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文化、旅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176
颗粒名称: 第九章 文化、旅游
分类号: G127.55;F592.755
页数: 36
页码: 311-34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慈溪县文化、旅游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群众文化、文艺创作、戏剧、电影、图书、档案、新闻、文物、旅游资源等。
关键词: 文化 旅游 慈溪县

内容

第一节 群众文化
  一、机构设施
  县民众教育馆 民国20年(1931),由县通俗讲演所、县通俗图书馆合并设民众教育馆,开展书报阅览、时事宣传和文娱体育等活动。县城沦陷前夕停办,抗战胜利后复设。
  县文化馆 1950年4月成立,初称县人民文化馆,以识字教育、时事宣传、文化娱乐、科学普及为主要任务。1952年改今名,1954年迁址浒山镇,1958年并入县文教局,1961年11月恢复后,一直借址办公。“文化大革命”期间,活动大半停止。1976年后,逐步恢复正常。1980年建成1100平方米馆舍(西馆)1幢,1986年又建成1600平方米新馆舍(东馆)1幢。1987年有干部、职工34人,设文艺创作、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农村辅导、阵地活动等6个业务组,以辅导基层为主,并经常开放展览、录像、球艺、交谊舞、书报阅览等活动厅(室)。1979年、1982年及1984年,3次被评为省先进文化馆。
  区、乡文化站 民国24~26年间,观城、师桥、周巷、浒山、彭桥等集镇先后设民众教育馆,沦陷前夕均停办。1952年,浒山、观城、鸣鹤、庵东4区建立第一批文化站。1968年,全县8区1镇都建起区级文化站。1975年,田央、高王、坎东等9个公社建立第一批民办文化站,至1983年民办文化站遍及全县64个乡镇。至1987年底,有42个乡镇文化站发展成为多功能文化中心,30个乡镇文化站“以工补文”,办文化工厂,开展多种经营。
  农村俱乐部 1953年,庵东率先办起第一个盐民俱乐部,次年不少农业社也相继办俱乐部,至1956年全县农村俱乐部发展至40余个,“文化大革命”中普遍改为业余文艺宣传队。粉碎“四人帮”后复称俱乐部,并迅速发展到700余个,占全县生产大队总数的80%以上。坎东四大队、高王横路头、长河六大队、大云垫桥路等俱乐部和范市杨家青年之家先后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1984年后,因农村体制变化,电视逐步普及,家庭文化日益兴起等原因,不少俱乐部停止活动。
  工人俱乐部 县工人俱乐部建成于1957年,开展文娱、体育、图书、科普等活动。1979年原地翻建大楼1幢,增辟电视、录像、康乐、棋类、交谊舞和讲座等活动场地。庵东原有工人俱乐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至1987年,县内除县工人俱乐部外,尚有观城、周巷两个集镇工人俱乐部和10余个基层工会俱乐部。
  县青少年宫 建于1986年4月,设有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戏曲、球类、棋类、航模等学习室和活动室,可同时接纳1000余人活动,先后培训青少年文化骨干1000余人次,其中100余人次在全国和省、市、县比赛中获奖。1987年被评为省先进青少年宫。
  二、传统文艺
  灯彩 民间向于元宵前后悬挂彩灯,举行灯舞。解放初期,大都沿续,作为配合运动、欢庆胜利之用。“文化大革命”时被斥为“四旧”而遭禁。1976年后有所恢复。1984年国庆节举行民间文艺会串,各种灯彩进入县城,万人空巷,全城轰动。
  龙灯:用竹壳披以绸布制成,分布龙、绷龙、火龙3类。布龙一称滚龙,按传说中太白老龙、小白龙、桂秀老龙、乌盆龙神的不同形象,分别绘成青、白、红、黑等色,随龙头指挥,作游行、盘旋、翻滚、腾飞等动作,气势磅礴,舞姿矫健。绷龙一称绣花龙,遍身缀金闪银,主要供观赏用。火龙每节内燃有蜡烛,在夜间迎玩,通体透亮,最为引人。旧有“鸣鹤龙最好,胜山龙最长,双河龙最多”之说。范市西村龙制作简陋,称为讨饭龙;浒山地区用鸡毛串成的鸡毛龙,别具特色。
  狮子灯:又称跳狮子。舞具用竹架、彩布制成,分狮头、狮尾两截,由两人合作,上覆彩布,酷似狮子。舞时配以锣鼓,作蹲伏、跳跃、腾扑、滚地、摇头摆尾、挠腮搔痒等动作,常以两头狮子作抢绣球表演。
  马灯:用竹架、彩布或彩纸制成,分头、尾两截,分别固定在舞者胸前和背后。舞者在锣鼓配合下,按绕四角、走∞字、一字长蛇等队形跑动,并以马灯调唱各种吉祥词句,以示庆贺。春节时最为多见。
  船灯:在灯架上绷以彩绸或彩布,上部如船舱,下部如船身。一姑娘在舱中边唱各种小调,边使船随音乐起伏,作随波荡漾或破浪前进状。船后有一男扮女装的艄婆,边作划船状,边作种种丑角表演以娱观众。
  车子灯:制作如船灯,成花轿状,两侧绘车轮。内有一男子扮成姑娘,称车心,手扶车架或进或止,或平稳,或倾仄,作出各种变化。乐队用小调伴唱。车后有一“推车佬”,边作推车状,边用各种戏言谑语逗乐观众。以上船灯、车子灯常见于春节。
  纱船:用彩绸、竹架扎成船舱形,外饰彩球、龙凤,内坐女孩扮成的仙女数人,8人抬行,于晚间表演。时船上灯火通明,纱窗内风袂飘拂,船后弦管相随,颇能引人。唯因形制笨重,行动不便,后渐淘汰。
  音乐 十番:有粗细之分。粗十番又称武场,以打击乐器为主,配以唢呐,主要演奏《小开门》、《柳青娘》等乐曲,简便易学。细十番又称文场,用笙、箫、管、笛、胡琴、月琴、三弦、琵琶等乐器,演奏《梅花三弄》、《醉步登楼》、《美女思春》等曲牌。粗细十番原先每逢春节、元宵及礼拜、庙会时出现。观城有“月荫轩”组织,龙场、师桥、新界、庵东等地的十番班颇有名气。解放后,十番班多并入当地农村剧团。
  响团:系清唱班。用锣鼓伴奏,分角色念、唱绍兴大戏,剧目如《龙虎斗》、《斩李广》等,形式简便,较为普及。择乐乡章玉潘响团清末颇有名,每年农历正月集中演习,二月间在庙会中演出。解放后,部分响团并入当地农村剧团。浒山镇响团曾改组成绍剧广播小组,通过有线广播,定期为听众播送绍剧。
  田歌:龙山地区有《金生弟》,逍林、浒山地区有《华嫚》、《来姐》。均由当地传说演化而成,曲调悠远沉抑,乡土气息浓,但内容多糟粕。解放后作过整理,今随生产方式与农民文化心理改变,已无人传唱。
  小调:由甬、绍、苏、沪等地传入,不下60余种,无统一风格,流传最广的有杨柳青、孟姜女、五更调、紫竹调、哭七七、夜夜游、马灯调等。解放后,大多被填入新词,在文艺宣传中使用。
  歌舞 采茶篮:因有茶篮作道具得名。演出时无音乐伴奏,属场地演唱。每班10来人,新春时挨村演出。演员全系男性,头上加一彩球即算女角。旧有18个剧目,内容芜杂。解放后,县文化馆对这一形式加以改造,成为表现新内容的小调歌舞戏,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曲艺 民国时期有民间曲艺人10余名。1950年成立曲艺协会,在县文化馆辅导下从事曲艺改革。1979年后成立曲艺团及春光曲艺组。现有曲艺人40余名,主要曲种有说书、新闻、评话3类。
  说书:常由专业艺人在茶坊、庭院或船中演唱,多为鏫铧文书,前后场各1人,前场以纸扇、手帕为道具,后场用四弦胡伴奏、接腔,也有自拉自唱的。传统书目有《粉妆楼》、《大红袍》、《文武香球》等。老艺人陈尧生曾根据《英雄突击队》、《红色交通员》等小说创编新书目。
