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采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42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采掘
分类号: F407.41
页数: 3
页码: 200-20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县采掘业,开端于五代,曾在铜山几度开采铜矿。1958年“大跃进”时开采过黄铁矿、钴矿、铜矿,1959年停止开采,转而开采萤石和开发自来水、沙石等资源。
关键词: 永康县 工业企业 采掘

内容

采掘业,开端于五代,曾在铜山几度开采铜矿。1958年“大跃进”时开采过黄铁矿、钴矿、铜矿,1959年停止开采,转而开采萤石和开发自来水、沙石等资源。
  一、萤石
  1959年后,先后建立唐先公社的野山、童宅公社的直坑、前仓公社的枫林以及八字墙、花街、雅吕等矿点,有职工1000余人。1960年产量54980吨,产值412.35万元,利润10.59万元。1961年精简职工,1962年产值下降到47.62万元,1963年停办,1966年恢复萤石开采,产品由上海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经销出口,国内销往大冶钢厂、南京钢铁厂、齐齐哈尔钢厂、天津市冶金实验厂等单位,销售量6837吨,金额32.68万元。1967年,销售量增至31570.68吨,金额236.78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遭受严重破坏。1975年,产量只有1233吨,产值9.3万元,亏损10.5万元。经整顿,生产面貌发生变化。1982年,产量12686吨,产值96万元,利润55万元。1987年,全县有矿业公司1个,乡镇办矿区11个,矿点12个;村办矿区2个、矿点18个;个体办矿点14个。共有固定资产原值187.5万元,职工966人,产值449.48万元,利润47.5万元。主要企业有:
  永康县矿业公司 国营企业,前身为永康县砩矿,1966年建立,设县城东库。下设横山、野山、四路、直坑4个矿区和大屋、前仓2个联矿,主要产品有65、70、75、80、85、90、95、98等8个品位的萤石块矿和矿屑。1972年产量9013吨,产值96.1万元。1987年,增设浮选车间。有固定资产原值141.5万元,专业性生产设备42台,职工362人,产量44958吨,产值167.48万元,利润31.5万元。
  童宅砩矿 乡镇企业。1973年投产。1987年,固定资产原值5.1万元,职工62人,产量3600吨,产值27万元,税利7万元。
  大屋乡砩矿 乡镇企业。1966年创建。1987年,固定资产原值30万元,职工100人,产量5000吨,产值80万元,税利14.5万元。
  花街砩矿 乡镇企业,1968年投产。1987年,固定资产原值6.1万元,职工50人,产值85.63万元,税金3.2万元。
  八字墙砩矿 乡镇企业。1966年投产。1987年,固定资产原值4.3万元,职工25人,产值18万元,税利3.9万元。
  前仓砩矿 乡镇企业,1966年投产。1987年,固定资产原值16.3万元,职工51人,产值14万元,税金0.9万元。
  二、自来水
  1969年,县城建立自来水厂,供应部分单位用水。1980年后,农村陆续兴办自来水。1984年,农民投资170余万元,建成203座自来水塔,使38个乡镇的203个村用上自来水。但全县企业性经营的自来水厂,至1987年仅有2家,固定资产原值为157.9万元,产值38.92万元,利润13.9万元。这两家企业是:
  永康县自来水厂 地方国营。创建于1969年,厂址在县城永富桥头。1987年,有固定资产原值136.3万元,职工37人,日供水能力10000吨,年供水215.6万吨,产值28万元,利润11.9万元。
  永康县芝英自来水厂 乡镇企业。1984年投产,厂设桑园下。1987年,有固定资产原值24万元,职工12人,日供水量2400立方米。年产值4.42万元,利润2万元。
  三、沙石
  黄沙、石子业,随着水泥的采用而兴起。县境黄沙、石子资源丰富。尤以华溪、南溪、永康江取之不尽。近几年,沙石场迅速发展,全县有40多处,年产约百万吨,均为当地农户经营。
  石料,民间历来有开采块石砌墙脚或打制石板铺路的习惯。采石场,俗称“岩宕”。以舟山、新楼两乡所产石料最多。80年代,农村大兴土木建造新房,条石供不应求。舟山乡白岩下、道坦、舟一等5处,年产条石7万立方米,产值200万元。1984年,舟山乡舟一村创办永康县舟山石料厂,有固定资产3.2万元,职工28人,1987年产值209万元。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