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15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教育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12
页码: 277-28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地方教育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旧教育、普通教育、专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校舍、设备、经费、勤工俭学等。
关键词: 教育 慈溪县

内容

一、旧教育
  私塾、义塾 南宋乾道六年(1170),沈恒辞官居家,建海隅书屋,自任塾师,义教乡里子弟。民国29年(1940)时,县内尚有改良私塾8所,未改良私塾5所,至31年均废止。现境清道光十一年(1831)至光绪三十年(1904)间,建办的较著名义塾有凤湖义塾、三管义塾、裘氏崇义堂义塾、邱氏启文义塾、宓氏味根书塾、胡氏尚义堂经塾、遗安义塾、虞氏龙文义塾等,至清末民国初大都改办学堂或学校。
  书院 慈溪县历史上有慈湖、杜洲、德润、石坡、宝峰、屿湖、东泉、西溪、宝阴等书院。现县境历史上较有名的书院有:高节书院,刘黻等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建于客星山严光墓左,规模宏敞,容生徒200人,明洪武间废;杜洲书院,在杜湖畔,一说在东墟埠,元至大二年(1309)建,先为义学,元统二年(1334),请额“杜洲书院”,明洪武间废;文蔚书院,址在今浒山镇小山墩。清同治二年(1863)由文昌阁改建,光绪三十年(1904)移址改三山学堂;云柯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许寿祺等集资建于历山西麓,后移建于历山北大古塘下,次年即改云柯高等小学堂。
  县学 北宋雍熙元年(984),县令李昭文建县学于署西,庆历间徙至县署东南。清末废科举,县学改办学堂。慈溪社学,据光绪《慈溪县志》载:“明,坊隅十五处,乡都三十五处”,清雍正时己废。
  二、普通教育
  学前教育 1951年始办公立幼儿园。1958年提倡“村村办幼儿班”,县配幼教干部,建立县、区、公社3级幼教辅导网,园数骤增至311所,1961年后锐减,至1965年仅剩5所。1973年后又有较大发展,至1979年有134所。1981年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一齐办方针,建立县幼托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区、乡(镇)相继成立幼托组织。1983年,县设幼儿教研员。1985年起,部分小学附设学前班。至1987年,全县有幼儿园249所,其中慈溪县实验幼儿园在幼儿教学和幼师辅导方面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宁波市幼教先进集体。1987年,全县计幼儿班级494班,在园幼儿18200人。
  小学教育 兴办新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学制”颁布前,慈溪已兴新学。教会办的有观海卫圣约翰学堂、仁爱小学堂、鸣鹤场圣保罗学堂、掌起桥恩泽学堂等,由义塾改办的有观海卫安定学堂、宓家埭畲经学堂等,在观海卫、沈师桥、鸣鹤场还建有4所女学堂。至宣统元年(1909),全县已有小学堂38所,著名的有锦堂两等小学和东城女校等。现县境至宣统三年有小学堂33所。其中较出名的是龙山所演进学堂、浒山三山高等小学堂、浒山三山两级女学堂等。
  实施国民教育:民国12年(1923)实施“壬戌学制”,是年全县有小学120所。24年实施义务教育。29年推行国民教育制,设乡镇保国民学校及私立初、完小共238所,在校学生20964人。抗日战争时期,小学教育遭严重破坏,战后曾短期复苏。现县境25年有小学142所,学生12175人。至1949年,全县有小学216所,学生16799人。
  发展社会主义小学教育:解放初,人民政府对旧学校采取“维持原状,逐步改造”的方针。1952年下半年小学转为公立,开始曾推行五年一贯制,后停止。1955年起推行小学民办,至1962年下半年有62所公立小学、88个班级、95名教师转为民办。1964年积极发展简易小学,旋改称耕读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公立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学校管理混乱,教育质量下降。1978年整顿教育秩序,调整学校布局。1981年设公社中心小学,1983年改称乡镇中心小学。至1984年,学令儿童入学率达99.3%,毕业率97.5%,普及率93.8%,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县。