  新闻:一称雀咚咚,多由盲人演唱。东部地区常配小锣、皮鼓,西部地区配竹板、竹鼓,传统曲目有《陈永金》、《叶宝林》、《钉鞋记》、《华姐》等。创新曲目有《盐白头打秤放》、《童养媳翻身》、《罗汉钱》、《郑侠虎》等。解放初老艺人陈茂钊将当地匪首陈金木的罪行编成新闻曲目,与徒弟柴高夫四出演唱,在群众中留有深刻印象。
  评话:以外来艺人为多。主要书目有《岳传》、《杨家将》、《包公案》等。龙场、范市、观城、浒山、周巷、庵东等集镇均曾辟有书场。
  高台阁 相传原为明代沿海人民侦察海上倭情所用的活动瞭望台,后演变成为礼拜庙会的活动内容之一,一般高2丈,其中有高达3~4丈的,则为师桥镇所独有。师桥高台阁分上、下5层。下层为一方形大木盘,内盛巨石以稳定重心,上覆木板,围以栏杆,供演出之用。大木盘中竖一3丈多高的铁杆。铁杆上置4层能旋转的圆形木盘,盘内由童男、童女扮成各种戏剧人物。
  民国20年(1931)师桥举行高台阁会时,共出高台阁14杠,分别扮成“麻姑献寿”、“水漫金山”、“周兴除妖”、“双阳追狄”等14个戏曲场景。每杠用100多人抬行,后随高跷队、鼓船队、旗蟠队及各种乐队等,长达数里,途中受阻时,逢屋拆屋,遇水搭桥。队伍经裘市至东埠头,再横西过宓家埭、鸣鹤场,落北至观海卫,然后返至师桥,全程约18公里,行会首尾3天。这次行台阁时,海外侨胞亦有赶来观赏的。行高台阁人力物力耗费甚大,举办不易,此后没有再举行过。
  三、解放后主要活动
  农村业余剧团会演:1951年春,举行全县第一届农村剧团会演。以后,除三年暂时困难和十年动乱时期外,其余年份大都举行全县文艺会演或调演,对坚持“小型多样”原则,活动经常的剧团与俱乐部以及演出质量较好的现代剧目尤其是创作剧目进行奖励。全县前后20余届会演、调演中,创作节目达300余个,其中选送参加地区会演的48个,选送参加省会演的有东二公社的说唱《倒六灶》、长河公社中心俱乐部的小戏《幸福桥》和表演唱《积肥》、浒山镇的舞蹈《喜采丰收棉》等10个节目。
  讲故事:1973年夏,县文化馆组织故事小分队,下乡巡回讲演《两个稻穗头》、《母女会》等新故事,并为全县各地培训了2000余名故事员,开创农村讲故事活动的局面。以后,每年举办故事员培训班,组织故事赛讲,并着重组织故事创作,使全县多数公社(乡)有了故事小分队。到1987年,共出创作故事500余只。其中《一包抗币》、《汤团姻缘》、《奇怪的邮包》、《船到江心》《阿毛孵豆芽》等20余只创作故事在省、地获奖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
  民间画:80年代初,开始组织民间画创作。1983年,有21幅作品在浙江省首届工农画展上展出,其中6幅获奖,2幅入选全国农民画展。1984年8月,在杭州单独举办慈溪农民画展。1987年,有3幅民间画作品在首届中国艺术节展出。慈溪民间画还多次被选送美国、日本、民主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展览。全县有业余民间画重点作者50余人,区、乡各级共举办美术展览300余次,展出作品2000余件。1986年,文化部社会文化局命名慈溪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展览:1954年春,县文化馆举办总路线教育展览。以后几乎每年都有展览活动,到1987年,共举办过农业、社会主义教育、阶级教育等各种内容展览25次。其中以解放十年成就展览规模最大,有46个展室。农业发展纲要图片展览覆盖面最广,有40余个乡镇复制,在全县各地同时展出。革命英烈事迹展览和寄情故乡展览展出了50多位先烈为解放慈溪英勇斗争的业绩,反映100多位慈溪籍人士从四面八方支援家乡建设的火样热情。
  民间文艺普查:50年代中期,县文化馆对全县民间文艺作过初步调查,编有《民间艺术》两辑。后这一工作中辍。80年代初,县文化馆对部分民间音乐、舞蹈和民间曲艺重新发掘。1986年,对全县民间艺术进一步全面调查,建立较为完整的档案。1987年,发动群众,对全县民间文学作了大规模的普查,共收集到故事3400余篇,歌谣2100余首,谚语1.2万余条,经过筛选,最后辑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慈溪市卷》一书。
  首届艺术节:由县人民政府主办,县文化局等9单位联合承办。1987年5月开始筹备,1988年1月1~3日在县城举行。期间,有6个民间职业剧团同时演出和音乐、舞蹈、曲艺、武术等5台专场演出,有电影夜市、新片展映、书巾、书画及摄影作品展览、球赛、舞会等,20多个乡镇1600余人组成的民间艺术队伍,上街表演舞龙、舞狮、车子灯、船灯及秧歌、莲湘、高跷、杂耍等,五彩缤纷,目不暇接,观者如堵。
  第二节 文艺创作
  一、创作活动
  慈溪自两宋以来,舒亶、杨简、乌斯道、姜宸英、裘琏乃至陈屺怀、冯〓、梅调鼎、钱罕、应修人等名家辈出。仅据光绪《慈溪县志》及民国《余姚六仓志》所载,现境即有历代文苑人物945人,著作1659种,计9000余卷。其中六朝至初唐的鸣鹤虞氏、南宋匡堰高氏、宋末元初湖山黄氏、明季烛溪孙氏、清中叶白湖叶氏,一门之内,人才竞起。虞荔、虞世南、孙应时、高翥、黄震、岑安卿、孙矿、高士奇等人著作更为《四库全书》收录。民国时期,洪允祥、施叔范并擅诗名,柴小梵《梵天庐丛录》为人所称,蒋君扬、陈之佛均以画闻。抗日战争初期,宣传抗日救亡的诗歌、漫画、戏剧、曲艺大量涌现。解放战争前夕,以锦堂师范为中心的新文艺活动蓬勃兴起。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群众及部分干部、教师成为文艺创作的主体。50年代初期,以配合中心工作的戏剧、曲艺及各种演唱作品为多,1954年起《卖花线》、《渡江》、《点天灯》、《狮山港上》等一批小剧本先后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57年,县业余创作者联谊会成立,文艺创作向多种形式发展。后联谊会遭到批判,文艺创作进入低谷。1962年起逐步有所恢复。1965年,小戏《小保管上任》及《桃叶江上》等一批演唱作品分别由《浙江日报》及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刊出、播出;华银岳、华炯若出席全国青年业余创作积极分子大会,华银岳所作叙事诗《爱社一片心》在《人民日报》发表;全县文艺创作呈现上升势头,当年下半年发表在省、地两级报刊上作品达60余篇。次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文艺创作再次受到摧折。1979年起,文艺创作进入百花齐放新时期,文学、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等,均形成创作队伍。1985年成立县文联和政协主办的三北书画院,文艺创作有进一步的发展。至1987年,全县有各类创作组252个,业余作者1500余人。其中有省、市文联各协会会员106人,县文联各协会会员448人。
  二、文艺刊物
  民国时期,县内报纸辟有《文溪》、《五磊山》、《慈风》等副刊,经常发表一些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此外,出版过《慈溪民众》、《新生》、《新文艺》等铅印的文艺刊物。《新文艺》创刊于民国36年(1947)春,由锦堂师范学校部分师生、校友组织,观海卫文艺研究会编辑出版,郭沫若专为该刊写有《人民文艺》一文,臧克家、沙鸥、赵景深等著名作家均在该刊发表作品。与此同时,锦堂师范学校还成立石磊学社、田园诗社和其他一些文艺社团,编有《石磊》、《季候风》等油印刊物,《季候风》诗刊得到叶圣陶、许广平的肯定。以上几种刊物遭县警察局查禁而停刊。新中国成立后,除《慈溪报》开辟文艺副刊外,县文化馆从1953年起先后编印《田头山歌》、《慈溪歌声》、《文艺传单》、《农村俱乐部》、《革命文艺》、《慈溪文艺》、《慈溪文化》等铅印的文艺刊物。《革命文艺》1972年创办。至1978年共出60期,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故事等470余篇。《慈溪文艺》1979年由《革命文艺》改刊而成。每月1期,2000份。至1985年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故事、评论及乡土杂记等1100余篇。《三北》1986年创刊,县文联主办每季1期,1500份。至1987年底共出8期,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评论等479篇。主要油印刊物有《杜湖》、《慈溪演唱》、《棉乡歌声》、《七叶诗刊》。
