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卫生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74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卫生保健
分类号: R199.55
页数: 8
页码: 635-642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卫生保健工作,卫生防疫、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工作的简介。
关键词: 永康县 卫生保健

内容

第一节 防疫
  民国时期,卫生防疫由县警察局管理。民国36年(1947)配有3名卫生警察。在街巷设有36只垃圾箱。县卫生院负责预防接种。
  建国后,县卫生院设卫生防疫股,担负全县卫生防疫工作。1956年5月,成立县卫生防疫站。主要防疫设备有显微镜8台、分光光度计3台、电泳仪2台、粉尘采样器1台、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防疫车1辆。1987年有工作人员47人,连同区乡卫生院专职卫生防疫医师、厂矿学校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组成县区乡三级卫生防疫网。
  一、传染病防治
  旧社会传染病猖獗,称之为“发瘟病”。清同治二年(1863),夏秋疫,染者多死。民国6年发瘟病,下里溪村死亡70余人。姓傅村傅金福一家7天死5人。29年天花、脑膜炎流行,病死者颇多。31年花街、杨坑一带麻疹流行,死亡36人。34年荆州、后吴一带瘟疫,死亡百人。同年疟疾暴发性流行,在高峰期枫林村每天死4人。36年赤痢、疟疾、天花、回归热、脑膜炎、霍乱等仍有流行。1950年象瑚里村天花流行,死亡20人。1953年全县的瘟疫发病率仍高达78.41/10万。1963年以来棠溪乡陆续发现恙虫病病人近百例。1966年雅湖和桥下发现钩端螺旋体病例,1970年发病1368例,死3人,发病率为364.90/10万。1972年11月西溪首次发现流行性出血热。1981年有病例68人,死亡4人。1984年发病241例。细菌性痢疾俗称“放癪”,有“红癪、白癪”之分。流行性感冒年有发生,1972~1974年曾形成暴发性流行。
  建国以来,查明县内较流行的传染病计21种。经预防接种,积极治疗,控制传染源等措施,1950年,消灭了霍乱。此后,鼠疫、天花、白喉、麻疹、猩红热、炭疽、伤寒、副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等传染病先后得到有效控制。1959年首次建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1978年全县有病例1361例。此后由于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医疗注射实行一人一针一筒等措施,控制了交叉感染。对散发流行危害儿童的脊髓灰质炎,1963年起全县儿童全程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共1112万人次。1983年后又实行按月预防接种,1984年后已无病例报告。1952年开始注射小儿百日咳菌苗16万人次。近年来又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苗82万人次,小儿百日咳发病率从1973年的333.312/10万下降到1985年的6.7/10万。因家犬咬伤引起的狂犬病,1978年引起重视。一面捕杀家犬,以减少发病机遇;一面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至1985年,全县累计注射狂犬疫苗1332人,除1例因接受注射时间过迟无效外,其余均未发狂犬病。
  二、皮肤病防治
  麻风病 民国年间,时有发现。建国后,发现病人,立即由政府提供伙食送往麻风病院免费隔离治疗。1973年8月,通过普查,尚有42例(其中结核样型22例、瘤型19例、界限类1例),波及12个乡32个村。1987年止,累计病人70人,现症病人10人。
  头癣病 在农村散发性存在。1975~1980年进行线索性普查,确诊黄癣病人34名,白癣病人18名,现已全部治愈。
  疥疮 解放前非常普遍,60年代基本消灭,70年代复发。1979年普查,尚有1.57万例。经采用灰黄霉素口服和硫黄软膏、碘酒外用治疗后,基本治愈。从此建立年普查制度,对查出的病人及时进行治疗。
  三、地方病防治
  血吸虫病 俗称“鼓胀病”,有“一年黄胖,二年鼓胀,三年见阎王”之说。县内主要流行于大屋、前仓、长城、桥下、四路、城关等4乡2镇。民国时期四路镇螺丝山下的门口自然村,原有近百户烟灶,因血吸虫病肆虐竟成废村。幸存的水火、阿叨父子两人也于1949年被血吸虫病夺去生命。
  1956年1月,中共永康县委“血防”专业组成立,3月先在城关镇民主村查出钉螺,从此开展一年二度的钉螺普查。1958年后陆续开展灭螺,采用降水、土埋、茶子饼、五氯酚钠毒杀等方法,屡查屡灭。1984年前仓光瑶有点状残存钉螺,四路西坞村偶发有钉螺面积220平方米,当年查灭。1985年底全县累计查有钉螺面积150.27万平方米。
  在查灭钉螺的同时,全县开展查病治病。1956年对122626人进行血吸虫成虫抗原皮试,查出一批阳性患者,并以粪检等办法查出血吸虫病人,采用酒石酸锑钾7天疗法。1965年后采用锑剂20天疗法。70年代后采用锑273口服片,呋喃丙胺加敌百虫肛栓,副品红口服片等药物治疗。对晚期病人加以切脾手术治疗。至1979年底全县累计查出血吸虫病人274人,累计治疗354例(部分患者有再次治疗)。多数恢复了健康。
  钩虫病 俗称“黄胖病”。是县内流行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以农民感染为多。1956年普查8663人,竟有病人2477人。1958年采用四氯乙烯等药物为138399名患者突击治疗。1960年进行钩虫病普查15300人,阳性率为18.3%。1978~1980年全县开展钩虫病普查普治,共查229039人,阳性病人80174人,感染率35%,普查后采用噻嘧啶进行免费普治。
