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八章 教育、科技、卫生、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155
颗粒名称:
第八章 教育、科技、卫生、体育
分类号:
G527.55;G322.755;R199.2;G812
页数:
33
页码:
277-30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慈溪县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旧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科技组织、医疗事业、学校体育、体育设施等。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卫生
体育
慈溪县
内容
第一节 教育
一、旧教育
私塾、义塾 南宋乾道六年(1170),沈恒辞官居家,建海隅书屋,自任塾师,义教乡里子弟。民国29年(1940)时,县内尚有改良私塾8所,未改良私塾5所,至31年均废止。现境清道光十一年(1831)至光绪三十年(1904)间,建办的较著名义塾有凤湖义塾、三管义塾、裘氏崇义堂义塾、邱氏启文义塾、宓氏味根书塾、胡氏尚义堂经塾、遗安义塾、虞氏龙文义塾等,至清末民国初大都改办学堂或学校。
书院 慈溪县历史上有慈湖、杜洲、德润、石坡、宝峰、屿湖、东泉、西溪、宝阴等书院。现县境历史上较有名的书院有:高节书院,刘黻等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建于客星山严光墓左,规模宏敞,容生徒200人,明洪武间废;杜洲书院,在杜湖畔,一说在东墟埠,元至大二年(1309)建,先为义学,元统二年(1334),请额“杜洲书院”,明洪武间废;文蔚书院,址在今浒山镇小山墩。清同治二年(1863)由文昌阁改建,光绪三十年(1904)移址改三山学堂;云柯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许寿祺等集资建于历山西麓,后移建于历山北大古塘下,次年即改云柯高等小学堂。
县学 北宋雍熙元年(984),县令李昭文建县学于署西,庆历间徙至县署东南。清末废科举,县学改办学堂。慈溪社学,据光绪《慈溪县志》载:“明,坊隅十五处,乡都三十五处”,清雍正时己废。
二、普通教育
学前教育 1951年始办公立幼儿园。1958年提倡“村村办幼儿班”,县配幼教干部,建立县、区、公社3级幼教辅导网,园数骤增至311所,1961年后锐减,至1965年仅剩5所。1973年后又有较大发展,至1979年有134所。1981年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一齐办方针,建立县幼托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区、乡(镇)相继成立幼托组织。1983年,县设幼儿教研员。1985年起,部分小学附设学前班。至1987年,全县有幼儿园249所,其中慈溪县实验幼儿园在幼儿教学和幼师辅导方面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宁波市幼教先进集体。1987年,全县计幼儿班级494班,在园幼儿18200人。
小学教育 兴办新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学制”颁布前,慈溪已兴新学。教会办的有观海卫圣约翰学堂、仁爱小学堂、鸣鹤场圣保罗学堂、掌起桥恩泽学堂等,由义塾改办的有观海卫安定学堂、宓家埭畲经学堂等,在观海卫、沈师桥、鸣鹤场还建有4所女学堂。至宣统元年(1909),全县已有小学堂38所,著名的有锦堂两等小学和东城女校等。现县境至宣统三年有小学堂33所。其中较出名的是龙山所演进学堂、浒山三山高等小学堂、浒山三山两级女学堂等。
实施国民教育:民国12年(1923)实施“壬戌学制”,是年全县有小学120所。24年实施义务教育。29年推行国民教育制,设乡镇保国民学校及私立初、完小共238所,在校学生20964人。抗日战争时期,小学教育遭严重破坏,战后曾短期复苏。现县境25年有小学142所,学生12175人。至1949年,全县有小学216所,学生16799人。
发展社会主义小学教育:解放初,人民政府对旧学校采取“维持原状,逐步改造”的方针。1952年下半年小学转为公立,开始曾推行五年一贯制,后停止。1955年起推行小学民办,至1962年下半年有62所公立小学、88个班级、95名教师转为民办。1964年积极发展简易小学,旋改称耕读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公立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学校管理混乱,教育质量下降。1978年整顿教育秩序,调整学校布局。1981年设公社中心小学,1983年改称乡镇中心小学。至1984年,学令儿童入学率达99.3%,毕业率97.5%,普及率93.8%,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县。1986~1987年间,先后有21个乡镇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87年全县共有小学356所,学生59777人。慈溪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60年,1962年单独建校,定今名。试行五年一贯制,开展教改实验。1978年被列为县和宁波地区的重点小学。1986年起,在教育整体实验中,效果显著,多次被评为宁波地区(市)、浙江省先进集体。1988年还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德育先进集体称号。校少先队亦曾被评为省红花集体和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先进集体。
中学教育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慈湖书院旧址创建慈湖中学堂,三十二年改名慈溪中学堂,宣统二年停办。民国22年(1933)县城重设中学(慈溪县立初级中学),日军占领后停办。战后于原址复校,1949年7月由县人民政府接办。现境于民国27年(1938)建周巷中学生补习学校,旋改私立周巷战时中学,2年半后停办。31年9月,中共慈镇县工委在龙山巩院创办私立凤湖初中,翌年10月停办。36年10月,周巷镇建私立姚江初级中学,至1950年2月停办。1951~1952年间,现境部分中心小学附设初中班,1955年着手布点建中学,至1957年全县共有中学6所。1958年,各乡镇均不顾条件大办初中,是年底,全县完中3所、初中42所,在校学生增至7034人。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至1962年,全县中学20所,其中完中6所,合计115班、381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教育遭到严重干扰。1966~1968年,学校“停课闹革命”,干部、教师多数受到冲击。1968年秋陆续复课,实行工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开展所谓“教育革命”,推行“初中不出队,每个公社有完中或初中附设高中班”,原有完中教师分配下伸到公社中学。1969年高、初中学制改为2年制。教育事业又一次盲目发展,至1977年,全县有高中65所,初中3所,附设初中班的小学350所,在校学生增至55207名。1978年起,经再次调整,初中仍改为3年制。1983年9月起,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试点,长河中学改为慈溪县农村职业技术学校。1984年高中仍改3年制,并实施“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至1987年,全县有完中或高中9所,即慈溪中学、龙山中学、观城中学、逍林中学、横河中学、浒山中学、坎墩中学、周巷中学、庵东中学。有初中55所,每乡(镇)1所,大都以乡(镇)命名。1987年,全县在校学生高中5524人,初中31213人。慈溪中学是省重点中学。1956年9月创办,1978年定今名。1987年有高中15班,学生799人,初中13班,学生787人,教职工131人,有图书5万余册,理化实验开出率95%以上。学校自开办至1987年,共培养高中毕业生5195人,初中毕业生5350人,1977年以来向高校输送新生1564人,向中专技校输送291人,还培养师资280余人。1959年被评为省先进单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多次在省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在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被评为省先进单位;1981年起,连续7年被评为县、地(市)先进集体。
