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29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城乡
分类号: K295.55
页数: 15
页码: 14-28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的政区的城乡,包括县城、区镇乡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康县 政区 城乡

内容

第一节 县城
  一、区划
  城关,位于华溪、南溪汇合处,金(华)温(州)、东(阳)永(康)、武(义)永(康)三条公路交会于此。自三国吴赤乌八年(245)设县开始,即为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宋代,城内为厢,其下设坊。
  元代,改厢为隅。
  明代,县城入义丰乡,分东南西北四隅,领仁政、宣明、皇华、仁化、训化、迎恩、古丽、儒效、清节、泽民、福善、北镇、永宁、抚字、丛桂、由义、状元等17个坊。
  清代,县城四隅,析分为1都8图,领沿河、永宁、抚字、宣明、训化、皇华、仁化、丛桂、由义、迎恩、北镇、古丽、儒效、清节、泽民、福善、状元、河东、柏山、东库、龙泉等21个坊。
  民国初,县城区属一都,辖八图:一图,状元坊、北镇坊、姚家、德茂塘。二图,皇华坊、东库坊、应店、后姚畈、下宕、下楼、颜库、横山殿前。三图,大泽坊、小泽坊。四图,训化坊、永宁坊。五图,丛桂坊、古丽坊、沿河坊。六图,大由义坊、小由义坊。七图,迎恩坊、儒效坊、金大塘、西山、牟店、五里牌。八图,宣明坊、仁政坊。泰一图,河东坊。
  民国20年(1931),县城分置上丽、中丽、下丽3个镇,28年改置松石、华溪两镇。35年,两镇合并称古丽镇,辖19保。
  1950年古丽镇划分为人民、民主、解放3个镇。1956年3镇合并,称城关镇。1961年10月,改称城关镇人民公社,辖农丰、红旗、东街、东库、朝阳、周塘、人民、红卫、东方红、民丰、立新、增丰、下园朱13个生产大队,81个生产队。1981年12月,改为建制镇,称城关镇。全镇东西宽约2.5公里,南北长5公里,总面积12.33平方公里。东接长城、苏川两乡,南连云山、崇道两乡,西依李店、花川两乡,北靠烈桥乡。领辖华丰新村、华溪新村和西津新村等3个新居民点,桃花、河头、东库、东街、西街、周塘、虹霓、大司、民丰、华溪、西津、永拖等12个居委会和东街、西街、虹霓、大司、西津、华溪、民丰、河头、桃花、东库、应店、周塘、下园朱等13个行政村,共10479户,35219人。
  二、现状
  商业 城内有街巷44条。商业主要集中在解放街和胜利街。
  解放街从北到南,直达解放桥,长约1公里,宽6~12米。水泥路面,最高建筑5层,是城内最繁荣的商业街道。街道两旁设有电影院、新华书店、银行储蓄所、印刷厂、外贸公司、化工油漆、百货大楼、糖烟酒公司和钟表眼镜、照相、服装、棉布、粮油、电器修理、饮食、理发等服务行业。
  胜利街,西自学前路,东至永富桥头。全长0.6公里,宽6~12米,水泥路面,最高建筑5层。街道两旁设有土特产公司、中西药公司、蔬菜公司、二轻供销公司门市部、环城供销社门市部、五金电料及饮食、百货、钟表、文化用品等商店。
  从1981年开始开辟江南新区。一座座新颖建筑沿江拔地而起,最高建筑7层。新建的江滨南路和南苑路的商店已陆续对外营业。
  华溪桥东端,设有小商品市场。西头设有蔬菜市场。
  每逢农历一、六集市,摊贩云集。
  工业 北有永康拖拉机厂、浙江钢桶厂、县家用电器厂、县布厂、县第一伞厂;西有县化肥厂、县五金电镀厂、县阀门厂、县汽车电机厂、县制革厂、县皮件厂、县啤酒厂;南有县丝厂、县仪表厂、县木雕厂、县电动工具厂;东有县火腿厂、县活塞厂、县食品厂、县溶剂厂、县机床厂、县陶瓷厂、县色织布厂、县保温材料厂、县萤石矿、县车辆制造厂;城中有县酒厂、县无线电厂、县塑料厂、县粮食复制厂、县粮食机械厂、县印刷厂、县伞厂、县服装厂。
  镇办工业发达,1987年镇办、村办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达3720万元。
  机关 县级机关,主要集中在日县衙署址和河头吕民贵培园日地。解放后房舍已基本更新。前者为县府大院,后者为县委大院。尚有县人民法院、物资局、二轻局、商业局、工商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设南苑路;县人民检察院、公安局设大司巷西头;外贸局、粮食局、邮电局设解放街;水电局设桃花巷口;乡镇企业局设许码头永富桥北端;供销联社设胜利街;广播电视局设学前。