1986~1987年间,先后有21个乡镇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87年全县共有小学356所,学生59777人。慈溪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60年,1962年单独建校,定今名。试行五年一贯制,开展教改实验。1978年被列为县和宁波地区的重点小学。1986年起,在教育整体实验中,效果显著,多次被评为宁波地区(市)、浙江省先进集体。1988年还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德育先进集体称号。校少先队亦曾被评为省红花集体和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先进集体。
  中学教育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慈湖书院旧址创建慈湖中学堂,三十二年改名慈溪中学堂,宣统二年停办。民国22年(1933)县城重设中学(慈溪县立初级中学),日军占领后停办。战后于原址复校,1949年7月由县人民政府接办。现境于民国27年(1938)建周巷中学生补习学校,旋改私立周巷战时中学,2年半后停办。31年9月,中共慈镇县工委在龙山巩院创办私立凤湖初中,翌年10月停办。36年10月,周巷镇建私立姚江初级中学,至1950年2月停办。1951~1952年间,现境部分中心小学附设初中班,1955年着手布点建中学,至1957年全县共有中学6所。1958年,各乡镇均不顾条件大办初中,是年底,全县完中3所、初中42所,在校学生增至7034人。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至1962年,全县中学20所,其中完中6所,合计115班、381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教育遭到严重干扰。1966~1968年,学校“停课闹革命”,干部、教师多数受到冲击。1968年秋陆续复课,实行工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开展所谓“教育革命”,推行“初中不出队,每个公社有完中或初中附设高中班”,原有完中教师分配下伸到公社中学。1969年高、初中学制改为2年制。教育事业又一次盲目发展,至1977年,全县有高中65所,初中3所,附设初中班的小学350所,在校学生增至55207名。1978年起,经再次调整,初中仍改为3年制。1983年9月起,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试点,长河中学改为慈溪县农村职业技术学校。1984年高中仍改3年制,并实施“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至1987年,全县有完中或高中9所,即慈溪中学、龙山中学、观城中学、逍林中学、横河中学、浒山中学、坎墩中学、周巷中学、庵东中学。有初中55所,每乡(镇)1所,大都以乡(镇)命名。1987年,全县在校学生高中5524人,初中31213人。慈溪中学是省重点中学。1956年9月创办,1978年定今名。1987年有高中15班,学生799人,初中13班,学生787人,教职工131人,有图书5万余册,理化实验开出率95%以上。学校自开办至1987年,共培养高中毕业生5195人,初中毕业生5350人,1977年以来向高校输送新生1564人,向中专技校输送291人,还培养师资280余人。1959年被评为省先进单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多次在省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在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被评为省先进单位;1981年起,连续7年被评为县、地(市)先进集体。
  三、专业职业教育
  师范教育 慈溪师范教育始于民国19年(1930),是年建县立师范讲习所,仅办1届,毕业12人。20年,东山头乡锦堂学校始设四年制简易师范专业,22年正式改名浙江省慈溪锦堂乡村师范学校。35年新建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毕业一年制简师1班43人、三年制简师1班39人。1952年春,又办慈溪县立初级师范学校。1954年县境调整后,现境仅留慈溪师范学校(原锦堂师范学校),1956年7月学校迁至余姚梁弄,师范教育中断。1978年重建慈溪师范,1984年4月复名浙江省慈溪锦堂师范学校,开展教育至今。1959年,新办慈溪县师范学校,1962年停办,计培养普师生406人,一年制速师生51人,一年制幼师生88人,并举办小教轮训班3期295人。1977年建慈溪县教师红专学校,1978年改慈溪县教师进修学校,该校轮训在职教师外,还陆续招收全日制普师专业生。1958~1978年间,各地学校曾先后附设师范教育班。