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其他诗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渭马店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27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其他诗文
分类号: I05
页数: 13
页码: 151-16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市清渭街村马氏家谱的宗谱记录。
关键词: 文学 诗文 永康市清渭街村

内容

就纂修《清渭马店志》给在外同胞的一封信
  宗兄弟:
  您好!
  首先向你表达家乡同族亲人的问候和对你的敬意。您和您的家人,离乡背井,在遥远的他乡立下自己的基业,开辟了新的天地,实在可敬可贺。你们的事迹和佳话在家乡常有流传,并亦常让族人引为自豪,你们早已成为本族人学习的榜样,也早已成为同族亲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拼搏奋斗、开创事业的一股力量源泉。您是我清渭马氏族人的共同光荣和骄傲。
  我们这一代人所共同经历的命运,可以讲不好,也可以讲是最好。大家经历了日寇侵略、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战争磨难,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整风反右、文化大革命等的政治风波,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食堂化和自然灾害,外来的、自己民族的以及大自然的种种遭遇,都曾经在我们身心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但是,好在领导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她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她领导我们搞改革开放,抓经济建设,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有了空前提高。现在的政治,是十分有利我们广大人民将养生息的政治;现在的生活,是物质十分丰富的生活。过去皇帝吃不到的东西,在我们世界里想到就可以买到吃到;电气化、先进家用设备已进入到千家万户寻常老百姓家中。我们这代人经历过各种不幸,然而我们这一代人又是生活在我们祖辈从未享受的巨大幸福之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总往往会同时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和提高,修志就是其中一表现。目前,我们家乡在前几年修成新永康县志后,市党政部门陆续修了永康政协志、人大志等等各种市一级志,各村各乡的乡志、村志、姓氏志也纷纷在全永康遍地开花。我们清渭街吕、何、马、李、应五大姓村民,其中吕、何、李三姓已修编了新的宗谱,应姓村民也在筹备过程之中。在这种文化形势下,我们马店在家宗族兄弟姐妹,于今年清明祭祖活动以后,强烈要求修编清渭马店志(新宗谱)。