  环城区机关驻地设解放街,城关镇机关驻地设江南新区解放广场东南侧。
  学校 城内有完中2所、初中1所,完小5所,村校4所,幼儿园25所、托儿所3所,聋哑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卫生进修学校、永康函授站、电大永康工作站、职工学校各1所。
  文化体育设施 有广播站、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电影院、影剧院、电视差转台、工人文化宫以及镇广播站、文化站等。
  医疗设施 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精神病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环城区卫生院等。
  附 旧县城考略
  县署 在旧日城之南。县署前为大堂,后为二堂,中为川堂。县前大门上建有谯楼一座,达于通衢。县治东,旧有山川坛、神农坛;县治西,旧有文庙、明伦堂、儒学。
  城池 据明正德《永康县志》载,“县城周一里十九步,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吴赤乌八年筑。宋嘉定壬戌拓之周三里三十步,门七,东曰华溪,曰迎春,曰东城,曰迎曦,西曰西津,曰由义,曰望京。嘉泰间东曰迎恩,南曰观风,北曰永安。后渐湮没。元至元十三年环筑以墙”(按:嘉定无壬戌,嘉泰有壬戌,按时序嘉泰比嘉定早,疑正德《永康县志》载文有误,嘉定壬戌应是嘉泰壬戌)。后圮,唯北倚山,南阻水,以为固。明崇祯十二年(1639),知县朱露创建东西两门,迭石为楼。东曰在德(后改名迎曦);西曰多助(后改名承恩)。清道光十一年(1831),东街居民创建一门,知县裘荣甲题其上曰望升。道光二十二年,于迎曦门左建望春门。民国时,尚存以下城门:东,望春门、迎曦门,南,文明门;北,永安门;西,迎恩门,丽金门;东北,望升门。其中迎曦、望春、文明、望升门上均设有城楼。后因街道加宽等原因,城门陆续拆除,至今已无遗迹。
  街道 旧城主要街道,呈“丁”字形。路面狭窄,中间用长方条石,两旁用鹅卵石铺砌。南北长街,旧建有四牌楼。解放前一度命名为中正路,解放后更名为解放街。历史上曾从北而南分段称永安街、松石街、义民街、桃源街。桃源街南段,街西有店铺,街东为一片白色粉墙。俗呼“白粉墙外”,实为县监狱的外墙。东西长街,以永宁桥和仁政桥为界。东为山川坛,中为永宁街,西为县前街。解放前曾称中山路,今统称胜利街。
  会馆 清末至解放前,城内有6个会馆:
  兴安会馆(福建会馆),址在今解放小学。由福建莆田、仙游、闽侯、浦城等县在永经营建烟、荔枝、桂圆、南北杂货的商人集资建造。前后共三进、两明堂,两庑厢楼房多间,后进正中供奉太妃娘娘,故又称太妃宫。
  绍兴会馆(越郡公所),址在今工人俱乐部。由旧日绍兴府属各县及宁海等地在永康经营布业的大部分商人醵资建造。内供奉夏禹王神主。
  徽州会馆(新安会馆),址在今华溪村委会驻地。由安徽旧徽州府属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石埭、太平、绩溪、旌德、宁国等县商民筹资建成,在永经商的以开设当铺、古董店、估衣店居多。
  台州会馆(赤城公所),设今建设路西侧。由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太平(现三门)六县商民组建。民国元年(1912)建成。每年春秋两季聚集六县同乡联络乡谊。其左右厢房,曾赁租黄岩、仙居两县盐商合股开设康泰官盐铺,出售台盐,故又称老盐铺。
  兰溪会馆,址在紫微巷(现公安局内)。由兰溪在永开设药店的商民醵资建造。内供奉神农氏。
  孝义会馆,址设东街(今环城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对面)。有楼房一幢,前后七开间。因孝义乡(今属磐安)地处县东部山区,离县城较远(约50余公里)。但有关民、财、教、建、兵、工、商、学等事务,仍与县府息息相关。尤其在清末,对民间争执诉讼纷纭案件,往来频繁,长年累月,难以了结。乡民有鉴于此,乃在城内,择地造屋,以解决驻足之难。
  第二节 区、镇、乡
  一、环城区
  环城区,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23.06万亩。人口68602人。辖崇道、云山、永祥、长城、苏川、李店、童宅7个乡,区公所驻地在县城。
