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37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水产
分类号: S93
页数: 5
页码: 119-12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县,解放初期,有江溪水域25318亩。山塘水面18436.6亩。较主要的水产动物有66种。主要的水生经济植物有莲藕、菱角、荸荠、茭白;水生饲料植物有水葫芦、水浮莲、革命草、细绿萍等。
关键词: 永康县 养殖业 水产

内容

解放初期,有江溪水域25318亩。山塘水面18436.6亩。嗣后,陆续兴建水库和整修山塘,水域面积增加。1987年,全县有渔业水域5.27万亩,其中可养鱼水域4.13万亩。这些水域分布比较均匀。山塘占56%;各类水库占44%。适宜鱼类的生长期有8个月。
  较主要的水产动物有66种。其中鱼类51种,其他水生动物15种。在鱼类中,鲢、镛鱼是主要养殖鱼类。青鱼(俗称乌子)和鲤鱼是搭养鱼。草鱼,主养于山塘。鳊、团头鲂、红荷包鲤、兴国红鲤、东北银鲫、异育银鲫、日本白鲫、胡子鲶、罗非鱼是从外地引进的新养殖品种。金鱼为家庭观赏鱼类。栖息于江溪池塘的野杂鱼类有鲫、鲶、乌鳢、黄鳝、泥鳅、麦穗鱼、溪斑鱼等。
  主要的水生经济植物有莲藕、菱角、荸荠、茭白;水生饲料植物有水葫芦、水浮莲、革命草、细绿萍等。
  一、鱼苗鱼种
  历史上以养殖鲤鱼为主。清道光廿二年(1842)始有弓塘村村民到诸暨贩运鲢鳙鱼种,后又去杭州运回夏花,培育成鱼种再出售。接着长塘头村民相继仿效,并引起竞争纠纷。清咸丰十年(1860)经金华府裁决:弓塘村的经营范围可以从鱼苗、夏花直到鱼种销售,而长塘头等村只能经营鱼种销售。从此两村以鱼苗种为主要副业,村民们在冬春两季肩挑鱼篓,奔波于杭州、义乌及永康、缙云等地,最多时有鱼篓100多副,年销售量30万尾。
  1955年人民政府组织各乡渔(农)民统一到长江采购鱼苗,当年采购26大篓,计520万尾,先后在梅陇村、黄塘坑村开挖简易鱼塘,每年约培育家鱼鱼种30~40万尾。1958年4月成立鱼种产销委员会,当年培育夏花60余万尾,并在环城、石柱、芝英、龙山、象珠、倪宅各区相继建立鱼种场,鱼种销售量达70余万尾。1959~1964年以县水产场为主组建长江鱼苗采购队,每年采购鱼苗3000万尾,出塘夏花100万尾,销售鱼种50~80万尾。
  1962年在龙山区鱼种场试验鲢鱼人工繁殖,获得鱼苗10万余尾。1965~1970年,县水产场鲢、鳙、草三大家鱼人工繁殖相继试验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年产量600余万尾,鱼种年放养量100余万尾,县内鱼苗种基本自给。1981年鱼苗产量突破千万尾大关,鱼种放养达200余万尾。1982~1985年鱼苗年产量均在1500万尾以上。1987年达4340万尾余。
  二、成鱼
  建国前,永康仅有一些门前塘放养鳙、鲢鱼,亩产很低。1949年养殖产量仅170吨。1957年,产量达416吨,为1949年的2.3倍。1958年,县鱼种产销委员会在油川乡西卢村搞万斤塘高产试验,在四路乡下宅口村搞鱼畜联养的高产示范。这两个点虽对全县山塘养鱼起了一点示范作用,但由于得不偿失,在很大程度上挫伤群众养鱼积极性。1956~1966年,全县养鱼产量徘徊在500吨左右。“文化大革命”,水产养殖业遭到严重摧残,1970年,全县山塘水库的养殖产量,仅有555吨。
  1971年,全县有102口山塘搞了人工割草精养的试验,平均亩产达100余公斤。田畈林村亩产达200公斤。黄坟水库1973~1975年3年中平均亩产24公斤。至1974年同类型试点达239个,全县总产量达600余吨,1982年有95%山塘水库落实了承包责任制,并逐步从粗养转为精养。太平水库1982年产量达68吨。1987年全县养鱼总产量达1151吨。
  稻田养鱼 起始于民国年间。1958年前,全县有1000余亩稻田养鱼,亩产10公斤左右,后因耕作制度改变,逐渐消失。1983年全省稻田养鱼会议后,恢复稻田养鱼,长塘头村利用稻田培育鱼种获得好收成。至1987年全县稻田养鱼163亩,产量2吨。