三、专业职业教育
师范教育 慈溪师范教育始于民国19年(1930),是年建县立师范讲习所,仅办1届,毕业12人。20年,东山头乡锦堂学校始设四年制简易师范专业,22年正式改名浙江省慈溪锦堂乡村师范学校。35年新建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毕业一年制简师1班43人、三年制简师1班39人。1952年春,又办慈溪县立初级师范学校。1954年县境调整后,现境仅留慈溪师范学校(原锦堂师范学校),1956年7月学校迁至余姚梁弄,师范教育中断。1978年重建慈溪师范,1984年4月复名浙江省慈溪锦堂师范学校,开展教育至今。1959年,新办慈溪县师范学校,1962年停办,计培养普师生406人,一年制速师生51人,一年制幼师生88人,并举办小教轮训班3期295人。1977年建慈溪县教师红专学校,1978年改慈溪县教师进修学校,该校轮训在职教师外,还陆续招收全日制普师专业生。1958~1978年间,各地学校曾先后附设师范教育班。浙江省慈溪锦堂师范学校享有一定声誉,前身为锦堂学校,系旅日华侨吴锦堂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其故乡东山头创办。吴锦堂逝世后,其子吴启藩于民国19年呈请省政府接收。20年8月改名浙江省立锦堂学校,是月增设简易师范班。22年改浙江省立慈溪锦堂乡村师范学校。26年12月,学校内迁至嵊县长乐。29年增设普通师范班。31年(1942)日军进逼嵊县,学校颠沛辗转于东阳、磐安、天台、丽水等地,后在缙云县壶镇重振学业,学生最多时达1000余名。35年2月,迁返东山头原址1949年7月,宁波市军管会接管,1952年改为浙江省慈溪师范学校,1956年7月,移址余姚梁弄,改为余姚师范学校。1978年,恢复慈溪师范学校。1984年4月,恢复浙江省慈溪锦堂师范学校原名。10月15日,吴锦堂孙吴伯瑞、吴伯瑄自日本专程到学校参加复名大会,并成立锦堂师范教育基金会。1985年,日本神户华侨领袖、吴锦堂生前故交之婿陈德仁应聘为名誉校长,并设奖学金和育英奖。学校自1978~1987年为宁波地区各县、市培养中小学教师1700余名。
职业技术教育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县专设医学教谕和医学学舍。清宣统二年(1910)锦堂学校高等小学部改为初等蚕科实业学堂,次年扩办为锦堂农业中学堂,分设农业、蚕业本科,兼设中等预科。民国17年,浙江省实业厅棉业改良分场办附设新浦沿第二农村小学,有10亩教学用地,中高年级每周增设2节植棉技术课,并参加试验场劳动,至沦陷时停办。1958年4月,全县办农业中学131所,林业、盐业中学11所,共142所,至1963年只剩下1所。1963年后有所恢复。1965年,全县有各种形式的农业中学17所,“文化大革命”初陆续停办。1958年5月,慈溪县农林局创办慈溪县第一、二初级农业技术学校,8月创办慈溪县初级盐业技术学校。9月在龙山初级中学内设慈溪县中级农业技术学校、慈溪县人民医院内办慈溪县卫生学校。1960年秋,坎墩办慈溪县棉花专科学校(中专),次年7月即停办。1964年7月,县第二农场设慈溪县棉花技术学校(中技)。1965年9月,县供销社创办慈溪县供销合作职业学校(后改慈溪县商校),1967年后停办。1965年,创办慈溪县庵东中级农业技术学校,1968年停办。1975~1978年,部分区、公社办职业技术性质教育的五七中学和普通中学五七班。1979年9月,创办慈溪县技工学校,1983年,县属长河中学改办慈溪县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至1987年,有县办城镇高级职业中学、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各1所,乡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9所,附设职高班的中学5所。
四、成人教育
农民教育 民国9年(1920),慈溪县教育会设立第一义务学校,“嘉惠苦力”。19年县成立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规定和鼓励小学兼办民众学校。抗战期间,办战时民众学校。实施国民教育制后,小学设民众教育部,民众教育馆办民众学校。民国15年,现县境姚北乡镇平民教育协进会建办平民学校,16年改称民众学校,至19年有民校12所,抗战时改办战时民众学校,后在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里设民众教育部,开办成人班和妇女班。三北革命根据地重视民众教育,办妇女识字班,安排教师任民兵组织的文化教员。1949年秋,建立县、区、乡、村冬学委员会,兴办冬学,后逐步发展为常年业余学校。1951年10月成立慈溪县农民业余教育委员会,次年县设扫盲委员会,开展大规模扫盲,推行速成识字法。1953年,形成县、区、乡3级业余教育网。1956年建立县扫盲协会,在812个农村生产合作社办民校,至1965年1月,扫盲11335人。“文化大革命”中,东一公社八大队坚持办学,于1975年10月率先成为县第一个基本无文盲大队。1978年,成立县、区、公社工农教育委员会,1979年重建三级业余教育网,雁门、东三两公社成为第一批基本无文盲公社。至1981年3月,全县62个乡(镇)达到基本无文盲要求。1984年12月,全县12~40周岁的少青壮年非文盲为444821人,占该年龄组的93.73%,省人民政府颁发“基本无文盲县”证书。1985年,县内举行乡镇企业青壮年干部职工初中文化补课考试,此后农民教育的重点逐步转入职业技术教育。1987年有乡镇成人教育中心17个,基地62个,各类业余学校576所,入学人数39687人。1984~1986年连续被评为宁波市成人教育先进县,1988年被评为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县。
职工教育 民国9年(1920),开始职工教育,但收效甚微。1951年7月成立慈溪县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1956年移交文教局统一领导,是年全县职工文盲从1953年的60%降到48%。1958年开始提倡单位办学,1962年下半年改地区办学。“文化大革命”中,职工业余教育中断。1976年5月,慈溪棉纺织厂、浙东化工厂、慈溪动力机厂分别办“七·二一”工人大学。1978年成立慈溪县工农教育委员会。1979年恢复浒山、周巷、庵东、观城4个职工业余学校。1982年6月成立慈溪县职工教育办公室,9月成立慈溪县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是年先后有1万余职工参加初中文化补课和初级技术补课。1984年创办宁波市职工中等卫生学校慈溪分校,设护士专业。1985年后,有8个局(公司)建职工培训站。1987年,全县有职工中等卫生学校1所,培训中心9个,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1所,学员5736人,职教管理干部65人,专职教师51人。
干部教育 1950年9月建慈溪县县级机关干部学校,后随县境调整迁浒山,1963年与浒山镇职工学校合办,至1965年停办。1981年10月创办慈溪县农业干部技术学校,先后办短训班3期。1984年下半年,中共慈溪县委党校开办干部中专培训班,学员脱产学习,至1987年,先后招4班、165人。1985年1月,慈溪中学代办干部高中班1班,41人。据1984年12月统计,有区、乡机关干部学习班34班,入学1075人。还有相当数量的年轻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去省、市脱产学习,又有部分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业余文化学习。1985年9月开办哈尔滨老年大学宁波分校慈溪班,1987年7月改宁波市老年大学慈溪分校,学员以离退休干部为主。