  崇道乡 位于县境西部。辖麻车头、溪口、双锦、下楼、翁埠、西翁、大溪塘、下皇渡、上皇渡、临溪、西徐、上把赵、石溪、青塘、傅店、栗园等16个行政村。总面积3.22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麻车头,距县城4公里。全乡34个自然村,3120户,11581人。有县城至永祥公路通过。地形由西南略向东北倾斜。境内河流有永康江及其支流石溪、仙溪。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6%。耕地与林地相互间杂,有耕地8644亩,农业以种水稻为主。是黄花菜的主要产区之一。翁埠附近村庄,是传统的灰鹅产地。湖西村产有耐火材料高岭土。上皇渡村,有岙山石器、石镰、石斧等新石器时代古遗存。
  云山乡 位于县城之南。辖马竹岭、上水碓、湖西、溪心、东村、园周、山后卢、大塘沿、西周、白垤里、周元等11个行政村。总面积3.37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马竹岭,距县城约3公里。全乡29个自然村和1个片村。有1698户,6572人。南部白云山连绵横亘,北部山丘起伏,南高北低,耕地间杂其间。全乡有耕地5693亩。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59%。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是黄花菜主要产区之一。
  永祥乡 位于县境西南边陲。辖永利、南山、勤丰、上处、下处、刘家、马岭下、朱岭脚、上范、下山门、上山门、永青西卢、仁村、黄塘山、白雁口、里龙溪、水坑下、拱瑞下、大兰、平田等20个行政村。总面积4.59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永祥,距县城13公里。全乡23个自然村,共2563户,9737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81%。盛产毛竹,年采伐量为8万株,素有竹乡之称。茶叶产量名列全县首位。全乡有1000多亩水田坐落武义县境。中隔一条长达2.5公里、高250米的鹫岭。民间流传着“住永康的屋,食武义的谷;种武义的田,烧缙云的柴”的民谣。1981年开凿了鹫岭隧洞。巍巍鹫岭,遂成坦荡通途。
  长城乡 紧靠县城之东。辖黄城里、大坟山沿、荆山夏、长城、塔海、小花园、大花园、城塘、英阁、方塘下、河东、河南、葛塘下、东湖、田宅、高镇、黄棠等17个行政村。总面积4.16万亩。境内有东阳到永康、金华到温州、永康到杨溪三条公路纵横交贯。南溪与华溪恰成钳形,流贯乡境。乡人民政府驻地大花园,距县城1.5公里。全乡47个自然村,4653户,17723人。地处低丘错落地带,东北高,西南低。中部丘陵正在开发为新工业区。全乡有耕地14086亩。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
  苏川乡 旧日名苏溪乡。紧傍县城之东北部。辖苏溪、十里牌、横山、西朱、湖塘里壁、颜库、曹园、枫楼、白塔、邵塘、溪碧山、夏溪、大塘王等13个行政村。总面积1.81万亩。华溪支流酥溪,流贯乡境。有公路通往县城,永(康)唐(先)公路贯穿中部。乡人民政府驻地苏溪,距县城3.5公里。全乡18个自然村,1926户,7370人。地处低丘,溪流两岸多沙质土壤。有耕地5813亩,以种水稻为主。1983年被省命名为“体育之乡”,1984年被省命名为“文明之乡”。乡内西朱、夏溪一带有属于中生代硅化石(松化石)遗存。
  李店乡 位于县境西部,辖李一、李二、乌牛山、下谢、前新屋、范宅、永丰、马架龙、排塘、华村、章店、埠头等12个行政村。总面积2.42万亩。武永公路东西横贯全境。乡人民政府驻地李店,离县城6公里。全乡27个自然村,2318户,8619人。地处永康江北岸,东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地区是平坦田园。有耕地7615亩,是永康主要产粮区之一。
  童宅乡 在县城之北,辖山下、柘坑、童宅、富大坑、大塘头、柘坑口、鸦塘、樟塘、下田园、水碓头、赵店、灵阳、郎家等13个行政村。总面积3.49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山下,距县城7公里。全乡20个自然村,1805户,7000人。境内有萤石矿。西北多山,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70%。东南较平坦,多低丘。有耕地5302亩。以种水稻为主。
  二、石柱区
  石柱区,位于县境东南部,总面积32.69万亩,人口74517人。辖石柱镇和新店、前仓、舟山、新楼、俞溪头五乡。区公所驻地石柱。
