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利技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38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水利技改
分类号: TV-49
页数: 2
页码: 158-15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主体工程技改、配套工程技改,水利技改情况。
关键词: 永康县 水利技改

内容

第一节 主体工程技改
  较古的山塘,多为自然形成,间或以人工深挖。宋元明时期修筑的有些山塘,利用山谷地形,坝体外侧用石块砌筑,以减少土方,比早年的山塘修筑技术有所改进。清末民国初,干砌块石和由石灰、砂石、粘土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开始用于山塘、堰坝之类的水工建筑,并以松木沉桩法处理软基础。民国后期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开始在水工建筑中推广。解放后,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水利技术不断创新。
  大坝 50年代所建的塘库工程多数为土坝,少数为土石混合坝。1969年建成水坑口水库浆砌块石坝。1977年建成三渡溪水库混凝土斜墙干砌块石重力坝。1979年建成源口水库“照谷社”型土石坝。1985年建成杨溪水库浆砌条石宽缝重力坝。
  取土 50年代都用锄头掘土。1958年黄坟坑水库工地使用双铧犁取土。70年代许多工地用炸药放泥炮。
  运土 解放前后一般都用人工挑土。1958~1960年曾用木轮手推车、牛拉车、溜土槽和卷扬机运土。60年代胶轮(单轮)手推车成了运土的主要工具。70年代后,大量砂石料和土石方均用拖拉机作运输工具。
  压土 解放初期,压土多用木夯、石夯。1957年始用人拉滚筒。1958年太平水库工地使用轮胎拖拉机。1963年建设上黄水库开始,用履带拖拉机压土。
  涵洞 解放前多使用竹筒、圆木桶、砌石、缸管等材料建涵洞。50年代采用砖、石与水泥胶结。60年代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涵管。先打好隧洞,再用钢筋混凝土衬砌。1981年建成的杨溪水库发电涵洞,洞径3米,长162米,是目前县内最大的涵洞工程。
  放水设备 50年代做的小型水库,起初多用木塞分级卧管或在大坝中间建竖井,安装放水闸门。以后使用木塞启闭机和转动门盖。60年代,使用铁制插门斜拉启闭机。太平、杨溪水库采用电动卷扬机控制闸门。
  溢洪道 原有较大的塘堰都留有排水缺。解放后做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塘、库都设有溢洪道。其形式有:排水渠道式、漏斗式、侧堰式以及泄洪闸门等。杨溪水库溢洪闸,孔径7×6.3米,利用电力起动,启闭灵活。
  第二节 配套工程技改
  固定机埠 机械启动,初期先在进水管内灌满水。才能开机,既费时,又费力。以后改用封闭式水池,使用较方便。
  堰坝 一向用木桩、横枳处理软基础。外堰与堰面砌块石防冲,内堰填泥土防渗漏。在块石与泥土中间用篾簟或狼衣、松枝等阻止泥土流失。但常被洪水冲毁。解放后用砂、小石子在泥土与块石之间做反滤层,以代替篾簟。乌江溪潜涵工程运用这一方法,既能引水,又能防止沙石入渠。太平水库引水渠,进口用浆砌块石筑坝,设置排沙和进水控制闸。
  隧洞 1964年前,开挖渠道没有开隧洞的经验。1964年兴建太平水库西干渠,开挖了大园东隧洞。1981年杨溪水库总渠隧洞长1941米,宽5米,高4.2米,采用风钻机开挖,拖拉机出渣,通风管排烟,同时解决了排水、照明和安全施工等几个关键性问题,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渡槽 解放前渡水过沟、过涧,一般用独木渡槽竹筒渡槽。1968年兴建太平水库引水渠,采用钢丝网水泥薄壳U型槽身,其中胜利渡槽直径2.5米,高2.05米,长732米,计61跨,通过流量5.5立方米/秒,排架最高的20米,曾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人民中国》杂志社曾把胜利渡槽照片介绍到日本。1983年杨溪水库渠道上的杨龙钢筋混凝土肋拱渡槽,长93米,跨径20米,通过流量11.61立方米/秒,是当时永康通过流量最大的渡槽。
  倒虹吸 60年代初期,在黄坟坑水库库口,兴建通过溢洪道到西渠的倒虹吸,以及水库东渠茹录畈过溪倒虹吸,继之,太平水库东西干渠上建了大小倒虹吸11处。其中前陈倒虹吸长314米,承压水头13.5米,为管内净空1米、高1.35米、壁厚0.25米的双层箱式截面管道。1974年建成三渡溪水库东渠雅堂倒虹吸,内径0.8米,承压水头20米,长1081米,是当时省内最长的倒虹吸。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