  众志难屈,众愿难违,我们有鉴于多数人的愿望,于四月二日成立了《清渭马店志》筹备会。从成立的第二天开始,本会就已经投入了紧张的修志准备工作,著如筹措资金、调查马氏祖孙世系分布、编写前的材料收集等等方面都已基本铺开。总之,一切都在快速的运行之中。按照族人的愿望和本筹备会的意见,马氏在外的同宗兄弟姐妹是我们宗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虽分居异地,身上循环的都是同祖宗血脉流支,毫无疑问。您和您的全家都是本次修志的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编写内容。今天,我们荣幸地通知您,接信后即请寄回您本人和您家其他成员的光荣业绩简介,及其他需要说明的资料文字,以便我们酌情收录。寄给您的调查表,在经过详细填写以后,也请一并寄回。修志编谱是一项耗资巨大,人力物力投放大的大工程、大事业,我们马氏上次做谱离今已有六十多年,要把一百多户人家六十多年的历史演变整整有条编成书,而又想编出一定的水平,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我们希望能得到您全家的理解、支持。并且希望在经济上您能大力捐款赞助。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清渭街是您出生、长大的故乡,这里有您孩提时玩耍的熟悉大地,有您孩子时代光屁股洗澡的清泉水塘,有和您一块长大的朋友兄弟,有促使您美好回忆的许许多多的景和物。岁月虽易,星辰日月长在,年龄虽增,斯物斯情依旧。家乡的亲人时刻记着你们,希望您能借此机会回家看看近几年的变化,联络一下故旧人情,见到你们,您的亲属和同宗兄弟一定非常欢迎和非常高兴。
  思绪万千,一纸家书难表尽
  心愿一个,百多同胞此同求
  顺祝您一家:
  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清渭马店志》筹备会敬启
  1997年4月6日
  题净明寺众施主衔(明嘉靖) 马廷鼐
  鼐既妄修吾家之谱矣,而马氏之源莫之远考,则亦付之於叹息耳。及辛丑(154)年自抚州归家,又得净明寺菩萨腹中所藏擢帖,敢识焉。
  净明寺众施主衔一帙,乃宋淳熙十三年(1186)十月下元前三日,净明寺僧募化四方,缘成一长身菩萨,立于法堂中间,僧家谓之接引菩蕯,其长一丈,一手垂下,若有接引之状。自淳熙至今将四百余年矣,寺僧贫窘不能供应徭役,嘉靖戊戌年(1358),奉朝廷勘合,凡寺观废驰者,许令官卖。时邑先正独松程宪皋作古,乃嗣舜敷礼部正郎,遵例出价于官,贾葬其父,寺皆拆毁,接引菩萨尚存后堂。己亥(1539)九月夜,别寺僧夤夜窃取,横杠出外。将一里许,乡邻知觉集众追赶,散去佛跌地上。次早去看,其身拆毁,而腹中此帙露矣,纸墨如新,余于辛丑(1541)始得而见之。其所书劝缘朝散大夫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刘大辨,承事郎赐绯鱼袋何球,天章阁侍制赐绯鱼袋马棨,及清渭水南保何世昌、何皈老、刘逵、马文国、马世安、何汾、何沂,承事郎马世奇等。乃知三姓世裔相传已久,而各处乡村子孙亦多有见在者,乃信此帙之不易得也。昔孔璧之书千有年矣,后儒犹谓可以较今文之有无,况如今手书宛然,其为吾乡文献之徵,即此一帙而可传于永远矣。因按其本而重录之,欲以昭一乡世德之有验也,不然则浮屠末教最害人心者,余又何为而识哉。
