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下徐店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15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耕作制度
分类号: F321.3
页数: 1
页码: 4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下徐店村耕作制度发展情况。
关键词: 耕作制度 农业经济 下徐店村

内容

传统耕作习惯,水稻田以种单季早中稻,秋季以种玉米,豆类等,也有少数种荞麦。冬作物以大小麦为主。解放前,由于品种和耕作技术落后,水利条件差,无论是水稻和大小麦产量都是低的。
  解放以后,进行耕作制度、品种、植保等条件的改良,水利条件的改善,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增强,提高了复种指数,扩大了种植面积,“一优二高”优势的发挥,亩产大有提高。

知识出处

下徐店村志

《下徐店村志》

本志分区域与村民、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人物、艺文、民情风俗、世系图共8编,凡28章、68节。概述、大事记不列入章节之中。 二、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10月底。 三、本志只记事实,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四、本志资料来源:档案、宗谱及其他有关史料,调查访问、群众申报。 五、本志中的大中专生及工作职务、职称、功绩等记载,解放前以宗谱为准,解放后以本人申报为准,未申报者未列入。 六、本志一律以简化字取代原繁体字。 七、纪年,1949年以前一般用历史纪年,夹注公元,解放后用公元纪年。志内所称“解放”,系指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康县城。“解放后”“建国后”,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期。 八、村政更迭均用当时名称。地名一般用现行名称,个别没有对应的现行名称的,则沿用旧谱地名。

阅读

相关地名

下徐店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