其他成人教育 民国19年(1930),浙江省教育厅附设师资进修通讯研究部,辅导小学教师业余进修。1952年,浙江省慈溪师范学校函授部在观城、周巷试办小学教师函授班,次年即由他校接办,1960年仍归慈溪县师范学校函授部办理。1962年成立慈溪县函授辅导站。“文化大革命”期间,函授教育停顿,1978年恢复,归县教师学校管理。1984~1987年有235名中师函授生毕业。高师专科函授始于1979年,到1987年共毕业271人,在读89人。另有城建中专函授,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办,县设工作站,1985年3月招生,1987年有学员65人;1985年成立浙江省中等刊授政治专业学校慈溪党校辅导站,6月招生,1987年有学员293人;1978年12月筹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慈溪工作站,次年2月开全科教育班,1982年全部毕业。1979年2月设7个单科教育班,招收在职中学教师,至1982年结束。1987年办直属班,学员176人。是年又有单位办全科班学员100余人。自创办至1987年全科毕业269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于1981年在慈溪设分校,至1987年毕业2届,110人;1986年3月,慈溪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成立,至1987年开考本、专科11个专业,毕业2届,37人。1987年县设中等师范自学考试
五、教师
队伍 人数:解放时,现县境小学教职工583人后,儿经增减。1987年教职工为2781人,民办教师占31%。解放时,中学教职工35人。现境民国37年有中学教职工46人,1955年增至118人,1987年发展至2164人,民办教师占11.7%。
调配:民国时,教师实行聘任制,解放后改由政府教育部门吸收调配。1951年开始,一是向社会招考知识青年,经培训后任教,二是逐渐接受高等学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1958~1960年曾由社队自行招聘教师。1971年开始,先后有170余名抵缺代课教师转为公立教师。到1987年止,辞退民办教师2272人,转公办929人,升高师、中师深造443人。1981~1987年接纳大专、中师、普师毕业生共1315人。
构成:解放后各级学校专任教师学历都逐渐提高。1987年小学专任教师中有中师、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者1291人,已占总数52.7%。初中专任教师中高校毕业、肄业574人,已占总数41%。高中专任教师中高校毕业、肄业生292人,已占总数的93%。
待遇 民国时,教职工实行过薪给制,后因货币贬值,改实物计酬,后又因谷价上涨指数低于物价,薪给标准作过几次调整,但拖欠停发工资现象屡有发生。解放后,多次调整教师工资,1987年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标准。民办教师报酬原分工资制、工分制两类,1984年起全部改工资制,其待遇稍低于公办教师;公办教师病、产假及离退休待遇与国家工作人员同等享受。1952年10月起,享受公费医疗,1958年起,享受探亲假待遇。1979年起增加各种福利津贴,教师的政治待遇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县内原有194名教师被错划“右派”,1978年后全部改正。历届县人大、政协都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席位。在教师中评选劳模、先进和特级教师,吸收优秀教师入党。1984年起,还按规定向教师颁发园丁荣誉纪念章、荣誉证书。
六、校舍、设备
校舍 清末、民国时期,大都以庵庙、祠堂、寺院和搭建的草房为校舍。解放后,政府重视校舍建设。自1952年至1965年,多数年份均有基建拨款。“文化大革命”中,教育事业盲目发展,校舍多因陋就简。1978年后,重视危房维修和新建校舍,至1987年共投资1729.55万元,新建校舍面积72046平方米、维修危房11600平方米。外资资助学校建设先后有侨胞蒋卓甫、港胞蒋仲甫捐建卫前公社光明小学,面积625平方米;华侨王广量捐港币10万元新建任家溪小学;港胞沈文祺捐建师桥镇初中文祺教学楼;港胞姚云龙捐港币100万元在鸣鹤镇建造云龙中学等。至1987年,学生人均占用校舍小学3.43平方米,中学4.99平方米。
设备 新中国建立后,依靠政府拨款和学校勤工俭学,配发、新置、修缮教学设备,办学条件有显著改善。1981~1982年,县教育局购置课桌椅2300余套,配发学校。1982年2月,建立县教学仪器管理站。1983年,慈溪被定为省首批17个电化教育试点县(市)之一。1984年起,县内先后设立5所电化教育试点学校。1985年1月建立13个教育电影放映点。自1978年至1987年,全县支出设备购置费346.68万元,已有仪器室131个,实验室61个,专职管理员、实验员53人,初中实验中心18个,普教仪器配备符合一类标准的中学10所、小学17所。自1982年始,每年发图书费4~6万元,至1987年,中小学约有图书30万余册。县办学校都有图书室、阅览室和卫生室。中小学有体育活动场地3767平方米,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1个、200米跑道运动场9个。
七、经费、勤工俭学
经费 来源:晚清时期,教育经费由学费、学田收入、官款支拨、地方公款提充、工商界派捐和私人乐助等解决。民国始,县立学校由县支拨,区、乡镇学校由地方筹款,私立学校则由私人捐助。民国26年(1937)起,县办学校经费由县统收统支,但无保障。29年,由省规定改亩谷捐为学谷捐,另附征教育捐以补不足。解放初,除个别公立学校外,经费以地方自筹为主,政府酌情补助。1958年后,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提倡群众办学,政府适当补助。以后国家拨款逐年增加,并采取多渠道筹措的办法解决教育经费。1987年教育事业费达到1139.31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23.96%,中小学生人均教育事业费享用额达到127.57元。
管理:解放前,私立小学由校董会管理,其他学校建立基金保管委员会,但多不健全。解放后,除县属中学单独建帐、审计外,其他学校采用县、区、乡3级财务管理制度。县教育局定期组织互审,不定期地会同财政局组织检查。1985年1月起,试行“基本定额和专项拨款包干使用”的管理办法。1986年1月起,随着乡(镇)财政建立,除县属学校仍由县直接拨款外,各乡镇小学经费列入乡镇财政。
勤工俭学 锦堂学校于清宣统二年(1910)、三年置地几十亩栽桑植棉,供学生实验,为学校实施勤工俭学之肇始。1950年,县境受灾,周巷第一、二中心小学组织贫苦学生半天读书、半天劳动,以劳动收入解决书籍费。1953年,姚北初级中学等校师生进行劳动建校。1958年,中小学普遍办工场、农场、饲养场。1961年纠正劳动过多的倾向,将劳动纳入正常计划,继续坚持勤工俭学1964年后,有的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文化大革命”期间,建学工、学农基地,再次产生劳动过多倾向,1978年后得以纠正。1974年,校办工厂逐渐发展,至1979年已有60家,纯收入57.51万元,相当于当年教育经费的13.8%。1980年后建立县校办工业公司和勤工俭学办公室。1987年,全县有317所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学农基地15个,土地41亩,工厂190个,第三产业企业23个,总收益达353.4万元,其中97.9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县教育局被评为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办公室被评为宁波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88年,勤工俭学办公室又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第二节 科技