  时嘉靖二十年岁次辛丑八月朔越五日
  作者简介:马廷鼐,马氏9世孙,举人,江西抚州府训导。
  邑侯马公哀词并序(明) 许宏纲
  呜呼,永安知县应图马君,吾浙名才也。年十三补弟子员,未几拔贡,湛深经术,卓有丰裁,尝与余读书于紫微山舍,为文出机杼,自为议论,不屑寻行数墨,举念有民物志,余默叹曰此君久闲者,必能出所学以济世,伫看其耸壑昂霄耳。迨余奏捷南宫,历职郎署,契阔者十余载,去年马君始一行作吏,出宰永安。下车数月,理无尽事,士民歌之,贤声藉甚,盖本非百里才蕞,尔邑不足以试牛刀也。当途嘉之,命摄长乐。马君以治永安者治之两境,以为神君,诸台亦推循吏。左右以德政辞示余,余喜而忘寐,方将荐之天子,而擢之不次之位,使得行其志,以大展其才,孰料玉楼之遽召哉。公生万历甲戌年(1574)二月初二日,男五女二,孙振振绳绳,今天启甲子(1624)二月廿三日卒于官舍,两邑之民如失慈父母,没宁十余日。予始闻讣,鸣呼,是何天之优其德而啬其寿耶,抑亦斯民之不幸而未得尽蒙其泽耶。呜呼哀哉,夫以予与君交最久,知君才最深,而不获早荐擢于朝,昧乎以人事君之义负之良友,是诚予之过也,而又何尤今〓系一官,不克效素车执绋,以尽夙昔之谊,特枚涕陈辞,远具薄奠,以吊九泉之灵,且以慰二邑之民。其辞曰:天挺其豪,清渭之涘,条贯百家,网罗万史,北斗文枢,南州高士,道岸诞登,躬修茂只,出宰遐方,政绩盛只,民歌召杜,父母迩只,胡然蝶梦,飘然仙只,花封吐锦,空留鹤只,棠茇垂阴,不见凫只,鸣琴人去,悲风凄只,弦歌声息,人情郁只。呜呼哀哉,千顷澄波浩且泚,万斛渊泉清且驶。君素立身泰山峙,我再谒君庙门祀。日往月来成古今,天涯地角分生死。感念畴昔,敬陈情于竹叶之浆,凄怆衷怀,聊寄憾于桃花之纸。
  作者简介:许宏纲。赐进士第,资政大夫,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前都察院协理院事左副都御史,奉敕巡抚江西,总督两广军务,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吏兵二科都给事侍经筵。
  赠母舅君瑞翁捐祠基序 (清)吕兆宣
  尝闻皇古之世,人皆至诚朴茂,故福禄悠远,晚近风渐趋华,本崇末求其醇厚,是尚质直好义者亦难其人,若我舅讳一祥字君瑞者,赋性缄默,制行端方,确有太古之遗风。马氏素甲于乡,明季亨诸公辈人文鹊起,与宣族鸾锐二祖后先奋翮,世缔姻好,连绵不绝,其族向来分派立庙,以奉祭祀,独缺通宗以萃子姓,从舅慎斋公凛大父遗训,欲建祠宇为前人光,恒以蒸尝重地,苦无好基址为忧,揆诸天人地利,佥云吾舅果园吉,嘱宣为言,欲以重价购。宣质舅以为计久远者。受价不如捐助,况建祠报本何以价为。公慨然乐助,众皆欢声,议以特祭给胙,遂卜吉开基,鸠工庀材,始事于癸未之春,告竣甲申之冬。议基之年舅遂产孙,落成之日任劳诸公各举孙男,赴试之士皆获前列,且余波及宣亦叨入泮。宣思祖宗之灵,创建之初已获果报,若是其于宾兴之年,有不振翮冲霄者乎。越三载族谱又成,将卜日归主,展孝思以馨俎豆,灵爽默佑克振马氏家声者,当不知作何如观也。今舅年近古稀尚康健,寿考之算知未有艾,若其品行之卓卓可纪,兰玉之森森堪称者,乡先生已述矣,无容再赘,惟此捐基一事,宣赞其成已沐余波,故忘鄙陋敬序巅末,俾后之跻斯堂以称觞睹庙貌之巍峨,思创建之拓始,庶几不忘所自云。