  网箱养鱼 1981年太平水库搞了200平方米的网箱,进行培育鱼种试
  验。1987年全县网箱养鱼面积达2000平方米。商品鱼最高亩产5000公斤以上。
  三、特种水产养殖
  1983年以来,不少农户从事甲鱼、珍珠、黄鳝等特种水产养殖,陆续获得成功,收到较好效益。
  甲鱼养殖 1983年,八字墙乡农户从上海引进“华东一号”甲鱼进行试养。1985年,全县有12个农户从事甲鱼生产,养殖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1986年,14个养甲鱼户共孵化幼鳖4000余只,养甲鱼取得阶段性成功,被列入市级“星火”计划。1987年以养鳖专业户为基础,全县建立5个养鳖场,共孵出小鳖6125只,面积扩大到8571平方米,养殖19230只。
  珍珠养殖 1984年开始从武义等县引入珍珠养殖。1987年养殖500亩以上。1987年有养殖户100余户,面积1200余亩,插珠三角蚌8万只,鸡冠蚌35万只。自繁小蚌400万只,产珠200公斤。
  四、品种引进
  据旧志记载,明清时,县内已有松、白、青、鲤、鲫等鱼出产。清道光廿二年开始从诸暨引进鲢、鳙鱼苗。
  1965年县水产场从金华地区农试站引进红荷包鲤鱼200尾。1966年繁殖成功。此鱼原产江西省婺源县,色泽鲜红,肉多刺少,味道鲜美,生产率较本地鲤高25%,封建王朝曾作“贡品”。
  1971年县水产养殖试验场从金华双龙鱼种场引进团头鲂和鳊鱼3000尾。此鱼原产武昌,体形侧扁,生长快,无病害,现已成为养殖主要品种。
  1981年,县水产场从金华地区农业试验站引进罗非鱼。此鱼原产非洲,生长迅速,抗病力强,当年试验,亩产千斤。越冬试验成功,全县年养殖3万尾以上。
  1982年县水产场从金华县湖海塘鱼场引进日本白鲫200尾。生长速度比本地鲫高1倍以上。已繁殖成功。
  1984年,县科委、县水电局、县水产场联合从中国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南省湘阳县鱼场引进异育银鲫、兴国红鲤、杂交鲤等三个新品种,正在探索生长繁殖规律。
  1985年,童宅乡专业户从义乌县引进草胡子鲶。此鱼原产埃及,生长快,肉味美。1986年6月繁殖成功。就全县而言,1985年3月以后,全县鱼苗从基本自给转为供不应求,外出广东、江苏等地采购鱼苗4000万余尾,当年夏花销售量在2879万尾以上,鱼种放养量达458万尾以上。从60年代至1987年全县已从外地引进新品种9种。其中红荷包鲤鱼、日本白鲫、罗非鱼等已成为群众喜爱的养殖鱼种。
  五、捕捞
  全县捕捞鱼具共有20余种。
  江溪中常见撒网和油丝网捕捞野生鱼类。大雨之后可见板罾捕鱼。1956年前,全县约有鹭鸶100余只,现已淘汰舍弃。各类鱼钩、卡、顿钩、笼、篮、〓、叉是钓捕各种鱼类、黄鳝、泥鳅、春虾、甲鱼、螺蛳等的家常小型鱼具。山塘捕鱼的主要网具是百袋网,俗称大淋。一般每片长20米,高5~6米。数片百袋网连接,并与撒网、油丝网配合,可在水深15米的小水域捕捞。1968年,太平水库用栏网、三层刺网及定置张网组成大型赶、拦、刺、张联合网具,辅以音响、白板等赶鱼手段,在千亩以上水库,一次渔获量达数万公斤。1973年,县水产场牵头,由兼业捕捞渔民12人组成县捕捞队,专为水库捕捞。1980年后网具不断改进。1983年,太平水库进行定置网、增设保险网、捕回头鱼、赶鱼等4项改革,使捕捞量从3万公斤猛增到6.8万公斤。
  六、渔政管理
  历史上,向无渔政管理机构。民国时期始由实业科管理,主要靠乡规民约之约束。在县城南溪华溪地段有放生池数个,对繁殖保护鱼类不无裨益。
  建国后,1949~1973年,渔政由县农林水利局管理,1973年开始,由县水利电力局管理,1981年在局内专设水产股,1984年改称水产管理站,专司渔政。
  渔政管理部门还专门制订了一些规章制度,每年制定全县的鱼种价格,相应规定县、区、乡(镇)鱼种场放养鱼种的范围,并不定期地举办养鱼技术培训班。至1987年底止,受训学员已达208人次。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