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16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卫生
分类号: R199.2
页数: 11
页码: 294-30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卫生工作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医疗事业、卫生保健、医药管理等。
关键词: 卫生 卫生工作 慈溪县

内容

解放前,县城有公、私立医院各1家,乡村有私人诊所数家及若干走访郎中。1949年,现县境有18家私人诊所,病床16张,医生30名,每千人占有病床0.035张、医生0.065人,普遍缺医少药。每遇疫病流行死亡者甚众。
  解放后,国家投放大量卫生经费,1954~1987年累计投资2628.7万元,同时增设卫生机构,兴建医院,培养医务人员,防、治并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1987年,国家下拨卫生经费301.8万元,县、区、乡(镇)医疗单位发展至68个,病床1175张,医务人员1540人,千人占有病床1.26张、医务人员1.68人。
  一、医疗事业
  医疗单位 县级医院:慈溪保黎医院,清宣统二年(1910)由慈溪籍士绅集资创办于今慈城镇,首任院长吴莲艇。1951年,实行“民办公助”,1953年4月由县人民政府接管。1954年县境调整后先后属余姚县、宁波市管辖;慈溪县人民医院,前身为慈溪县卫生院,1949年6月改名慈溪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4年10月院址由慈城镇迁浒山镇,1956年定今名,首任院长张嘉道。1985年新建3252平方米的门诊大楼,1987年2月兴建7100平方米的9层住院大楼,累计建房29470.45平方米,人员增至382人,病床300张,设有50多个科室,医疗设备较全,为全县医疗和技术指导中心;慈溪县妇幼保健院,前身为慈溪县妇幼保健所,1954年由慈城迁至浒山镇,1958年并入县人民医院,1963年复设,时有妇幼保健、临床医疗两部。1985年升格为妇幼保健院。至1987年底有人员80名,是县内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指导中心,先后两次获全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和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慈溪县精神病医院,1984年筹建于浒山镇南张家路,设精神科、护理部、心理测验室等10余个科(部)室,采用综合手段施治1987年底有人员61人,床位150张;慈溪县皮肤病防治站,地址龙场乡凤浦湖畔。1966年8月由民政局筹建,初名慈溪县康复医院。1967年底,改名慈溪县麻风病防治站,1979年8月定今名。80年代先后两次被省卫生厅授予麻风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三北后方医院,1942年11月由三北游击司令部创建,有医生5名,先后在任家溪、达蓬山佛迹寺、田央黄、施公山等地流动医疗。1944年2月南山后方医院并入。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时撤销。
  区域医院:私立医院,民国至解放初期,现境主要有鸣鹤场慈航医院(民国9年叶启裕独资创设,抗战时停办)、浒山镇西门外大同医院(民国18年由施蒙久、何理刚募捐筹建,1950年停办)、龙山海甸济众医院(民国23年由旅沪商人黄裕明集资兴办,1955年8月改组为庄黄联合诊所)、浒山东门外浒山医院(民国23年,路念慈得岳母资助创设,1951年与浒山西医联合诊所合并)、沈师桥厦门头三北医院(1950年虞家芝等发起筹款,次年创建,1953年改慈溪县政府卫生院诊疗部,后几易其名,1984年定名观城区中心卫生院;区中心卫生院,现境解放前有庵东盐场公署所建盐工诊疗所(民国36年办,次年停办)、慈溪与余姚卫生院所属观海卫、逍林、周巷分院(民国35~37年办,不久均陆续停办)。1951年后,现境各区陆续建立公办或民办公助卫生院(所),1955年有5所,1962年增至8所,1985年前后,改称区(镇)中心卫生院,负责管理各乡卫生院。