  石柱镇 地处金温、金临(临海)两条省道公路的分岔处。辖石柱、田畈林、江瑶、泉湖、前塘头、磨宅、前罗、阳龙、塘里、华川、下陈、里溪寨、厚孙、后郎、下里溪、妙端、新华、长端头、横麓等19个行政村。1985年8月建镇,总面积4.023万亩,镇人民政府驻地在石柱,距县城9公里。全镇36个自然村,3521户,13963人。地势东南高,缓缓向西北倾斜。有耕地10663亩。主要溪流有李溪,溪以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饮马于此而得名。境内里溪寨原为通往台、温、处古驿站站址,宋时有合德乡巡检司,为台婺温处四州都巡检旧址,明清间均驻有汛防兵。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特产有金丝小枣。
  新店乡 地处县境之南。辖新店、塘花、后项、殿下、郎村、姚塘、华山、池宅、厚仁、石塘、本札、豆岭、后郑、荆州、后吴、大陈、历山、塘头、石雅、杨横坑等20个行政村。总面积7.36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新店,离县城10公里。全乡49个自然村,4183户,15438人。乡西北部多高山,南溪流经乡境,沿溪两岸地势平坦。民间有“耕不尽平川之良田,种不完溪旁之桑地”的歌谣。全乡耕地13540亩。全乡除历山、石雅、塘头、大陈、荆州、杨横坑6个行政村种植粮食兼营林业外,其余各村都以种植粮、棉为主。历山产有雾云茶。
  前仓乡 位于县境南部边陲。辖前仓、馆头、麻车店、璋川、善塘、枫林、小王元、川塘、世彰、朝川、宅树下、溪坦、罗桥、法莲、石角、白岩、斗潭、和乐、光瑶、大坑、麻塘、新下、榭垛、大处、界牌、金斗、大坞等27个行政村。总面积5.82万亩,山林面积占总面积63%。乡人民政府驻地前仓,距县城13.5公里。全乡51个自然村,3801户,14189人。地势东南高,多山丘;南北低,多耕地。南溪流经西部边境,耕地9848亩。东部有萤石矿。金温公路通贯南北,临(海)石(柱)公路途经乡境。
  舟山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辖舟一、舟二、舟三、端头、台门、白岩下、沅口、石塘徐、洪茂、陆宅、上桥、前村、申亭、白沙、大塔、溪塘、后畈、清源、道坦、马关等20个行政村。总面积5.72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舟山,距县城19公里。全乡46个自然村,3357户,12142人。地势南高北低,周围多山地。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6%。舟山溪从南向北流贯乡境,汇合新楼溪,注入李溪。耕地8526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柑桔等。条石开采有一定规模。石雕产品打入香港市场。
  新楼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辖下丁、铜山、方山口、凌宅、上溪里、上丁、西岸、槐花、大路任、新楼、高下杨、渠口、山坞、里木坦、外木坦、洋溪等16个行政村,总面积5.45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下丁,离县城20公里。全乡54个自然村,2490户,9659人。乡境地处山峡谷地,长约12公里,古称“四十四坑”。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75%。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水力资源丰富。全乡建有四级电站,总装机525千瓦。粮食作物以稻、麦、玉米为大宗,其次为番薯、大豆。传统特产有柿子、柑桔等。
  俞溪头乡 在石柱镇之东。辖姓傅、下寮、麻车口、湖塘、上杨、俞溪头、前阳、云溪、天表、西岐、下杨、前郎、峰箬等13个行政村。总面积4.32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姓傅,距县城11公里。全乡25个自然村,2287户,9126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李溪流贯乡境,杨溪水库大坝就在麻车口村边。全乡有耕地5933亩,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4%。
  三、芝英区
  芝英区,位于县境中部。总面积23万亩。人口98301人。辖芝英、古山、方岩、胡库、岩后、溪岸、油川、堰头2镇6乡,是全县能工巧匠最多、乡镇工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区公所驻地芝英。
