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崇尚 文化的优良传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溪边颜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05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崇尚 文化的优良传统
分类号: I276
页数: 2
页码: 55-5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溪边颜村崇尚文化的优良传统,文化素质决定村民的精神文明,很难想像能在一个文化素质低下的群体里,建设高度精神文明。
关键词: 溪边颜村 文化 优良传统

内容

文化素质决定村民的精神文明,很难想像能在一个文化素质低下的群体里,建设高度精神文明。
  我村村民对读书求学一向是高度重视的。60岁以上的村民中,初中、高小以上毕业的人占比例不少,从事教师事业的就有十数人。另外还有从事其他需有文化的职业的人也很多。特别是解放以后,目前大专以上毕业的就有60人,中专毕业有33人,均在外地工作或退休。中青年基本上消灭文盲。
  以下二个方面,可以看出村中崇尚文化的良好风气。
  其一,解放前无论是春秋、春节、清明的祭礼祖先、对高小以上毕业的以及有官职的人均有优待;某些公常还对有文化的人予以补贴照顾,如贤田、贤租等,三德公还助给义和乡中心小学100秧田的租。
  其二,我村原水口殿边建有一个“惜字炉”,该炉用条石精细砌造,六角形,高二米余,很像名古刹的焚香炉。专供全村村民焚烧废字纸之用,许多地方还挂有字纸篓要平时积满一笔就去惜字炉烧。促使村民不要乱丢废字纸,否则就是对孔夫子和读书识字的不尊敬,以此来树立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可惜此炉在文革时当作破除迷信被拆掉了。

知识出处

溪边颜村志

《溪边颜村志》

本志概括了溪边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古迹、文物、传说、卫生、民情习俗、人物传略、谚言、小知识、世系等,界限颜氏上至始祖,各姓为移居溪边颜起,下至1997年12月30日止。

阅读

相关地名

溪边颜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