浙江省慈溪锦堂师范学校享有一定声誉,前身为锦堂学校,系旅日华侨吴锦堂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其故乡东山头创办。吴锦堂逝世后,其子吴启藩于民国19年呈请省政府接收。20年8月改名浙江省立锦堂学校,是月增设简易师范班。22年改浙江省立慈溪锦堂乡村师范学校。26年12月,学校内迁至嵊县长乐。29年增设普通师范班。31年(1942)日军进逼嵊县,学校颠沛辗转于东阳、磐安、天台、丽水等地,后在缙云县壶镇重振学业,学生最多时达1000余名。35年2月,迁返东山头原址1949年7月,宁波市军管会接管,1952年改为浙江省慈溪师范学校,1956年7月,移址余姚梁弄,改为余姚师范学校。1978年,恢复慈溪师范学校。1984年4月,恢复浙江省慈溪锦堂师范学校原名。10月15日,吴锦堂孙吴伯瑞、吴伯瑄自日本专程到学校参加复名大会,并成立锦堂师范教育基金会。1985年,日本神户华侨领袖、吴锦堂生前故交之婿陈德仁应聘为名誉校长,并设奖学金和育英奖。学校自1978~1987年为宁波地区各县、市培养中小学教师1700余名。
  职业技术教育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县专设医学教谕和医学学舍。清宣统二年(1910)锦堂学校高等小学部改为初等蚕科实业学堂,次年扩办为锦堂农业中学堂,分设农业、蚕业本科,兼设中等预科。民国17年,浙江省实业厅棉业改良分场办附设新浦沿第二农村小学,有10亩教学用地,中高年级每周增设2节植棉技术课,并参加试验场劳动,至沦陷时停办。1958年4月,全县办农业中学131所,林业、盐业中学11所,共142所,至1963年只剩下1所。1963年后有所恢复。1965年,全县有各种形式的农业中学17所,“文化大革命”初陆续停办。1958年5月,慈溪县农林局创办慈溪县第一、二初级农业技术学校,8月创办慈溪县初级盐业技术学校。9月在龙山初级中学内设慈溪县中级农业技术学校、慈溪县人民医院内办慈溪县卫生学校。1960年秋,坎墩办慈溪县棉花专科学校(中专),次年7月即停办。1964年7月,县第二农场设慈溪县棉花技术学校(中技)。1965年9月,县供销社创办慈溪县供销合作职业学校(后改慈溪县商校),1967年后停办。1965年,创办慈溪县庵东中级农业技术学校,1968年停办。1975~1978年,部分区、公社办职业技术性质教育的五七中学和普通中学五七班。1979年9月,创办慈溪县技工学校,1983年,县属长河中学改办慈溪县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至1987年,有县办城镇高级职业中学、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各1所,乡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9所,附设职高班的中学5所。
  四、成人教育
  农民教育 民国9年(1920),慈溪县教育会设立第一义务学校,“嘉惠苦力”。19年县成立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规定和鼓励小学兼办民众学校。抗战期间,办战时民众学校。实施国民教育制后,小学设民众教育部,民众教育馆办民众学校。民国15年,现县境姚北乡镇平民教育协进会建办平民学校,16年改称民众学校,至19年有民校12所,抗战时改办战时民众学校,后在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里设民众教育部,开办成人班和妇女班。三北革命根据地重视民众教育,办妇女识字班,安排教师任民兵组织的文化教员。1949年秋,建立县、区、乡、村冬学委员会,兴办冬学,后逐步发展为常年业余学校。1951年10月成立慈溪县农民业余教育委员会,次年县设扫盲委员会,开展大规模扫盲,推行速成识字法。1953年,形成县、区、乡3级业余教育网。1956年建立县扫盲协会,在812个农村生产合作社办民校,至1965年1月,扫盲11335人。“文化大革命”中,东一公社八大队坚持办学,于1975年10月率先成为县第一个基本无文盲大队。1978年,成立县、区、公社工农教育委员会,1979年重建三级业余教育网,雁门、东三两公社成为第一批基本无文盲公社。至1981年3月,全县62个乡(镇)达到基本无文盲要求。1984年12月,全县12~40周岁的少青壮年非文盲为444821人,占该年龄组的93.73%,省人民政府颁发“基本无文盲县”证书。1985年,县内举行乡镇企业青壮年干部职工初中文化补课考试,此后农民教育的重点逐步转入职业技术教育。1987年有乡镇成人教育中心17个,基地62个,各类业余学校576所,入学人数39687人。1984~1986年连续被评为宁波市成人教育先进县,1988年被评为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县。