  三、作品
  1980~1987年,全县业余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展出的各类文学、艺术作品共331件。其中小说16篇,散文31篇,报告文学8篇,诗歌15首,剧本、曲艺5篇,民间文学48篇,儿童文学37篇,歌词、歌曲77首,美术30幅,摄影28幅,书法17幅,评论9篇。较有影响的作品有《四明传奇》(长篇小说)、《海地》(中篇小说)、《漫游自然保护区》(儿童文学)、《安然的眼睛与靳开来的嘴》(评论)、《金三哥和李四嫂》(戏曲)、《邮包里的爱情》(故事)、《鸳鸯的故事》(民间文学)、《杨梅仙子》(民间传说)、《布谷得意换新韵》(新民歌)、《春满杏花沟》(歌词)、《晚福图》(中国画)、《欢欢喜喜回家门》(农民画)。
  第三节 戏剧
  慈溪在明代已是戏文之乡,民间“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晚清至民国前期,县内戏剧活动大都与敬神祀祖有关。一年四季有灯头戏、礼拜戏、庙会戏、端午戏、龙王戏、太平戏、花熟戏、兰街戏、蓬头戏以及开光戏、还愿戏等。当时流行的剧种有徽班(京剧)、绍兴大戏、新昌高腔及余姚滩簧等。民国15年(1926)嵊县女子越剧(的笃班)开始在境内演出,不久成为县内主要剧种。
  一、业余剧团
  余姚滩簧班 余姚滩簧发源于现境西部(原姚北)浒山地区。初称灯头戏,相传清乾隆时已经出现,仅在元宵节时演出,纯属民间业余自娱活动。后逐步演变成半职业性演出,农闲时外出活动。光绪间一度进入上海,受苏州滩簧和上海滩簧影响,正式称为余姚滩簧。每班由4生、4旦、3后场(乐队)、1走台共12人组成。行档简单,表演朴实,语言风趣,富乡土味,颇受民间欢迎。清末民国初鼎盛一时,班社共达40余个。20年代渐趋衰落。抗日战争爆发后几成绝响。1953年,部分老艺人组织姚滩小组,后发展成余姚姚剧团。其余滩簧艺人大都成为农村业余剧团的艺术骨干。
  抗日宣传队 民国26~28年(1937~1939)相继出现龙山抗日救亡宣传团、范市抗日战时服务团、鸣鹤救亡剧团、师桥抗日宣传队、胜山抗日救亡室、白沙抗日话剧团、庵东星星剧社、盐业小学师生剧团和观城、浒山、周巷等地民教馆的流动施教团等数以百计的抗日宣传团队,大都受中共地方组织领导,参加者多为当地以及从沪、杭等城市疏散的教师、学生和店员工人。民国29年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后,被迫改组或解散。
  农村业余剧团 1951年,全县共有农村业余剧团250余个,多数演越剧,亦有演姚剧或绍剧的。配合当时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以及农村互助合作运动,演出大量自编节目以及《白毛女》、《刘胡兰》、《借红灯》、《玉面狼》、《梁祝哀史》、《闯王进京》等现代剧目和传统剧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泽山剧团、横河剧团、垫桥剧团、沙黄剧团、庵东剧团、相公殿剧团、坎东剧团和浒山镇剧团等。1956年,部分农村剧团纳入农村俱乐部。
  1957年以后,农村文化生活受到“左”的干扰,多数剧团停止活动。1962年,农村业余剧团恢复到200多个,上演传统剧。“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剧团被批判为“文艺黑线”产物,多数改组成文艺宣传队,唱毛主席语录歌、演革命样板戏,演出单一化,农村舞台冷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重新贯彻“百化齐放”方针,并允许农村业余剧团作半营业性演出,农村剧团又迅速恢复到132个,上演的几乎全是传统剧目。1984年起,戏剧活动萎缩,到1987年,农村业余剧团仅存数十个。
  二、专业剧团
  慈溪越剧团是唯一的专业剧团。原为私营的和合剧团,1951年更名为和合姐妹剧团,1956年初,转集体性质的慈溪越剧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演职员工全被遣散,服装道具悉被销毁。1968年,部分青年演员被召回,成立县文艺宣传队。翌年改为全民所有制,并更名为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8年复名为慈溪越剧团,1987年4月,因连年亏损,撤销剧团建制。
  三、演出场地
  解放前,县内无专门剧院,以祠堂、庙宇作演出场地。龙山所的城隍庙、胜山乡的胜山庙、沧田乡的潮神殿等都建有十分讲究的戏台,并附化妆、住宿用房及可容上千人看戏的场地。当时,女子越剧和滩簧不得进祠庙,在空地上临时搭台演出,称为草台戏。1954年县城迁至浒山后,曾在城东隅建成竹柱草顶剧场1处,供演戏之用。1958年3月,县人民大会堂落成,演出条件改善。1976年,县人民大会堂重新翻建,1978年竣工,设座1793个,成为县内灯光、音响等设备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兼用剧院。
  70年代时,有36个乡(镇)建简易会堂,个别乡还建成了设备较完备的大会堂,可作一般演出。80年代,有29个乡(镇)会堂经过翻建,成为影、剧两用的新型剧院。到1987年底,农村剧院总座位达36700多个。
  第四节 电影
  一、放映情况
  民国14年(1925),日本卜内门肥田粉公司为宣传肥田粉的功效,到长河、天元、樟树等地放映无声电影《大家发财》,为县内放映电影之始。抗日战争初期,省教育电影巡回放映队曾在师桥镇海隅小学及雁门乡启文小学放映无声电影《大义灭亲》和《农家乐》。新中国成立后,省文化局电影处于1953年7月派出两个电影队到县内4个区开展农村电影放映网建网试点工作。1954年1月,宁波电影中队部派211、213两个16毫米电影队分别在慈溪现境东片、西片作巡回放映;213女子电影队因放映科教片《怎样丰收棉花》取得显著成绩,获省特别奖。1956年1月,庵东盐区建立220电影队。是年5月,上述3个电影队下放到县,由县文教科归口管理,慈溪的电影事业从此起步。以后又于1956年底增设233电影队,在中片逍林、浒山两区巡回放映。并于1958年2月成立第一个35毫米电影队,巡回在浒山、观城、周巷、庵东、泗门等集镇售票放映。主要有《白毛女》、《翠岗红旗》、《钢铁战士》、《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当时农村各队全部在露天放映。1959年9月成立县电影事业管理站。次年,16毫米队增至8个,每大公社1个,作流动放映。1962年春节,上映彩色戏曲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加映长纪录片《两种命运的决战》,在全县各区镇各放映1场,10天共放映1场,观众达8万以上,为露天售票放映作了成功的尝试。“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电影放映活动一度停止。