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粮油储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44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粮油储运
分类号: F724.7
页数: 3
页码: 230-23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县的商业的粮油购销的粮油储运,包括粮油仓库、粮油保管、粮油调运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康县 商业 粮油购销 粮油储运

内容

一、粮油仓库
  解放后,接管永康县政府田粮处城区集中仓及石柱、芝英、古山、清渭办事处等5处木板粮仓23间,计容量1225吨。
  1949~1953年,全县利用祠堂、庙宇、公房70处,计750间,修建木板粮仓385个厫间。随后根据储粮需要,逐年扩建标准粮库,淘汰木板陈仓。至1987年止,全县改造和新建仿苏式仓、砖砌圆筒仓、砖拱仓、土圆仓、合理仓、房式低温仓等109座,216厫间,其中战备粮仓2处。
  1971年起,粮食部门还抽出人力、资金、物资(水泥、钢筋、沥青),帮助社队建造晒场、土圆仓、房式仓,为解决社队储粮困难,同时开展代保管储备粮业务。
  食油储备,全县有城关、石柱油库2处,卧式立式油罐10个,常备食油桶2000余只。
  二、粮油保管
  永康地处丘陵,建仓皆选高燥之处,仓库地面和四壁作防潮处理,存放原粮采用散装,成品粮和供应站仓库采用包装存放。油脂均用铁制罐装和桶装。
  50年代初,采取群众性的护粮方法,建立护粮委员会和仓邻小组,确保粮仓安全。1954年全县开展“无虫粮仓”活动,做到仓内“六面光”,仓外“三不留”(不留杂草、垃圾、污水),建立“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风雨必查,要害勤查,查必彻底”的保粮制度。1955年全面开展“四无”(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活动。1959年,县粮食系统派保粮先进代表赴京出席全国工交财贸系统群英大会。1960年3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保粮检验考察团一行5人来永考察。1965~1982年帮助农村生产队建立储备粮的管理制度,传授保粮技术。1981年开始,全县粮仓达到“四无”标准,跨入省、市保粮先进行列。
  三、粮油调运
  解放后,国家对粮食一直实行统一调拨制度,计划由上而下安排。1958~1962年净调出粮食50290吨,其中在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调出39720吨,对缓和当时国家粮食困难作出贡献。1953~1987年净调出平价粮食401835吨,平均每年调出11480吨。
  县内食油供应依靠调入,每年包干调入117.5吨。
  运粮工具,50年代初用竹筏、手车运粮到金华。随后逐渐为拖拉机、汽车所代替,在金华铁路线设有转运仓库。1981年7月建立县粮食汽车队,1987年1月改称“永康县粮食运输公司”。有货车11辆计74个吨位。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