  芝英镇 位于县境中部。辖芝英一村、芝英二村、芝英三村、芝英四村,芝英五村、芝英六村、芝英七村、芝英八村、下蔡、亳塘、黄泥墈、岘口、隔塘等13个行政村。总面积2.24万亩。镇人民政府驻地芝英,距县城约12公里。公路交通方便。全镇30个自然村,3760户,12832人。大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东南地形略高,中、西、北部间有低丘。全镇耕地6375亩。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51.7%。能工巧匠众多,镇办企业发达,商业繁荣,市镇建设较快,是全县农村的最大集镇。
  古山镇 位于县境东北部,地跨永东公路两侧。辖古山一村、古山二村、古山三村、古山四村、后塘弄一村、后塘弄二村、世雅上街、世雅下街、大峥、黄塘坑、前黄、草席西炉、榔山殿、弓塘、林坑陈、大园东、西坑、孙宅、后郦、汤店、黄家、浩山头等22个行政村,总面积3.49万亩。镇人民政府驻地古山,距县城16公里。全镇29个自然村,4493户,17532人。公路交通方便。设有古山、世雅两个汽车站。镇东北部多山地丘陵,西南比较平坦,有耕地9549亩。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52%。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传统水果有后塘弄麦李。镇办企业发达,商业繁荣。传统手工业有打铁、浇铸、翻锉、草编等。
  方岩乡 位于县境东部,南连方岩镇,西接芝英镇。辖派溪、戈阳、后浅、葩陌(读bái)、先盆、桐坑、柘岭下、庙口、定塘、象鸣畈、象瑚里、堂慈、独松、上胡坑、下宅、双瑶、橙里王、文楼、上里叶、高峰等20个行政村。总面积3.57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派溪,距县城17公里。全乡36个自然村,3741户,13538人。乡东、南、北三面多山,地势较高。全乡耕地4670亩。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71.8%。粮食作物有稻、麦、玉米等。柑桔产量名列全县首位,素有桔乡之称。乡办企业门类繁多,家庭工业比较发达。
  胡库乡 位于县境东部华釜山麓。南邻芝英镇,北接古山镇。辖胡库上村、胡库下村、后林、楼店、下溪池、寺下胡、青后叶、王南山、溪干、大坟山、整雅、祝家、前塘、赵家、前金、前杭、前园、墁塘、寮前、皮店、大塘周、雪塘、金江龙、两头门等24个行政村。总面积2.01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胡库,距县城17公里。全乡33个自然村,3466户,13992人。地势东高西低,有耕地7915亩。能工巧匠遍及各村,乡办企业发达,以制作衡器为最,向称衡器之乡。
  岩后乡 位于方岩山之南,灵岩山之麓。辖岩后、杏桐园、西村、井头、大园、金竹降上村、金竹降下村、灵岩寺前、可投胡、后山头、长坑、下邵、可投应、古竹畈、仙岩等15个行政村。总面积5.48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岩后,距县城15公里。全乡37个自然村,1579户,6200人。乡东部山峦重叠,田地少;东北与西南较高,中间形成一条狭长谷地。全乡有耕地3337亩,山林面积占总面积80%。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井头村专业生产粉干铁(抽粉干用的工具),历史悠久,远销省内外。境内的灵岩、仙岩、石鼓寮和灵山湖等是方岩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
  溪岸乡 位于县境中部,东连胡库、古山,南邻芝英。辖溪岸、上胡、前陈、前俞、后沈、下柏石、上徐店、下徐店、大塘、鲤鱼塘、上英、麻塘头、上时、下西坑、柿后、郭山、柳前塘、古塘里、善儿干、桑园下、应南溪等21个行政村。总面积1.87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溪岸,距县城12公里。全乡26个自然村,3539户,13621人。东永公路通过乡驻地,设有停靠站。西北多山,东南濒华溪,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耕地7432亩。能工巧匠多,乡办企业发展较快。下徐店村的粉干、上徐店村的索面是传统副业。