1972年扩建县人民电影院,次年安装第一套松花江5501型座机。当新座机首映朝鲜宽银幕故事片《卖花姑娘》时,全城轰动。该片日映4场,连映22天,创县城单片放映时间最长纪录。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被长期封存的故事片重上银幕,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数大幅度上升,1977年放映单位增至77个,是全县历史上电影放映单位最多的一年。1978年8月县城重映戏曲片《红楼梦》时,观众如潮,除县电影院24小时放映外,还借用体委球场、县府招待所及宗汉乡大会堂等地跑片放映,盛况空前。1980年7月18日,县电影管理站改为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0年,县电影院更新放映机,采用氙灯光源。1982年,又安装30万大卡制冷设备,成为宁波地区第一个有冷气设备的专业电影院,1982年7月第一次上映武打片《少林寺》,由于冷气开放,日夜放映,7天共映140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创县单片放映场次与观众两项最高纪录。1980年11月起,先后为观城、庵东、周巷、逍林、掌起等集镇影剧院安装35毫米座机。1987年,横河、高王等乡办电影队也先后改用35毫米机放映,至年底,全县65个放映单位中,35毫米有16个,较好地满足了农村群众看电影的需求。1986年,慈溪县电影放映收入居全省第二位,发行投入居全省第三位,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被评为全省电影系统先进单位。
  二、放映场地
  农村原先多在露天放映电影,自1978年起逐步转入室内。至1987年,全县室内放映场地58个,其中全民办电影(影剧)院4个,国家和地方联合经营的集镇影剧院10个,乡镇办影剧院44个。总座数51345个,平均每18人占有1个座位。全民办电影院为慈溪电影院、师桥电影院、坎墩电影院、逍林影剧院。由国家和地方联合经营的集镇影剧院主要有观城影剧院、周巷影剧院、、掌起影剧院、新浦影剧院等。
  三、管理机构
  1956年,电影放映队实行分级管理,慈溪县开始配置专职电影管理干部,辖16毫米放映队3个,1959年9月成立县电影事业管理站,下辖露天电影场1处,16毫米放映队8个,35毫米放映队1个。1968年改名为县电影管理站,辖室内电影放映场1个,16毫米放映队9个,35毫米放映队1个,1972年辖电影院1座,16毫米放映队11个,35毫米放映队1个,1980年7月18日成立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设正、副经理及发行、宣传、修理、财会4个组。至1987年底,辖有电影院1座,35毫米集镇影剧院15个,16毫米放映队49个。
  第五节 图书、档案
  一、图书发行
  抗日战争前,县城有益智、嘉泰两家私人书局,经营各类图书和文教用品,兼营印刷业务,均于沦陷前夕关闭。抗战胜利后,韬奋书店一度在周巷镇、龙头场设立分店,不久,撤销。在此期间,县城出现过两家以购销旧书为主的书铺,不久亦先后关闭,后由顾振元等人合股在莫家巷口开设慈溪书店,直至解放。1951年10月,在吸收慈溪书店的基础上,筹建新华书店慈溪支店,11月25日正式对外营业,1954年11月迁至浒山。1956年建成营业楼1幢,面积180平方米。后经扩建,至1987年全店总面积837平方米。1957年前,仅在各区供销社内设图书文具部7个,是年全县图书销售量为771052册,销售金额131629元。1958年开始,网点向小集镇发展,图书销售量与年俱增。“文化大革命”期间,宣扬“以阶级斗争为纲”,图书大量积压。1971年发行《毛泽东选集》,各地群众敲锣打鼓,举行“请书”仪式,一年内销售数达10万套。“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图书发行呈持续增长势头。1978年,发行网点增至56个,是年图书销售量及销售金额分别达到1957年的3.1倍和3.8倍。1984年,实行图书、商品实物负责制和经营承包责任制,图书销售量和销售金额比1978年又分别增加了75%和170%,被评为全省书店系统“发行浙版图书先进单位。”1987年底,有发行网点121处(其中国营书店1处,供销社图书文具部62处,集体书店40处,个体书摊18处),形成了以县店为主体,多渠道、多成份、多形式、少流通环节的“一主、三多、一少”发行新格局。
  二、图书阅览
  私人藏书楼 慈溪历史上私人藏书楼在浙东具有影响的有:半浦二老阁,清雍正间郑性为纪念其祖郑溱及师长黄宗羲建,藏书4.5万卷,乾隆间遭火灾,后多散失;慈城醉经阁、寄月楼,清道光间冯云濠、冯汝霖建,藏书数万卷,1951年由冯氏后裔转让给秦润卿;抹云楼,民国时秦润卿建,收醉经阁藏书及其他图书共4万余卷,于1952年捐赠给政府。现县境内见于记载的有师桥抱经楼,清光绪间沈德寿建,藏书3.5万卷。另有周巷景家东白楼、周巷辉桥晚香楼、浒山东门外书瘾楼等,亦皆清时所建。今均已无存。
  公共图书馆 民国初年创设县通俗图书馆。民国20年(1931)并入县民众教育馆,改称图书阅报处,至36年时有藏书2800册,日报4种。24年,浒山、周巷两镇民教馆均设图书阅览处,藏书200册。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4月创建县文化馆,内设图书室。1956年6月,成立县图书馆,初无馆舍,借址开放,藏书1.3万册、杂志32种,报纸10种,发放个人借书证506张,建立农村图书流通站20个。是时,新浦一社、宗汉灯塔社等一批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自办图书室。1965年3月,县图书馆馆舍建成,藏书增至3万余册,发放个人借书证1575张,建立农村图书流通站100个,农村民办图书室相应发展。“文化大革命”初期,县图书馆一度关门。1970年以后,逐步恢复活动,1976年起,农村图书流通站及民办图书室迅速发展。至1983年,农村图书流通站增至300个,所有公社(乡镇)和2/3大队(村)有了民办图书室,农村总藏书量达18万册,全县三级图书网基本形成。1984年后,村办图书室因经费无所依托,有减少趋势,乡镇图书室继续发展。至1987年,乡镇图书室总藏书量由5万册增至17.3万册,庵东和范市两个镇图书室藏书逾万册,相继升格为全省最早的乡镇图书馆。县图书馆为适应形势需要,于1985年又建成面积为1380平方米的新馆舍1幢,内设外借、阅览、农村流通、采编、辅导、咨询服务、地方文献等组室,1987年藏书124672册,杂志364种,报纸97种,发放个人借书证2640张,建有农村图书流通站156个。同时将旧址辟为少年儿童阅览室,以看书看报、讲故事、谈体会、听报告、参加比赛等多种形式辅导少年儿童开展读书活动。1982年和1986年,县图书馆两次被评为省先进集体。
  其他图书馆(室)全县有学校图书馆(室)149个,总藏书量约50万册以上。工会系统图书室187个,总藏书量15.3万册。科学技术资料室3个,收藏图书资料约2万册,科技报刊291种。
  三、档案
  档案机构 民国时期,县政府设档案室,配有管卷员1名。解放初,档案工作由县委、县府秘书处兼管。1952年开始,县委、县府分别建立档案室,1959年9月成立县档案馆,加强对文书档案及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保管和提供使用服务等工作。1980年4月成立县档案科,管理全县档案事业,档案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1986年8月,县档案科改为县档案局,仍与档案馆合署办公。县档案馆于1983年、1986年两次被评为浙江省先进档案馆。