  职工教育 民国9年(1920),开始职工教育,但收效甚微。1951年7月成立慈溪县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1956年移交文教局统一领导,是年全县职工文盲从1953年的60%降到48%。1958年开始提倡单位办学,1962年下半年改地区办学。“文化大革命”中,职工业余教育中断。1976年5月,慈溪棉纺织厂、浙东化工厂、慈溪动力机厂分别办“七·二一”工人大学。1978年成立慈溪县工农教育委员会。1979年恢复浒山、周巷、庵东、观城4个职工业余学校。1982年6月成立慈溪县职工教育办公室,9月成立慈溪县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是年先后有1万余职工参加初中文化补课和初级技术补课。1984年创办宁波市职工中等卫生学校慈溪分校,设护士专业。1985年后,有8个局(公司)建职工培训站。1987年,全县有职工中等卫生学校1所,培训中心9个,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1所,学员5736人,职教管理干部65人,专职教师51人。
  干部教育 1950年9月建慈溪县县级机关干部学校,后随县境调整迁浒山,1963年与浒山镇职工学校合办,至1965年停办。1981年10月创办慈溪县农业干部技术学校,先后办短训班3期。1984年下半年,中共慈溪县委党校开办干部中专培训班,学员脱产学习,至1987年,先后招4班、165人。1985年1月,慈溪中学代办干部高中班1班,41人。据1984年12月统计,有区、乡机关干部学习班34班,入学1075人。还有相当数量的年轻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去省、市脱产学习,又有部分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业余文化学习。1985年9月开办哈尔滨老年大学宁波分校慈溪班,1987年7月改宁波市老年大学慈溪分校,学员以离退休干部为主。
  其他成人教育 民国19年(1930),浙江省教育厅附设师资进修通讯研究部,辅导小学教师业余进修。1952年,浙江省慈溪师范学校函授部在观城、周巷试办小学教师函授班,次年即由他校接办,1960年仍归慈溪县师范学校函授部办理。1962年成立慈溪县函授辅导站。“文化大革命”期间,函授教育停顿,1978年恢复,归县教师学校管理。1984~1987年有235名中师函授生毕业。高师专科函授始于1979年,到1987年共毕业271人,在读89人。另有城建中专函授,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办,县设工作站,1985年3月招生,1987年有学员65人;1985年成立浙江省中等刊授政治专业学校慈溪党校辅导站,6月招生,1987年有学员293人;1978年12月筹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慈溪工作站,次年2月开全科教育班,1982年全部毕业。1979年2月设7个单科教育班,招收在职中学教师,至1982年结束。1987年办直属班,学员176人。是年又有单位办全科班学员100余人。自创办至1987年全科毕业269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于1981年在慈溪设分校,至1987年毕业2届,110人;1986年3月,慈溪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成立,至1987年开考本、专科11个专业,毕业2届,37人。1987年县设中等师范自学考试
  五、教师
  队伍 人数:解放时,现县境小学教职工583人后,儿经增减。1987年教职工为2781人,民办教师占31%。解放时,中学教职工35人。现境民国37年有中学教职工46人,1955年增至118人,1987年发展至2164人,民办教师占11.7%。
  调配:民国时,教师实行聘任制,解放后改由政府教育部门吸收调配。1951年开始,一是向社会招考知识青年,经培训后任教,二是逐渐接受高等学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1958~1960年曾由社队自行招聘教师。1971年开始,先后有170余名抵缺代课教师转为公立教师。到1987年止,辞退民办教师2272人,转公办929人,升高师、中师深造443人。1981~1987年接纳大专、中师、普师毕业生共1315人。
  构成:解放后各级学校专任教师学历都逐渐提高。1987年小学专任教师中有中师、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者1291人,已占总数52.7%。初中专任教师中高校毕业、肄业574人,已占总数41%。高中专任教师中高校毕业、肄业生292人,已占总数的93%。
