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店马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清渭马店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24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马店马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6
页码: 1-2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市清渭马店马氏的历史发展和各个先祖绣像以及陵墓介绍。
关键词: 马氏 姓氏 清渭马店

内容

第一节 马氏原始
  马氏之先,系出嬴姓。伯益之后,因佐舜有功而赐姓“嬴”。至造父时,以功封于赵。至战国赵惠王时,有赵奢,曾为田籍令,秉公执法,对平原君家不交田税,而赵奢杀了他家9个家臣,平原君以为贤,荐于赵王为田部吏。赵奢也善于用兵。当秦军进攻阏与(今山西和顺)时,曾大破秦军。班师回国后,赵奢就被赵王封为马服(今河北邯郸西北)君。子孙即以封地马服的“马”字为姓。
  马奢的子孙马兴,由赵城迁咸阳。越三世至马援,徙居扶风郡茂陵县成欢里发族,子孙遂以扶风为郡望。越三世至援。马援曾辅佐东汉光武帝,咸震南方。马姓也就由马援带到南方。五世至马臻,东汉永和间(136~141)任会稽太守,遂迁家于绍兴。迄至马大同,唐咸通五年(864)任婺郡东阳令。任满,卜居东阳南乡之松山,即为东阳马氏之祖。
  大同生肖宗。肖宗生晖、昭、炳。昭生绶。绶生登、进。进生熏。熏生谋、议。谋生俦、侣。侣生邦、记。记生师文、师彬。师文生定、安。定生光祖、光机、光衡。南宋咸淳三年(1267)光祖拜观文殿学士、参知政事。生世泽、世选。世泽、世选分两支:世泽生公亮。公亮生广寿。广寿生才理。才理生粮。粮生〓(即良三十五公);世选生奕仁。奕仁生复翁。复翁生国遴。国遴生冕。冕生思善(即良十三公)。
  第二节 先祖绣像
  像赞
  渭川之滨,毓古遗民,朴心朴貌,惟直惟醇,世德世系,三代三人,自天之祐,自岳之神,生我〓公,家声丕振,隆伟望于耆英之会,赐冠带以荣身,乌纱白发,气度昂昂,爰图仪表,孝思以伸,亡者有感,生者以盛,愿言斯像,奕世维新。御史大夫马肖宗像
  像赞
  图遗像者,孰不有乌纱赤纹之美而难乎,功德之兼兼显精灵者,孰不有春秋蒸尝之享而难乎,奕世之绵,绵志出寻,经纶擢远,禄受皇恩,政见尧夫,出宰郡邑,士乐庶间,侍天章心慎志廉,丹心莅政而臣节无忝,绯鱼袋赐而帝德森严,视民如伤,课国无染,天生忠孝,迹业无边,量公嗣裔,兰桂芬然,世守相传于万斯年。
  像赞
  惟公之德,贤哲罕匹,惟公之行,遐迩是式,惟公之言,人口交宣,惟公之语,时世相传,惟公之政,多士胥庆,惟公之事,四方胥治,惟公之文,亿代传闻,惟公之学,先哲 是若,庠序辉煌,民人欢乐。
  像赞
  循良佳选,慈爱欣瞻,清时名哲,当世高贤,鸿绪史载,骏声家传,永安麦秀,长乐花妍,螽斯蛰蛰,瓜瓞绵绵。
  像赞
  其自记曰,尔承诗书之泽,盖卒其业,其貌则曜,其心则翼,愧廪粟之徒靡,叹青云之未距,惟晤对乎圣贤,惟沉酣乎典籍,凡今之人〓问,其识与不识。
  第三节 马氏来迁
  元至元年间(约1264~1280),东阳郡守马大同的17世孙良行35马〓(1232~1286)与堂弟良行13马思善(1233~1284),爱清渭山川之胜,丰土之厚,先后自东阳松山马府迁居永康清渭,创居于横带溪西侧,取名马店。来清渭不久,马思善一支即析居金华长大。