  时康熙戊子年桃月朔日
  作者简介:吕兆宣,邑庠,系马店马姓外甥。
  乾隆谱成志喜序(清) 马逢清
  今夫九族之不亲,五品之不逊,皆缘宗法之未明,故以一本之亲往往视若涂人,其俗之坏有不可胜言者。予族自三五公始迁以来,迄今十有七世矣。其于宗谱,经自光清公、廷鼐公、国本公以及先君慎斋公,累次修葺,世系颇清,历今又三十有八年。族长俊生、耀生、元大、恺如诸兄弟,情恐岁久年湮残缺失次,癸亥冬命余编集纂修,余虽匪才责不容辞慨为已任,参互考订纂集成书,爱请谱师用光梨枣,今仲春始其事孟冬告其成,共计十册分房掌管,其间宗图列而世次昭,行弟明而长幼序,传文详而德业著,生卒年月书而孝思以展,嫁女娶妇载而婚姻以联,坟图葬地繁而始终以慎,迁徙居址记而疏戚以分,考窃精当详略得宜,折衷于欧苏,无扳援妄认之失,无疏漏丰昵之嫌,其纲举目张,条分缕析,一如日月星辰之丽天,江淮河汉之行地,如是则宗法明而九族亲、五品逊,自不至以一本而视若涂人矣,后之阅是谱者有不肃然起爱敬之心,油然发亲睦之情乎。今将告竣,余披阅下,幸祖宗灵爽之式凭,众志辑孚无一差谬,因赋诗一律以志喜云:“宗功祖德喜流芳,瓜瓞绵绵日引长。木本垂荫阴自远,水源发派泽恒香。缵承勿替千秋绪,继述垂新百世光。谊美情联昭谱牒,绳绳福祉庆繁昌。”
  时乾隆十年岁次乙丑桂月之望
  恒54公遗嘱
  常见世之祖宗寒微,孙富贵助产千顷以振兴常帑者,此固予之所慕也,又有常产无多,而子孙不肖以至灭裂而无余者,此固予之所惧也。所慕者不可必,而所惧者不可不戒。予祖士悌公,考文吉公,弟祖诏公,共有常产祀田陆百五十七把,地百七十把,又地四段,其坐落丘垦开载
  于左,夫此数亩之田,仅足修祀事而展孝思,所当兢兢传守弗替也,为子孙者苟存利己之心,或为他人侵占,皆属不肖为子孙者,各宜慎之。
  士悌祀田:
  一田百六十把,土坐高岸头下,此田水注本菜蓝湶成熟,因嘉庆七年大旱数十日,乃造己仓一口,名上己仓。
  文吉公祀田:
  一田百秧,土坐阿溪畈,其水注上街殿前水仓成熟。
  一田五十把,土坐殿前畈溪沿,其水注鱼池泡塘成熟。
  祖诏公祀田:
  一田二百秧,土坐田塘下,其水注田塘成熟。
  一田廿七把,土坐殿前畈溪沿,其水注鱼池塘成熟。
  一田百廿把,土坐红豆树山沿,取为养贤之资,其水注田塘成熟。
  一地四十把,土坐后地塔尖。
  一地四十把,土坐下地塔。
  一地五十把,土坐长亭。
  一地四十把,土坐项店坟,此地与德崇土坐五圣殿前四十田对换。
  一地四段,土坐殿前畈四畦。
  一田七十把,计二丘,土坐上下杨士悌公坟边,取为清明路费之资。
  一西间(有出乱)间,土坐十三间内,西间前后余基仍归常用,其常地取为读书膏伙之资。
  嘉庆廿一年二月 日立
  裔孙祖亮谨识
  清渭三五公祠堂记(清) 马逢清
  或有问于余曰,宗祠与家庙其义有以异乎,余应之曰,庙者貌也,所以仿佛余人容貌也,若不桩先人之像于其中,止春露秋霜以行蒸尝祀事,而又无陈器迎尸之歌者,则名播之曰祠,祠者祀也,远而不忘其先之谓。祠宗主也,统而有所归,主之谓宗,宗祠之义意乃如是。
