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费来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6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经费来源
分类号: G475
页数: 4
页码: 568-57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县教育经费的历史资料,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到1987年的变化。
关键词: 经费来源 永康县 教育

内容

清光绪年间,教育经费分别来自公常产业收入、存款利息、官款拨给、公款提充、学生缴纳、行业捐派和个人资助。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全县教育经费总收入(银元)16551元,其中产业收入1048元,存款利息440元,官款拨入885元,公款提充3416元,学生缴纳3956元,行业捐派2290元,个人资助3810元,其他收入706元,总支出16305元。其中职员薪津807元,教员薪津4328元,仆徒工资655元,租息粮税156元,服食用品4557元,图书用费2493元,营建修膳2225元,杂用1084元。
  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常会产;县立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县行政拨款、学校基金、筹募、学生缴纳学费等。全县教育经费,民国15年(1926)2886元,16年2904元,23年5942元,25年33300元,至26年,达41904元,占地方经费的20%以上。
  民国30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支出108万元,占地方经费的14%,赤字67万元,后靠筹募解决。31年开始,货币贬值。县办小学教师生活及学校办公费用,虽按原拨支数增加50%,但仍抵不上物价上升的幅度。36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支出为10.3389亿元。其中中等教育经费3.3182亿元,国民教育经费7.0207亿元。
  解放初,国家财力艰难,教育经费主要靠民办自筹。从1952年下半年起,公立学校经费全部由人民政府包下来。1953年小学教育盲目发展,全县教育经费从1952年的7.6万元猛增到47.6万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51.8%,为有史以来政府拨款比例最高的年份。1958年以后,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实行国家拨和地方自筹相结合。将一部分公办小学转为民办。
  1969年,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初中下伸到公社,国家开支相应减少。是年地方财政教育投资比例仅18.4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国家重视教育投资,教育经费持续增加,1985年为651.4万元,至1987年为757万元。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远深(原籍永康古山)捐献给永康一中人民币3000元。从此,兴起集资办学之风。1984年城镇范围共集资43万元,于城内创办第三中学。仅1983年和1984年两年,全县集资达171.4万元。1985年,新店乡集资26万元,清溪乡派溪吕村委会拨款13万元。1986年和1987年群众集资97.2万元。
  学校办工厂、办农场,开展勤工俭学,是建国后新开辟的一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1978〜1987年,全县勤工俭学纯收入共354万元。其中用于改善教育条件和师生生活福利的108.2万元。
  1985年,农村1月1日起,城镇7月1日起,县人民政府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属税务部门征收的全民企业、集体企业等单位按正税之1%征收,由乡(镇)人民政府征收的乡(镇)企业、个人企业及农业等单位的征收比率由乡(镇)酌情确定。1985年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60.4万元。至1987年底,全县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245.42万元。学费收入,1961年21.2万元,1966年7.8万元,1984年56.3万元,1987年75.7万元。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