  马〓生3子,曰凯、策、棨。次子策一支,不久迁居浦江,成了浦江派;幼子棨一支,不久也迁往六都西马,成了西马派;在清渭马店繁衍生息的长子凯这一支,到曾孙道顺(镇7),生5子(6世),分恭、宽、信、敏、惠5房。长房恭(禄1)和幼房惠(禄7)无后。二房宽(禄2)长曾孙荣(悌8)一支又迁往浦江鸡冠岩下。三房信(禄4)有3子(7世),长子乾(怡5)下析为2房(9世),即信下左房(悌2)和信下右房(悌56)。次子巽(怡9)迁西塘畈,六传至万历间绝。三子元(怡11)下马国本一支有2子,也析为2房(11世),即信下忠房(惇115)和信下恕房(惇140)。从13世起,录2派下(宽房)部分居清渭街者至16世无传。禄6派下(敏房)一弱支至15世迁居去海门。繁衍至今,留居马店的全是信房,包括信下左、右、忠、恕四派的裔孙,共有户数155户,人口561人。
  马店马氏排行字母:
  字母之设,正所以序昭穆也。上尊而下卑,左昭右穆,礼之自然者也。上下毋相夺,左右毋相紊。庶尊卑辨而礼教明,昭穆序而大义昭,则仁让之风可陶,而礼乐由此而兴矣。马氏其鉴诸。
  排行字母
  原有33个:
  良开逊忠镇 禄怡恺悌 惟惇性怟 慎恒愉慷
  恢㥒忻情 悰怀悦怿 惺恂悃恤 怙恃懽快
  新增32个:
  忘愈志忍 怂恿念态 忽悉总思 悠慈意怠
  急恋愿恣 恙恚想慰 感恩虑恁 恕恳悬惠
  命名字母
  原有24个:
  国应承鸣 鼎士绍祖 纯良守经 启德振佳
  光前裕后 燕翼孙谟
  新增40个:
  肇祖东来 基开永康 宋元明清 源远流长 仰承先宗
  清渭发祥 人杰文达 勋业恒光 经济丰隆 世代传芳
  第四节 马氏流支
  金华长大 良行13下逊盛行3自清渭迁居金华城东十六都灵岳仙山之长大。
  浦江淡竹 镇行17由清渭迁居浦江兴贤乡淡竹。今浦江县罗原、魏家、平章坞、罗尖山、宝珠岩、里佛堂店、金沙岭脚、十九都、石墩、县学前等地马氏皆系此族亲支。
  浦江鸡冠岩下 禄行2下悌行8自清渭迁居浦江感德乡鸡冠岩下。
  永康马宅 开行3下天行1公自清渭迁居永康六都西马,即今马宅,属烈桥乡。现在全村约260户,800多人。
  武义上马坞 应行56又从永康西马迁居武南上马坞,今上马坞村,属武义县桐琴镇。
  缙云白竹 恢行38马纯佐(1793~1854),约于清道光后期(约1840)迁居缙云县屋基坪,属白竹乡。
  第五节 旧家训 谱例
  家训十条
  一、家教之间正,治国之要道,皆当以忠孝节义为本,如有男妇能遵此道者,宜加旌奖,以表异之。
  二、子孙能勤俭操家,谨慎自持者,此即为孝子贤孙,当为立传以为族众效法。
  三、子孙以耕读为先,如有勤耕苦读,并尽仁义道德为祖父增光者,众宜表奖。
  四、子孙有不守本分,不务农业,游手好闲,结交匪类,博奕纵酒,为僧为道,入于下流,即当惩戒。
  五、子孙或非法犯分,为奸作盗,污沾祖宗者,削出谱外。
  六、妇人有不守妇道,或殴逆公姑,搬唆妯娌,奸淫慝祸,败坏门风者,法当离异。
  七、祖宗所遗祭产,一循公道收放,以备春秋享祀之事,如窃取自利者,合族坐罚。
  八、子孙皆祖宗一脉相承,有等以富欺贫,以强凌弱,甚逆祖宗之望,非亲亲之道也,族长宜劝谕之。
  九、祖茔乃先灵安身之所,坟木乃后嗣受福之卫,正宜培蓄绿样,如有不肖子孙盗葬背伐者,宜究治起扦,不可轻恕。
  十、宗谱印成共计十部,每部本编定字号,分房掌管,每岁大祭时,端合稽查,复领珍藏,不许失落鬻卖,又于朔望〓暇时,与族众讲习上祖来历,或宣扬规条,以励风化。(摘自清渭《马氏宗谱》)
  又家训十三条
  忠、忠也者,人之中心也。人而不忠,则自丧其中心矣。故居心宜忠厚,交友则宜忠诚,出仕则宜忠荩。
  孝 孝也者,人生之本也。一有不孝则根本坏,而百行莫赎矣。孝经具在,宜依本分而行之。
  廉 廉者辨也,洁也。人而不廉,则昏顽而贪鄙矣。吾家筮仕者代不乏人,若仰体养廉之意,惟以清白贻子孙,尔曹所素知也。宜各自爱鼎慎,勿寡廉鲜耻,以玷家风。