  库房建设 县档案馆初时以县委大楼的一般办公用房作为档案库房。1978年建成专用库房1幢,使用面积250平方米。1987年又建成新馆库1幢,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10
  0平方米,按国家档案局规定设计,有去湿防潮和密封设施。
  档案馆初无专门设备,利用一般办公的旧箱、柜、木架存放档案。以后逐步置办,现有整套铁质档案箱、木质档案箱、资料柜及自动控制仪、文件翻拍仪、空调机、吸尘器、收录机、相片放大机等必要设备。
  档案管理 1962年“战备”及以后“文化大革命”期间,为防损失,曾将档案搬往四明山305后方库房存放。1973年3月,县档案馆恢复工作。10月,档案自四明山搬回。至1987年底,馆内共藏档案173个全宗36392卷,资料5828册,实行分类管理。其中有历史档案15个全宗3557卷,分旧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两部分;有文书档案158个全宗29827卷;有科技档案923册(卷);有专门档案2085卷。此外,尚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人物作品、中共党史、地方志、工具书、政策法令汇编及县内出版物等各种资料25类,5828册。
  档案利用 县档案馆编制各种索引、目录、开辟阅览室,选编专题资料,加强咨询服务,方便利用者,提高利用率。1981~1987年,共接待利用者8976人次,提供资料25095卷,为澄清历史遗留问题,落实政策,民间解决土地、财产纠纷以及个人学历、任职、工资待遇等问题提供档案依据,为各项专题研究及编史修志提供了大量可靠材料,充分发挥了档案的凭证作用。
  第六节 新闻
  一、报刊
  《慈溪周报》:民国14年(1925)10月创刊,约半年后停刊,主办人郑留隐、冯孝同、杨渊如;《新慈溪报》:民国23年8月21日创刊,民办,创办人沐森如、陆海平、尹莲映等。铅印,3日刊。26年6月11日起改为日报。内容以国内外时事和地方新闻为主,辟有《文溪》、《五磊山》两种副刊。27年前后停刊。《慈溪公报》:民国24年左右创刊,国民党慈溪县党部主办。铅印,每周1期,后改4天1期,30年停刊。《慈溪日报》:民国24年创刊,官办。铅印,刊期不详。26年6月11日改出日报,沦陷时停办。《慈溪新报》:民国31年3、4月间创刊,伪慈溪县乡镇联合会主办。铅印,日报。第一版为新闻,第二版为《慈湖》副刊。日出一期,何时停刊不详。《时事简讯》:1942年8月创刊,中共浙东区党委宣传部主办,陈静元、于岩先后任社长。先油印,后改铅印,每周三、六出版。第一、二、三版刊登国际、国内共产主义运动和革命斗争形势的文章以及重要消息,第四版刊登三北地区共产党的活动及抗日游击战争消息。社址洞山寺,后迁四明山。1944年4月13日更名《新浙东报》。《战斗报》:1943年8月下旬创刊,三北游击司令部政治处编。油印,刊期不详。次年3月21日由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接办,改为铅印,周报。第一版社论、新闻、第二版表扬、批评、第三版各种常识和工作经验,第四版上级指示及论文,第五版副刊《战斗俱乐部》,第六版工人生活和文艺通讯。1945年9月14日(第八十五期)起每周2期。社址初在西茅山,1944年10月下旬迁往四明山。1945年10月因北撤停刊。《慈溪简报》:民国34年10月1日创刊,先名《慈溪简讯》,后改《慈溪简报》,慈溪县政府教育科主办。铅印,双日刊。正面为县政简讯,背面为中央社电讯及地方新闻。次年5月初停办。《慈溪报》:民国35年5月5日创刊,创办人胡介新、姚宇庆、叶瘦兮。铅印,日报。内容以国内外和地方新闻、县府公报等为主,辟有副刊《慈风》。解放前夕停刊。《慈溪报》与《慈溪日报》:《慈溪报》于1955年1月1日创刊,为中共慈溪县委机关报。铅印,5日刊。1956年6月1日改3日刊。1957年10月1日改隔日刊。辟有副刊《农村俱乐部》。1958年9月1日更名《慈溪日报》,改为日刊。1960年8月7日复名《慈溪报》,仍出隔日刊。1961年2月11日终刊,共出1248期。《新慈溪》:1968年12月创刊,由慈溪县“三代会”(工代会、贫代会、红代会)和《新慈溪》编辑部联办。6天1期。报道各公社成立革委会情况,刊登揭发批判老干部所谓“罪行”的文章。《慈溪农技》与《慈溪科技报》:《慈溪农技》于1983年4月10日试刊,5月1日正式创刊,由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县农林局联合主办。铅印,半月刊。同年8月经省批准公开发行。1985年3月更名《慈溪科技报》,至1987年底共出97期。
  二、广播
  民国时期,县内无有线广播。1950年8月建立县收音站,有收音员1人,用1架长江牌直流收音机收录中央台和省台的重要新闻、气象消息等。1956年2月建立县有线广播站。以后陆续建立各区广播站。1960年9月,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区级广播站由8个缩减至观城、庵东、泗门3个。1967年8月,崇寿公社建立县内第一个公社级放大站。1971年底,公社级放大站建齐。1983年10月,县站试制成功50瓦调频发射机1台,于次年3月1日投入使用。1984年12月,省广播电视厅批准县站改建为全省第一个县级广播电台——慈溪人民广播电台,于12月26日以有线传输和无线调频发射两种方式正式开播。
  广播网络、喇叭 1956年初县有线广播站建立后,以县城为中心向附近乡(镇)架设广播线路,至年底,架设广播线路113.5公里,装喇叭688只。1971年,喇叭发展至80177只,形成全县专线传输广播网。1973年起,对公社以下馈线和支线进行全面整顿。1980年被评为宁波地区整网先进县。
  1986年,完成总长304.34对公里的信号线改建工程,实现县至乡镇站信号传输双线化,并将原来的竹木杆、方形水泥杆全部换成水泥圆杆,使信号传输线达到省规定的质量指标要求。到1987年底,全县广播线路总长为6461.3公里,喇叭总数为182603只,入户率达72.3%。有63个乡镇广播站(占总数97%)领到了省厅颁发的农村广播网质量合格证书,有22个村装置了动圈喇叭9044只。
  广播节目 县广播站建立初期,每晚播音1次,时间90分钟,以转播中央台和省台新闻节目为主。自办节目占30分钟,其中《本县新闻》、《报纸选播》、《气象消息》等约10~15分钟,其余为文艺节目,由农村剧团、民间曲艺人、学校文宣队来站演唱,录音播放。遇有台风消息,则临时增加播音时间。1958年9月起,增加中午播音1次。1965年起,改早、中、晚播音3次,全天播音330分钟。1984年建成广播电台后,每天仍播音3次,时间增至520分钟。其中自办节目325分钟,设有《简明新闻》、《慈溪新闻》两档新闻节目及《听众信箱》、《学科学用科学》、《天南地北》、《致富百花园》等专题节目。新闻节目时间15分钟。每天播发新闻20条左右。县内重大新闻一般均当天播出。
  《致富百花园》、《听众信箱》、《学科学用科学》等专题较有特色。1981~1983年间还举办《农科讲座》343讲,颇受听众欢迎。
  机房设备 县广播站初建时,仅有300瓦、80瓦扩音机各2台。1972年4月迁至小山墩,建机房32平方米,大小播音室59平方米,增添功率550瓦扩音机1台,并装有12千瓦发电机组,必要时能自行发电广播。1979年,对播控设备进行改造,安装了自动倒机、自动调压、线路过负自动切断、告警、自动测试线路等遥控装置,试制成功自动控制装置。1982年,设备达到省规定的质量指标。乡镇广播站共配有广播机71台,功率总容量4.3万瓦。
  三、电视