一、科技组织
单位、团体、网络 单位:民国时期始有农业研究机构浙江省棉种试验场,设于今石堰乡,东山头、新浦沿、周巷等处设分场,推广棉花良种。22年总场迁杭州七堡,分场未移,沦陷期间解体。新中国成立后科研事业逐步发展,先后建有县办、厂办和私营研究所14个。主要有县办慈溪县棉花科学研究所、慈溪县盐业科学研究所、慈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慈溪县工业科学研究所和厂办的机械工业研究所、密封材料研究所、蜂产品研究所、冻菜研究所、纺织科学研究所、家用电器研究所、化工研究所、塑料研究所、金属材料开发研究所及私营电声技术研究所等;科技测报站主要有气象测报站(1971年称慈溪县气象站)、病虫观测站、水文站、地震测报站、环境保护监测站;情报咨询机构有慈溪县科技情报资料室、慈溪县科技咨询服务部、慈溪县工业科技情报站、慈溪县医药卫生情报站。
科技团体:1956年7月,建立慈溪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79年4月恢复,并易名慈溪县科学技术协会。1979~1987年先后建立县级学会20个,协会7个,研究会4个,会员2577人,专业学组65个。主要学会、协会有棉花学会、医学会、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珠算协会、养蜂协会等。
网络:1955年4月,全县7个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956年建立慈溪县病虫观测站,部分乡设病虫中心测报点。1971年后,各公社建立农科站,大队建立科研小组,生产队配植保员,逐步形成县、区、乡(公社)、村(大队)4级农科网。1981年以后,农村基层科学普及协会和各种专业协会相继建立,至1983年,全县98.5%乡镇有科普协会,经济发达的村还建立科普小组。1984年建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至1987年,全县计有32个专业的280个专业技术协会,形成新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作、推广、交流网络。
科技队伍 发展过程:民国36~38年(1947~1949),专职农技人员仅1~2名,工业技术人员只有电讯、盐技各2人。1951年,技术干部增至7人,1955年增至65人。到1978年有1468人,初步形成一支较为全面的科技队伍。到1987年,全县有科技人员5438人,占干部总数的60.1%。
构成状况:1980年,建立慈溪县科学技术干部职称评定委员会。1982年有55人获技术职称。1986年成立慈溪县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和10个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初级评审委员会。同时在17个乡镇企业开展技术职称评审试点工作,共批准发证工程技术人员107人。1987年开始,农民技术职称评审试点。自1979年8月至1987年,全县共评定聘任专业技术人员1193名,其中获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17名、初级职称1074名。1987年全县共有科技人员5438名,其中工业585人,占10.8%;农业167人,占3.0%;医药卫生533人,占9.8%;文教3639人,占66.9%;其他514人,占9.5%。
二、科技活动
普及工作 宣传:1950~1955年,结合农村扫盲工作宣传科学知识。1956年后,群众性科普活动逐步深入。50年代,《慈溪报》辟“学科学”专栏,发表科普文章。1983年4月,创办《慈溪农技报》,1985年易名《慈溪科技报》,最多时发行量达4.5万份。1978~1982年,县科委还编不定期《慈溪科技》,1983年起改出《科技消息》、《科技信息》。1957年起,县科普协会编印《科普宣传资料》、《科普资料手册》共万余册。1981年以来,科委与有关部门联合编印多种技术普及资料共9.95万册。1956~1958年,县科普协会基层组织对乡、村干部举办科普讲座,1981~1987年县科委、科协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农村科普专题广播讲座,共播出988篇,期间还开展现代新科技讲座。1958年,浒山举办农业科技展览,参观群众达万余人。1979~1980年,县科协与有关局联合举办专项科技书刊、资料的巡回展览,参观人数达2.96万人,还办科技画廊,展出科技成果,介绍先进技术。
培训:1958~1980年,县农机部门共培训农机人员2901人;1979年11月,县科协为39个乡镇企业培训电子技术人员39名;1983~1987年,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先后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974人;1985~1987年,乡(镇)、村及企业普遍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
青少年科普活动:1981~1984年,县科技部门会同县教育局、县团委开展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活动,有8项成果获地(市)级奖。
引进开发 科研生产联合体:1969年3月至1979年6月,县农机修造厂与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农机系协作,完成165F柴油机研制中技术攻关和各项试验任务。1984年后,各种科技生产联合体有较快发展。至1986年1月,全县52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所建立科技生产联合体,144个工厂与外地建立科技生产协作关系。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发展,有力地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在乡镇企业中尤为显著。
技术设备引进:1983年,慈溪第一棉纺织厂从瑞士等国引进气流纺纱机、并条机、双联梳棉机等;1985年,慈溪冷冻厂引进日本全套冷藏设备与技术;同年,宁波弹力絮厂从日本、联邦德国等国引进双道尖梳成形机、多针〓抒机、喷胶干燥机、底线机、热油炉、热油泵等;1985~1986年,慈溪动力机总厂、慈溪精密计数器厂分别引进测功机、曲面热印机等设备。上述单位技术设备引进后,经济效益增长。
新技术、新产品开发:1981年,慈溪县病虫观测站开发电子计算机预测稻瘟病,经两次使用,准确预报“重发年”成功,国家科委等3单位考证后,评价较高。慈溪县建筑公司1985年开发“建筑工程预决算微电脑程序”,经省级鉴定,属省内首创,获宁波市首届优秀软件产品、现代化管理成果各二等奖。1987年,宁波同步带总厂开发氯丁橡胶同步齿形带成功,获国家星火奖和省、宁波市成果奖。1984年,慈溪液压机械厂开发液压开孔器、慈溪县西华仪表厂开发高智能手持式红外温度计WHS-60成功,后者技术达国际水平。1979~1987年,企业开发大小新产品平均每年在百只以上,绝对数逐年上升。1986年、1987年两年分别开发新产品148只、181只,创产值3917.10万元和5260万元。
科技推广 农业科技推广:1979~1982年间进行地膜植棉技术试验,在多点示范的基础上,于1983年后大面积推广;早稻地膜育秧推广始于1983年;矮杆高产稻种、抗病高产棉种“86—1”、油菜“九二—13”新品种等良种引种、试种于60~70年代,80年代初全面推广,增产显著;化肥、农药推广自解放后起,经试验、示范、推广的有氮、磷、钾类,1971年推广过磷钙棉籽拌种和使用复合肥,1980年全面推广除草剂,1980年后推广高效低毒农药。
工业科技推广:1973年5~10月,县成立“优选法”领导小组,在企、事业单位中推广、应用“优选法”560项;1976年建立慈溪县标准计量管理所,推广标准计量,至1987年底,应用国家标准254种、部颁标准102种、省标11种、宁波市标27种,共有56家工业企业通过标准化整顿验收;至1987年底,慈溪县统计局及其他6家企事业单位引进计算机,应用于计算、管理统计、生产等领域,县府办公室、科委、外贸公司、银行、邮电等部门引进电传机,应用于密件传真、情报信息传递、供产销合同签约传真等业务。
