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唯一号: 112334020220000057
专题名称: 慈溪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
其他名称: 又称:“白肢虾”;“白脚虾”
文件路径: 1123/01/object/PDF/1123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362.pdf
专题类型: 渔业资源

专题描述

南美白对虾 又称“白肢虾”、“白脚虾”原产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热带水域。具抗病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等特点,。驯养后,海水、淡水均可养殖。2000年7月2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福建厦门对虾育苗场空运100万尾南美白对虾苗,投放在四灶浦西涂浒山联合渔场两口池塘试养,面积3公顷,9月底起捕,10月21日捕毕,每公顷产量2115千克,净利8.2万元。2001年全市推广养殖81公顷,总产580吨。2002年培育淡化虾苗3000万尾,促进养殖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产量4413吨。2007年达18027吨,为历史最高。2008年为10920吨。2006年,范市镇绿田渔业合作社1.3公顷虾塘,每公顷产量13350千克,收益26.7万元。产品除销售本地外,还销至北京、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养殖主要集中在庵东、观海卫和新浦等镇八塘至九塘,面积占全市80%以上。周巷、崇寿、附海、掌起和龙山等镇亦有少量养殖。 南美白对虾于5月上旬至6月初放苗,每公顷放60万~90万尾。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每1500平方米左右的虾塘配一套1千瓦的增氧设备。气温过高或过低时,每天开动增氧机10小时以上。水呈黑、褐、墨绿、酱油色时换水。水透明度达50厘米以上时,每公顷用7.5~15千克尿素调节。2003年,进行大棚养殖试验。4月3日放苗,7月12日第一批起捕,比常规养殖提早约15天。2008年,新江渔业合作社投资230多万元,对8公顷面积的10口虾塘,每口虾塘用水泥柱打桩,钢管连接,搭成塑料薄膜大棚养虾,计划一年养二茬。第一茬于4月20日放苗,生长正常,5月27日,虾体长到5~6厘米,遇大风薄膜被揭,虾发病死亡。第二茬养殖正常。 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病害有桃拉综合征病毒病、白斑病毒病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尚无有效治疗办法,坚持以预防为主。2004年7月中旬,虾病暴发,全市对虾整塘死亡面积930公顷。 精养虾塘养殖80天左右起捕三分之一,9月初再捕一次,9月底或10月初千塘捕毕。起捕多在日落后进行。装运用水的盐度须比原养殖池水高2‰~3‰,并用冰块将水温调节至15℃左右,有条件使用充氧设备更佳。

知识出处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慈溪市农业志(1988—2008)》

出版者: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志上限为1988年,与前志相衔接,下限截至200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农业环境与农业区域、农业经济体制与新农村建设、粮油作物、林业、畜牧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