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慈溪历史大事记(1924 —1995)》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321
颗粒名称: 1979年
分类号: D232
页数: 5
页码: 275-2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9年浙江省慈溪县中国共产党党内所发生的历史大事。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建设 大事记 慈溪县

内容

1月
  县第五次妇代会 13日至15日,慈溪县妇女联合会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在浒山召开,出席代表1005名,特邀代表7人。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妇联第四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五届执行委员会委员41名。袁裕芳为主任。
  县第六次团代会 18日至20日,共青团慈溪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浒山召开,出席代表886名,特邀代表19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共青团慈溪县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六届委员会委员39人。谢玉华为书记。
  开展“四类分子”评审摘帽工作 县委决定对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开展评审摘帽工作。至年底,全县共摘帽4203名,占“四类分子”总数的95.8%,纠正错戴帽子43人。1983年12月止,全县4384名“四类分子”全部摘掉帽子。
  2月
  全县工作重点转移 3日至9日,县委召开有188人参加的五届二次全会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六届二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确定了把全县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战略方针。11日至19日,县委召开有2600余人参加的全县四级干部大会。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以及《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围绕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中心,联系实际,总结了慈溪几年来农业生产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要实现重点转移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农业,肯定“三机一车”是正当的家庭副业,不能乱加干涉。同时,县委对全县妥善结束揭批查运动作了具体部署。
  3月
  推行“小六定” 年初,中央发出加快农业发展的两个文件后,全县农村相继涌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3月,建塘公社胜利大队第六生产队首先推行棉田管理责任到人的定劳动底分、定地块、定农活、定时间、定质量、定工分的“小六定”。中共中央[1980]75号文件下达后,县委大力推行这种形式的责任制。建塘公社98个生产队相继推行,使当年棉花亩产达到65公斤,第一次跃居周行区第一。到1980年底,全县实行“小六定”的有3026个生产队,占总队数的41%
  试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春,坎东公社新建大队第四生产队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部分棉地采取包产、包工、包本、超产奖励等形式,分包给家庭经营,年终亩产皮棉55.4公斤,比该队未实行联产承包的棉地高出31%。至1980年春,全县已有12个生产队自发实行联产承包,并普遍获得增产。中共中央[1980]75号文件下达后,全县许多生产队相继仿效,至1981年春,全县有24个公社350个生产队实行联产到劳。
  撤销临时办事机构 10日,县委决定撤销县落实干部政策领导小组等17个临时办事机构。
  县财贸“双学”会议 14日至17日,县委召开财贸系统先进代表会议。会议传达贯彻省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精神,研究了财贸系统如何适应全党工作重点转移问题,推动了全县财贸“双学”运动的开展,会上还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5月
  学习余建国 12日,县委发出《关于开展向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功的余建国等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县人民学习慈溪籍战士余建国在攻打谅山战斗中,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排雷毙敌、抢救战友的英雄事迹,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英雄、见行动、为四化、作贡献”的活动。
  抗旱 16日始,慈溪遭受严重旱灾,县委、县革委会组织人员,于6月底7月中旬两次从30公里外的余上慈闸引入曹娥江水,计2600万立方米,缓和了旱情,使中、西部地区近40万亩早稻、棉花免受损失。
  对外商贸交流始现频繁 18日,日本和光贸易株式会社山田亦男、仓大株商店吉源郎来慈进行商贸交流,参观从日本引进的蚕豆良种的试种情况。不久,美国络比克公司、日本前进公司、神户友好商社来慈进行商贸技术交流,对外商贸往来始现频繁。
  6月
  贯彻“八字”方针 11日至16日,县委召开五届三次全会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决定》,明确了在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集中三年时间,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部署今后三年的工作重点是集中精力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支农工业和轻纺工业;整顿现有企业;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切实做好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9月
  传达中央务虚会议精神 5日至11日,县委召开有1800人参加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传达邓小平在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的讲话,并要求广大干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批判极左思潮的同时,对怀疑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进行批判,统一对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认识,进一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调整县界 20日,为理顺水系,经省革委会批准,慈溪县与余姚县调整部分行政区域,慈溪县泗门区的曹娥、朗海、镇海、万胜、夹塘、湖北、临海、兰海、横塘、塘后、泗门11个公社划归余姚管辖,余姚县龙南区的横河、龙南、石堰、彭东、彭桥、樟树、民主、桥头8个公社划归慈溪管辖。
  10月
  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5日至12日,县委召开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为全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作了部署。会后,县委在试点基础上,培训了约3万骨干到各地宣讲。至11月中旬,全县绝大多数青少年和成年人初步受到了教育,教育面达到90%以上。
  11月
  召开思想路线讨论会 1日至28日,县委两次召开以落实全面发展生产方针,让农民富起来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路线讨论会。会议总结了慈溪县20多年来发展农业生产上的经验教训,批判了政治上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生产上搞单一化、经济生活上搞普遍贫穷化的极左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研究把经济搞活、让农民富起来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了广大干部的认识水平。
  贯彻宁波地区农业会议精神 29日至12月2日,县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宁波地区农业会议精神,研究1980年农业生产指标和冬季生产。会议指出1980年的工作思路是下决心把棉粮盐搞上去,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办好社队企业,鼓励和扶植社员发展家庭副业。
  是年 慈溪化肥厂吴吉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本年度经济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3.579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5.3354亿元,国民收入3.2583亿元,财政收入5824.91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402亿元,农村人均收入143元。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慈溪历史大事记(1924 —1995)

《中国共产党慈溪历史大事记(1924 —1995)》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1924年至1995年8个时期的历史大事记。即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大事。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