  待遇 民国时,教职工实行过薪给制,后因货币贬值,改实物计酬,后又因谷价上涨指数低于物价,薪给标准作过几次调整,但拖欠停发工资现象屡有发生。解放后,多次调整教师工资,1987年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标准。民办教师报酬原分工资制、工分制两类,1984年起全部改工资制,其待遇稍低于公办教师;公办教师病、产假及离退休待遇与国家工作人员同等享受。1952年10月起,享受公费医疗,1958年起,享受探亲假待遇。1979年起增加各种福利津贴,教师的政治待遇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县内原有194名教师被错划“右派”,1978年后全部改正。历届县人大、政协都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席位。在教师中评选劳模、先进和特级教师,吸收优秀教师入党。1984年起,还按规定向教师颁发园丁荣誉纪念章、荣誉证书。
  六、校舍、设备
  校舍 清末、民国时期,大都以庵庙、祠堂、寺院和搭建的草房为校舍。解放后,政府重视校舍建设。自1952年至1965年,多数年份均有基建拨款。“文化大革命”中,教育事业盲目发展,校舍多因陋就简。1978年后,重视危房维修和新建校舍,至1987年共投资1729.55万元,新建校舍面积72046平方米、维修危房11600平方米。外资资助学校建设先后有侨胞蒋卓甫、港胞蒋仲甫捐建卫前公社光明小学,面积625平方米;华侨王广量捐港币10万元新建任家溪小学;港胞沈文祺捐建师桥镇初中文祺教学楼;港胞姚云龙捐港币100万元在鸣鹤镇建造云龙中学等。至1987年,学生人均占用校舍小学3.43平方米,中学4.99平方米。
  设备 新中国建立后,依靠政府拨款和学校勤工俭学,配发、新置、修缮教学设备,办学条件有显著改善。1981~1982年,县教育局购置课桌椅2300余套,配发学校。1982年2月,建立县教学仪器管理站。1983年,慈溪被定为省首批17个电化教育试点县(市)之一。1984年起,县内先后设立5所电化教育试点学校。1985年1月建立13个教育电影放映点。自1978年至1987年,全县支出设备购置费346.68万元,已有仪器室131个,实验室61个,专职管理员、实验员53人,初中实验中心18个,普教仪器配备符合一类标准的中学10所、小学17所。自1982年始,每年发图书费4~6万元,至1987年,中小学约有图书30万余册。县办学校都有图书室、阅览室和卫生室。中小学有体育活动场地3767平方米,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1个、200米跑道运动场9个。
  七、经费、勤工俭学
  经费 来源:晚清时期,教育经费由学费、学田收入、官款支拨、地方公款提充、工商界派捐和私人乐助等解决。民国始,县立学校由县支拨,区、乡镇学校由地方筹款,私立学校则由私人捐助。民国26年(1937)起,县办学校经费由县统收统支,但无保障。29年,由省规定改亩谷捐为学谷捐,另附征教育捐以补不足。解放初,除个别公立学校外,经费以地方自筹为主,政府酌情补助。1958年后,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提倡群众办学,政府适当补助。以后国家拨款逐年增加,并采取多渠道筹措的办法解决教育经费。1987年教育事业费达到1139.31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23.96%,中小学生人均教育事业费享用额达到127.57元。
  管理:解放前,私立小学由校董会管理,其他学校建立基金保管委员会,但多不健全。解放后,除县属中学单独建帐、审计外,其他学校采用县、区、乡3级财务管理制度。县教育局定期组织互审,不定期地会同财政局组织检查。1985年1月起,试行“基本定额和专项拨款包干使用”的管理办法。1986年1月起,随着乡(镇)财政建立,除县属学校仍由县直接拨款外,各乡镇小学经费列入乡镇财政。
  勤工俭学 锦堂学校于清宣统二年(1910)、三年置地几十亩栽桑植棉,供学生实验,为学校实施勤工俭学之肇始。1950年,县境受灾,周巷第一、二中心小学组织贫苦学生半天读书、半天劳动,以劳动收入解决书籍费。1953年,姚北初级中学等校师生进行劳动建校。1958年,中小学普遍办工场、农场、饲养场。1961年纠正劳动过多的倾向,将劳动纳入正常计划,继续坚持勤工俭学1964年后,有的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文化大革命”期间,建学工、学农基地,再次产生劳动过多倾向,1978年后得以纠正。1974年,校办工厂逐渐发展,至1979年已有60家,纯收入57.51万元,相当于当年教育经费的13.8%。1980年后建立县校办工业公司和勤工俭学办公室。1987年,全县有317所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学农基地15个,土地41亩,工厂190个,第三产业企业23个,总收益达353.4万元,其中97.9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县教育局被评为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办公室被评为宁波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88年,勤工俭学办公室又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