.8万立方米,占1.99%;畜牧业生产需水量256.1万立方米,占0.98%。
  全市各类水域总面积17674处,计7.1403万亩,各种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为19888万立方米,占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量的76%。其中:
  蓄水工程可供水量14962.72万立方米,占57.34%(包括复蓄水量1400万立方米);
  引水工程可供水量865万立方米(包括机井26万立方米),占3.32%;
  提水工程可供水量2929万立方米,占11.22%;
  泉、井水及其他可供水量1133.3万立方米,占4.3%。
  以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量与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平衡分析,全市供需现状是尚缺水6205.29万立方米。1983年杨溪水库工程竣工后,增加蓄水量4338万立方米,一定程度缓和了水量的供需矛盾。
  永康境内水资源理论计算蕴藏量2万千瓦,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装机75千瓦以上为38处,计1.13万千瓦,年发电量达3035万度。如果从缙云好溪引水,则可能开发的水电资源装75千瓦以上的为39处1.63万千瓦。1957年前市内仅有为数不多的水力站(水碓),直至1958年4月才建成第一座微型水电站——三联坝水电站,选用木制水轮机,装机2.5千瓦。1962年,县内第一座利用库水发电的太平水库水电站建成。1987年止,全境并入国家电网运行的水电站32座,装机6945千瓦,年发电量在760~1100万度之间,对当时全县用电起了调节和补充作用。其中杨溪水库电站,设计水头28米,利用流量11.6立方米/秒,装机2500千瓦,年发电量约400~600万度,是全市最大的水电站。太平水库电站,装机600千瓦,年发电量90万度。黄坟坑水库一级电站,装机225千瓦,年发电量为40万度。三渡溪水库电站,总装机445千瓦,年发电量80万度。此外,还有一批乡镇村的梯级开发水电站,径流水电站、水库电站。到1995年底,全市并入国家电网运行的水电站31座,装机7045千瓦,年发电量在1000~1500万千瓦小时之间,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率达35%。
  水质及污染
  据水资源调查,1982年全县(市)废水年排放量554.45万吨。其中工业废水492.28万吨,城市生活废水51.55万吨,医院废水10.62万吨,日排放总量为1.52万吨。废水中所含有毒物质和有害物质有:六价铬1.13吨,氰化物2.26吨,另有镉、砷、铅、硫化物、酚、石油类、氟化物及医院病原体等。
  第五节 气候
  永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寒夏热,春温多雨,秋高气爽,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多种类型作物生长发育和三熟制粮食生产。但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夏秋干旱高温,春夏冰雹、暴雨,冬春低温寒害,梅季多雨洪涝,对农业生产制约较大,产量不稳。
  气温
  据县气象站1961~1980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7.5度(摄氏,下同),零度总积温6388.4度,大于10度的积温5504度。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5.1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1.8度(1970年1月16日)。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9.5度,极端最高气温41.7度(1966年8月7日)。
  全市日平均气温盆地比山区约高1~2度,温差则山区比盆地稍大。春季平均气温为13.4~16.9度;夏季平均气温24.4~28度;秋季平均气温为15.8~19度;冬季平均气温为3.7~4.6度。初霜日期一般出现在11月18日前后,最早出现10月29日。终霜期在3月18日前后,最迟为4月10日,平均无霜期245天。1962年无霜期最短,仅208天;1972年无霜期最长,达294天。
  日照
  永康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90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3%。河谷平原日照时数相对比盆地边缘山区多。全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原地区达106.241千卡/平方厘米,山区半山区相对较少。辐射量最高值在7月,达14.3千卡/平方厘米,最低值在12月,只5.57千卡/平方厘米。热量条件较好,日照时数较长。热量分布中部多,东部和西部少。这对于发展双季稻和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条件。
  蒸发干旱
  民国23年(1934)开始用直径80厘米蒸发器观测水面蒸发量。1960年由县气象站用直经20厘米蒸发器观测。1972年由县水文站改用直经80厘米套盆式蒸发器观测。1983年1月1日县城水文站停测,由白雁口水文站用E—601蒸发器观测。据1961~1980年的统计,平均年蒸发量为1474.9毫米。年水面蒸发量总趋势是西部高东部低,地区分布差别在950~1000毫米之间。陆地蒸发量则以盆地中部750毫米为最大,向周围山区递减,以西南山区700毫米为最小。
  永康属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7。7~11月为干旱期(1978年,县城从7月18日~12月29日,连旱164天)。
  四季特征
  春季 3月16日~5月20日,共66天。盆地内回温早,升温快,具有光、热、水同步的特征。以日晴夜雨为常见;在强冷空气影响而西南暖湿气流特别活跃或强盛年份,常导致低温阴雨天气。季内湿润多雨,常年平均季雨量370.7毫米,季雨日54天。惊蛰前后初雷,3月中旬终霜。季内以东北风为主,风向多变,气温变幅大,4月份还会出现连续3天或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2度的“倒春寒”天气。
  夏季 5月21日~9月25日,共128天。5月中旬~6月下旬为梅雨季,雨日多雨量集中,且多大暴雨。年梅雨量347.7毫米。出梅后进入盛夏,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多东南风,高温、少雨、强光照,是全年光照条件最佳时段。但因降水不敷蒸发,又是相对的干旱期。八九月间,有强台风过境能缓解旱情。季内有大风、雷雨、冰雹。
  秋季 9月26日~11月25日,共61天。以东北风为主,气温渐降,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气旋活动频繁,冷暖变化大。9月上中旬,由于冷空气侵袭,同时受台风影响,常出现低温阴雨,形成冷害;有的年份则出现秋旱。
  冬季 11月26日~次年3月15日,共110天。受北方极地干冷气团影响,盛行偏北风。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1.8度(摄氏),是金华地区的低温中心之一。天气湿冷,多霜和冰冻。年平均结冰日32天,75%的年份有大雪,年平均积雪日数8天;烂冬和旱冬年份各占30%。

知识出处

永康市土地志

《永康市土地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系统地记叙了永康设县1700多年土地资源、土地制度、土地开发利用和土地管理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举措、发展和取得的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