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守耕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7》
唯一号: 112330020220000071
人物姓名: 卢守耕
人物异名: 字:亦秋
文件路径: 1123/01/object/PDF/112310020220000011/001
起始页: 0372.pdf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896年
卒年: 1988年
籍贯: 慈溪市
非亲属: 竺可桢;汤惠荪;吴耕民;孙逢吉

传略

卢守耕(1896—1988),字亦秋周巷镇人。先后毕业于杭州中等农业学校、北京农业专门学校。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曾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兼农艺系教授,台湾糖业研究所所长,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等。先后出版专著《稻作学》《现代作物育种学》《台湾之农业》及译著《植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导论》等。 1936年夏,卢守耕应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聘,出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兼任农艺系教授。时浙江大学农学院刚从笕桥迁至杭州东郊新址华家池,房舍粗具而农场仍为墓地荒田。在他筹划下,辟草莱,迁坟墓,成为规划井然的农场。 抗日战争爆发,学校疏迁。1937年11月,迁至浙江建德,12月再迁江西泰和。由于战事内移,1938年10月,学校由泰和西迁广西宜山,1年后又从宜山迁往贵州遵义及湄潭,成为“流亡大学”。卢守耕为专心教职,恳辞农学院院长职务。1942年暑假,卢守耕应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汤惠荪之聘,与浙江大学农学院吴耕民教授、孙逢吉教授联袂至该院任教,以“龙氏讲座”名义,卢教稻作学及作物育种学,吴、孙教蔬菜园艺、棉作学及特用作物等课。战时缺乏教授师资,卢、吴、孙3教授大受学校及学生欢迎,享誉甚隆。 抗战胜利后,卢守耕于1945年12月就任台湾光复后的首任台湾糖业试验所(后改糖业研究所)所长。试验所在战争中遭到轰炸,颓垣残壁,破烂不堪。卢守耕接任后,一面遣散日本人回国,一面整修办公用房舍,并罗致技术人员进行糖业研究。不到1年,面目一新,事业纳入轨道并且迅速恢复前进。 1954年,卢守耕任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执教期间,因教学认真,授课内容新颖充实,深受欢迎。中兴大学、文化大学及屏东农业专科学校等纷纷请卢守耕担任作物育种学课程,因分身乏术,仅作短期讲课。1967年,曾考察非洲10多个国家的农业。1973年8月,从台湾大学退休。应台湾“商务印书馆”之聘,任《中正科技大辞典》农科主编。 1988年12月8日,卢守耕在台湾去世,享年93岁。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7

《慈溪年鉴2017》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2016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书中设特载、慈溪概貌、大事记、专记、中国共产党慈溪市委员会、工业、功能区、商贸服务、对外经济贸易、旅游、国土资源管理等。

阅读

相关专题

院长
职位
教授
职位
所长
职位
教授
职位
所长
职位
教授
职位
主编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