节能技术推广:节煤。推广热管省煤器、新型水质处理设备应用清灰剂,引进溴化锂制冷品软、硬技术,采用硅酸铝纤维或微孔硅酸钙保温等。节电。推广远红外加热与干燥技术、节电新型变压器、大容量交流接触器、电动机用△—Y自动切换节电装置、交流电焊机用自动断电装置技术、节电弹簧座等。节油。全面推广金属清洗剂、柴油强化剂以降低油耗。省柴。1984年,县科委推广省柴灶184具。
科技成果 成果鉴定:1978~1987年,共有34项通过各级技术鉴定。工业26项,其中省级9项、地区级13项、县级4项;农业5项,地区级1项、县级4项;软课题3项,其中地区级2项、县级1项。
获奖项目:民国初,周巷和美丰酱园邹大成等研制的“麟吐玉书”改良酱油,质浓而润,味甘而平,藏于玻璃瓶经久不坏,民国4年(1915)陈列巴拿马万国赛会,获农商部颁发的奖凭、奖牌。1979~1986年,全县科技成果获奖213项,其中省级11项,计划单列市级4项。1979~1985年获县科技进步(推广)奖项目共有198项。
专利项目:1985年以来,县内单位和个人申请国内专利12项,其中柴油机油量校准器、纱线过失张自停器、双可调两用蒸气熨斗、超级魔方等4项获得批准。有8项发布专利公告,分别为驱蚊爽身粉、PSX膨胀石墨垫片材料、无灯丝日光灯管、推穴自疗仪、汽车高怠速节油器、润湿型玻璃纤维涂塑包扎布、音乐鞭炮、变形捕鼠器。科技论文:1980年以来,每隔两年评审,并按等级发给证书、奖金。至1987年,获省级优秀科教论文奖三篇:《慈溪县7429名中小学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作者韩德祥)、《提高肺、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成绩的探索》(作者胡谱绵)、《合谷穴位药物注射造成手部畸形》(作者胡谱绵)。
第三节 卫生
解放前,县城有公、私立医院各1家,乡村有私人诊所数家及若干走访郎中。1949年,现县境有18家私人诊所,病床16张,医生30名,每千人占有病床0.035张、医生0.065人,普遍缺医少药。每遇疫病流行死亡者甚众。
解放后,国家投放大量卫生经费,1954~1987年累计投资2628.7万元,同时增设卫生机构,兴建医院,培养医务人员,防、治并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1987年,国家下拨卫生经费301.8万元,县、区、乡(镇)医疗单位发展至68个,病床1175张,医务人员1540人,千人占有病床1.26张、医务人员1.68人。
一、医疗事业
医疗单位 县级医院:慈溪保黎医院,清宣统二年(1910)由慈溪籍士绅集资创办于今慈城镇,首任院长吴莲艇。1951年,实行“民办公助”,1953年4月由县人民政府接管。1954年县境调整后先后属余姚县、宁波市管辖;慈溪县人民医院,前身为慈溪县卫生院,1949年6月改名慈溪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4年10月院址由慈城镇迁浒山镇,1956年定今名,首任院长张嘉道。1985年新建3252平方米的门诊大楼,1987年2月兴建7100平方米的9层住院大楼,累计建房29470.45平方米,人员增至382人,病床300张,设有50多个科室,医疗设备较全,为全县医疗和技术指导中心;慈溪县妇幼保健院,前身为慈溪县妇幼保健所,1954年由慈城迁至浒山镇,1958年并入县人民医院,1963年复设,时有妇幼保健、临床医疗两部。1985年升格为妇幼保健院。至1987年底有人员80名,是县内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指导中心,先后两次获全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和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慈溪县精神病医院,1984年筹建于浒山镇南张家路,设精神科、护理部、心理测验室等10余个科(部)室,采用综合手段施治1987年底有人员61人,床位150张;慈溪县皮肤病防治站,地址龙场乡凤浦湖畔。1966年8月由民政局筹建,初名慈溪县康复医院。1967年底,改名慈溪县麻风病防治站,1979年8月定今名。80年代先后两次被省卫生厅授予麻风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三北后方医院,1942年11月由三北游击司令部创建,有医生5名,先后在任家溪、达蓬山佛迹寺、田央黄、施公山等地流动医疗。1944年2月南山后方医院并入。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时撤销。
区域医院:私立医院,民国至解放初期,现境主要有鸣鹤场慈航医院(民国9年叶启裕独资创设,抗战时停办)、浒山镇西门外大同医院(民国18年由施蒙久、何理刚募捐筹建,1950年停办)、龙山海甸济众医院(民国23年由旅沪商人黄裕明集资兴办,1955年8月改组为庄黄联合诊所)、浒山东门外浒山医院(民国23年,路念慈得岳母资助创设,1951年与浒山西医联合诊所合并)、沈师桥厦门头三北医院(1950年虞家芝等发起筹款,次年创建,1953年改慈溪县政府卫生院诊疗部,后几易其名,1984年定名观城区中心卫生院;区中心卫生院,现境解放前有庵东盐场公署所建盐工诊疗所(民国36年办,次年停办)、慈溪与余姚卫生院所属观海卫、逍林、周巷分院(民国35~37年办,不久均陆续停办)。1951年后,现境各区陆续建立公办或民办公助卫生院(所),1955年有5所,1962年增至8所,1985年前后,改称区(镇)中心卫生院,负责管理各乡卫生院。
联合诊所、乡卫生院:解放前多为家庭诊所。1951年7月,浒山成立西医联合诊所。嗣后,联合诊所迅速发展,至1956年有30家,从业人员281人。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中,全部转为集体医疗单位,实现社社有卫生院。至1987年,计有乡(镇)卫生院55家,新界、宗汉、淹浦3乡卫生院,1986年、1987年分别被省卫生厅命名为“文明卫生院”。
基层保健站、卫生室:1951年始培训农村卫生员,此后逐渐设村保健站。1969年初,宁波军分区医疗队帮助田央公社进行合作医疗试点,年底全县推广。1970年底培训“赤脚医生”兴办合作医疗283个,1976年增至722个,遍及全县社队,以后,几经拆并,至1987年底,尚有村办、联办、个体办卫生室604个;单位医务室始于50年代初,时6所中、小学建办医务室。以后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亦相继建立医务室或保健室,至1987年,全县共有单位医疗机构34个。
个体行医:慈溪原只有中医,至清末始有西医个体诊所,至1949年,现境有个体中、西医331人。解放初至1958年间,个体医生陆续转为集体医院职工。1961年允许医生个体开业,“文化大革命”中遭禁。1981年,国家准许个体行医,当年登记开业者34名。至1987年,发展到167人。
中西医疗 中医:慈溪中医,代不乏人。明代王纶为河间学派的代表。清代柯琴专研伤寒学。张生甫精于虚损症,与盐山张锡纯、兰溪张山雷并称清代“海内三张”。民国初年至解放初,魏长春擅治寒温病、肝胃肠诸症而负盛名。现境清代有周巷劳氏伤科鼻祖劳双龙,专治跌打损伤,接骨入骱。景氏儿科开创者景瑞璇,有应手奏效之誉,花墙门儿科则与其齐名。此后,宓家埭宓莲君以善治伤寒火症著称,坎墩赵宰元治目疾享盛誉,石人山高宝增主张温病与伤寒汇通,不少危殆重症,服之即效。民国时期,在各地行医的祖传中医专科主要有:周巷劳祥和、石人山高子京、观城李纯益、新界胡树萱等。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中医事业,组织中医联合诊所,鼓励老中医带徒授技。1958年输送8名医师到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开展“西医学习中医”活动。1963年,劳祥和、高子京、李纯益、胡树萱列为省名老中医。1982年9月,慈溪中医学会成立,会员69人。至1987年,全县有中医、中药人员计195人,各区、乡卫生院都建有中医科室,在医疗上各有所长。