  油川乡 位于县境中部。辖游溪塘、前山杨上村、前山杨下村、松塘园、练结、后杜、下畈、郭段、南山沿、继绪塘、儒家、仙陵、儒塘头、西卢、胡堰街、王上店、胡祖坑等17个行政村。总面积2.91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游溪塘,距县城10公里。全乡26个自然村,3140户,11569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山,西部较平坦。耕地面积7120亩。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多小五金手艺工匠,乡办企业以金属加工为主。
  堰头乡 位于县境中部。辖堰头、下堰头、横沿、街头、石塔下、马坊、黄店、宅口、里塘下、杜山头、桥里、前舒、炉头、山头徐、沙端、陈园、郑村、车马何、下余、荆山陈、雅应等21个行政村,总面积1.43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堰头,距县城约7公里。全乡23个自然村,2366户,9017人。永东公路斜贯西北乡境,杜山头设有汽车站。华溪纵贯中部。沿溪两侧地势平坦,西边为低丘红壤,有耕地5754亩。农业以种粮为主。工业有一定规模。炉头虎岩山的炉岩,是冶金的耐火材料,远销上海、江西、福建等地。
  四、龙山区
  龙山区,位于县境东北部。总面积22.65万亩。人口67366人。辖四路、西溪、柏岩、棠溪、桥下、金川1镇5乡。区公所驻地西溪。
  四路镇 位于县东北边境。辖四路口上村、四路口中村、四路口下村、吕南宅一村、吕南宅二村、吕南宅三村、吕南宅四村、西坞、岭脚、张溪头、新屋、后宅、菱塘、下宅口等14个行政村。总面积2.69万亩。镇人民政府驻地四路口,离县城25公里。公路交通称便,全镇16个自然村,3539户,13244人。地势北高南低,中部较为低平,有耕地7605亩,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6%,农业以种粮为主。传统副业有:西坞、岭脚、新屋的编织草席,吕南宅的陶器生产;新兴的副业有四路口村妇女的机绣,镇东北部有萤石矿,品位较高。镇办企业发展迅速,商业繁荣。
  西溪乡 位于县东北部边境。辖西溪、下里、桐塘、上塘头、寺口、西山、石江、玉川、马坞、金园、上坛、西塘、青山口、丁坑、莲屋、洪塘、潘坑、大川等18个行政村。总面积4.47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西溪。全乡24个自然村,3749户,14395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有耕地7401亩,山林面积约占总面积58%。农业以种粮为主。西溪的粉干,寺口的鞭炮,石江的草席,马坞的果苗,莲屋的养牛都有较长历史。乡办企业发达,以纺织配件生产为最。
  柏岩乡 位于县东部边境。辖寨口、柏东、柏西、上卢、下赵、下徐、董坑、孔村、贾处、黄溪滩、壶坑洞、柘溪、上马横沿、楼山坑等14个行政村。总面积4.73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寨口,距县城25公里。全乡17个自然村,2235户,8621人。地处偏僻山区,山林面积占总面积68%。山多田少,农业以种水稻为主,杂粮以白豆为最著。土特产有香草、茶叶、药材、毛竹等。
  棠溪乡 位于县东部边境。辖棠溪、上弄口、道门、上徐、尚黄桥、金山头、义门、百念秤、上马、上蒋、后岗头等11个行政村。总面积3.33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棠溪,离县城27公里。全乡12个自然村,1677户,6138人。四面多高山,海拔600米以上山峰有7座,黄寮尖930米为全县最高峰。耕地仅占总面积的10%,以种粮为主,玉米总产量名列全县前茅,但粮食自给不足。经济作物有药材、茶叶。药材产量居全县之首。林业有毛竹、木材。
  桥下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辖桥一、虹明、红星、渔川、太平、张岭、万古塘、格山、茭杨、后景颜、前珠山、丰山头、龙川、梅陇、下奠口、古陇、马山头、贾宅、里麻车、溪田、桥头、溪边颜、下贵、樟塔塘、胡塘下等25个行政村。总面积5.69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桥下,距县城20公里。全乡38个自然村,4917户,18307人。杭温公路与桥(下)棠(溪)公路在桥下交会,设有汽车站。地处丘陵,有耕地11155亩,农业以种粮为主。养蜂产蜜,居全县之最。乡镇企业门类多,发展较快。