  节 节者操也,制也。人而无节,概则凡事随人始终,异致凡为人后者,须知失节事大,皆当制节谨度,操行纯笃。以立大节。
  仁 仁者人也,心之慈爱之理也。人莫不有仁,则仁人卒未易构者,以见理之不明,而私为之累也。诚去其所以不仁,求其所以仁,虽未敢遽许为仁,亦庶不失为仁厚之士。
  义 义者宜也,凡揆之于理所宜为者即为之,所不宜为者则不为,而义在是矣,须是平日有精义之学,乃可不然恐昧乎义即为非义之义矣。取法惟高,盖以大人为则。
  礼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循乎天理而有节文斯善乎,礼后生何能骤尔,须于日用小节处谨之,若礼之大者,则当质诸老成考诸经礼而后行,不可贻相鼠之讥。
  智 智也者知也。知爱,知敬,知是,知非之谓也。人而不智则暗昧过了一生矣。是当读书以破夫愚。
  信 信也者实也,不疑也。不实则伪妄,多疑则败事,持身接世无一而可,吾愿尔曹盖以是为主焉。
  勤业广维勤,书言可则,夫子三计,勤居其一,夙夜惟勤,所其无逸。
  俭 俭以居心,约则鲜失,俭以制行,防范必饬,俭以持家,苟完苟
  合,俭以娱宾,几筵真率,与奢宁俭,先民是式。
  宽 人生德量,最贵宽洪,狭隘褊浅,物不能容,拓尔胸襟,海阔天空。
  和 士宜岂弟,和蔼雍容,使人处与,醇醪是同,去尔骄亢,穆如春风。
  右家训 乃高祖应图公将上任属曾祖遗训也。提纲挈领,语约意赅,修诸己者无不至,施诸人者无不周,皆切于伦常日用足以垂世者,敬登诸谱,以示不忘,且使后来继今者,咸有所范也。(摘自清渭《马氏宗祠》)
  旧谱凡例
  一、旧谱〓公之上,还有五世图传文,及迁徙清渭之由,今考于宗枝〓公之下曰凯、曰策、曰棨三支,分派既已明白,则前此〓公之上尚在阙疑之列,故以三五公为始迁之祖。
  二、外纪大同公之下,不知几何代接入〓公,既例在阙疑,姑将外纪罗列于前,以为后之有识者张本云。
  三、良十三公系金华长大派之祖,行同而第异,故自始祖迄今,均附列于各行之后。
  四、查琼山邱氏文庄公,家礼仪节自考以上皆称府君,盖府家也,君主也,此称虽合典礼,但书于神主木牌中,则可若书于谱中,则谱亦史之一耳,国之有史则当以国为重,家亦宜然,故不敢僣。
  五、古者生无爵死无谥,则子孙之于祖考,亦但名之而已,故虽苏谱中,有尊所出详所出之论,今皆不取。
  六、旧谱有年六十已上故者称朝奉,其下学士、宣教、秀才,但此出自道家书法,乃末世诳俗之弊,今皆革去。
  七、旧谱凯公之下分为东宅,策公之下分西宅,镇字之后多分别第,今皆存其原第,同列一行,以见本原一体之意。
  八、谱图〓公之下,俱以长房前列,子孙亦依以为序者,重支派也,谱传则以排行序者,分长幼也。
  九、传中有一子书之子,二子、三子者则书长子次子幼子之类,以便考阅。
  十、传中有子则书子,有妻则书妻,无则不书其有子,而无妻者,则书其子而略其妻。
  十一、传中有妻,因夫死而失节嫁人者,若有子亦止书其姓氏于夫名之下,馀则略之。
  十二、谱图一世至五世再提起成九世,如夭折不成行列者,再提亦即削其图与传,或有行而名无查者,则缺其名。
  十三、谱传中虽填居处地名,但原居清渭者,则注清渭,若迁徙别处,则书迁居某处。
  十四、谱中镇七下分为恭、宽、信、敏、惠。
  十五、谱中禄二公派下悌八公,迁居浦江者皆收入,而行上之圈内点者皆是,而庙中木主不与焉。
  十六、行上有西马二字,即是西马派,而前数行加一字附后。
  十七、本家郡名扶风。
  十八、祭主乃神所凭依,宜立有德行有子孙夫妇齐眉并有前程者,不可妄立,切宜审之。(摘自民国时期清渭《马氏宗谱》)
  第六节 祖祠 祖墓
  祖祠