西医:清宣统二年(1910),县城建私立保黎医院,始有西医。民国9年,鸣鹤慈航医院开设西医门诊。至1949年,现境有西医师20人、药师3人、护士13人、助产士3人。解放后,西医队伍发展迅速,至1987年底共有医护人员1379人,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者123人。解放前,除保黎、慈航、济众医院能做部分腹部手术和处理难产外,其他医院(诊所)仅能应付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解放后,医疗技术提高,医院科室增加,收治病种趋广,诊治疑难病症技术不断提高。内科至70年代,新增技术有大剂量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胸腔插管治疗自发性气胸、脓胸,超声波定位下行肝脓疡、心包穿刺术,开展心电监护和电击除颤术,并先后增设血液病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小儿科、肺结核、肝炎等专科门诊。80年代,又新增顽固性心衰综合治疗、肝脏活检、B超指引下做肝脓疡插管引流术、肝硬化病人腹水回输术等。大多数区中心卫生院能诊治肺心脑病、高血压脑病、慢性肾病综合症、肝性昏迷等病症。外科至70年代增加甲状腺切除、乳腺癌根治、直肠癌根治(后置)、胃全切、肾切除等手术。1976年,县人民医院外科施行胰头癌根治术首例成功,在国内有很大影响。肝叶切除术亦于同年施行。1978年开展颅脑手术、脑血管造影。1979年施行阻塞性黄疸患者经皮穿肝胆道造影。1980年开展脾肾分流术、肺叶切除术、颅脑静脉窦破裂缝补术、亚玲形胸骨后甲状腺瘤切除术。1986年开展显微外科,施行脾脏自体移植、睾丸带血管自体移植。1987年,县人民医院共进行各种手术1522人次,住院1963人次,治愈率90%以上。到1987年浒山镇和龙山、观城、逍林、庵东等几家区卫生院能开展胃、胆、脾等上腹部手术和肾切除、结肠肿瘤根治、甲状腺瘤切除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其余区卫生院和宗汉等少数几家乡卫生院能开展下腹部手术。妇产科,50年代中期始能行剖腹产手术,后新技术不断推广采用,60年代初、中期施行子宫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70年代增加阴道前后壁修补、尿瘘修补及腹膜外剖腹产手术。1980年后,又增子宫、附件肿瘤手术。区卫生院多能开展计划生育四项手术,部分能做子宫肌瘤、子宫次全切除、卵巢囊肿摘除等手术。耳鼻喉科、眼科医疗技术也不断进步,至1987年已应用手术显微镜开展中耳显微手术,眼科能施板层角膜移植、网膜剥离、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置换等手术。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也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需要,而相应发展。
中西医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观城区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先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肾结石、肾炎、肝炎、乙型脑炎、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中毒性菌痢、高血压、支气管炎等疾病。1975年,县人民医院置中西医结合病房,病床20张。甲状腺及部分腹部手术,采用针麻和中药麻醉。治疗骨折、脱位徒手整复等症。应用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成果,疗效显著。
医疗设备 解放前,仅私立保黎医院置有X光机、显微镜、人工气胸器、助产器等设备,慈航、济众两家医院有显微镜、助产器、腹部手术器械。其他医院(诊所),医疗设备均很简陋。解放后,医疗器械设备不断增加。至1987年底,县属各医院、区卫生院和大部分乡卫生院均配备手术、化验、放射、病理等各种诊断治疗器械,有的还添置B超、脑电图机、血气分析仪、各种内窥镜等。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更见完备,已有90多个品种,主要有:SD-256B型超声诊断仪、400毫安X光机、XS-
4型纤维胃镜、XJ-1型纤维结肠镜、氦氖激光照射器、XS-Z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自动指示旋光仪、血气分析仪、电脑化尿液快速分析仪、4022一生化分析仪、光固化机、心电监护仪、自动洗胃机、早产婴儿培养箱、超声波心电管诊断仪、塔式重蒸馏器、高速涡轮牙钻等。
二、卫生保健
防疫 防疫机构:民国27年(1938)、29年,慈溪县政府曾先后建立慈溪县防疫委员会和县卫生院,仅配医务人员3名。解放后,防疫工作逐步加强,开始由县人民政府卫生院管理。1952年4月成立慈溪县卫生防疫委员会。1954年10月,卫生院设卫生防疫股,专门管理防疫工作。1956年6月成立慈溪县血防委员会、慈溪县地方病防治工作组。同年7月建立慈溪县卫生防疫站,后几经撤并,1972年3月恢复。1981年起先后在各区、乡(镇)卫生院设置防疫机构,形成县、区、乡3级防疫网。至1987年,县防疫站设防疫、计划免疫、卫生、寄生虫病防治、结核病防治、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宣传等科及1个防疫咨询服务部。是年,县防疫站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省级文明卫生防疫站。
疫病防治:民国时期,县内发现鼠疫病人2例,流行较广的传染病、地方病有霍乱、天花、伤寒、赤痢、白喉、猩红热及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疟疾、麻风病等20余种,罹疫死亡者甚众。现县境自民国6年至35年,先后流行霍乱10余次。37年,浒山天花流行。20年2月,坎墩地区脑膜炎流行。32年夏、秋间,三北地区时疫流行,中共三北地委书记王耀中,召集地方知名人士,借传统“迎太平礼拜”之名,组织四、五百人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又通过宁波地下党组织办来霍乱、伤寒混合疫苗100瓶进行注射,抑制时疫流行。解放后,政府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逐步完善防疫机构,制订《慈溪县传染病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县、区、乡防疫人员预防接种,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鼠疫、天花早已绝迹,霍乱于1951年消灭,吸血虫病、丝虫病也先后灭绝。1984年起又实行计划免疫,至1987年,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达99.05%,“四苗”(卡介苗、百白破三联菌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覆盖率为96.19%。
职业病防治 1956年,县防疫站配专人从事工业卫生及劳动卫生工作。1964年建立矽肺常规检查。1979年8、9月间,县防疫站配合浙江省职业病防治所和宁波地区防疫站对接触铅、苯、汞、有机磷农药和三硝基甲苯5种毒物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和生产环境的卫生学调查。1984年,各石棉厂、点安装管道吸尘装置,粉尘浓度比1982年降低4成多。1983年5月起,厂矿企业先后建立卫生档案。1985年起,乡镇企业也开始建档,至1987年底,完成建档的企业有1812个,职工总人数117611人。
妇幼保健 民国期间,无专门妇幼保健机构。解放初,妇幼保健工作由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兼理。1951年5月成立妇幼保健所,1985年5月改为县妇幼保健院。1954~1957年,各区先后建妇幼保健站,1958年,分别并入各区卫生院。此后,各区乡(镇)卫生院充实妇幼保健人员。至1987年,全县有9所区(镇)和55所乡卫生院,设有妇产科、儿保科。有816个村配有妇幼保健协助员,占总村数的98.5%。