  1972年8月,在浒山镇教场山顶试建小功率电视转播台,因所选位置不佳,设备性能差,次年停播。1981年6月再次筹建电视转播台,在浒山镇凉帽山顶安装电视发射设施,10月1日,用50瓦发射机在11频道试播上海电视台信号成功。1982年3月1日正式转播上海台节目。1983年1月,宁波地区广播事业局又核发1个频道,5月1日开始用3瓦发射机在第6频道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1985年9月7日,经国家广播电视部批准,建立慈溪电视台,1986年2月9日正式开播。1986~1987年,先后在甸山乡、东山头乡、掌起乡建成3座小功率电视差转台。1987年4月,在凉帽山顶建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987年底,全县有电视机106236台,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以上。
  慈溪电视台办有《慈溪新闻》节目,初为星期六晚上播出,后改星期五晚上播出,星期六晚上重播,每次播出10分钟左右。1987年底止,慈溪电视台摄制的电视新闻有35条被省台录用,2条被中央台录用。1987年12月,慈溪电视台制作了《三北新貌》专题录像片,为散处各地的慈溪籍人士了解家乡情况提供了方便。
  四、通讯报道
  民国36年(1947)3月,成立慈溪县新闻记者公会,会员18人,后发展到47人。新中国成立后,由县委宣传部配通讯干事,负责全县通讯报道工作。1952年3月始建县通讯站。1961年改称县委通讯站。1969年3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报道组。1979年3月后,由县委宣传部1~2人负责报道工作,每月平均发稿约30篇。至1987年,被《人民日报》录用13篇,被《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及省、市电台评为好新闻40篇。自1982年以来,全县报道工作连续5年受省表彰,负责报道工作的干部连续6年被评为省先进报道工作者。至1987年,全县有通讯员1000人左右。其中30人被评为省、市优秀通讯员或积极通讯员。1987年12月25日,成立“上海市《我们一百万》报驻慈溪小记者站”,有小记者14人,小通讯员50人,辅导员2人。
  第七节 文物
  1978年5月成立县文物管理委员会,1981年设置办事机构。经普查,至1987年全县共有古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古建筑、摩崖石刻及革命纪念建筑、名人纪念建筑等文物史迹473处。已公布31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1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文物保护所2处。有库藏文物1500余件。
  一、上林湖越窑遗址
  上林湖周围已发现越窑遗址100多处。附近杜湖、白洋湖、上岙湖、古银锭湖等地亦有大批古窑址发现。民国25年(1936),陈万里所著《瓷器与浙江》、《越器图录》等书中对上林湖越窑青瓷作了介绍,引起时人注意。1957年以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对上林湖越窑遗址作过多次调查。196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将上林湖越窑遗址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湖越窑始烧于东汉,延至宋代,烧造历史长达1000余年,是中国青瓷的重要发源地和重要产区。东汉至三国时期,上林湖越窑产品比较简单,主要有罐、罍、壶、坛、碗、钵、盘、洗等。胎质坚硬,较粗糙。施青釉、青绿釉或酱色釉,釉层不匀。有羽毛纹、网格纹、席纹、方格纹、水波纹等多种纹饰,两晋至南朝时期,产品种类增多,常见的有罐、盘口壶、碗、盘、钵、洗、尊、盏、唾盂、砚台以及冥器等。制作工艺改进,造型趋向秀丽。施青灰釉或酱色釉,釉层均匀。晋代有铺首,常见纹饰有弦纹、联纹和褐色点彩等。南朝盛行佛教,以莲花瓣为主要纹饰。
  唐、五代时,上林湖瓷窑数量剧增,窑炉结构、装烧技术和施釉方法均有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尤其在晚唐间,产品丰富多彩,有玉璧底碗、圈足碗、荷花碗、莲口碗、荷叶纹盘、葵口盘、方盘、盘口壶、喇叭口壶、瓜棱壶、罐、粉盒、油盒、盏托、水注等。胎骨灰白细腻,质地坚实,釉色多为青和青中泛黄。因推广匣钵罩烧新技术,使坯件避免叠压和烟灰熏染,故产品色泽一致、釉面晶莹,“如冰如玉”。器表更以刻、划、镂、雕、堆塑、釉下彩绘等方法,饰以荷花、龙凤等。剔透玲珑,栩栩如生。至此,上林湖青瓷质量已居全国各大名窑之首,朝廷遂在此设置“贡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即秘色瓷),一直延至宋代。
  上林湖除生产秘色瓷和人民生活用瓷外,因其水路可直通明州港(宁波港),于唐晚期开始大量烧造外销瓷器,其产品远销亚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朝鲜、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国都有当时上林湖生产的青瓷发现。从明州经温州、泉州、广州、再绕马来西亚半岛,越印度洋,直抵波斯湾以至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这条古代的“陶瓷之路”,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作出过重大贡献。
  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1986年。县人民政府分4批公布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此择介8处。
  童家岙遗址 在龙南乡童家岙村东北2公里处的南江两岸。1980年1月,经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试掘,已知的遗址面积约有4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厘米。根据出土的陶片、釜、盆、钵等器物的质地、色泽和纹饰推断,相当于河姆渡第三层文化。
  袁韶墓 南宋越国公袁韶,卒于端平初(1234)。墓在宓家埭乡解家村双峰山南麓,由神道、墓穴两部分组成。神道两侧原有石翁仲、石雕和牌坊、华表等,现存文武石翁仲和石马各1对,造型生动逼真。墓穴处尚有明显隆起的封土堆,俗称“王坟”。
  卧床桥 在洋山乡黄家村。相传原为泥桥,南宋思想家黄震幼时家居桥北,曾卧桥上读书,因名。后年久倾圮,易为石桥。现桥方孔,长11.6米,宽2.5米,桥面用4块石筑成,两边各有栏板、望柱。东、西栏板上分别镌有“古卧床桥”及“护龙桥”桥额,东、西桥门两侧分别有“地接渭川是名贤故里,堤连上闸沔古浦清流”、“看烟景波光不殊往昔,想流风余韵直至于今”的对联。清道光六年(1826)重建,光绪三年(1877)修。
  龙山所城 在龙山乡龙山所村,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永乐十六年(1418)增筑。嘉靖年间,倭寇多次侵犯县境,龙山所是戚继光等抗倭名将整军歼敌、保卫乡邦的重要据点。现大部分城址旧貌犹存,为浙江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所城之一。
