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普通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下徐店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17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普通教育
分类号: G639.29
页数: 2
页码: 72-73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清至1994年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下徐店村普通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普通教育 下徐店村

内容

一 历史沿革
  相传原奎璧祠东侧的睦常“继兴堂”是上祖启蒙教学之地,后称“书堂”。清乾隆间徐乐川设帐教学,后有帮基等在此任教。
  民国二年(1913年)创办“环峰村校”,校址设《褒公词》。首任校长徐金仓,后为徐茂隆、徐昌厚继任。建国前,先后任教的有:杜献相、徐彦钦、应济帮、应桃生、李立卓、应清泉、周文德、徐翼兴、徐彦伦、徐彦梯、李立倚、陈长根、徐宝田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李立卓、李立倚等革命先烈既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脱颖英才,又传播了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革命火种。革命先烈徐阿宝、徐积福等,几度把学校作为中共县委机关,下徐店因此成为革命老区。
  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间,校址曾搬奎璧祠,在校学生为30——45人。
  1949年建国后,环峰村校改名为下徐店初级小学。1955年转为公办。先后在此任教的有:应茂琴、徐茂翘、徐寿康、徐苏银、郑周统、成中行、谢大寿、骆其夫、吕一珍、胡仙球、杜月高、应岩高、陈文金等。此时在校学生为45——78人之间。
  1966年——1968年,校址曾搬奎璧祠。
  二 下徐店中心小学
  1969年,公办小学下放大队办,教师回村任教,全山公祠修建了八个教室,添置了课桌、办公用具。创办了下徐店小学。徐子明任校长。教师有程秋琴、胡菊仙、徐淑媛、徐永通、徐扎丰、徐美莉、徐火根、徐新强等。后加徐高芳、徐洪武、徐秋群、李美婵等。
  1970年增设初中班二个,成为七年一贯制下徐店中小学。1972年第一届初中班毕业,1973年接上级通知停办,初中班学生并入古山、芝英中学。此时在校学生为280——320人。教师工资是:公办教师国家拨款为主。民办教师工分加补贴。1975年后民办教师基本上由上级发放、村补贴。
  1978年后校长由陈林双接任至1982年。
  1984年在全山公祠南边新建教学大楼一幢,8个教室,开辟了新操场,教师住房几间,扩建了厕所、厨房,增加了教学器具,县教研究室分配风琴和教具,课桌不断改旧换新,从而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1982年,改下徐店小学为溪岸乡中心小学。历任校长有徐子明(1982.9.—1984.8)、卢金星(1984.9—1986.8)、徐发岩(1986.9—1989.8),陈林伦(1989.9……)。由于教师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勇于开拓,敢于争先,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使入学普及率年年达到100%,历年教学质量名列全乡前茅,升学率95%以上。教研活动、学校文体活动均取得好成绩。

知识出处

下徐店村志

《下徐店村志》

本志分区域与村民、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人物、艺文、民情风俗、世系图共8编,凡28章、68节。概述、大事记不列入章节之中。 二、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10月底。 三、本志只记事实,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四、本志资料来源:档案、宗谱及其他有关史料,调查访问、群众申报。 五、本志中的大中专生及工作职务、职称、功绩等记载,解放前以宗谱为准,解放后以本人申报为准,未申报者未列入。 六、本志一律以简化字取代原繁体字。 七、纪年,1949年以前一般用历史纪年,夹注公元,解放后用公元纪年。志内所称“解放”,系指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康县城。“解放后”“建国后”,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期。 八、村政更迭均用当时名称。地名一般用现行名称,个别没有对应的现行名称的,则沿用旧谱地名。

阅读

相关地名

下徐店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