  余家自三五公发祥以来,开疆辟土,卜居清渭,务农业,泽诗书,其间拖青紫者有人,绾半通者有人,奕世簪缨,绵绵不绝,而禴祠蒸尝之典微有缺焉。此非前人无追远之思,第羁縻官途有志未逮,历至吾祖怀山公,与叔祖岐山公,伯父君兆公等,仰承先德,时念于怀,因纠十四人捐资生放,以为建祠之需,无奈时际鼎革,兵燹相寻,又不幸而吾祖早世,有志未遂,迨吾父慎斋、伯父君瑞、若冰诸公,欲继厥志述厥事,又纠数十余人,一名为龙头会,一名为廿四常,各捐己财,累年积聚,共计三百余金。乙酉春与叔祖岐山公等商议曰,吾辈叨祖宗之庇各有宁宇,而报本之地缺焉,不讲心何以安,佥曰此事之不容己也,乃卜吉日,经之以度其地,营之以正其位,欲扦家侧于君瑞公之国,公亦慨然乐助,于是鸠工庀材,罗致林木,率合族之人之力攻之治之,不数月而其祠成焉。寝室有三,拜厅如之,门楼有五,两庑周垣,制遵太古,风尚忠质朴素,浑型不事雕琢,此固为祖宗谋久远,抑亦物力维艰之所致也,兹选仲冬之吉,送主入祠,敬戒荐馨以告落成焉,如是则祖德宗功灿然以明,左昭右穆翼然以整,匪敢曰先灵其妥侑,也以为今而后登斯堂而与斯祭者,斋明盛服,执事惟恪,庶几见于羹而见于墙矣,庶几优然见而忾然闻矣,奔走豆边之傍,亲承几筵之下,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矣,然此皆诸公勤劳之所致也。清方其时逊民芸窗青云念切,不获佐诸公以伸报本之谊,兹乃自忘鄙陋,妄肆笔颖之锋,纪厥成劳,以见诸公朝夕勤劬经营苦志,而无忝孙子之职也,后之贤者,其将相劝相勉,共推尊祖之心,兴仁兴让,敦睦宗族而无已焉,则在天之灵日鉴不远矣,诗曰以似以续,续古之人,又曰孝思不匮,永锡尔类,吾愿后允敬其念之,毋忽。
  时康熙四十七年岁次戊子闰三月吉旦
  宗祠礼
  元旦
  享堂设花烛香案祭品,凡子姓黎明谒庙,执事唱:序立,鞠躬,兴,拜四,焚楮钱毕,行团拜礼,后辈请尊长上立行四拜礼,尊长揖而受之不答拜,同行止长揖而已。
  春秋二祭
  省牲
  主祭者先一日斋戒衣冠,谒祠执事者列香案于东厅。礼生引主祭者就位,唱:省牲。执事者牵牲过视,色纯否肥瘦否。授宰,以毛血少许盛于盘,以俟次日恭献,再拜而退,主祭者宿于祠。
  陈设
  管祭者先一日,凡椅桌祭器之类悉皆预备,次日夙兴奉祭物罗列。主祭及凡与祭者齐,通赞:序立,排班。执事者纠仪。
  今在祖宗之前,凡尔子孙皆当内而斋明,外而整肃,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诚意感孚,庶几神明之来享,如有交头接耳,偶语窃笑,离班失次者,皆为不敬,得罪于祖宗,祭毕议罚。
  通赞唱:献毛血,参神,鞠躬,兴,拜四。正引唱:诣盥洗所,执事者酌水、进巾。诣香案前跪,上香三,俯伏,平身,复位。通赞唱:行初献礼。正引唱:诣神位前跪,执事者举杯酌酒,祭酒,奠酒,俯伏,平身,复位。
  通赞唱:诣读祝位跪,众人皆跪,读祝文,毕,进馔,行亚献礼,行分献礼,各引祭主于特祭神位前跪,祭酒,奠酒,俯伏,平身,兴,复位。
  通赞唱:行终献礼,如初献礼同。
  通唱:侑食、吹打,执事,注遍斟诸神位前酒,插匙饭中,退立香案前,兴,拜四,主人以下皆出,合门,祝噫歆祝者当门北向作款声者三,启门主人以下各入位,饮福受胙。引唱:诣饮福位跪,祭酒,受酒,受胙,俯伏,拜,兴二,平身,复位。
  通唱,鞠躬,拜,兴四,焚祝文,辞神礼毕,退班,前厅团揖散胙。
  送主入祠 彩亭送主至庙,与祭者齐出门外迎入东厢厅中,众人揖,孝子侍立,神主读祝毕,通唱:新主入位部,祭者分立东西,侍立者捧主至中堂跪,孝子立神后代拜唱,鞠躬,兴四,平身。随引主入位,孝子随至神前,引唱,上香,酧酒,祭酒,奠酒。馀仪略如春秋。祭毕孝子拜谢与祭之人。
  祝文
  春秋祝文