新法接生:民国时期多旧法接生,妇婴死亡率较高。民国19年(1930),助产士张爱麟始在庵东盐区采用新法接生。29年,县卫生院成立后,全年新法接生12胎。解放后,为确保妇婴健康,推广新法接生。1959年提倡住院分娩,1980年,新法接生率达到99.9%,经浙江省卫生厅验收,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了新法接生合格证。1982年起,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卡,至1987年,孕产妇建卡率达到98.77%,住院分娩率达98.73%。
妇女病防治:解放初,宣传妇女卫生知识。1958年,农村推广妇女“三期”(月经期、孕产期、哺乳期)保护制度。1960年普查普治子宫脱垂患者。1973年进行首次以防癌为主的妇女病查治,查出恶性肿瘤患者38人。1978年复查复治尿瘘、子宫脱垂。1984年9月,开始妇保门诊。1985年对浒山镇31个单位的女职工开展防癌普查及常见病的治疗。1987年,县妇幼保健院普查乡镇企业女工患妇女病情况,并建立健康档案。
儿童保健:1955年五洞闸乡培训保育员、接生员、保健员、试办常年托儿所。1956年全县640个托儿所实施卫生指导,在大云乡和五洞闸乡调查近亲结婚对下一代危害情况,进行广泛宣传。1951年“六一”儿童节为3254名儿童健康检查,1961年开展小儿营养不良普查,查出并治愈2142人。1979年为全县77648名0~7岁儿童健康检查。1979~1981年先后调查儿童佝偻病、贫血、婴儿喂养状况及1978~1980年3年间0~7岁儿童死亡回顾。1987年对3~7岁独生子女及幼儿园儿童一次性体检47165人。1980年5月,县妇幼保健所开设儿童保健门诊。此后,各区和55个乡镇均先后开设儿保门诊。1985年3月起,各乡实行每月1~2天的儿童保健日活动,并对0~3岁组儿童进行系统管理,至1987年,该组儿童受系统管理的有27507人,建卡率达91.6%。儿童防疫苗逐渐由牛痘疫苗一种增至卡介苗、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糖丸等8种1979年10月对全县7个月至12岁的177779名儿童免费驱蛔。1984年起确定每月20日为儿童保健日。
爱国卫生运动 解放初期,各镇(乡)建立卫生委员会和居民(村)卫生小组,开展季节性清洁卫生运动,进行饮水消毒、饮食业摊贩管理。1953年3月成立慈溪县爱国卫生委员会,开展以反“细菌战”为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节日进行清洁卫生活动。1958年成立慈溪县除四害指挥部,组织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突击队,创建“四无镇”、“四无村”。同年12月成立慈溪县防病治虫灭害指挥部,加强日常卫生工作的领导。1960年起,国家经济暂时困难,部分群众因营养不良,得浮肿病,政府组织医疗队,下乡巡回医疗。1962年后,开展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改善饮水、饮食卫生。“文化大革命”中,爱国卫生组织涣散。1978年10月调整机构,充实人员,继续以除害灭病为中心,改善环境、饮食卫生,并指导基层创文明卫生先进单位。1984年和1987年,周巷镇西河居民区,东一乡富强村、掌起乡下叶村、范市镇杨家村、锦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先后被列入省级文明卫生单位。
三、医药管理
公费医疗 1950年至1952年8月,国家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医药费由特约医疗单位记帐,县卫生院审核报销。1952年8月成立慈溪县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实施管理委员会,制订《慈溪县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暂行办法》,10月1日起,医疗费由医管会统一掌握使用。1957年7月16日起,实行分级管理,经费下放到各单位。1963年改由单位定额包干。1976年1月实行分系统管理。1979年10月成立慈溪县公费医疗管理小组。1980年4月,县府办系统、公安局、防疫站、县人民医院、慈溪中学、浒山镇机关试行定额到人,节余部分按60%奖励的制度,1982年3月,全县推广,并逐步完善。1985年除继续实行定额到人、节约奖励外,又规定:公费医疗享受人员住院医疗费全报,门诊医疗费按伍龄定比例报销。
劳保医疗 50年代初,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实行劳保医疗,职工患病,医药费按规定报销。直系亲属医药费,由职工所在企业负担50%。其后,集体所有制企业亦参照执行。1954年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子女实行统筹医疗。经费缴县医管会统一使用,每人每月1.7元。因超支严重,1968年4月1日起停办。
药品管理 管理机构: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惠民药局,为县最早药政机构。民国29年(1940)建县卫生院,兼管药政。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兼办药政管理、药商登记,查处伪制假冒药品,限制使用麻醉药品,审查麻醉药品使用医师资格。1978年7月建慈溪县药品检验所,1986年设兼职药品检查员87名,承办药品质量监督工作。
质量监督:1951年按省卫生厅《取缔伪制或假冒药品暂行办法》,调查登记51家药店。1954年检查游医药贩,禁止无证行医卖药,制止药商抬价。1979年4月抽检医疗单位制剂,1981年5月抽检14个药房自制药剂。1982年验收县人民医院制剂室,1984年验收8区1镇卫生院制剂室,1985年,11个单位获省卫生厅《医院制剂许可证》。1986年颁发39件《药品经营许可证》,同年组织药品质量抽检活动,对劣质药品作严肃处理,并组织培训138名药品经营人员,建立71个单位质量档案。1987年对制剂室8000余种制剂实行登记,并作抽检。是年,县药品检验所被评为省、全国先进药品检验所。
取缔伪劣药品:1985年7月,县成立伪劣药品查处小组。8月中旬检查52个区、乡单位,查处伪药3种、劣药110种、变质中药999.75公斤,并召开“查处伪劣药品现场会”,当众销毁伪劣药品。翌年又处理伪劣药品案件64起,查获假药5种、劣药110种,1987年5月举行首次基层药品大检查,共查获伪劣药品999种次,处理市场非法游医药贩181名,销毁伪劣药品3346.3千克,罚没6101.33元。
严禁私种罂粟:80年代初,发现私种罂粟者。1983年6月,县委发出《严禁私种罂粟的通知》,经调查有36户私种罂粟,原植物罂粟557株、枯罂粟667株、罂粟幼苗100多株、罂粟果子628个,均作销毁处理。此后,继续定期查禁私种罂粟。
第四节 体育
一、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民国时期,慈溪锦堂乡村师范学校、慈溪县立初级中学和中城、正始、普迪、承志等小学均开设体育课,开展童子军训练活动。民国33~37年(1944~1948),慈溪锦堂乡村师范学校开童子军师范科。解放后,多数中小学每周开设2节体育课。1954年,普遍推行第一套少年和儿童广播体操,试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1956年开始执行《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试行草案)》,逐步配备专职和兼职体育教师。1958年下半年至1961年,以劳动取代体育课。“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停课。1969年改体育课为军体课。1971年起,体育教学渐趋正常。1976年始,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简称“达标”),县连续7年被评为省“达标”先进集体。1979年起贯彻《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学生每天达到1小时体育活动量。各县立完中、重点初中、区中心小学均因连续5年认真执行两个“暂行规定”,达到基本合格。1972年,教育局配体育教研员,后恢复中小学体育教研大组,形成县、区、社、校4级体育教研网。1982年,观城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应天弼获“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称号。1986年成立慈溪县学校体育研究会,组织体育教学、业余训练经验交流会、学术论文报告会等。自1954年以来,学校向省体工队、省体校、八一体工大队及大中专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23名、学生150名。其中韩亚琴1984年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四人组赛艇中夺得金牌、银牌各一枚;邵春华在1985年9月世界技巧锦标赛上获银牌、铜牌各2枚。