  金川乡 东靠西溪乡,南邻胡库乡,西接古山镇,北连桥下乡。辖坑口、坑里、宁塘、晏塘、下朱、大江畈、清塘下、前坑等8个行政村。总面积1.75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坑口,离县城19公里。全乡有17个自然村,1742户,6661人。东南多群山峡谷,西北系丘陵低地,有耕地3784亩。农作物以种粮为主。乡办企业主要产品有冰模、电器配件、五金机械等。
  五、象珠区
  象珠区,位于县境西北部。总面积29.29万亩。人口93502人。辖唐先、清溪、长田、中山、珠山、雅湖、大后、雅吕1镇7乡。区公所驻地清渭街。
  唐先镇 位于县境北部。辖唐先一村、唐先二村、唐先三村、唐先四村、石湖坑、谏庄、桐溪、岩前、唐东、清塘庄、金畈、新村、上仁、石桥头、前溪、石湖口、唐下舒、上考、龙山、前山、塔儿头、格山沿、云路、新河、上新屋、岩洞口、岩渡里等27个行政村。总面积5.74万亩。镇人民政府驻地唐先,距县城17公里。全镇34个自然村,5652户,21018人。除西北部3个村属山区外,其余均属丘陵地带。有耕地10118亩,农业以种粮为主。经济作物有糖蔗、蚕桑、生姜等。家庭副业有唐先饭篮、石桥头藤椅和桐溪木椅。近年镇办工业发展较快,主要产品有农机具、砖瓦、玻璃纤维、红纸等。交通方便,镇驻地设有汽车站。商业兴盛,是永康北部的集市贸易中心。
  清溪乡 位于县境中部偏北。辖清渭街、柳墅、江头、荷沅、杏里、山西、山西孔、黄岗、白麻塘、方山脚、苔川、三井头、张坑、上柏石、派溪吕、汇杨、官川、南湖、郎川、下山、寺口吕、英村等22个行政村。总面积3.16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清渭街,距县城约10公里。全乡31个自然村,5054户,19743人。公路交通方便。乡驻地设有汽车站。东北部略高,西南部比较低平。泉源丰富多泉井。有耕地11308亩,以种粮为主。糖蔗和蚕茧产量居全县之首。派溪吕的泥工建筑、官川的串蓑衣、苔川的抽粉干、荷沅的养灰鹅、官川牛背陇的红枣,在县内有一定名气。
  长田乡 位于县境中部。辖朱明、塔石、庙下、溪边、藻塘、大园童、三溪、新竹、西竹园、桐墩、绍童、兰街、长恬、邵宅等14个行政村。总面积2.27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朱明,距县城约7公里。全乡15个自然村,2109户,8275人。县城至中山公路贯穿乡境,在朱明设有停靠站。藻塘、溪边两村之间的螺蛳山,多螺蛳、鱼、虾化石。全乡地处低丘,有耕地5855亩。农业以种粮为主。经济作物有糖蔗、蚕桑。
  中山乡 位居县北部边境。辖中山、安坑、山端头、箬岭下、下位、金坑、周坑、长川、里岭脚、明星、潘川、古竹城等12个行政村。总面积5.47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中山,距县城21公里。全乡15个自然村,2398户,9582人。中山设有汽车站。全乡多山,唯南部谷地较为平坦。有耕地3547亩。农业以种粮为主。特产有五指姜、虫白腊。乡境北部产竹。
  珠山乡 位于县境北部。辖珠山一村、珠山二村、珠山三村、珠山四村、峡源、楼下陈、黄杜山、后渠、三渡溪、横坑、如春、郑家、庄口、长村、泉头等15个行政村。总面积3.98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象珠,距县城12公里。全乡20个自然村,2885户,9605人。北部多山,向南渐趋平坦。耕地4790亩,占总面积11%。农业以种粮为主。经济作物有糖蔗、柑桔、茶叶,传统水果有峡源枇杷。
  雅湖乡 位于县境中部,辖雅庄、莲湖、八口塘、黄塘下、陈路塘、栋陇等6个行政村,总面积1.31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雅庄,距县城8公里。全乡9个自然村,1518户,5858人。乡境地处丘陵,多红黄壤,地势较高,形似台地。有耕地4064亩,农业以种粮为主。经济作物有糖蔗、茶叶。
  大后乡 位于县境北部,北连唐先镇,南邻清溪乡。辖大后、下田、泽唐、唐上、三儿头、汪村、叶宅、横洋、凤山寺口、官英堂、仁坛、夏杜曹、雅堂、上厅、象牙里、白莲塘、长塘头、前渡金、后力坑等19个行政村。总面积1.91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大后,距县城14公里。全乡21个自然村,2696户,10659人。属丘陵地区,有耕地5385亩,农业以种粮为主。经济作物有糖蔗、蚕桑、茶叶等。横洋、叶宅的白糖条、下田的养蜂、长塘头的鱼苗养殖、夏杜曹的水稻制种,在县内颇有名气。
