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及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55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及其他
分类号: D665
页数: 4
页码: 407-410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的政党的中国国民党及其他的中国国民党、中国青年党、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康县 中国共产党

内容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辛亥革命前后,永康参加光复会、同盟会的人很多。现有据可查者就有沈荣卿、吕公望、应贻诰、吕阿荣、程士毅、胡庸、应仲杰、楼其志等数十人。
  民国15年(1926),中国国民党浙江省临时党部派应培恩等5人为筹备委员,筹备成立临时永康县党部。推选应培恩为常务委员,下设组织、宣传、农民、妇女各部。16年2月下旬,省党部委胡伟华(又名胡剑夷)为特派员,来永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永康县党部。有执行委员7人,设组织、宣传、工人、农民、商民、妇女、青年等部,胡伟华任常务委员。5月,省党部派穆勤为常务委员,其内部编制设有组织、青年、农工、秘书等委员,实行委员制。在“清党”运动中,国民党临时永康县党部被认为组织不纯,奉令停止工、农、青、妇等组织活动,委员各自星散,此届县党部仅存20多天。永康县工人运动专员应毓兰(共产党员)、永康县农民运动专员叶岩襄(共产党员)被撤职,60人相继被捕。
  民国18年7月,省党部派张锦潮为党务指导员,带秘书1人来永康整理党籍,办理党员登记。因是时永康党员不多,只有30余人,不能成立县党部,于19年取消指导员,成立浙江省直属永康区党部。由党员大会选举执行委员3人,监察委员1人。实行常务委员制,由陆伊莘任常务委员。
  民国20~21年,陈锡均任常务委员,后改选王文蔚任常务委员,一直到24年。
  民国25年,取消执、监委制,改为特派员制,委派王文蔚为浙江省直属永康区党部特派员。联合当地驻军3人成立“肃反委员会”,破坏共产党组织。27年11月,改称永康县党部。取消特派员制,改为书记长制。省党部委派赵彰泰(诸暨人)为书记长。部内编制较前庞大,设有秘书室、民运室、社会服务处。
  在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大批加入县战时政治工作队,抗日救亡工作搞得很活跃。民国28年1月国民党实行“溶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后,国民党永康县党部在政工队里制造摩擦,极力排挤、打击、监视和恐吓政工队积极分子,迫使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相继离开政工队。至29年使政工队演变为三青团服务队。
  民国29年10月,赵彰泰去职,省派沈育光为县党部书记长,内部编制与赵任相同。只取消了督导员编制。
  民国30年5月,沈育光离职,省派高宗龙为书记长。在书记长下,设秘书1人,总务、组训、宣传、社运等干事各1人。县党部下辖6个区部,每区党部选执行委员3人,一人为书记。
  民国34年9月,吕临昌接任书记长。内部人事编制无甚变更。
  民国35年4月,县党部取消委派制,改为选举制,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执行委员会,计执委5名,监委3名,候补执委2名,候补监委1名,县党部书记长由省党部在执行委员中圈定金兆桂充任。内部人事编制与前书记长制相同。执行委员由书记长召集月会1次,监察委员由常务监委召集月会1次。36年3月,竞选国大代表,参加竞选者有6人,国民党当局事先圈定当选对象。县党部书记长、副书记长为帮其拉票,大摆酒席,耗去国家和常产稻谷50吨。
  民国36年5月,执行委员制改为常务委员制,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按规定选出执委9人、监委3人,金兆桂仍当选为书记长。此时,全县有区党部28个,区分部218个,直属区分部13个,共有党员7912名。10月,成立党团统一委员会,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县党部设秘书、总务、组训、宣传、社运干事各1人,助理干事1人。原执行委员9人留5人,4人让给三青团;监委,党方2人,团方1人。金兆桂为正书记长,三青团永康分团干事长胡岩青为副书记长。37年1月,胡岩青离永去沪,由金瑞兰任副书记长。1949年4月,国民党县党部又以100银元的酒席宴请县长王泰来、608团团长柳继元,策动成立“永康县应变委员会”,妄想挽回残局。