  肺吸虫病 散发于县内永祥、八字墙、柏岩、棠溪、新楼等有川卷螺生存地区。1979~1983年进行肺吸虫病调查,在上述地区采用1:2000肺吸虫抗原皮试3525人,阳性774人,阳性率21.96%。经胸透、拍X光片确诊或痰液镜检,查虫卵等办法,发现病人多例,对确诊者采用比喹酮二天疗法。
  丝虫病 俗称“大脚疯”、“大脚钵”。县内流行呈散发状。1955~1956年间,在八字墙、花街、邑南等乡查出阳性病人75人,均采用海群生药物治
  疗。1958~1960年间,又查治过多次。1983年在8个乡12个自然村镜检7617人,全部阴性,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 俗称“大咙喉”。1984年5月,以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县十分之一人口进行地甲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40个乡(镇)中的82个村,计48250人。发病率:地处平原的13个乡为9.46%,地处丘陵的15个乡为14.42%,而地处山区的12个乡则高达19.60%,其中舟山乡患病率最高,达30.95%。1985年全县开展地甲病普查普治。共查365952人。受检率97.4%,查出地甲病患者70398人,患病率19.24%。随后采用碘酒胶丸等药物普治。1986年后在食盐中加碘作为防治措施,全县先后实行碘盐供应。
  地方性氟中毒 1984年全县进行饮用水氟含量调查,共采水样103个(其中自来水9个,井水92个,塘、溪水各1个),经检验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lmg/L的有12个水样。其中花街乡塘头应村、崇道乡麻车头村氟含量超过5mg/L,金川乡大江畈村下安自然村氟含量为8mg/L,超过国家标准7倍。同年,全县开展氟中毒情况调查,从41个乡镇8~15岁的86045人中,查出氟斑牙病人5569人,患病率为6.47%。病人多数分布在13个乡镇的60个自然村,以烈桥乡为严重病区。近年来,不少乡、村已进行饮水改良,降低氟含量。
  第二节 公共卫生
  一、环境卫生
  民国时期,县城机关学校,有少数木制垃圾箱和砖砌惜字炉,街道一般由所在地段的店户清扫。
  1951年2月,设卫生警察和清洁班,有卫生警察2名,打扫城关街道。1952年以来,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普遍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1958年开展以“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1960年改麻雀为臭虫)为中心的爱国卫生突击运动。城乡大规模集中仰天粪缸和粪缸加盖、修建公共厕所;同年下半年,清洁班解散,城关街道卫生由县卫生防疫站管理。1964年,成立专业“清扫班”,后改称环境卫生管理所。归属县防疫站领导,负责清除街道垃圾、管理粪便。1973年开展了两次大面积灭鼠活动。4月,环境卫生管理所划归县建设局管辖。1982年结合“五讲四美”活动,开展以“治脏”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搬迁仰天粪缸3470口,拆除屎缸铺53处,新建公共厕所5座。同时,在城乡建设文明卫生村,创卫生文明庭院,促进城乡卫生工作。城镇及部分村的街道里弄铺上水泥路面,植树种花美化环境。1983年环境卫生管理所归口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5年县人民政府拨款支付城关镇“三员”(卫生消毒员、卫生监督员、卫生清扫员)工资。并批转了爱卫会颁发的《永康县城关镇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关于环卫所的服务项目实行有偿服务和对城关主要街道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责任制实施意见》。1987年开展春秋两季灭鼠。鼠密度由灭鼠前的11.34%下降为3.83%。灭鼠率为65.65%。
  环境卫生管理所现有职工52人,汽车2辆,手扶拖拉机3台,手拉粪车1辆,小型粪罐车1辆,手拉垃圾车16辆。还有5.28亩的垃圾场1块,设有车库。
  二、饮水卫生
  城乡历来饮用井水、泉水、溪水、塘水,水源往往受到环境污染。建国后在发动群众开凿新井、修建井台防止污染的同时还开展缸水、井水的漂白粉消毒。1969年县城建成全县第一个日供5000吨的自来水厂,但因不敷所需,又于1984年建成一座日供10000吨的自来水厂。1980年农村开始兴建自来水,至1985年已有204个村建成,供12.28万人饮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普遍开凿家用水井和使用手摇水泵。1987年又新建简易自来水塔(池)23座,全县已有19万人饮用自来水。
  三、食品卫生
  建国前,没有专管食品卫生的机构和人员,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1952年全县饮食食品从业人员根据各自经营特点,分别制订饮食卫生守则。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开始有专人管理饮食食品卫生。1978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管理条例》和《农村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试行办法》,执行食品卫生“五四”制,城关镇9个饮食店建立食具消毒制度。1982年6月,县人代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永康县食品卫生违章处罚实施细则》,对不符合食品卫生法规的食品作没收、罚款、烧毁等处理。198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公布后,卫生防疫站成立卫生监督科,负责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全县配备食品卫生检查员53名。1984年,通过验收,发给符合卫生要求标准的食品生产单位和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1088份。1985年组织冷饮品从业人员208人培训,经结业考核合格的发给操作证。1987年对7345名饮食从业人员作了体检。1979年以来,对食品、饮食、服务行业和单位炊事人员定期健康检查8次,受检者16241人,不符合卫生条件者,调离工作岗位。