  联合诊所、乡卫生院:解放前多为家庭诊所。1951年7月,浒山成立西医联合诊所。嗣后,联合诊所迅速发展,至1956年有30家,从业人员281人。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中,全部转为集体医疗单位,实现社社有卫生院。至1987年,计有乡(镇)卫生院55家,新界、宗汉、淹浦3乡卫生院,1986年、1987年分别被省卫生厅命名为“文明卫生院”。
  基层保健站、卫生室:1951年始培训农村卫生员,此后逐渐设村保健站。1969年初,宁波军分区医疗队帮助田央公社进行合作医疗试点,年底全县推广。1970年底培训“赤脚医生”兴办合作医疗283个,1976年增至722个,遍及全县社队,以后,几经拆并,至1987年底,尚有村办、联办、个体办卫生室604个;单位医务室始于50年代初,时6所中、小学建办医务室。以后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亦相继建立医务室或保健室,至1987年,全县共有单位医疗机构34个。
  个体行医:慈溪原只有中医,至清末始有西医个体诊所,至1949年,现境有个体中、西医331人。解放初至1958年间,个体医生陆续转为集体医院职工。1961年允许医生个体开业,“文化大革命”中遭禁。1981年,国家准许个体行医,当年登记开业者34名。至1987年,发展到167人。
  中西医疗 中医:慈溪中医,代不乏人。明代王纶为河间学派的代表。清代柯琴专研伤寒学。张生甫精于虚损症,与盐山张锡纯、兰溪张山雷并称清代“海内三张”。民国初年至解放初,魏长春擅治寒温病、肝胃肠诸症而负盛名。现境清代有周巷劳氏伤科鼻祖劳双龙,专治跌打损伤,接骨入骱。景氏儿科开创者景瑞璇,有应手奏效之誉,花墙门儿科则与其齐名。此后,宓家埭宓莲君以善治伤寒火症著称,坎墩赵宰元治目疾享盛誉,石人山高宝增主张温病与伤寒汇通,不少危殆重症,服之即效。民国时期,在各地行医的祖传中医专科主要有:周巷劳祥和、石人山高子京、观城李纯益、新界胡树萱等。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中医事业,组织中医联合诊所,鼓励老中医带徒授技。1958年输送8名医师到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开展“西医学习中医”活动。1963年,劳祥和、高子京、李纯益、胡树萱列为省名老中医。1982年9月,慈溪中医学会成立,会员69人。至1987年,全县有中医、中药人员计195人,各区、乡卫生院都建有中医科室,在医疗上各有所长。
  西医:清宣统二年(1910),县城建私立保黎医院,始有西医。民国9年,鸣鹤慈航医院开设西医门诊。至1949年,现境有西医师20人、药师3人、护士13人、助产士3人。解放后,西医队伍发展迅速,至1987年底共有医护人员1379人,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者123人。解放前,除保黎、慈航、济众医院能做部分腹部手术和处理难产外,其他医院(诊所)仅能应付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解放后,医疗技术提高,医院科室增加,收治病种趋广,诊治疑难病症技术不断提高。内科至70年代,新增技术有大剂量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胸腔插管治疗自发性气胸、脓胸,超声波定位下行肝脓疡、心包穿刺术,开展心电监护和电击除颤术,并先后增设血液病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小儿科、肺结核、肝炎等专科门诊。80年代,又新增顽固性心衰综合治疗、肝脏活检、B超指引下做肝脓疡插管引流术、肝硬化病人腹水回输术等。大多数区中心卫生院能诊治肺心脑病、高血压脑病、慢性肾病综合症、肝性昏迷等病症。外科至70年代增加甲状腺切除、乳腺癌根治、直肠癌根治(后置)、胃全切、肾切除等手术。1976年,县人民医院外科施行胰头癌根治术首例成功,在国内有很大影响。肝叶切除术亦于同年施行。1978年开展颅脑手术、脑血管造影。1979年施行阻塞性黄疸患者经皮穿肝胆道造影。1980年开展脾肾分流术、肺叶切除术、颅脑静脉窦破裂缝补术、亚玲形胸骨后甲状腺瘤切除术。1986年开展显微外科,施行脾脏自体移植、睾丸带血管自体移植。1987年,县人民医院共进行各种手术1522人次,住院1963人次,治愈率90%以上。到1987年浒山镇和龙山、观城、逍林、庵东等几家区卫生院能开展胃、胆、脾等上腹部手术和肾切除、结肠肿瘤根治、甲状腺瘤切除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其余区卫生院和宗汉等少数几家乡卫生院能开展下腹部手术。