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档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7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档案
分类号: G259.27
页数: 2
页码: 620-621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机关秘书部门就有人兼管档案工作。本节记述了永康县1956年后档案工作情况。
关键词: 永康县 档案馆

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机关秘书部门就有人兼管档案工作。1956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两个办公室始配专职档案员,对永康解放后形成的文件材料着手立卷归档。1960年1月建立永康县档案馆,统一管理全县党政档案工作。
  1965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不久,档案馆干部轮流下乡,档案业务活动处于半停顿状态。“文化大革命”开始,档案馆工作陷于瘫痪。
  1981年4月恢复县档案馆。1983年4月建立县档案科,为县人民政府直属机构,与县档案馆合署办公。1986年,完成全县会计档案资料立卷归档的扫尾工作,基本完成基层单位积存零散文件材料的清理立卷任务。1986年7月撤销县档案科,建立县档案局。1987年完成全县统计档案的清理立卷工作,科技档案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库房 初建时,临时安排普通办公用室作库房,以后借用县委中型会议室楼上保管档案。1981年建筑面积767平方米的县档案馆库房竣工,1982年4月投入使用。由于当时基本上是按照办公用房建造,不符合档案库房设计要求,1987年开始重建1536平方米馆库。
  设备 馆内共有各种木橱115只,铁皮档案箱45套(225只),卡片柜5只,调档小推车4辆,并配置1211汽体灭火机4具。为了掌握库房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每层库房都安放温湿度计,由库房管理人员每天登记。
  档案保管 县档案馆恢复后,陆续收集、整理、接收县机关和各单位的档案和有关资料以丰富馆藏。到1987年底止,馆藏档案93个全宗,计16624卷(其中民国档案10个全宗,计3235卷);有人物卡片47031张,地名卡片1346张。馆藏资料有革命斗争回忆录、领导干部题词、县机关部委办局领导人照片、贵重字画、《永乐大典》(残卷复印件)、《浙江通志稿》、《清史稿》、《历代帝后像》、旧《永康县志》。此外,还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浙江日报》、《金华日报》、《永康报》的合订本以及《红旗》杂志、《新华月报》、《新华文摘》等重要刊物。图书资料分为10大类,计9960册。
  档案利用 围绕各项中心工作,提供信息资料。仅1981~1987年,共接待查阅3986人次,调阅档案资料18847卷(册)次,摘抄、复制档案资料原文、原件2140页。
  档案编研 1983年开始,着手编制了县委、县人民政府两个全宗的全引目录;利用馆藏档案资料,编写了1949~1956年的《档案资料辑录》、《永康县解放后划乡建乡简介》、《解放前土地简介》、《解放时中小学教育简介》、《聋哑学校简介》、《县救济院简介》、《解放前实业情况简介》、《永康县人民在抗美援朝斗争的日子里》、《1949~1951年剿匪记略》、《永康土改经过情况》、《1949~1951年土匪组织及被歼情况简介》、《1953年夏的迷信活动始末》等。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