  四、工业劳动卫生
  1973年,对全县13个厂矿进行工人数、生产内容,使用原料、生产环境、“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种类、环境污染、防护措施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职业病情况作了调查。1979年对6个厂24个矽尘作业点进行粉尘度测定。1980年对35个厂矿企业接触苯、汞、铅三种毒物作业人员作调查。同年,对从事放射线工作的15人作健康检查。1981年对县水泥厂生产环境作粉尘度、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同年,对全县13个单位303人作矽肺拍片检查,新发现病人24人,全县累计矽肺病人、疑似病人217人、1度18人、2度2人。1982~1985年,全县114个厂矿作粉尘测定,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污染采样测定。1983~1984年给全县54个厂矿9764人建立劳动卫生档案。
  1986年对221个乡镇企业进行建档。对接触苯作业的工人进行影响健康调查以及工人生产环境的监测。
  1987年对接触尘毒770名工人进行体检。举办了一期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培训班,受训人员181人。
  五、学校卫生
  民国32年(1943)全县学生体检15次,受检2689人,其中给予缺陷矫治83人,诊疗30人。33年学生体检2921人,其中给予缺陷矫治301人,诊疗83人。34年,学生体检639人,其中给予缺陷矫治30人,诊疗31人。
  1953年春季,学生体检3846人。其中营养不良者134人。1979年,城关镇地区2所中学,4所小学和聋哑学校的学生两次视力检查4290人。1981年永康一中、古山中学、东方红小学和古山小学学生4237人进行身长、体重、坐高、胸围、视力五个项目的检查。1982年卫生防疫站举办二期保健老师训练班。1983年对永康一中等9所中小学学生5510人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1984年对8所完中130个教室作光照度测定,自然照度最低值0.4%,采光系数合格率12.6%,人工照度只有4个教室达到标准。
  1985年全县中小学有保健老师477名,校医8名。经常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卫生基础知识教育。
  1987年对20034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查。
  第三节 妇幼保健
  1952年10月成立妇幼保健所。1958年并入人民医院妇产科。1964年3月,建立妇幼保健站。1985年7月,复称县妇幼保健所。全县共有妇幼卫生工作人员73人,农村接生员116人,保健员546人,建立了县、区、乡、村四级妇幼保健网。1987年全县有妇幼卫生工作人员103人,兼职儿保人员40人,农村保健员605人。
  新法接生 建国前,妇女分娩,都叫“洗娘”土法接生。民国35年(1946),县卫生院和个体开业医院始有5名助产士。同年全县产妇1.43万余人,尚死亡婴儿3708人,死亡产妇131人。
  1950年,卫生院连续举办10期培训班,520人参加受训,宣传推广新法接生。1952年,在区乡设立13个妇幼保健站推广新法接生。1953年新法接生率增至40%。新生儿破伤风,降到20.7%。1956年给农村接生员配备接生箱、产包和药械,并定期消毒,定期检查。新法接生率达99.4%。1984年,加强围产期保健,推广住院接生。1985年,新法接生率达99.56%,住院接生率达82.3%,无婴儿破伤风死亡。1987年新法接生率达99.8%,其中住院接生率达90.3%,无婴儿破伤风死亡。
  妇女保健 50年代开始推行妇女的月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四期保健。1980年又增加更年期保健。1981年开展围产期保健,加强孕产期检查和产后访视为主的系统管理,及时加强监护,降低难产发生率,减少因难产而致婴儿伤亡,保证母婴健康。
  妇女病防治工作方面:1978年普查尿瘘与子宫脱垂病人838名,均予治疗。同年开始以预防子宫颈癌为主的妇女病普查工作。至1985年受检25027人,其中有妇科病者1.48万余人,分别有宫颈瘤、宫颈糜烂、阴道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育症及其他疾患,都得到及时医治。
  1987年全县产前检查率87.7%,早孕建卡率49.5%,产后访视率81.6%,42天检查60.2%。妇女病检查7561人。并开展婚前检查工作,婚前检查率为87%。
  儿童保健 1954年,对1068名婴幼儿进行健康检查,给有疾患者予以治疗,给身体缺陷者予以矫治。1962年治疗儿童蛔虫症2.83万余人。1979年给倪宅、石柱、象珠等区7岁以下的11493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同年10月,给12岁以下儿童免费驱蛔121424人,有效率74.9%。1981年给全县392名独生子女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1983年给机关企事业单位15岁以下的1254名独生子女和部分村的7岁以下的3848名幼儿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1985年开始做儿童健康系统管理工作,已有3343人列入管理,占当年出生数的53.4%。1985~1987年出生儿童建卡检查率65.8%。入托儿童体检率为83.9%。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