  观海卫烽火台 位于观城镇北浪港山之巅,明洪武二十年与观海卫同时建成。其时,今慈溪境内东起雁门、西抵周巷共有烽火台数十处,观海卫为总台。日烟夜火,以相联络,在抵抗外来侵略中起过重大作用。台高4米,今遗址清晰可辨。
  灵龙宫 在东安乡任家溪下宅村,建于清道光年间。由宫门、戏台、大殿和左、右厢房5部分组成,占地700余平方米。宫门为五开间硬山造。戏台为重檐歇山造,顶部有八角形藻井。大殿重檐,有卷棚式抬头轩,在雀替、斗拱、月梁上刻有双凤、花卉等图案。是县内保存较完整的晚清建筑。
  锦堂师范学校 在东山头乡,原名锦堂学校。清宣统元年(1909),旅日华侨、县人吴锦堂独资创办,素以课程适时、设施完善、师资健全、教学认真闻名省内外。吴氏原籍东山头乡,在日本经商致富。热心家乡教育事业,与陈嘉庚、聂云台并称“办学三贤”,学校主体建筑为日本式口字形楼房,外加校园、农场,占地共百余亩。
  石公馆 在宓家埭乡梅山北坡。为一天然洞穴,由数块巨石构成,四周草木葱茏。1947年,中共慈镇县委成员曾一度隐蔽于此,从事革命活动,后遂称“石公馆”。
  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 在崇寿乡宴清村。1941年6月18日,刚从浦东渡海南来的抗日武装在向天庵(今宴清村)伏击自庵东出扰相公殿之日军,毙、伤敌各8名,打响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1985年9月3日,县人民政府于其地树立此碑,以资永久纪念。
  三、库藏文物
  陶瓷器 周原始青瓷罐、豆:1986年出土于峙山公园。罐,宽沿、敛口、折腹、平底,肩部饰对称耳,篦点纹,施青绿釉。口径11厘米,底径11.5厘米,高13.5厘米。豆,侈口、卷沿、折腹、圈足,施青绿釉不及底,沿下部饰篦点纹和三对S形纽。口径22厘米,底径12.5厘米,高7.7厘米。
  西汉釉陶瓿、罍:1987年出土于石堰乡陈山村杨梅岗土墩墓。瓿,敛口、折沿、鼓腹、平底、肩部饰凸弦纹和对称铺首耳。口径12.5厘米,底径17厘米,高29.5厘米。罍,侈口、折沿、广肩、弧腹、平底,器身拍印斜线纹。口径15.5厘米,底径14.3厘米,高26.1厘米。
  西晋青瓷谷仓罐:1977年出土于宓家埭乡杜湖水库晋太康元年墓。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一座内圆壁外方形的楼阙堆塑。楼阙周围堆塑着人物、猴子、飞鸟、小狗等,形态自然,栩栩如生。下部为罐体,腹上部堆塑人马、辟邪、羊。通体施釉,釉色青中泛黄。腹径26.2厘米,底径16.2厘米,通高40.8厘米。
  唐代青瓷墓志罐:1984年出土于上林湖焦角湾唐光化三年马氏夫人墓。由盖、身、座3部分组成。盖顶为一花蕾。身为罐形,壁上阴刻志文,共315字。座为盘形,浅腹圈足,通体施青黄釉。腹径15厘米,底径8厘米,通高29.7厘米。
  北宋青瓷三足蟾蜍水注:1984年出土于彭东乡寺龙村。由蟾蜍和托座两部分组成。蟾蜍昂首,小嘴,背部饰乳点及卷云纹,中有一圆孔,三足。托座为浅腹盘,两侧内卷,内壁划荷叶脉纹,通高7.5厘米,器形小巧精致,犹如青蛙静伏在荷叶上。
  青铜器 商钺:1980年征集于长河镇。内似燕尾,饰云雷纹,拦部有云雷纹,两端各一穿,援中间起脊,上下刃,锋锐利,全长24厘米。
  东周剑:1981年出土于彭东乡乾炳村。剑首呈喇叭形,茎中空,作圆柱形,上有两箍,宽格,无脊。全长51.2厘米。
  西汉矛:1987年出土于石堰乡陈山村榨头山土墩墓。叶形,长骹,中空,骹部有一穿鼻,叶中起脊。通长22厘米。
  碑刻 三老讳忌日碑:县文管会藏碑文拓片。石碑刻成于东汉初。碑主三老姓氏无辨,名忽字子仪,为其第七子邯追远而作。清咸丰壬子(1852),陈山村人入山取土,得此石,于卜日设祭移置山馆,后遭火,幸文字无恙,清人周世熊撰跋备述其事。后罹盗卖,奸人欲转卖日本贸利,幸被发觉,经吴昌硕先生等募集银元8000元赎回,于杭州西冷印社建石室珍藏,先人遗迹,赖以不坠。
  兰亭叙碑:刻成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高38厘米,广100厘米。
  寿星画像碑:苏轼作画,刻成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高38厘米,广96厘米。
  黄文洁墓志铭:刻成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高93厘米,楷书。所记颇有《宋史》本传所不详者。至于黄震卒年,原有多说,不能定论,此碑中则刻云“岁在辛巳正月庚戌,以疾终于先祖墓侧精舍,”查辛巳为元至元十八年(1281)。
  宓允和墓表:刻成于清宣统二年,高74厘米,广210厘米,楷书,唐文治撰文,沈尹默书。
  吴锦堂墓表:刻成于清宣统三年,高82厘米,残长145厘米,篆书,章太炎书。
  字画 林则徐《诗稿》:共22页。
  蒲华《竹石图》轴:纸本,水墨,高147厘米,广38.5厘米。款题:“平生水竹有深缘”。
  弘一法师《唯识三十颂本论》:横披,纸本,楷书,高31厘米,广105厘米。
  陈之佛《墨梅图》轴:纸本,水墨,高65.5厘米,广34.5厘米。款题:“傲世不求媚,幽芳空自怜,伤心林处士,徒尔梦云烟。”
  犀角杯 1979年征集于鸣鹤场。口呈椭圆形,深腹,圈足。杯的右侧镂雕4条虬龙,其中2条龙头俯于杯的口沿,作戏水状;杯的左侧浮雕2条虬龙,侧身回首相向,似相斗嬉戏。杯的前后两侧腹部各雕两只丹凤,昂首展翅。杯底刻一“上”字。最大口径18.7厘米,高12.7厘米,重750克。纹饰线条流畅,疏密有致,雕刻精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艺术品。系清代遗物。
  第八节 旅游资源
  一、景区
  伏龙山景区 伏龙山,因形似伏龙昂头而得名,简称龙山,海拔282米,耸峙于杭州湾南岸,座落龙山乡,横亘慈溪东大门。旧有剌史门、石坛、乳井、海眼井、自满仓。海拔约200余米处山间盆地有伏龙寺,唐咸通三年(862)建。周围古树成林、修篁摇风,景色清幽,多有高僧名僧住持,弘一法师曾于1931年在寺度岁,次年11月去闽前,大多时间驻锡于此。自唐以降,曾有名宦名士来寺会僧谈禅、游山观海、题诗抒怀,著名者有晚唐明州剌史黄晟、宋代王安石、苏东坡、黄震,元代柳贯、戴良、丁鹤年,明代郑真、戚继光、徐渭、张溥、黄宗羲,清代郑梁、姜宸英、赵之璧等,当年戚继光在龙山所抗倭大捷后曾至寺留有题壁诗。出寺至颠,旧有观蜃楼,是历代人们观海市之所在,苏东坡亦曾登临斯楼。寺东大云岭峭壁上有大型古代石刻群及后海来船泊系时穿缆用的石鼻20余处,刻字“勇入”、“波涛”二组,各大七八尺,楷书,有记载云为坡翁手笔,余有“莫退”、“渐入”、“涌旵”、“无量寿佛”、“玉莲岩”等多幅大小不等的刻字,从风化程度看,其刻勒时间至迟不会晚于明代。寺东50余米处是壁立峻险的千丈崖,峥嵘突兀,下视则见飞瀑深谷。距千丈岩咫尺之遥、两座陡峭的山岩间,架有一座石砌拱桥,上有参天古树,下有潺潺清溪,桥畔原有王安石亲笔诗碑,后遭磨损。桥旁现存清光绪间寺僧立碑云剌史桥。寺南有沪上闻人虞洽卿之墓。山间还有民间传说之莲花池、蛇打滚、捞米潭、蝙蝠洞等诸景点。山下有虞洽卿故居、三北轮埠公司码头旧址、虞母花园旧址。伏龙山附近,东有纪念抗倭人物胡宗宪与戚继光的梅林庙,南有形似半月、三面青山环抱风光秀丽之凤浦湖,湖东石塘山上留抗倭烽火台遗迹,湖西南岸岙底徐村存有纪念徐福东渡之徐福祠。