  第二节 中国青年党
  民国36年七八月,古丽镇镇长徐向廉,根据青年党浙江省党部主席刘子鹏授意,约同楼纪鸿、应慕友、黄岩园、潘叔能等5人,组织青年党永康县党部临时执行委员会,徐向廉充任主席。经过一段时间筹备,于同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青年党永康县党部,址设古丽镇镇公所内。
  党部设主席1人,执行委员5人,下设外事、训练、宣传、秘书、组织5个科,科长分别由主席和执委兼任。
  民国36~37年间,县党部先后向城区工商界、教育界以及岩后、方岩、芝英、雅庄、清渭街、珠山、永祥、八字墙、倪宅、桐琴、前仓、锦川等地派出区党部筹备员,设立据点,筹组区党部。其党员成份大多数是工商业者、小学校长以及各乡镇保长等。上报审批党员计156名。
  民国37年春,县党部积极参加国大代表选举,向每一个乡镇派出监选人员,为省党部主席刘子鹏争夺立法委员拉选票,下半年起停止活动。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民国28年9月,三青团浙江支团在金华成立,同时成立方岩分团。方岩分团成员主要由省政府机关职员组成,由省民政厅警政科长张师任主任。29年冬,浙江支团主任宣铁吾派沈涛、管筦、吕昌文、胡岩青、应振三、洪锦波、芳芨芹等组织干事会。31年春,日军窜抵永康。3月,浙江支团派沈涛为主任,管筦为书记,以方岩分团和外籍留永康团员221名为基础,成立三青团永康分团筹备处。下设4个学校区队、6个地方区队、8个直属分队、18个直属小组和磐安区队。
  民国32年春,由分团筹备处在方岩召开第一届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永康分团干事会。管筦为干事长,吴宗德为书记,正式成立永康分团。
  民国34年夏,管筦调支团视导,另派何清高为干事长。35年1月,召开分团第二届团员代表大会,改选干事会、监事会。万德椿任干事长,吴忠德任书记。
  民国36年春,改派胡岩青为干事长,并派金瑞兰为书记。同年10月三青团与国民党合并,永康分团所属24个区队118个分队全部并入国民党永康县党部。
  三青团永康分团一成立,就竭力发展组织。县政府、警察局下公文,令各机关、团体公务人员30岁以下一律入团。先后在永康县初级中学、永康县立简师、永康私立日新初级中学等建立三青团组织,要求各校长或训导主任负责三青团的组织领导。为控制学生思想行动,各校训导主任或体童教员大都由三青团骨干分子担任。对青年学生中思想后进的,则拉入团内;对持中间态度的,则利用奖学金或毕业后的出路为钓饵,引诱他们入团;对倾向进步的青年则用各种手段排挤、打击。甚至扣上“赤化分子”的帽子。不准学生订阅《文汇报》。禁止学生阅读《文萃》、《周刊》等进步书刊,并公开撕毁进步墙报。自分团成立至党团合并结束,全县加入三青团的学生1251人,编为20个区队,72个分队,6个直属小组。
  三青团永康分团还选派39名“优秀”团员为通讯员,组成“社会调查网”。通过他们暗中侦察和破坏共产党的活动,迫害进步青年。通讯员全部化名,指定代号,相互之间规定不得有横的关系,并特别实施调查技术和保密方面的训练,社会调查网实质上就是特务组织。
  民国27年4月,以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为骨干的永康战时政工队成立,三青团仇视政工队,害怕共产党扩大影响,就进行内部审查、甄别,逼使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离开政工队,永康县政工队也就因此而无形消失。31年,三青团永康分团成立“战时青年服务队”,直至抗日战争胜利时为止。用“查户口”、“查猪只”、“访问民间疾苦”等为借口,搜集共产党和抗日团体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情报,破坏团结抗日。
  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搞“十万知识青年从军”,三青团永康分团以复员后可以保证复学、就业等欺骗宣传诱惑青年学生参军。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