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戏剧 曲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71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分类号: J892
页数: 2
页码: 597-59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戏剧有省感戏(又称醒感戏)、婺剧、越剧和昆剧等几种。其中以省感戏和婺剧最具地方特色。曲艺有鼓词、铜钱棍、小锣书、道情、单人戏曲坐唱等几种。
关键词: 永康县 戏剧 曲艺

内容

一、戏剧
  永康戏剧有省感戏(又称醒感戏)、婺剧、越剧和昆剧等几种。其中以省感戏和婺剧最具地方特色。
  省感戏始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省感戏是劝人反省、导人归正,并依附于翻九楼、水陆道场等宗教活动的一种地方剧种。永康手艺人众多,他们的家属为了祈求在外走村串户的亲人能平安吉利,往往集资请省感班前来演戏,使得省感戏长期流传,并流行于毗邻的东阳、磐安、缙云和武义等县。清康熙《永康县志》卷六中载:“师巫有同戏剧,谓之洪楼胜会,又谓之翻九楼……莫知其所从出”。省感戏在每一地演出,必须连演三年才算法事圆满。第一年称为“起九楼”,只演省感班代表剧目《毛头殇》,便告结束;第二年称为“温九楼”,演戏5场,2日3夜结束;第三年才是正题。称为“翻九楼”,为期5天。选定吉日,举行“翻九楼”大典,广场上设“九楼坛”,摆猪羊三牲等祭品,然后艺人们举行隆重仪式,开始演戏。演出形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戏、杂技和舞蹈交错穿插;二是演出与宗教括动混合一起。以演戏娱人,以诵经祈神,以“翻九楼”超度亡魂。演出剧目,主要有《逝女殇》、《草席殇》、《精忠殇》、《毛头殇》、《忤逆殇》、《溺水殇》、《狐狸殇》(或《老虎殇》)、《孝子殇》、《断缘殇》9本戏,杂技演“翻九楼”。省感戏题材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及迎合时人求神祈福的心理。唱腔具有较浓厚的山歌风味,同时吸收了明代已在县内流行的侯阳高腔,比浙江婺剧诸声腔的历史要久远。清末至民国时期较活跃。至今尚有部分艺人在世,但已没有专门班社。
  二、曲艺
  曲艺有鼓词、铜钱棍、小锣书、道情、单人戏曲坐唱等几种。民国20年(1931),有“行会”组织。1952年,有艺人111人(其中:男,鼓词79人;女,铜钱棍32人),能唱鼓词山歌352本。1957年发展到150人,建立永康县曲艺协会。“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85年恢复永康县曲艺协会。1987年,全县仅有盲艺人83人,其中鼓词65人,铜钱棍18人。小锣书、道情已基本绝迹。
  鼓词 又名唱功事。源于唐代,流行于永康、缙云、武义、磐安等县。主要乐器是鼓和竹夹板。艺人多为男性盲人。唱词内容多为戏文或长篇小说移植、改编而成,兼唱民间故事和新闻。演唱的艺术风格带有程式化。开头必唱四句,俗称“滩头”。诸如“一根菖蒲叶茎长,农家做事该商量。要学前朝勤耕织,莫学无情坏纲常”等等。一本唱词分为若干册(节或集),唱完一册必唱“戏名到此停停起,下文再表×××地方”。接唱时,先唱“四句”,再唱“鼓词接转原地方,要表××义”,起到承前启后作用。唱词字数一般为七字句或九字句,也有长短句,内插表白。永康鼓词的特色主要是用方言土语演唱,绘声绘色,语言形象生动。既有铿锵有力的激腔,又有柔和雅尔的拖腔、催人泪下的哭腔和逗人捧腹的滑稽唱腔。
  铜钱棍 是永康鼓词的“夫妻”曲种,艺人全是女性盲人,又名“唱山歌”。主要乐器“铜钱棍”,用一段竹子,串以铜钱制成。艺人依门挨户求乞为生,少有堂唱,更无设馆。演唱内容以民间新闻山歌为主,兼唱鼓词唱本。行腔平缓,变化少,一般分上下两韵,唱四句,无表白,字数为七字句,持浓重的方言土语,受地方局限,近年行唱艺人渐减。
  单人戏曲坐唱 又名小唱(即自拉自唱)。这一曲种,历来艺人稀少,与其技艺难度高有关。一人担负唱、吹、拉、打,嘴、手、脚同时并用。唱:婺剧中的徽戏、乱弹和昆剧曲牌,一人表达男女生旦净丑诸声腔;吹:笛子、唢呐、黎花;拉:徽胡、二胡;打:苏锣、小锣、狗叫锣、大小钹、鼓板等乐器。一人可以唱奏“排八仙”、“闹台场”、“戏剧选场”。单人戏曲小唱主要行艺于婚、丧、寿、诞、节庆等堂唱,喜事托彩,也行唱于市,但无设馆。1909年花街乡潘宅村就有单人戏曲小唱。历经80余年,先后有柄坑、泉塘、岭张、俞皮、大陈、大徐、麻车店、厚仁、桥下、唐先等村出现过艺人。现仅存一、二。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