  达蓬山景区 达蓬山又称大蓬山,系四明山余脉,位于翠屏丘陵东端,主峰海拔442米,坐落田央乡。达蓬山据旧志载因当年秦始皇于此遣徐福东渡蓬莱求仙而得名,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深受徐福文化的浸染与影响。佛迹洞(又名小休洞),是山上主要名胜之一。洞口为石削双门,仅容一人独入,洞内宽敞,径深八丈余,上端绿荫蔽顶,洞左壁下部有一硕大的天然足迹,洞内留有历代游客多方题刻,其中一方题刻,内镌“巍巍达蓬,跨海之东”等句仍清晰可睹。关于足迹,据文献或云观音足印或云秦始皇为登高通神以求不老之药而留下的帝武(步),并云秦始皇曾由徐福陪侍游憩此洞,故此洞既名佛迹,又称小休。佛迹寺,在佛迹洞西,据《宋高僧传》系高僧惟实因慕“达蓬胜迹名山”在唐天宝元年(742)所建,现尚存一殿。秦渡庵画像石刻高1.2米,广3.5米,所刻工艺精巧,形象生动,制作年代无考。内容有大海、航船、怡然卧舟的孩童、倒骑鹿背的仙道、麟凤呈祥、人马步金桥等场景,旁有依崖而刻的硕大蹲狮。观景庵遗址,是山顶面海绝佳观景点,秦始皇登此见海市而求仙弥坚,宋季谢翱、明末清初黄宗羲至此写有《达蓬山》、《达蓬纪游诗》,有“青鸟啼枝波延延,方士指此谈神仙”、“何物秦始皇,于此求神仙”等句。山上山下与徐福东渡相关的景点有仙女洞(暖气洞)、瑶丝殿、灵台石、方士石、风洞岗、御马坟、跑马岗、旗盘、望火塘、眺山庙、达蓬桥等。
  五磊山景区 五磊山在宓家埭乡,有天峙、南秀等内、外5峰,磊磊相比,其间古木参天,岩壑幽深,旧有白龙潭、真照池、濯锦溪、十里梅花径等胜境10余处,为历代文人盘桓吟咏之地,五磊寺适当其中。寺东牛角峰有祖师洞,是五磊寺祖师印度高僧那罗延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结庐静修之地。山下有风光旖旎的杜湖,杜湖分里、外两湖,外杜湖北侧平坦如镜,南侧山峦郁郁,里杜湖两侧青山夹峙,呈月芽形,近湖有袁韶墓等。白洋湖古称伯阳湖,以娇美秀丽见长,与杜湖称“姐妹湖”,在明清时期就有“石塘樵唱”、“鸥谷梵音”、“东汀水波”、“西信梅烟”、“浮碧渔灯”、“禹亭夕照”、“隐山松籁”、“纱湾莲歌”、“桂雾残雪”、“望湖秋月”等景点。今大多有迹可寻。今环湖有慈溪革命烈士陵园、吴锦堂墓、金仙寺等。
  上林湖栲栳山风景区 上林湖位于桥头乡,三面环山,北面敞开,湖面积约4平方公里。全湖呈桃叶状,水湾众多,湖岸曲折,碧波荡漾,湖映青山山抱湖,湖面船来艇往,鸥鸟或栖或翔,湖光秀美而呈野趣,且因时因季各呈姿容,其最动人时当在入夏之初,环湖青山上散漫如云的杨梅树,翠枝上闪红烁紫,山民们上山采梅、沿湖开市,一湖舟艇游客济济,目娱湖山口品梅,撩展一道风景,别开一番情趣。沿湖古窑址密布,随处可见瓷片陶件,徜徉其中,如置身于露天青瓷博物馆,尽可领略青瓷文化的源远流长。栲栳山亦称仙居山,北滨上林湖,东峰高424米,西峰高357米,气势雄峻,山上茂林修竹,谷中飞瀑轰鸣,奇石怪岩迭见,石亭石桥石屋呈胜。主要胜迹有仙居寺旧址、普济寺旧址、清波院旧址、莫子纯读书墩、钓鱼台、泥鳅石、蛤蜊石、松杠石、石谷亭摩崖石刻、百念步石拱桥、东湾世外桃源、米筛龙潭瀑布、平顶茶园等。
  二、古迹
  泽山书院 位于田央乡达蓬山麓、窖湖之旁,原是宋末黄震为隐居著述而筑的泽山行馆,黄震曾在此完成百卷本《东发日抄》(又称黄氏日抄)。黄震去世后,改建湖山书院(后又称泽山书院)阐扬黄氏学说。清全祖望撰有《泽山书院记》。
  白云洞与宋塔 在东安乡境内,洞山寺旁有白云洞,距宋代石塔25米,相传里人为关合幽栖洞山“风水”而筑,系拱顶石砌,横跨于东西两山间,拱顶东北面额有“白云洞”三字,明万历进士工部营缮司主事华颜在此讲学时留有“白云封古洞,明月照空山”等诗句。宋代石塔在洞山寺北侧山坡,塔身原有七级刻石垒砌而成,现残存五级,六棱形,塔身、塔底座每边有半浮雕佛像图案,造型古朴逼真。
  大天井 在灵湖乡方家河头,今存,据旧志载:“明信国公汤和凿,井有二源,泉涌如潮,投之以石,即时沸起”,一说为嘉靖间戚继光抗倭时凿用。
  董孝子墓 位于窖湖黄杨岙口、达蓬山西南山麓,是东汉孝子董黯之墓,亦称董家园,当地群众称“慈城大坟头”。墓园由墓穴和庄屋两部分构成,两者南北距70米,原庄屋两进三开间在墓之南侧,墓地遗址仍能相辨。清代内阁中书尹金菼作于光绪五年(1879)的《董孝子墓记》中说:“千百年来,骚人墨客经是地者,追怀盛德,流连咏叹,不独其子姓瞻仰不忒巳也!”
  阳觉殿 位于宓家埭乡大霖山南侧山岙间。唐末袁充避此,其号清隐居士,至元代有僧建庵时,因名清隐庵。据载:明袁宏道为写《徐文长传》曾至此,并留有诗句,明万历间有“绿林啸聚于此”。清初抗清义军首领张廿一、叶天祥聚众千余由大岚山移师于此,数次抵杀官军,上震清廷,后兵败,阳觉殿遭毁。民国初,上海清虚观化银百万、历时10年,将阳觉殿修建一新,宫观殿宁,错落有致,依山因势,肃穆壮观,1942年10月毁于侵华日军之炬,残存玉皇宫、八卦亭。
  虞世南故宅(定水寺)遗址 位于宓家埭乡解家村,东邻里杜湖,西依青龙山,北邻白虎山,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周围翠竹成林,泉水潺潺,风景幽美。唐贞观(627~649)间,虞世南诏陪昭陵后,虞氏舍宅为寺,旧名清泉寺。岁久寺坏,宋嘉熙间(1237~1240)太师越国公袁韶大新寺宅,夫人“止泉”于井,更名定水寺。寺中原有虞世南像、颜真卿所书碑石、唐太和中所建经藏碑等。历代高僧名僧多有至此住持,元至正间高僧来复(后见杀于朱元璋文字狱)住持期间,时贤朝贵逸士高人多来此聚会,称盛一时。明嘉靖间毁于倭火,清嘉庆十二年、同治十二年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拆毁。
  客星山严子陵诸遗迹 客星山因严子陵“客星犯帝座”故事而得名。山下严陵坞,相传为严光故里。山上旧有严光墓,唐时墓碑书:“汉严光墓”,明正德八年,绍兴同知屈铨立碑镌为“汉征士严光墓”(该碑尚存),墓前原有石羊,早毁。今墓之痕迹仍可相辨。宋乾道七年墓右建有严子陵祠。宋嘉定十七年墓左建高风阁,咸淳七年建高节书院,1937年,山凹间建高风亭,亭柱镌“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何处有汉家高士,此间有天子故人”。惜此亭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下严陵濑,云是早于富春的垂钓之处。
  孙家境祠堂 位于龙南乡孙家境村,属晚清建筑,系硬山顶木结构,坐北朝南共三进,自南而北依次为台门、前厅、后厅,中间有宽4米的踏道,每进建筑之间墙垣贯连。占地总面积达4575平方米。“横河孙家境,纱帽八百顶”,孙氏系世宦望族,其祠堂建筑亦特色明显:用材粗大,风格简朴。在晚清的众多民间祠堂建筑中可谓上乘。
  桑家大厅 位于樟树乡樟树庙旧址附近,据考在明代三山巡检司城西侧,是慈溪首屈一指的明代民间建筑。大厅坐北朝南,硬山造砖木结构,用材粗大,结构严谨,具有明代典型的建筑特色,至今保存较完整。
  宋井 位于城区峙山公园茗香楼北游廊。据旧志记载,后晋天福六年(941),这里建有如意讲寺,相传规模不小,后被一场大火所毁。据考井为北宋时寺僧所凿,建峙山公园时予以修复,井水清澈甘冽,四季不竭。
  三、名人故居
  马宗汉故居 位于宗汉镇宗汉村,系砖木结构高平房,座北朝南,七开间,前有廊,左右侧房各二间。建筑群平面布局呈凹字形。故居前有天井,约150平方米。故居西次间曾是马宗汉新婚用房,梢间、尽间为马宗汉居室。
  杨贤江故居 位于长河镇汾江市村,系砖木结构小平房,朝南正三间,东西为侧室,中央为庭院,平面布局呈凹形,总面积285平方米。故居内有杨贤江青少年时期的居室和革命生涯陈列室。
  陈之佛故居 坐落在浒山镇晓记弄,系清道光年间建造的砖木结构平房,座西朝东,七开间硬山造,有前后天井,一长方形花园。大门朝北,门楣题有“陈之佛故居”。现对外开放其中三间。邓白先生题写的“养真庐”匾额,悬于中间门上,其之南屋为陈之佛先生生平陈列室。故居占地一千平方米,掩映在翠竹青杉之中,闹中取静,俨然是世外桃源。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