  维 年岁次 月越朔有 日,主祭孙 等谨以刚鬣柔毛,粢盛庶馐之品,致祭于始祖考三五府君、祖妣安人邵氏;二世祖考开一府君、祖妣安人陈氏;三世祖考逊三府君、祖妣安人陈氏;四世祖考忠七府君、祖妣安人高氏;五世祖考镇七府君、祖妣安人杨氏;六世祖考禄四府君、祖妣安人胡氏,以暨合祠之神位前曰:昔我先祖,笃生渭水,天钟其灵,地产其异,修德行仁,发祥后裔,作述重新,实荐宠膺,振起吾宗,枝叶茂丛,彬彬礼乐,太古之风,楚楚衣冠,积庆所钟,历年寿耇,式灵于公,世业饶裕,允祚昌隆,享祀丰洁,食报靡穷,春(秋)分节届,追远感时,永慕何极,尚饷。
  送主入祠祝文
  嗟我考妣,形归窀穸,神返室堂,送主入祠,登位循行,四时享祭,祠禴蒸尝,虔备牲礼,布列几筵,敢告宗公,罔怨来尝,尚饷。
  清明祝文
  时序流易,节届清明,因时追感,祭扫坟茔,谨陈一奠,聊表微情,神兮罔怨,来格来歆。
  告庙文
  娶妇
  某受祖荫,六礼卜昌,之子于归,苹藻是将,三日庙见,似续无疆。
  入泮告庙文
  某叨祖庇,忝列青矜,公庭锡爵,泮水采芹,发轫伊始,敢告先灵。
  登科告庙文
  某叨祖荫,儿忝宾兴,香分蝉窟,歌听鹿鸣,公车在迩,敢告先灵。
  甲第告庙文
  某叨祖庇,策射彤廷,胪传甲第,宴赐琼林,钦赐归省,敢告先灵。
  明经告庙文
  某叨祖庇,忝列明经,庠序选造,天府声名,廷对伊迩,敢告先灵。
  一命告庙文
  某叨祖庇,一命叨荣,光分列宿,禄足代耕,小廉满秩,敢告先灵。
  后土文
  某等躬修岁事,于 公之墓,惟时保佑,实赖神庥,敬具牲礼,用申奠献,积德昌后,奕叶流芳,捐 助祠,特荐表扬,神兮罔怨来格。
  荣槐公续助祀田约
  立议约大常下继祖、祖嵘等,缘应图公下仁、义、礼、智、信五房,取有祀田四百秧,土名塘田,迨乾隆嘉庆年间,祀下将田易卖各姓,祗留空名办祭,今因荣槐好义,赎回田二百秧,计价钱九十二千文,助入宗祠收租积聚,其余未赎之田,亦归宗祠递年完赎,特托亲众应志广等立写凭约,每田百秧租念秤入祠,其田仍归仁、义、智三房轮值耕种,祀下倘敢再行易卖,立即革族送公惩治,其田毋得〓稍,各姓如有兴发任其取赎,其荣槐所助之钱另行别买,一则全祀典,一则充私囊,生亡二感,因立合同凭约三纸,大常执一纸,荣槐执一纸,继祖执一纸,以为存照。
  道光六年三月 日立议约大常下祖嵘、祖双、纯体、祖永;
  仁房下继祖、成学;义房下祖生、志福;
  智房下 金钟; 亲众 应志广。
  代笔 吕起凤。俱有押
  荣槐公给胙凭约
  立合同凭约大常下祖嵘、祖永等,我本家宗祠常帑无多,因道光五年修造寝室并后面夹厢亏欠更大,祀下荣槐公于道光六年二月,助民田二百秧土名厅前塘田四百拍半,其租谷助入宗祠收贮生放,众议每年秋季给胙肉四觔生,又熟鸡一只,另构褒一室追上二代春秋配享,一则答前人之孝思,一则启后嗣之向义。因立合同凭约二纸,大常执一纸,良联执一纸,以为永远存照。
  道光七年二月 日立凭约。大常下祖嵘、祖永、祖双、志福、纯体、成学、良联。吕起凤笔。俱有押。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清渭马店志》

本书分记事和人口两篇。记事篇中分马店马氏、马氏居址清渭街、人物、历代诗文、风俗语言5章。人口篇分马氏世系和马氏直传两部分。充分保存了旧谱中具有存史价值的史料,尽力发掘了马氏居址清渭街的民情、村情以及清渭一带的地情。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清渭街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