学校业余训练 1970年,浒山中学(今慈溪中学)、周巷中学、大云公社五大队(现垫桥路村)小学开展业余体育训练。1973年,浒山中学(今慈溪中学)体操班(后改技巧班)和周行中学女子排球班(后改男子篮球班)被浙江省体育委员会定为省级业余体育训练点。1977~1985年间,定为省级训练点的还有航模班、皮划艇班。县体委安排部分学校为县级训练点,配备专职教练2名、兼职教练19名。县技巧班学生6次参加全国比赛,多次参加省少年技巧锦标赛,共获省级比赛金牌10枚、银牌1枚。观城中学、坎东乡中心学校、大云乡垫桥路小学于1986年被省体委、省教委定为省级田径、篮球传统学校。
二、群众体育
职工体育 民国23年(1934)长河镇成立“海光”篮球队,抗战胜利后,庵东盐务局亦成立职工篮球队。解放后,庵东、观城、浒山、周巷、逍林等镇都有职工篮球队、乓乒球队。1954年,县级机关成立“劳卫”篮球队、乓乒球队。随后,教育系统、银行系统、公安系统也分别组建篮球队、乓乒球队。此后,“劳卫”队2次获宁波地区篮球赛冠军,县职工篮球队4次获宁波地区(市)篮球锦标赛冠军,乓乒球队曾获单打冠军。1979年起,各地职工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1985年观城区粮管所被评为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86年被评为全国第二届职工运动会体育先进单位。浙东化工厂工会主席符信友1986年被评为全国职工体育先进工作者。慈溪县邮电局于1986、
1987年2次被评为省级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老年体育 1984年底,慈溪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建立,自筹资金添置体育运动设备,聘请教练举办多种训练班,组建老年桥牌队、门球队、长跑队、钓鱼队。县体育场为老人专设门球场2个,县老干部活动中心经常举办棋类、桥牌、乓乒球活动,老年体协还举办运动会1次,每季度举行单项活动1~2次,至1987年,全县有会员400余人,多次选拔运动员参加省、市(地区)老年人运动会与友谊比赛。
农村体育 解放后,篮球活动在观城、庵东、逍林、周巷等地较普及,观城镇南门外村1950年即成立新社篮球队。1982年起观城镇,每年举行篮球赛。庵东东一乡女子篮球队实力较强,1974年获得宁波地区冠军。桥头乡烟墩村1972年起每年都举行围棋赛,被誉为“围棋村”。1985年新浦镇创办少年儿童棋校。鸣鹤镇象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农民棋手余建忠1973年先后获地区、省冠军,1974年还代表浙江队参加全国比赛和“亚洲杯”国际象棋邀请赛。1986年前后,曾兴起溜冰活动,溜冰场多达40多处,均为营业性质,后因故逐渐停止。1985年,区、乡(镇)建立体委,管理指导体育活动,到1987年,11个乡镇先后被评为县级体育先进单位,其中新浦镇还于1984年被省命名为“浙江省农村体育之乡”,观城镇于1986年先后被评为省和全国体育先进集体。大云乡垫桥路村1979~1984年6次被评为宁波地区体育先进单位,其中1982~1984年连续3年被评为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民间传统体育 慈溪民间素有习拳练武、舞刀弄棍之风。拳术主要有金锁、乌山、崔陈、精武4派。金锁拳由明初观海卫闽籍军士传入,至今已600余年,流传于观海卫、鸣鹤一带。清乾隆间(1736~1795)卫军后裔唐石门将金锁拳128式、如意棍72式传授给儿子水振、女儿采姑,因儿子迁居崔陈,女儿嫁至乌山,遂成崔陈、乌山两派,素有“崔陈拳头乌山腿”之说,流传于逍林、浒山、横河、长河、周巷一带,常在胜山顶、浒山、乌山庙、文武殿等庙会场比赛,名闻三北。精武派拳术由上海精武总会武术教练姚电侠于民国26年传入周巷一带,有“武松脱拷腿”、“醉八仙拳”、“少林大战拳”、“十二路潭腿”、“短打”等。各派拳术均扶弱抑强,崇武德,爱祖国。解放前后,拳术活动渐趋冷落举石鼓也是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解放前在农闲季节各地较为流行。民国37年春石堰徐志芳在横河举行的一次比赛中单臂举起90公斤重的石鼓,荣获第1名。划龙船,民国时期在石堰、横河等地最为流行,每到3月15日前后,上述两地江河锣鼓喧天,岸上人声鼎沸,群龙争先,热闹非凡。县内盛行放风筝,每逢农历二月,形体各异、大小不等的风筝悬翔呈彩。除上述体育活动外,还有踏高跷、舞龙、舞狮、舞鎲叉、摔跤、甩彩盆等活动。
三、体育设施
体育场 民国18年(1929),县城(今慈城镇)建小型体育场,占地10余亩,19年扩建,辟100米直跑道。沦陷后遭日军破坏,36年修复。慈溪锦堂乡村师范学校、县立初中、普迪、正始、中城等校亦辟有运动场。1958年在浒山新建半圆式400米跑道运动场,1969年部分被占他用,1979年修整恢复,并开辟足球场、门球场,面积达到18000余平方米,周围有水泥护栏。各地还有200米跑道的田径场9座。
球场 锦堂师范学校、县立初中、龙山中学、周巷中学等校在50年代各有2~3个篮球场。1972年,在浒山镇工人路建造带石砌看台的灯光球场1座,可容纳观众2000余人。至1987年底,全县有篮球场315座,其中灯光球场21座,水泥地面球场68座。
体操、篮排球房 1975年在浒山镇体育场路建造体操房1座,面积240平方米。1987年,政府拨款、社会集资合计23.5万元,在浒山镇游泳池路东首兴建篮排球房1座,面积876平方米。
游泳池 1960年在浒山镇工人路土法上马建50×25米游泳池1座,因质量欠佳,未能使用。
1986年7月投资37万元在浒山镇游泳池路东建成50×21米标准8泳道游泳池1座,附属用房有男女更衣室、存衣室、冲洗房及办公室等,总面积350平方米,可容观众2000人。
四、体育比赛
全国、省、市比赛 1980~1987年,慈溪籍运动员参加全国性比赛获奖14项,获奖运动员25人次,其中,徐学军、余孟雄于1986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新体育杯桥牌比赛中获D组第1名;潘颖峰、王坚于1987年7月在四川举行的全国少年技巧比赛中获混双单套、混双全能第1名。1979~1987年间,参加省级比赛17次,获奖运动员51人次,得金牌34块。60年代以后,有10次省、市及县际体育比赛在慈溪举行:1976年8月在浒山举行浙江省少年儿童体操比赛。1985年6月在四灶浦水库举行浙江省钓鱼比赛。1971年1月在浒山举行宁波地区篮球赛。1972年3月在浒山举行宁波地区民兵篮球赛。1975年5月在浒山举行宁波地区中国象棋比赛。1976年7月在浒山举行宁波地区少年体操比赛。1984年7月在浒山举行宁波第一届青少年足球赛。1985年7月在浒山举行宁波市小学生足球赛。1987年7月在浒山举行宁波市中小学生游泳比赛。1962年6月还在浒山举行过镇海、余姚、上虞、慈溪4县田径运动会。
县运动会 民国4~38年(1915~1949),在县城先后举行6次县运动会,参加者以中、小学生为主,设团体操、田径、篮球、网球等项目。此外,还举行过2届学校运动会。解放后,自1951年5月至1986年3月,共召开县体育运动会7次。举行县中小学生运动会23次。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