妇产科,50年代中期始能行剖腹产手术,后新技术不断推广采用,60年代初、中期施行子宫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70年代增加阴道前后壁修补、尿瘘修补及腹膜外剖腹产手术。1980年后,又增子宫、附件肿瘤手术。区卫生院多能开展计划生育四项手术,部分能做子宫肌瘤、子宫次全切除、卵巢囊肿摘除等手术。耳鼻喉科、眼科医疗技术也不断进步,至1987年已应用手术显微镜开展中耳显微手术,眼科能施板层角膜移植、网膜剥离、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置换等手术。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也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需要,而相应发展。
  中西医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观城区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先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肾结石、肾炎、肝炎、乙型脑炎、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中毒性菌痢、高血压、支气管炎等疾病。1975年,县人民医院置中西医结合病房,病床20张。甲状腺及部分腹部手术,采用针麻和中药麻醉。治疗骨折、脱位徒手整复等症。应用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成果,疗效显著。
  医疗设备 解放前,仅私立保黎医院置有X光机、显微镜、人工气胸器、助产器等设备,慈航、济众两家医院有显微镜、助产器、腹部手术器械。其他医院(诊所),医疗设备均很简陋。解放后,医疗器械设备不断增加。至1987年底,县属各医院、区卫生院和大部分乡卫生院均配备手术、化验、放射、病理等各种诊断治疗器械,有的还添置B超、脑电图机、血气分析仪、各种内窥镜等。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更见完备,已有90多个品种,主要有:SD-256B型超声诊断仪、400毫安X光机、XS-
  4型纤维胃镜、XJ-1型纤维结肠镜、氦氖激光照射器、XS-Z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自动指示旋光仪、血气分析仪、电脑化尿液快速分析仪、4022一生化分析仪、光固化机、心电监护仪、自动洗胃机、早产婴儿培养箱、超声波心电管诊断仪、塔式重蒸馏器、高速涡轮牙钻等。
  二、卫生保健
  防疫 防疫机构:民国27年(1938)、29年,慈溪县政府曾先后建立慈溪县防疫委员会和县卫生院,仅配医务人员3名。解放后,防疫工作逐步加强,开始由县人民政府卫生院管理。1952年4月成立慈溪县卫生防疫委员会。1954年10月,卫生院设卫生防疫股,专门管理防疫工作。1956年6月成立慈溪县血防委员会、慈溪县地方病防治工作组。同年7月建立慈溪县卫生防疫站,后几经撤并,1972年3月恢复。1981年起先后在各区、乡(镇)卫生院设置防疫机构,形成县、区、乡3级防疫网。至1987年,县防疫站设防疫、计划免疫、卫生、寄生虫病防治、结核病防治、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宣传等科及1个防疫咨询服务部。是年,县防疫站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省级文明卫生防疫站。
  疫病防治:民国时期,县内发现鼠疫病人2例,流行较广的传染病、地方病有霍乱、天花、伤寒、赤痢、白喉、猩红热及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疟疾、麻风病等20余种,罹疫死亡者甚众。现县境自民国6年至35年,先后流行霍乱10余次。37年,浒山天花流行。20年2月,坎墩地区脑膜炎流行。32年夏、秋间,三北地区时疫流行,中共三北地委书记王耀中,召集地方知名人士,借传统“迎太平礼拜”之名,组织四、五百人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又通过宁波地下党组织办来霍乱、伤寒混合疫苗100瓶进行注射,抑制时疫流行。