  清渭马氏宗祠 即三五公祠。祀清渭马店始迁祖良行35马〓,创建于康熙癸未(1703)。道光四年(1824)部分续建。民国33~37年(1944~1948),原拆原建。康熙戊子(1708)15世孙马逢清撰有《清渭三五公祠堂记》》(详见《文存》。
  马氏子孙历具尊祖传统,族内订有《宗祠礼》,详述祭祖先庙之礼(详见《文存》)。
  附:创建马氏三五公祠捐银名次
  石峰公下助银八两
  君瑞公助祠基
  十四常助银七十两竖造拜厅,名次列后
  铨卿 连卿 岐卿 翼宸 若铻 君兆 有珪
  有宾 有庆 若乾 若星 士德 士奇 天赐
  有德
  廿四常助银四十两造寝室,名次列后
  有礼 有宾 文生 玉如 耀生 恺如 士印
  若冰 若铉 际云 元清 元哲 元大 茂生
  华生 元杰 俊生 士端 调生 士元 士时
  天如 士连 若章
  龙头会助银五十两竖造门楼五间,名次列后
  元和 士选 岐卿 君兆 君瑞 若钧 鼎锡
  英生 文生 有庆 耀生 元清 元哲 元潮
  元淳 玉如 绍迁 恺如 元大 天如 元杰
  绍章 绍武 绍超 绍燧
  中江桥下十五人竖造中堂,名次列后
  逢乐 逢桓 际云 元清 元大 耀生 绍光
  绍援 恺如 茂生 玉如 华生 天如 元和
  忠恕二常
  石鼓一对 墩磉三副 沿石三丈
  祖墓
  武义宝岩寺之墓
  御异宝岩寺边。
  安屠
  马定,字正已,暨夫人马氏。
  武义福圣寺后墓
  御葬福圣寺后,敕封庄敏公马光祖,暨夫人林氏、丁氏、曹氏、郑氏。
  东庄山墓
  又名马店山,墓坐十四都二保。今永康清溪镇茂西村东北侧。安厝马店始祖良行35马〓暨安人邵氏、开行1马凯暨安人陈氏、逊行3暨安人陈氏、忠行7马仁足暨安人高氏、镇行7马道顺暨安人杨氏。乾隆四十年(1775)建有坟庵5间。
  花园后山墓
  现称花园山,墓坐十四都五保。
  安厝信房祖禄行4马文喜,暨安人杨氏、胡氏。
  朱店降头墓
  墓坐十八都。
  安厝恺行16马金暨安人吕氏、继娶楼氏。
  旺头墓
  墓坐十三都九保,土名长蛇。
  安厝怡行11马元暨安 人董氏。
  莲塘山墓
  墓坐二十都五保。
  安厝善化教谕恺行6马銮暨夫人吕氏。
  蜈蚣山墓
  墓坐十三都九保。
  安厝悌行45马安陆暨安人胡 氏、包氏。
  窝罗山墓
  墓坐十三都九保。
  安厝悌行62马兴暨安人孙氏、惟行82马国本暨安人胡氏。
  武义深塘山墓
  墓坐武义十六都。
  安厝永安、长乐知县,文林郎惇行115马应图暨夫人陈氏、邑廪生性行79马尚文暨安人李氏。
  八仙岩之墓
  墓坐六都六保。
  安厝怟行51马鸣雍暨安人黄氏、慎行26马君兆以及马三明。
  麻车塘墓
  墓坐三十八都下回畈。
  安厝恒行54马士悌暨安人李氏。
  塘田墓
  墓坐十四都。
  安厝慷行5,暨安人吕氏。
  金刚山墓
  墓坐十二都塔石庄,土名金刚山大全坑。
  安厝慷行46马祖亮暨安人王氏。
  高岸头下墓
  墓坐后地塔。
  安厝慷行85马祖汉暨安人俞氏,恢行75马纯占暨安人俞氏、周氏。
  殿前畈墓
  墓坐本处殿前畈。
  安厝恢行16、太学生马荣槐暨安人李氏、胡氏、徐氏。
  殿前经堂横头墓
  墓坐殿前经堂横头。
  安厝㥒行11马良联暨安人李氏,情行17马经土暨安人应氏。
  项店坟墓
  墓坐项店坟。
  安厝孝分祖、忻行6马守成暨安人徐氏。

知识出处

清渭马店志

《清渭马店志》

本书分记事和人口两篇。记事篇中分马店马氏、马氏居址清渭街、人物、历代诗文、风俗语言5章。人口篇分马氏世系和马氏直传两部分。充分保存了旧谱中具有存史价值的史料,尽力发掘了马氏居址清渭街的民情、村情以及清渭一带的地情。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清渭马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