  雅吕乡 位居县境北部山区。辖雅吕、枫岭脚、塘里坑、雅仁、西寮、木渠、上叶、竹川、椒坑、前桑园、白窖、横渡、大儿前、荷川、九里口、石塘明、茹录畈、王溪田等18个行政村。总面积5.45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雅吕,距县城13公里。全乡27个自然村,2276户,8762人。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大部分属海拔200米以上的山间峡谷。有耕地4161亩。种植作物除粮食外,还有糖蔗、生姜等。椒坑大蒜有“十一都香蒜”之称。
  六、倪宅区
  倪宅区,位于县境西部。总面积22.71万亩,是县内主要产粮区。人口45167人。辖花街、花川、八字墙、大屋、烈桥5个乡。区公所驻地倪宅。
  花街乡 位于县境西部,金温公路通过乡境。辖倪宅、下王、杨坑、柄坑、大支、吴坑、东陈、雅陈、尚裘、塔石头、定桥、油坑、章坑、尚仁、双溪、溪边汪、副业场、潘宅、塘头应、金丰、花街、金长园、新川等23个行政村,总面积5.49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倪宅,距县城7公里。全乡31个自然村,2839户,10127人。北部山峦绵亘,有杨坑、吴坑、柄坑三条峡谷。耕地8547亩。土特产有豆腐皮、九头芥菜生。矿产有萤石。
  花川乡 位于县城之西。辖上田桥、下田桥、塘景、寺口方、花川、下宅方、桐塘头、小东陈、前山头、王慈溪、应益、楼塘、后金龙、木长降、上谢、溪湾周、西田畈、油草塘等18个行政村。总面积2.86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上田桥,离县城6公里。全乡23个自然村,2473户,8901人。地处丘陵,中部地势比较平坦。耕地7684亩,以当地红黄壤土作原料的砖瓦生产,是乡村工业的主要行业。特产有西瓜、荸荠。
  八字墙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边境。辖八字墙、吴村、山后胡、龙潭里、易川、枫坑、陈弄坑、金村、后麻塔、店园、阔塘后、赤川、横岘、枫坑口、方村、里坞、新溪、前柳、金杜、下姓王、连枝、下堑、炉村、王样、山南等25个行政村。总面积8.42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八字墙,离县城26公里。全乡26个自然村,3697户,13125人。乡境南北群山绵亘,中部为狭长谷地,俗称三十里坑。林业基地有杉木、油桐、乌桕、毛竹等项。有耕地7909亩。种植水稻为主。山后胡一带是县内木材的重要产区。土特产有蘑菇、茶叶、黄桃、茉莉花、李、葡萄等。金杜村茉莉花茶远销东西欧。大寒山茶叶,是省内名茶。传统副业有山南豆腐皮。矿产有萤石。
  大屋乡 位于县西部边境。辖大屋、渎川、下殿、下时、杨公、塘店、枫树塘、寺前、黄园、金古泉、梧龙等11个行政村。总面积3.01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大屋,离县城13公里。全乡17个自然村,1436户,5175人。地处半山区,金温公路以北多山,以南多丘陵。有耕地4738亩。是县内主要产粮区。矿产有萤石。
  烈桥乡 位于县城之西北。辖横桥、马宅、黄阁、应宅、驮陈、潜村、雅英、郎下、江村、朴村、上宅口、烈桥、山头蒋、岭张、俞皮、横山下、横山脚、柘新、大徐等19个行政村。总面积2.93万亩。乡人民政府驻地横桥,距县城4公里。全乡25个自然村,2104户,7839人。地处丘陵,有耕地7748亩。是县内主要产粮区。民间传统副业有岭张、徐门的豆制品。
  七、方岩镇
  方岩镇,地属半山区。总面积0.72万亩。1984年从方岩乡划出岩上、岩下、橙麓3个行政村单独建镇(旅游镇)。距县城16公里。全镇仅岩下街和橙麓两个自然村,764户,2839人。
  公路贯穿全镇,设有汽车站,每天有班车直达金华、东阳、义乌、武义、杭州等地。并有县内班车及过路车多次。
  境内方岩山一带,在地质上专称方岩组地质,属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奇特,人文景观甚多。南宋以来向为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八九月,有传统的罗汉班和香会在此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经济以商业、旅宿、饮食业为主。工艺产品主要有儿童玩具、方岩纸花和其他旅游纪念品。耕地846亩,人均0.3亩。经济作物有柑桔。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