解放后,政府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逐步完善防疫机构,制订《慈溪县传染病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县、区、乡防疫人员预防接种,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鼠疫、天花早已绝迹,霍乱于1951年消灭,吸血虫病、丝虫病也先后灭绝。1984年起又实行计划免疫,至1987年,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达99.05%,“四苗”(卡介苗、百白破三联菌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覆盖率为96.19%。
  职业病防治 1956年,县防疫站配专人从事工业卫生及劳动卫生工作。1964年建立矽肺常规检查。1979年8、9月间,县防疫站配合浙江省职业病防治所和宁波地区防疫站对接触铅、苯、汞、有机磷农药和三硝基甲苯5种毒物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和生产环境的卫生学调查。1984年,各石棉厂、点安装管道吸尘装置,粉尘浓度比1982年降低4成多。1983年5月起,厂矿企业先后建立卫生档案。1985年起,乡镇企业也开始建档,至1987年底,完成建档的企业有1812个,职工总人数117611人。
  妇幼保健 民国期间,无专门妇幼保健机构。解放初,妇幼保健工作由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兼理。1951年5月成立妇幼保健所,1985年5月改为县妇幼保健院。1954~1957年,各区先后建妇幼保健站,1958年,分别并入各区卫生院。此后,各区乡(镇)卫生院充实妇幼保健人员。至1987年,全县有9所区(镇)和55所乡卫生院,设有妇产科、儿保科。有816个村配有妇幼保健协助员,占总村数的98.5%。
  新法接生:民国时期多旧法接生,妇婴死亡率较高。民国19年(1930),助产士张爱麟始在庵东盐区采用新法接生。29年,县卫生院成立后,全年新法接生12胎。解放后,为确保妇婴健康,推广新法接生。1959年提倡住院分娩,1980年,新法接生率达到99.9%,经浙江省卫生厅验收,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了新法接生合格证。1982年起,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卡,至1987年,孕产妇建卡率达到98.77%,住院分娩率达98.73%。
  妇女病防治:解放初,宣传妇女卫生知识。1958年,农村推广妇女“三期”(月经期、孕产期、哺乳期)保护制度。1960年普查普治子宫脱垂患者。1973年进行首次以防癌为主的妇女病查治,查出恶性肿瘤患者38人。1978年复查复治尿瘘、子宫脱垂。1984年9月,开始妇保门诊。1985年对浒山镇31个单位的女职工开展防癌普查及常见病的治疗。1987年,县妇幼保健院普查乡镇企业女工患妇女病情况,并建立健康档案。
  儿童保健:1955年五洞闸乡培训保育员、接生员、保健员、试办常年托儿所。1956年全县640个托儿所实施卫生指导,在大云乡和五洞闸乡调查近亲结婚对下一代危害情况,进行广泛宣传。1951年“六一”儿童节为3254名儿童健康检查,1961年开展小儿营养不良普查,查出并治愈2142人。1979年为全县77648名0~7岁儿童健康检查。1979~1981年先后调查儿童佝偻病、贫血、婴儿喂养状况及1978~1980年3年间0~7岁儿童死亡回顾。1987年对3~7岁独生子女及幼儿园儿童一次性体检47165人。1980年5月,县妇幼保健所开设儿童保健门诊。此后,各区和55个乡镇均先后开设儿保门诊。1985年3月起,各乡实行每月1~2天的儿童保健日活动,并对0~3岁组儿童进行系统管理,至1987年,该组儿童受系统管理的有27507人,建卡率达91.6%。儿童防疫苗逐渐由牛痘疫苗一种增至卡介苗、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糖丸等8种1979年10月对全县7个月至12岁的177779名儿童免费驱蛔。1984年起确定每月20日为儿童保健日。
