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收容遣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62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收容遣送
分类号: D632.1
页数: 1
页码: 49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县未设立遣送机构,1981~1987年,民政部门接收金华、温州遣送站从全国各地遣送回来的永康籍外流人员591人次。
关键词: 永康县 民政工作 收容遣送

内容

永康向未设立遣送机构。1965年前后,只在县城下园朱村搞了一幢房子,7.2亩土地,作为收容遣送场地。对流入城镇和外地遣送回家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后,即动员他们返乡安居。对少数确系困难者发给适当的路费,对个别特殊对象即派专人送遣。
  1978年后,方岩山风景区重新修整向游人开放。一些乞讨者也蜂拥而至,多时一天有上百人,他们从山脚到山顶蹲坐石阶乞讨,严重影响着风景区的风貌。1983年9月,政府专门组织工作组,到方岩开展收容遣送工作。对县内的乞讨人员,在乡政府的配合下,逐户进行走访调查,做教育工作。对个别生活确有困难的进行救济安置。对外地来的乞讨人员,在方岩派出所的配合下,及时得到遣送,较好地解决了方岩乞讨人员成群的不良现象。县城的收容遣送工作,从1984年开始,民政部门专门配备专人负责这方面工作。
  被收容遣送的对象,因时而异。解放初到60年代,多数是一些生活无着而出走的人。到80年代,被收容遣送的多数是一不会手艺,二不懂经商,又想赚钱发财的流浪者。他们到处闯荡,赚不到钱,就干起歪门邪道。或乘车坐船不买票,或行窃,或流浪街头乞讨。
  据统计,1981~1987年,民政部门接收金华、温州遣送站从全国各地遣送回来的永康籍外流人员591人次。其中男564人次,女27人次,内因乞讨而被收容遣送的95人次,占15.2%。精神不正常的20人次,占0.33%。在591人次中有432人是15~25岁的青年,占总人数的73.2%。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0.1828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