  爱国卫生运动 解放初期,各镇(乡)建立卫生委员会和居民(村)卫生小组,开展季节性清洁卫生运动,进行饮水消毒、饮食业摊贩管理。1953年3月成立慈溪县爱国卫生委员会,开展以反“细菌战”为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节日进行清洁卫生活动。1958年成立慈溪县除四害指挥部,组织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突击队,创建“四无镇”、“四无村”。同年12月成立慈溪县防病治虫灭害指挥部,加强日常卫生工作的领导。1960年起,国家经济暂时困难,部分群众因营养不良,得浮肿病,政府组织医疗队,下乡巡回医疗。1962年后,开展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改善饮水、饮食卫生。“文化大革命”中,爱国卫生组织涣散。1978年10月调整机构,充实人员,继续以除害灭病为中心,改善环境、饮食卫生,并指导基层创文明卫生先进单位。1984年和1987年,周巷镇西河居民区,东一乡富强村、掌起乡下叶村、范市镇杨家村、锦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先后被列入省级文明卫生单位。
  三、医药管理
  公费医疗 1950年至1952年8月,国家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医药费由特约医疗单位记帐,县卫生院审核报销。1952年8月成立慈溪县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实施管理委员会,制订《慈溪县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暂行办法》,10月1日起,医疗费由医管会统一掌握使用。1957年7月16日起,实行分级管理,经费下放到各单位。1963年改由单位定额包干。1976年1月实行分系统管理。1979年10月成立慈溪县公费医疗管理小组。1980年4月,县府办系统、公安局、防疫站、县人民医院、慈溪中学、浒山镇机关试行定额到人,节余部分按60%奖励的制度,1982年3月,全县推广,并逐步完善。1985年除继续实行定额到人、节约奖励外,又规定:公费医疗享受人员住院医疗费全报,门诊医疗费按伍龄定比例报销。
  劳保医疗 50年代初,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实行劳保医疗,职工患病,医药费按规定报销。直系亲属医药费,由职工所在企业负担50%。其后,集体所有制企业亦参照执行。1954年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子女实行统筹医疗。经费缴县医管会统一使用,每人每月1.7元。因超支严重,1968年4月1日起停办。
  药品管理 管理机构: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惠民药局,为县最早药政机构。民国29年(1940)建县卫生院,兼管药政。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兼办药政管理、药商登记,查处伪制假冒药品,限制使用麻醉药品,审查麻醉药品使用医师资格。1978年7月建慈溪县药品检验所,1986年设兼职药品检查员87名,承办药品质量监督工作。
  质量监督:1951年按省卫生厅《取缔伪制或假冒药品暂行办法》,调查登记51家药店。1954年检查游医药贩,禁止无证行医卖药,制止药商抬价。1979年4月抽检医疗单位制剂,1981年5月抽检14个药房自制药剂。1982年验收县人民医院制剂室,1984年验收8区1镇卫生院制剂室,1985年,11个单位获省卫生厅《医院制剂许可证》。1986年颁发39件《药品经营许可证》,同年组织药品质量抽检活动,对劣质药品作严肃处理,并组织培训138名药品经营人员,建立71个单位质量档案。1987年对制剂室8000余种制剂实行登记,并作抽检。是年,县药品检验所被评为省、全国先进药品检验所。
  取缔伪劣药品:1985年7月,县成立伪劣药品查处小组。8月中旬检查52个区、乡单位,查处伪药3种、劣药110种、变质中药999.75公斤,并召开“查处伪劣药品现场会”,当众销毁伪劣药品。翌年又处理伪劣药品案件64起,查获假药5种、劣药110种,1987年5月举行首次基层药品大检查,共查获伪劣药品999种次,处理市场非法游医药贩181名,销毁伪劣药品3346.3千克,罚没6101.33元。
  严禁私种罂粟:80年代初,发现私种罂粟者。1983年6月,县委发出《严禁私种罂粟的通知》,经调查有36户私种罂粟,原植物罂粟557株、枯罂粟667株、罂粟幼苗100多株、罂粟果子628个,均作销毁处理。此后,继续定期查禁私种罂粟。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